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案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6628604 上传时间:2022-07-06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7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资源描述: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案(3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授课题目绪论授课时间学时安排1授课类型理论课教辅资源多媒体课件、黑板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生理功能调节的概念、方式及其特点2.理解: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3.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任务教学重点: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及意义;正反馈和负反馈概念教学难点: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过程教学主要内容:教学设计一、生理学的任务、研究内容和方法1、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概念2、生理学的研究内容3、生理学的实验方法二、 生命的基本表现(生命的基本特征)1、新陈代谢2、生殖和生长发育3、生理功能的调节控制4、体内生理功能调节的自动控制内环境和稳态 1.首要简要介绍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概念

2、,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2.介绍反射的要领,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3.介绍体液调节的概念和神经-体液调节概念并联系实际分析其调节特点。3. 从人体功能调节具有自动控制的特征入手,分别以排尿反射和血压的调节为例着重介绍正反馈和负反馈的概念及其特点。4. 对全章内容进行简要小结。讨论、思考题、作业:1.生理学的任务研究内容和方法2.何谓内环境?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意义? 3.试比较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的作用、特点。4.何谓正反馈和负反馈?试举例说明它们在生理功能调节中的作用及意义。参考资料:姚泰主编,生理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教学后记: 绪论一、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

3、习目的、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1、基本观点 形态和功能相关联的观点局部和整体、整体和环境对立统一相关联的观点进化发展的观点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2、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发展简史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最早开始解剖学记载亚里斯多德(Aristotles):把神经和肌腱的概念正确地区分开来,指出心脏是血液循环的中枢盖伦(Galen):出版了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解剖学著作医经安德烈.维萨利(Vesalius):出版了人体的构造一书,被称为近代解剖学创始人威廉.哈维(william Harvey): 出版了论心脏和血液的运动一书,发现血液循环,创立了器官生理学。此发现标志着近代生理学的诞生。3、研究方法

4、急性实验法(1)离体器官组织实验法(2)活体解剖实验法急性实验法的优点和缺点慢性实验法慢性实验法的优点和缺点二、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1、新陈代谢:是指机体主动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合成代谢 同化作用分解代谢 异化作用2、生长与生殖3、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是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刺激发生的规律性(适应性)反应。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体液调节定义:机体某些细胞产生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的运输,到达全身各器官组织或某一器官组织,从而引起该器官组织的某些特殊反应。体液调节往往受神经系统的控制,因而成为神经调节的反射弧中传出

5、通路的延伸部分,因而称之为神经-体液调节。自身调节定义: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机体器 官、组织、细胞可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4、反馈控制系统生理功能自动控制原理中,受控部分不断将信息回输到控制部分,以纠正或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从而实现自动而精确的调节,这一过程称为反馈闭合回路具有自动控制能力负反馈 :反馈信息的作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相反,起纠正控制信息的作用;可逆,维持系统稳定 (如体温调节等);缺点:滞后,波动大正反馈 :反馈信息的作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一致,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不可逆,破坏系统稳定生理情况下,血液凝固、排尿反射、分娩以及动作电位发生过程中细胞膜钠离子通

6、道的开放和钠离子的内流过程;病理情况下,大失血和心脏活动授课题目第一章 人体基本结构概述授课时间2008年9月3日6-7节2008年9月10日6-7节学时安排2授课类型理论课教辅资源多媒体课件、黑板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细胞膜的物质转运方式;上皮组织的特点、分类及功能;骨骼肌、心肌形态结构特点;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和功能。2.理解:肌原纤维的细微结构;疏松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3.了解:结缔组织的分类,神经元的分类,神经纤维分类。教学重点: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教学难点: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教学主要内容:教学设计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一、化学成分液态相嵌模型1脂质双分子层2细胞膜蛋白质3

7、细胞膜糖类二、细胞结构 1细胞膜 2细胞质 3细胞核 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被动转运主动转运入胞和出胞式转运第二节 基本组织一、上皮组织二、结缔组织三、肌组织四、神经组织1.在提问的基础上简要总结细胞膜、细胞器和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2.简要介绍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3.结合课件讲解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4.简单讲述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分类,举例说明分布和功能5简要小结,突出重点讨论、思考题、作业:钠钾泵的化学本质,作用特点和意义是什么?参考资料:姚泰主编,生理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教学后记: 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细胞的化学组成二、细胞的

8、基本结构1、细胞膜结构:厚度约为7.510nm,在高倍电镜下呈现为平行的三层结构,即电子致密的内、外两层(各厚2.53.0nm)与电子透明的中间夹层(厚3.5一4.0nm )。化学组成:主要是脂类、蛋白质和糖类。生物膜液态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脂类常排列成双分子层;蛋白质通过非共价键与其结合,构成膜的主体;糖类能过共价键与膜的某些脂类或蛋白质组成糖脂或糖蛋白。 2、细胞膜的功能(一)物质转运功能1)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 (1)单纯扩散:O2、CO2及其它脂溶性物质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测穿过类脂双层而扩散,不消耗细胞能量。 (2)易化扩散:(f

9、acilitated deffusion):非脂溶性或亲水性分子,如氨基酸、葡萄糖和 金属离子等借助于质膜上内在蛋白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运动,不消耗ATP能量而 使物质分子从高浓度测向低浓度测扩散。2)主动转运作用:质膜上的载体蛋白将离子、营养物和代谢物等逆电化学梯度从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的耗能运输。所耗能量由具ATP酶活性的膜蛋白分解ATP提供。例如正常生理条件下,人红细胞内K+的浓度相当于血浆中的30倍,但K+仍能从血浆进入红细胞内,Na+浓度比血浆中低很多,但Na+仍由红细胞向血浆透出,呈现一种逆浓度梯度的“上坡”运输。 3)入胞和出胞作用:对于蛋白质、多核苷酸和多糖等大分子物质以及颗粒

10、等、是由质膜运动产生内凹、外凸而入胞和出胞。(二)受体功能3、细胞质的组成和功能4、细胞核的组成和功能第二节 基本组织一、上皮组织特征:1)分布于体表2)细胞多、间质少、排列紧密。3)无血管。4)具有极性,即游离面和基底面。5)再生能力强。功能:保护、分泌、吸收、排泄、感觉、生殖等功能。分类1、被覆上皮: 立方上皮根据细胞的形态可分为 扁平上皮 柱状上皮根据细胞层次可分单层和复层。1)单层 : 单层扁平上皮(内皮和间皮及其它)。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单层纤毛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变移上皮。2)复层: 复层扁平上皮(鳞状)。复层柱状上皮。2、腺上皮: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所组成的上皮组

11、织称腺上皮,以腺上皮为主所组成的器官称腺体。1)根据腺体细胞的数量:单细胞腺:单个细胞、杯状细胞。多细胞腺:分泌部(腺泡),排泄部(排泄管)。2)根据腺细胞排列形状分类:泡状腺(皮脂腺)、管状腺(胃底腺)、管泡状腺(腮腺)。二、结缔组织特性:1)细胞少,间质多, 2)分布广泛,不规则。3)血管丰富:供应自己,并通过渗透作用供应上皮。4)再生能力较强:因为在系统发生上,它属于分化较低的组织。功能:支持、保护、连结、营养、防御等。种类1、疏松结缔组织1)细胞: 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浆细胞。脂肪细胞。间充质细胞。2)纤维: 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3)基质:主要是蛋白多糖,糖蛋白和

12、水。蛋白多糖主要由透明质酸及硫酸软骨素A、C组成。2、致密结缔组织:3、脂肪组织: 4、网状结缔组织:5、软骨组织: 结构: 软骨细胞。间质: 纤维 基质(凝胶状半固体)特点: 软骨细胞成群,位于陷窝内,称同源(族)细胞群。无血管。纤维丰富。 种类: 透明软骨。弹性软骨。纤维软骨。三、肌组织主要由肌细胞(肌纤维)组成,根据结构、功能、分布和神经支配等特点分为三种。1、骨骼肌骨骼肌肌纤维的一般形态结构:肌细胞长柱状,一般长140mm。多个核靠近肌膜,肌质(细胞质)内含丰富的线粒体、肌红蛋白和肌原纤维,肌原纤维与肌纤维长轴一致。肌纤维有横纹。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1)肌膜 :表面的基膜和内面的细胞

13、膜。2)肌原纤维:每条肌原纤维呈明暗相间的带,明带(I带,暗带(A带),明带中央有Z线,暗带中央有H带,H带中央有M线。肌动蛋白微丝由肌动蛋白分子、原肌球蛋白分子和肌原(钙)蛋白分子构成,较细称细丝,从Z线上伸出形成I带,并伸入A带到H带两侧,形成6条肌动蛋白微丝围绕一条粗的肌球蛋白微丝的立体图案。3)横小管:肌膜呈漏斗状向内深陷,形成与肌原纤维相垂直的横行细管,称为横小管,也称丁小管。丁小管环每条肌原纤维,沿二条终池之间穿行。4)肌质网:是肌质内的滑面内质网,是由薄膜构成的管道系统,也称肌小管,肌小管在A带与肌原纤维平行排列,在H带彼此分枝吻合成网状,在A带和I带交界处,肌小管汇合成单条横向

14、膨大的肌小管称为终池。调制肌质内Ca2+的浓度。三联体(管)由中间的横小管和两侧的终池构成。2、心肌:属横纹肌,植物性神经支配,不随意肌。分布:心脏特点:1)心肌纤维为短柱状有分支现象。 2)一般一个核,位细胞中央,也有2个核的。3)横纹不太明显。4)肌纤维的连接处有闰盘。5)肌质网的肌小管简单而又不规则,包绕肌节吻合成网状,无明显的终池,横小管位Z线。6)有蒲肯野氏肌纤维。7)不易疲劳。8)无再生能力。3、平滑肌:特点: 1)细胞梭形,一个核,位中央。 2)光镜下肌原纤维不明显。 3)一个肌细胞收缩可使周围的细胞都收缩。 4)再生能力强。5)植物神经支配,不受意志支配。分布:内脏器官的壁、血

15、管、淋巴管道等处。四、神经组织组成:神经细胞,是形态和功能单位,称为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保护、支持、绝缘、营养的作用,但无传导的作用。1、神经元 神经元的形态结构1)胞体细胞膜:可兴奋细胞膜。细胞核:位中央,大、圆、核仁清楚。细胞质:尼氏体(粗面内质网与游离核糖体)。神经原纤维(微丝和微管)。2)突起:树突:1多个。轴突:一个,无尼氏体。轴突表面的细胞膜称轴膜,轴突内的细胞质称轴浆,内有微丝、微管、线粒体,长管状的滑面内质网。 神经元的分类1)突起的数目:单极神经元。 多极神经元。 双极神经元。 假单极神经元。 2)功能: 感觉神经元(传入)。运动神经元(传出)。中间神经元(联合)

16、。突触: 1、概念:是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的结构功能上的联系点。2、结构: 突触前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突触间隙:突触后部:突触后膜有特异性蛋白受体。2、神经纤维 1)概念:神经元长突起和包在它外表的鞘膜状结构合称神经纤维。2)结构分类:有髓神经纤维(有鞘、有膜)。 无髓神经纤维(有膜无鞘)。3、神经末稍:是周围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是神经与组织器官发生联系的结构。分为:感觉神经末稍、运动神经末稍。1)感觉神经末稍是感觉神经元树突的末端装置,与附属结构构成感受器,分为:游离神经末稍和有被囊神经未稍(环层小体、触觉小体、肌梭、腱梭)。2)运动神经末稍泛指运动神经元轴突的末端,终止于肌肉

17、和腺体,形成效应器。(1)躯体性运动神经末稍(运动终板),是指躯体性运动神经元轴突未稍与骨骼肌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联系点,包括终板前膜,终板间隙和终板后膜三部分。 终板前膜:末稍的神经细胞膜,递质小泡有乙酰胆碱递质。终板后膜:对应的肌细胞膜,有凹槽和小皱褶,膜上有特异性受体。终板间隙:有胆碱脂酶。(2)内脏运动神经末稍,植物性神经分布在心肌、平滑肌、腺上皮的神经末稍。思考题:1试述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和功能特点。2比较内皮和间皮的异同点。3试述成纤维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试述浆细胞的来源和功能。试述肥大细胞的来源和功能。6试比较三种肌纤维的光镜结构特点。7简述骨骼肌纤维的收缩机理。8试述骨骼肌

18、肌原纤维中肌丝的分子结构。9试比较透明软骨、弹性软骨和纤维软骨的组织结构异同。10试述长骨骨干密质骨的结构特点。11试述骨是如何加长和增粗的。授课题目运动系统授课时间2008年9月10日6-7节学时安排1授课类型理论课教辅资源多媒体课件、黑板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生理功能调节的概念、方式及其特点2.理解: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3.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任务教学重点: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及意义;正反馈和负反馈概念教学难点: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过程教学主要内容:教学设计一、生理学的任务、研究内容和方法1、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概念2、生理学的研究内容3、生理学的实验

19、方法二、 生命的基本表现(生命的基本特征)1、新陈代谢2、生殖和生长发育3、生理功能的调节控制4、体内生理功能调节的自动控制内环境和稳态 1.首要简要介绍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概念,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2.介绍反射的要领,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3.介绍体液调节的概念和神经-体液调节概念并联系实际分析其调节特点。3. 从人体功能调节具有自动控制的特征入手,分别以排尿反射和血压的调节为例着重介绍正反馈和负反馈的概念及其特点。4. 对全章内容进行简要小结。讨论、思考题、作业:1.生理学的任务研究内容和方法2.何谓内环境?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意义? 3.试比较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的作用、特点。4

20、.何谓正反馈和负反馈?试举例说明它们在生理功能调节中的作用及意义。参考资料:姚泰主编,生理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教学后记: 第二章 运动系统第一节 骨骼一、 骨1、类型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长骨:长管状,分布于四肢,一体两端。骨干、髓腔、滋养孔、骺、关节面、骺端、骺软骨、骺线。短骨:立方形,成群分布于腕和踝部。扁骨:板状,主要构成颅腔、胸腔和盆腔的壁,起保护作用。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多布于中轴2、骨的构造1)骨质 骨密质:质地致密,耐压,于骨表面骨松质:海绵状,由骨小梁构成2)骨膜 骨(外)膜:纤维结缔组织构成,有丰富血管和神经,对骨的营养、再生和感觉有重要作用。骨内膜:衬在髓腔

21、内面和松质间隙内。3)骨髓4)骨的血管和神经骨的表面结构突起:突、棘、隆起、粗隆、 结节、嵴凹陷:窝、凹、小凹、沟、压迹空腔:腔、窦、房、小房膨大:头、小头、髁、上髁骨面:面、缘、切迹骨的功能人体支架、支持体重、保护内脏、赋予人体基本形态钙、磷的储存库骨髓有造血功能3、骨的显微结构4、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有机质:骨胶原纤维束和粘多糖蛋白。支架,赋予弹性和韧性。无机质:碱性磷酸钙。使骨坚硬、挺实。5、骨的发生和生长骨发生于胚胎中胚层的间充质。成骨过程有两种:膜化骨、软骨化骨二、骨连结骨与骨之间借结缔组织、软骨或骨连结起来,称骨连结。按连结形式上可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两大类。直接连结:活动范围

22、很小,如五块骶椎以骨结合融为一块骶骨。间接连接:关节的基本构造关节的基本构造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关节的辅助结构:滑膜囊synovial bursa 关节唇articular labrum 是由纤维软骨构成的环,围在关节窝的周缘,以加深关节窝,增加关节的稳固性。关节内软骨:包括关节盘和半月板关节韧带:包括关节内韧带和关节外韧带 滑膜皱襞三、全身骨的分布概况与特征中轴骨 颅骨 29块 躯干骨 -椎骨24、 骶骨1、 尾骨1、 胸骨1、 肋24 四肢骨 上肢骨64 下肢骨621、颅骨及其连接颅骨skull是头部的支架,由23块骨组成。可分为后上方的脑颅cranium,大致呈卵圆形,位居全颅的

23、上后部,前下部为面颅facial skeleton。脑颅脑颅共有骨8块,包括额骨1块,顶骨2块,枕骨1块,颞骨2块,蝶骨1块,筛骨1块。 2、 躯干骨及其连结躯干骨包括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1块胸骨和12对肋参与脊柱、骨性胸廓和骨盆的构成。1)脊柱脊柱由26块椎骨(颈椎7、胸椎12、腰椎5、骶骨1、尾骨1)组成。椎骨的构造椎骨都有一个椎体和一个椎弓,椎弓与椎体相连的部分叫椎弓根,稍细,上下各有一切迹,下切迹较明显。相邻椎骨之间在椎弓根处形成椎间孔。椎弓的后部呈板状,叫椎板。椎体和椎弓共同围成椎孔,26个椎骨的椎孔连成椎管。椎弓上有七个突:向后方伸出的一个叫棘突;左右各伸出一个横突;椎

24、弓上下各有一对突起,叫上、下关节突。(1)颈椎 cervical vertebrae 椎体较小,横椭圆形,椎孔较大。横突有横突孔,是颈椎最显著的特点。横突孔内有椎动、静脉走行。关节突不明显,关节面近于水平位。 颈椎棘突一般短而平,末端分叉。第7颈椎棘突不分叉且特长,又名隆椎。寰椎atlas:呈环形。分前弓、后弓和左右侧块。前弓较短,内面有关节面叫齿突凹。侧块上面有关节凹,下面有关节面。环椎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 枢椎axis, 椎体上方有齿突。(2)胸椎thoracic vertebrae椎体横断面呈心形。椎体的后外侧上下缘处有肋凹。椎孔小而圆。横突的前面有横突肋凹。棘突长,伸向后下方。关节突

25、明显,关节面近冠状位。(3)腰椎lumbar vertebrae椎体大,约呈蚕豆形。椎孔大。棘突为板状,位于矢状方向平伸向后。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近矢状方向。(4)骶骨sacrum骶骨呈三角形,分底、体、尖,前、后面,两侧缘。底向上,尖向下。前面凹,有4条横线和四个骶前孔。后面凸,有四个骶后孔,骶外侧嵴,骶中间嵴,骶下中嵴。中部有骶管,并与骶前孔和骶后孔相通,骶管后下端敞开叫骶管裂孔。骶骨体上面前缘突出,叫岬。两侧及关节面,叫耳状面。耳状面的后方骶骨粗隆。(5)尾骨尾骨coccyx由4-5节尾椎退化合成。椎骨的连结脊椎整体观2)胸廓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构成。(1) 肋肋由肋骨与

26、肋软骨组成,12对,左右对称。第1-7肋称为真肋;第8-12肋称为假肋,第8-10肋借肋软骨相连,形成肋弓,第11、12肋前端游离,又称浮肋。 (2)胸骨胸骨是扁骨,形似短剑,分柄、体、剑突三部。胸骨柄上缘中部微凹,叫颈静脉切迹,其两侧有锁骨切迹。柄侧缘接第1肋软骨。下缘与胸骨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两侧恰与第2肋软骨相关节,所以是确定肋骨序数的重要标志。胸骨体扁而长,两侧有第2-7肋软骨相连接的切迹。(3)胸廓的整体观3、四肢骨及其连结1)上肢骨及其连结上肢骨包括上肢带骨和自由上肢骨两大部分。前者有锁骨和肩胛骨,后者包括臂部的肱骨、前臂部并列的尺骨、桡骨及手的8块腕骨、5块掌骨和14块指

27、骨。上肢带骨(肩带骨)锁骨自由上肢骨肱骨:是臂部的长管状骨,分为一体两端。桡骨radius:分为一体和两端。尺骨ulna:位于前臂内侧,可分为一体两端。手骨包括腕骨,掌骨和指骨三部分(1)腕骨腕骨carpal bones是短骨,共有8块,分为两列,每列各4块。近侧列由桡侧向尺侧依次是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远侧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和钩骨。 (2)掌骨掌骨共5块,为小型长骨。分一体两端,近侧端称为底,第1掌骨底关节面呈鞍状。体呈棱柱形。远侧端为掌骨小头 (3)指骨指骨,拇指为两节,其余各指均有3节指骨,由近侧向远侧依次为第1节指骨(近节指骨),第2节指骨(中节指骨),第3节指骨(末节

28、指骨) 2)上肢主要关节的构造和运动肩关节肘关节3)下肢骨及其连结下肢骨分为下肢带骨和自由下肢骨。下肢带骨即髋骨,自由下肢骨包括股骨、髌骨、胫骨、腓骨及7块跗骨、5块跖骨和14块趾骨下肢带骨髋骨髋骨:为不规则的扁骨。16岁以前由髂骨、坐及耻骨以软骨连结而组成,成年后软骨化,三骨在髋臼处互相愈合。髋臼底部中央粗糙,无关节软骨附着,称为髋臼窝。 髂骨 位于髋骨的后上部,分髂骨体和髂骨翼。髂骨体位于髂骨的下部,参与构成髋臼后上部。由体向上方伸出的扇形骨板叫髂骨翼,翼的内面凹陷名髂窝,窝的下方以弓状线与髂骨体分界。弓状线前端有髂耻隆起,髂窝的后分粗糙,有一近横位的耳状面。髂骨翼的上缘叫髂嵴。翼的前缘有

29、上、下两个骨突,分别叫做髂前上棘和髂前下棘。翼的后缘也生有上、下两骨突,分别命名为髂后上棘和髂后下棘。髂嵴较厚且向外突出,叫做髂(嵴)结节。坐骨 位于髋骨的后下部,分坐骨体及坐骨支。坐骨体构成髋臼的后下部。体的后缘有三角形骨突叫做坐骨棘。坐骨棘与髂后下棘之间的弧形凹陷,叫做坐骨大切迹,坐骨棘下方的缺口叫做坐骨小切迹。由体向下延续为坐骨上支,继而转折向前内方,叫做坐骨下支。坐骨上、下支移行处骨面粗糙肥厚,称坐骨结节。耻骨 位于髋骨的前下部,分耻骨体及耻骨支。耻骨体构成髋臼的前下部。由体向前下内方伸出的骨条叫做耻骨上支,继而以锐角转折向下外方叫做耻骨下支。耻骨上、下支移行处的内侧面为一卵圆形粗糙面

30、,叫做耻骨联合面。耻骨上支的上缘有一锐利的骨嵴,叫做耻骨梳,其后端起于髂耻隆起,前端终于耻骨结节。耻骨结节内侧的骨嵴称为耻骨嵴。由坐骨和耻骨围成的孔,叫做闭孔,在活体闭孔有闭孔膜封闭。孔的上缘有浅沟叫做闭孔沟。自由下肢骨股骨:是人体中最大的长管状骨,可分为一体两端。上端朝向内上方,其末端膨大呈球形,叫股骨头。头的中央稍下方有一小凹,叫做股骨头凹,为股骨头韧带的附着处。头的外下方较细的部分称股骨颈。颈与体的夹角称颈干角,约为120-130。颈体交界处的外侧,有一向上的隆起,叫做大转子,其中下方较小的隆起叫做小转子。大转子的内侧面有一凹陷称为转子窝。大、小转子间,前有转子间线,后有转子间嵴相连。

31、髌骨:是人体内最大的籽骨,包埋于股四头肌腱内,为三角形的扁平骨。底朝上,尖向下,前面粗糙,后面为光滑,参与膝关节的构成。胫骨:分一体两端。上端膨大,形成内侧髁和外侧髁。两髁之间的骨面隆凸叫做髁间隆起。隆起前后有髁间前窝和髁间后窝。上端的前面有胫骨粗隆。外侧髁的后下面有腓关节面。体的前缘锐利,在皮肤面可以摸到。外侧缘为骨间嵴。内侧面表面无肌肉覆盖,在皮下可以触及。后面的上份有一斜向内下方的腘斜线。下端膨大,下面有关节面,内侧的骨突叫做内踝。外侧有腓骨切迹。 足骨包括跗骨、跖骨和趾骨三部分跗骨tarsus 属于短骨,位于足骨的近侧部,相当于手的腕骨,共7块。可分为三列,即近侧列相叠的距骨和跟骨,中

32、间列的舟骨,远侧列的第13楔骨和骰骨跖骨metatarsus 位于足骨的中间部,共5块,为小型小骨。分为底 、体和小头三部,第1、2、3跖骨底分别与第1、2、3楔骨相关节, 第4、5跖骨底与股骨相关节。小头与第1节(近节)趾骨底相关节。第5跖骨底向后外伸出的骨突,叫做第5跖骨粗隆。 趾骨phalanges of the foot 共14块,形状和排列与指骨相似,但都较短小。4)下肢主要关节的构造和运动髋关节膝关节骨盆足弓5)直立姿势对骨骼形成的影响授课题目运动系统授课时间2008年9月17日6-7节学时安排1授课类型理论课教辅资源多媒体课件、黑板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生理功能调节的概念、方

33、式及其特点2.理解: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3.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任务教学重点: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及意义;正反馈和负反馈概念教学难点: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过程教学主要内容:教学设计一、生理学的任务、研究内容和方法1、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概念2、生理学的研究内容3、生理学的实验方法二、 生命的基本表现(生命的基本特征)1、新陈代谢2、生殖和生长发育3、生理功能的调节控制4、体内生理功能调节的自动控制内环境和稳态 1.首要简要介绍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概念,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2.介绍反射的要领,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3.介绍体液调节的概念和神经-体液调节概念并联系

34、实际分析其调节特点。3. 从人体功能调节具有自动控制的特征入手,分别以排尿反射和血压的调节为例着重介绍正反馈和负反馈的概念及其特点。4. 对全章内容进行简要小结。讨论、思考题、作业:1.生理学的任务研究内容和方法2.何谓内环境?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意义? 3.试比较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的作用、特点。4.何谓正反馈和负反馈?试举例说明它们在生理功能调节中的作用及意义。参考资料:姚泰主编,生理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教学后记: 第二节 骨骼肌总论一、肌的形态和构造 长肌 短肌形态 阔肌 轮匝肌肌腹构造 肌腱、肌腹二、肌的起止点、配布和作用起点(定点)止点(动点)拮抗肌协同肌三、

35、肌的辅助装置四、肌的分布头肌躯干肌背肌:斜方肌、背阔肌、骶棘肌颈肌:胸缩乳突肌胸肌:胸大肌、肋间肌膈腹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四肢肌上肢肌:上肢带肌、上臂肌、前臂肌、手肌下肢肌:髋肌、大腿肌、小腿肌、足肌五、骨骼肌特性六、骨骼肌的收缩1、肌肉收缩的机械变化1)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等长收缩:指当肌肉收缩时仅产生张力的增高而长度不变的收缩形式等张收缩:指当肌 肉收缩时,只有长度缩短而张力不变的收缩形式2)单收缩和强直收缩单收缩(Single muscle twitch) :指肌肉受到一次短促的有效刺激而产生的一次收缩。(潜伏期、缩短期、舒张期)强直收缩:指由多个有效刺激引起肌肉收缩的重

36、叠形式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临界融合频率2、骨骼肌的收缩机制1)兴奋-收缩耦联定义:以肌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耦联因子是Ca2+ ,包括三个主要步骤:1.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导到肌细胞深部2.横管的电变化导致终池释放Ca2+(三联体结构处的信息传递)3.肌肉收缩后Ca2+被回摄入纵管系统(肌质网对Ca2+的贮存、释放和再聚集)2)肌丝滑行学说肌肉收缩时,肌细胞内并无肌丝或其它所含分子结构的卷曲或缩短,而只是发生了细肌丝向粗肌丝的滑行。即由Z线发出的细肌丝在某种力量的作用下,向暗带中央移动,结果相邻的各Z线互相靠近,肌节的长度缩短。 授课题目血液

37、系统授课时间2008年10月15日7节2008年10月22日6-7节学时安排1授课类型理论课教辅资源多媒体课件、黑板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内环境与自稳态的概念;血液的组成以及各组成成分的正常值;相对恒定的生理意义;2.理解: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及其原理;3.了解:了解红细胞凝集反应,ABO血型系统。 重点:内环境与自稳态的概念、血液的组成以及各组成成分的功能难点: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教学主要内容:教学设计一、概述1、体液和内环境2、血液的基本组成成分和血量二、血液的化学成分及理化特性1、血浆的化学成分2、血浆的理化特性三、血细胞生理1、红细胞2、白细胞3、血小板和免疫系统四、血液凝固1、基

38、本过程2、抗凝系统五、血型和输血1、ABO血型2、输血的意义和原则教学后记: 第六章 血 液 第一节 概述一、体液、内环境与自稳态体内所含液体总称为体液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中,可直接和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多细胞生物的大部分细胞不能直接和外环境的水环境接触,只能通过细胞外液间接地与水(或外)环境进行交换。所以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称为内环境,以区别整个机体所生存的外环境。动物生存的外环境的变化可以是很大的,但其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如渗透压、酸硷度等)以及化学成分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变动,而且变化甚小,即内环境要保持相对恒定。这种恒定是通过动物机体自动的、代偿性调节获得的,因此又称为内环境自稳

39、态,简称内环境稳态(homeostasis)。这种动态平衡不同于可逆的化学反应所出现的正反应与逆反应的平衡,而是在机体整体水平上,内环境中的各种理化因子的总输入与总输出之间达到的动态平衡。二、 血液的一般特性与基本组成血液的比重:全血 1.050-1.060,血浆 1.025-1.030红细胞 1.090-1.092血液的粘度水 1血浆 1.6-2.4血液4-5三、血液的主要机能(1)运输功能 血浆白蛋白、球蛋白是许多激素、离子、脂质、维生素和代谢产物的载体。运输是血液的基本功能,其他功能几乎都与此有关。(2)维持内环境稳定 维持体液酸碱平衡、体内水平衡、维持体温的恒定等。(3) 防御和保护功

40、能:白细胞具有吞噬、分解作用;淋巴细胞和血浆中的各种免疫物质(免疫球蛋白、补体和溶血素等),都能对抗或消灭毒素或细菌;血浆内的各种凝血因子、抗凝物质、纤溶系统物质参与凝血-纤溶、生理性止血等过程。第二节 血液的化学成分及理化特性一、血浆的化学成分及其机能 (一)血浆蛋白1. 分类白蛋白:运输、维持血浆胶体渗血浆蛋白 球蛋白:防御、运输纤维蛋白原:血液凝固的必需因子2. 血浆蛋白的主要功能:(1)运输功能:血浆蛋白可以与多种物质结合形成复合物,如一些激素,维生素,Ca2和Fe2可以与球蛋白结合,许多药物和脂肪则和白蛋白(质)结合而在血液中进行运输。(2)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在这几种蛋白质中,白蛋

41、白分子量最小,含量最多,对于维持正常血浆胶体渗透压起主要作用。(3)缓冲作用:白蛋白和它的钠盐组成缓冲对,和其它无机盐缓冲对(主要是碳酸和碳酸氢钠)一起缓冲血浆中可能发生的酸碱变化。(4)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球蛋白包括123等几种成分,其中球蛋白含有多种抗体,能与抗原(如细菌、病毒或异种蛋白)相结合,从而杀灭致病因素。(5)参与生理止血功能:纤维蛋白和凝血酶等因子是引起血液凝固的主要因素。(6)营养作用:正常人由3L左右血浆,约200g蛋白质起营养储备作用。(二)无机盐血浆中的无机盐,绝大部分以离子状态存在,阳离子中的Na浓度最高,还有K+、Ca2和Mg2等,阴离子中以Cl-最多,HCO3-次

42、之,还有HPO42-和SO42-等。各种离子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二)血糖、血脂及其它非蛋白氮:血中蛋白质以外的含氮物质,总称非蛋白氮。主要是尿素,此外还有尿酸,肌酐,氨基酸,多肽,氨和胆红素。其中多肽和氨基酸是营养物质,可参加各种组织蛋白质的合成。其余的物质多为机体代谢产物(废物,)大部分经血液带到肾脏排出体外。血浆中所含的糖类主要是葡萄糖,简称为血糖。 正常人血糖含量比较稳定,约在80mg120mgdl。血糖过高称为高血糖,过低称为低血糖。二、血浆渗透压血浆中溶质分子所产生的水移动引起的压力。由溶液本身的特性所决定,其大小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成正比,而与溶质的种类及颗粒大小无关。 渗透压单

43、位:用1升中所含的非电解质或电解质的毫摩尔表示,称为毫渗透摩尔,简称毫渗。正常人血浆渗透压约300m0sm/L(5776mmHg)血浆晶渗压:血浆中晶体物质所形成,如Na+、Cl-,调节细胞内外水平衡,维持红细胞正常形态。血浆胶渗压:血浆中蛋白质所形成,调节血管内外水平衡,维持血容量。三、血浆的酸碱度血浆PH: 7.357.45 血浆中的缓冲对: NaHCO3/H2CO3血液缓冲系统 蛋白质钠盐/蛋白质、 Na2HPO4/NaH2PO4 红细胞中的缓冲对: KHCO3/H2CO3 KHb/HbO2 KHbO2/HbO2 K2HPO4/KH2PO4 第三节 血细胞生理一、红细胞正常红细胞双凹圆盘

44、状,直径约7-8.5m, 容积约为90m3,成年男性: 4.5-5.5*1012/L ,成年女性: 3.5-4.5*1012/L,新生儿: 6.0*1012/L红细胞的生理学特性: 红细胞膜有选择通透性 红细胞具有可塑变形性 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suspension stability)指血液中的红细胞能够彼此保持一定距离而悬浮于血浆中的特性。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将抗凝的血静置于垂直竖立的小玻璃管中,由红细胞的比重较大受重力作用而自然下沉,正常情况下下沉十分缓慢,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沉降的速度,称ESR.

45、魏氏法检测ESR正常值 男:015mm/h; 女:020mm/h红细胞渗透脆性(osmotic fragility)指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和溶血的特性,用于表示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能力。红细胞的功能 运输O2和CO2 缓冲作用:4对缓冲物质二、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 5070%颗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07%白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01%无颗粒细胞 淋巴细胞 2040%单核细胞 28% 白细胞的功能 1.中性粒细胞:吞噬、水解细菌及坏死细胞,是炎症时的主要反应细胞。当急性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多,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增多。2.单核细胞:进入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后,其吞噬力大为增强,能吞噬较大

46、颗粒。单核-巨噬细胞还参与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功能。3嗜碱性粒细胞:胞内的颗粒中含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 组胺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参与过敏反应。 趋化因子A:吸引、聚集嗜碱粒细胞参与过敏反应 4.嗜酸性粒细胞:不能杀菌,可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致敏作用。 其胞内的过氧化物酶和某些碱性蛋白质,参与对寄生虫的免疫反应。所以,患过敏性疾病和某些寄生虫病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5.淋巴细胞:参与机体特异性免疫:对“异己” 构型物,特别是对生物性致病因素及其毒素具有防御、杀灭和消除的能力。T淋巴细胞主要与细胞免疫有关;B 淋巴细胞主要与体液免疫有关。白细胞总的功能:

47、1.运动性和吞噬功能2.产生抗体参与免疫机能3.产生肝素4.参与过敏反应体液免疫:特异性抗体与相应抗原发生免疫反应来消除抗原对机体的有害作用,主要通过B淋巴细胞实现的。 细胞免疫:通过免疫细胞与某一特异性抗原(异物)的直接作用来消除抗原(或异物)的有害作用。三、血小板形态:呈两面微凹的圆盘状,平均直径2-4m,平均面积8m2,受刺激时伸出伪足。产生: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巨核系祖细胞产板性巨核细胞, 成熟巨核细胞胞质伸向骨髓窦腔, 裂解脱落为血小板进入血流。数量:正常成年人:100-300*109/L血小板过少,有出血倾向;血小板过多,血栓易形成 功能:血小板有维护血管壁完整性与生理止血全过程。第

48、四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一、血液凝固概念:血液由流动的溶胶状态(液体状态)变成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现象称为血液凝固。这一过程所需时间称为凝血时间。本质:多种凝血因子参与的酶促生化反应(有限水解反应)。1凝血因子的特点:(1)除因子(Ca2+)和血小板磷脂外,其余凝血因子都是蛋白质。(2)血液中因子、等通常以无活性酶原存在。(3)因子以活性形式存在于血液中,但必须因子存在才能起作用。(4)部分凝血因子在肝脏内合成,且需VitK参与,所以肝脏病变成VitK缺乏常导致凝血异常。(5)因子为抗血友病因子,缺乏时凝血缓慢。2血液凝固基本过程:(1)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Xa、Ca2+、V、PF3)。(

49、2)凝血酶原变成凝血酶。(3)纤维蛋白原降解为纤维蛋白。其中,因子X的激活可通过两咱途径实现:内源性激活途径和外源性激活途径。血液凝固的过程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区别 内源性凝血外源性凝血凝血过程启动血管内膜下胶原纤维或异物激活因子开始损伤组织释放出组织因子开始凝血因子存在部位全在血浆中存在组织和血浆中参与凝血酶数量多少凝血过程时间长短,速度约需数分钟较慢约数秒钟较快抗凝和纤维蛋白溶解1.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物质是:抗凝血酶和肝素。肝素通过增强抗凝血酶活性而发挥作用。2.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正常情况下,血流在血管内不凝固的原因1.正常血管内皮完整光滑,不易激活因子,不易使血小板吸附和聚集;血液中

50、又无因子,故不会启动内源或外源性凝血过程。2. 血液不断流动,即使血浆中有一些凝血因子被激活,也会不断地被稀释运走。3.血液中具有纤溶系统,能促使纤维蛋白溶解。加速凝血的措施 (1) 加钙:Ca2+在凝血过程中,不仅具有催化作用,而且参与形成催化激活凝血的复合物。(2) 增加血液接触粗糙面:利用粗糙面激活因子和促进血小板释放血小板因子,加速凝血。(3) 应用促凝剂:维生素、止血芳酸等。维生素能促使肝脏合成凝血因子、,以加速凝血。 (4) 局部适宜加温:加速凝血酶促反应,加速凝血。 延缓凝血的措施 (1)除钙剂: 柠檬酸钠与Ca2+形成不易电离的可溶性络合物血Ca2+; 草酸铵或草酸钾与Ca2+

51、结合成不易溶解的草酸钙血Ca2+。(2)降低血液温度。 (3)应用抗凝剂:如肝素,抗凝血酶等。(4)保证血液接触面光滑。 第六节 血型 一、血量 人体内的血液总量简称为血量,指存在于循环系统中的全部血液容积。正常成人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也即每公斤体重约有70-80ml血液。血量分为循环血量和储备血量。循环血量:占绝大部分,在心血管中快速流动储备血量:小部分,休息时滞留在肝、脾、腹腔,流动慢、应急时可加入循环血量。血量相对恒定对于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二、血型与输血 血型的分类:目前已知人类的RBC除ABO血型外,还有R、Kell、MNSS、P等15个血型系统,还发现一些亚型。也

52、发现了其他细胞的血型系统,如人白细胞上的抗原系统(HAL)在体内分布广泛,与器官移植的免役排斥反应密切相关;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抗原在输血时可引起发热反应。ABO血型系统(一)分型原则 以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定型。 凝集原:指红细胞膜上的抗原物质(糖蛋白或糖脂上的寡糖链)。 凝集素:指能与凝集原结合的特异抗体(由C-球蛋白构成IgM)。(二)发生与分布 决定ABO血型系统的各种表现型是显性基因,A基因和B基因是显性基因,O基因是隐性基因。 根据显性的遗传规律,可推断子女的血型。但只能作否定的参考依据,不能作出肯定的判断。 ABO血型的测定交叉配血(corss-match test):试验主侧:把供血

53、者的血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作配合试验;试验次侧:把受血者的血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作配合试验。输血的原则首先必须保证供血者与受血者的ABO血型相合;即使在ABO系统血型相同的人之间进行输血,在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交叉配血试验:1、 如果交叉配血试验的两侧都没有凝集反应,为配血相合, 可以进行输血;2、 如果主侧有凝集反应,则为配血不合,不能输血;3、 如果主侧不引起凝集反应,而次侧有凝集反应,只能在应急情况下输血,输血时不宜太快太多,并密切观察,如发生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注。Rh血型系统 (一) Rh血型抗原:人类RBC膜上有C、D、E六种抗原,以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 分型:Rh+:有D

54、抗原为Rh阳性(汉族99) Rh-:无D抗原为Rh阴性 (苗族12,塔塔尔族16)。 (二) Rh血型抗体:主要是IgG,属免疫性抗体,故可通过胎盘。特点:血清中不存在“天然”抗体。 当Rh+的RBC进入Rh-的人体内,通过体液性免疫,产生抗Rh的抗体。(三)临床意义: 1.输血:第一次输血不必考虑Rh血型,第二次输血需考虑Rh 血型是否相同。2.妊娠:Rh- 的母亲 若输过Rh+血,怀孕后其孕儿为Rh+ 者,孕妇的抗Rh+ 的抗体,可通过胎盘导致胎儿溶血。 第一次孕儿为Rh+ ,胎儿的RBC因某种原因(如胎盘绒毛脱落)进入母体,或分娩时进行胎盘剥离过程中血液挤入母体,孕妇体内产生抗Rh+的抗

55、体。 第二次妊娠时,孕妇体内的抗Rh+的抗体,通过胎盘导致胎儿溶血。思考题:1.试述有粒白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特点。2试述无粒白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特点。3试述血细胞发生过程中形态变化的一般规律。4简述输血的原则。5. 血液凝固的大体反应过程是怎样?6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7简述血液的防御机能。8血浆的渗透压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生理意义?9在光学显微镜下如何判断各类血细胞?10各类血细胞的生理功能如何?11血液凝固大体反应过程怎样?12简述纤维蛋白溶解的机理及其生理意义。13某患者的血型为AB型,Rh阴性,给他输血时应注意什么事项?授课题目感觉器官授课时间2008年10月8日7节学时安排1授

56、课类型理论课教辅资源多媒体课件、黑板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眼的折光机能、视网膜的感光机能2.熟悉:眼的成像,三色学说3.了解:感光物质的合成教学重点:眼的折光机能教学难点:视网膜的感光机能教学主要内容:教学设计一、眼的折光功能:1、眼的成像2、眼折光调节3、眼折光异常二、眼的感觉功能:1、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2、感光物质3、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4、颜色色觉1.首要复习上节课眼的解剖结构,尤其是房水回流过程。2.介绍眼成像的基本过程。3.讲解眼的折光调节,用板书描述基本过程。3. 眼的折光异常,根据幻灯图片要求学生共同完成。4. 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5. 讲解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比较其与其他细

57、胞的静息电位不同点。6. 讲解三色学说,并要求学生运用三色学说来解释色觉异常(课后思考)讨论、思考题、作业:1. 视杆细胞与其他细胞的静息电位不同点。2. 运用三色学说来解释色觉异常参考资料:左明雪主编,人体解剖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教学后记: 一、眼的成像与折光调节1、眼的成像 Listing根据眼的实际光学特性设计的一种简单的等效光学模型。基本参数如下:眼球前后径=20mm;折光指数=1.33;节点在角膜前表面后方5mm;节点至视网膜的距离为15mm。平行光线正好能聚焦在视网膜上。 2、眼的调节 (accommodation of eye)6米以外:近似于平行光,无需调节6米以内:调节后,光线经折射恰好聚焦在视网膜上通过晶状体曲度变化进行调节机制: 神经反射过程:视近物时,视网膜上模糊物像 视区皮层 中脑动眼神经副交感核团睫状神经睫状肌的环行肌收缩睫状小带松弛晶体弹性回位晶体变凸(前凸明显) 折光力增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