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致性教学实践心得体会(共3篇)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6611074 上传时间:2022-07-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0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学评一致性教学实践心得体会(共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学评一致性教学实践心得体会(共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学评一致性教学实践心得体会(共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教学评一致性教学实践心得体会(共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评一致性教学实践心得体会(共3篇)(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学评一致性教学实践心得体会(共3篇) 第1篇:教学评一致性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修心得体会年12月22日-24日,我参加了全国教研工作转型与创新研修班,聆听了七位专家的精彩报告,学_了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先进的理念,让我受益匪浅。学_过程中我聆听了浙派名师、浙江省生物高考命题专家吴江林老师的精彩报告基于教学评价一致性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引导我们对“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学_。“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是有效教学的基本原理,它要求老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的评是一致性的,这种一致性体现在“教、学、评”必须共同指向学_目标“教师的教,是为学_目标的教;学生的学,是为学_目

2、标的学;课堂的评,是对学_目标的评”。吴老师提出三个问题:你要把学生带到哪里?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你是否已经把学生带到那里?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与方法、学_效果评价三个方面让我们明确了教学、目标、评价的关系。在教学中如何做到教学评一致性呢?我做了深深的反思。一、确立清晰的学科目标体系学_目标规定了我们在课堂上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也规定了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方向,是教学设计的灵魂。因而,设计科学、具体、可操作的学_目标是有效“教学设计”的应有之意。第一,要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学科“课程标准”在宏观层面上规定了国家对该学科质量标准的要求,是我们“基于标准教学”之本,

3、是设计学_目标的重要依据,它是学_目标制定的大方向。在教学设计中,如果没有学科“课程标准”意识,学_目标的设计往往会迷失方向。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或水平标准,通过一系列的目标具体化技术,确定学期或模块的目标,再具体化为单元或课时目标,此路径可以表述为:内容或水平标准学期或模块目标单元或课时目标。1 / 4第二、要正确看待、使用教材。在进行学_目标的设计时,要正确把握教材,吃透教材,并充分利用教材,树立正确的教材意识。教材中有着丰富的教学素材,是设计学_目标的参考,也是达成目标的重要支撑点,但教材中的内容绝非教学任务,也绝非教学过程应该达成的目标,而只是为了实现目标的载体。这就是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一

4、直强调的不能“教教材”而要“用教材”的思想。忽略了这一点,学_目标的设计会偏离主题。第三、把握好学情,研究学生的认知原点。学_目标的设计要依据学情设定,了解学生一开始的认知起点、认知原点,知道学生“在哪儿”,这是其一;其二,还要注意搜集不同学生学生经过自主学_、预_所达到的“新原点”证据,把握学生“到哪儿了”。不弄清这些,学_目标的设计也会偏离方向,讲课时就会多讲或漏讲,可能讲了一些没有必要的知识,也可能有些该讲的知识却没有讲到,从而降低了课堂效率,也降低了讲课的针对性、有效性。 二、规划基于目标的教学过程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也是对学_目标落实的过程,在课堂实施中,要有意识地运用有效途径向学

5、_目标靠拢。这一环节,最关键的问题有三个:一是自始之终把目标当作一节课的灵魂,教学的关键行为都应指向目标的达成;二是把教的过程当作评的过程,不断了解学生学到了什么,不断做出后续基于证据的教学决策;三是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问题,预设是前提,是底线;生成是必然,是机智。第一、学_目标的达成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课堂教学中,学_的主体是学生,教学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学_规律、认知规律。教了不等于学了,学了也不等于学会了,教学设计不仅要关注“教”这个知识“人与人之间转移”的过程,更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二次转化”,即学生接受知识、内化知识的过程。第二、要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众所

6、周知,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是学_目标达成的重要辅助手段,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2 / 4中,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是至关重要的,这些方法技巧的选择必须与特定的学_目标相适应,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三、设计基于目标的评价任务明确了学_目标之后,学生是否能够达到,达到的程度如何,是我们始终应该关注的,这就需要对教学评价进行设计。设计教学评价,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第一、对学_目标进行重新审视。设计教学评价其实也是对学_目标进行重新审视的过程,审视所设计的学_目标是否可测、可评,是否存在“虚假目标”,是否指向学科“课程标准”对该项知识能力的要求,并对目标设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

7、重构,以确保学_目标的精准性。第二、评价任务的设计要指向学_目标。“有效教学不是理性的思辨,而是基于证据的推论。”教学设计是否有效,就要看指向学_目标的评价任务是否能够达成,因此,只有评价任务的设计指向学_目标,我们才能检测出学生的达成情况,才能在基于证据的基础上,分析学生经过学_是否发生了所期待的变化,这是教师教学是否有效以及下一步教学策略如何开展的重要参照。第三、评价设计要在循序渐进中不断考量学_目标。首先,教学评价不是在课堂结束后才发生的,而应该“镶嵌”在课堂教学之中,是嵌入式的,教学的过程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评价过程;其次,评价问题的设计也应该梯次有度,疑点难点要给学生搭支架、架

8、梯子,关键处应注明方法、步骤,而非一蹴而就。四、设计与目标一致的测试评价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忽视这一点,当堂检测往往是随意找几个相对简单的题目就行了,这样就容易导致测评内容与目标存在偏离,甚至偏离较大。如果测评没有和目标保持一致就无法检测到学_的效果,也就无法对本节课学_目标掌握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学生已经学_到了什么,离预设的学_目标还有多远,我们也就无从得知了。所以,我们要选择与学_目标一致的题目作为检测,从而对学生一节课的目标达成做出准确的评价。3 / 4总之,由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引领课堂教学,在前进的过程中,也许会充满困惑,遇到挫折。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向着“教书育人”这个大目标迈

9、进,就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开启智慧,润泽生命。(学_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4 / 4第2篇:教学评一致性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研修心得体会年12月22日-24日,我参加了全国教研工作转型与创新研修班,聆听了七位专家的精彩报告,学_了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先进的理念,让我受益匪浅。学_过程中我聆听了浙派名师、浙江省生物高考命题专家吴江林老师的精彩报告基于教学评价一致性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引导我们对“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学_。“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是有效教学的基本原理,它要求老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的评是一致

10、性的,这种一致性体现在“教、学、评”必须共同指向学_目标“教师的教,是为学_目标的教;学生的学,是为学_目标的学;课堂的评,是对学_目标的评”。 吴老师提出三个问题:你要把学生带到哪里?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你是否已经把学生带到那里?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与方法、学_效果评价三个方面让我们明确了教学、目标、评价的关系。在教学中如何做到教学评一致性呢?我做了深深的反思。一、确立清晰的学科目标体系学_目标规定了我们在课堂上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也规定了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方向,是教学设计的灵魂。因而,设计科学、具体、可操作的学_目标是有效“教学设计”的应有之意。第一,要依据

11、学科“课程标准”。 学科“课程标准”在宏观层面上规定了国家对该学科质量标准的要求,是我们“基于标准教学”之本,是设计学_目标的重要依据,它是学_目标制定的大方向。在教学设计中,如果没有学科“课程标准”意识,学_目标的设计往往会迷失方向。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或水平标准,通过一系列的目标具体化技术,确定学期或模块的目标,再具体化为单元或课时目标,此路径可以表述为:内容或水平标准学期或模块目标单元或课时目标。第二、要正确看待、使用教材。在进行学_目标的设计时,要正确把握教材,吃透教材,并充分利用教材,树立正确的教材意识。教材中有着丰富的教学素材,是设计学_目标的参考,也是达成目标的重要支撑点,但教材中

12、的内容绝非教学任务,也绝非教学过程应该达成的目标,而只是为了实现目标的载体。这就是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一直强调的不能“教教材”而要“用教材”的思想。忽略了这一点,学_目标的设计会偏离主题。第三、把握好学情,研究学生的认知原点。学_目标的设计要依据学情设定,了解学生一开始的认知起点、认知原点,知道学生“在哪儿”,这是其一;其二,还要注意搜集不同学生学生经过自主学_、预_所达到的“新原点”证据,把握学生“到哪儿了” 。不弄清这些,学_目标的设计也会偏离方向,讲课时就会多讲或漏讲,可能讲了一些没有必要的知识,也可能有些该讲的知识却没有讲到,从而降低了课堂效率,也降低了讲课的针对性、有效性。二、规划基于目

13、标的教学过程 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也是对学_目标落实的过程,在课堂实施中,要有意识地运用有效途径向学_目标靠拢。这一环节,最关键的问题有三个:一是自始之终把目标当作一节课的灵魂,教学的关键行为都应指向目标的达成;二是把教的过程当作评的过程,不断了解学生学到了什么,不断做出后续基于证据的教学决策;三是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问题,预设是前提,是底线;生成是必然,是机智。第一、学_目标的达成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课堂教学中,学_的主体是学生,教学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学_规律、认知规律。教了不等于学了,学了也不等于学会了,教学设计不仅要关注“教”这个知识“人与人之间转移”的过程,更要关注学

14、生对知识的“二次转化”,即学生接受知识、内化知识的过程。 第二、要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众所周知,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是学_目标达成的重要辅助手段,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是至关重要的,这些方法技巧的选择必须与特定的学_目标相适应,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三、设计基于目标的评价任务明确了学_目标之后,学生是否能够达到,达到的程度如何,是我们始终应该关注的,这就需要对教学评价进行设计。设计教学评价,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对学_目标进行重新审视。设计教学评价其实也是对学_目标进行重新审视的过程,审视所设计的学_目标是否可测、可评,是否

15、存在“虚假目标”,是否指向学科“课程标准”对该项知识能力的要求,并对目标设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重构,以确保学_目标的精准性。第二、评价任务的设计要指向学_目标。“有效教学不是理性的思辨,而是基于证据的推论。”教学设计是否有效,就要看指向学_目标的评价任务是否能够达成,因此,只有评价任务的设计指向学_目标,我们才能检测出学生的达成情况,才能在基于证据的基础上,分析学生经过学_是否发生了所期待的变化,这是教师教学是否有效以及下一步教学策略如何开展的重要参照。第三、评价设计要在循序渐进中不断考量学_目标。首先,教学评价不是在课堂结束后才发生的,而应该“镶嵌”在课堂教学之中,是嵌入式的,教学的过程同

16、时也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评价过程;其次,评价问题的设计也应该梯次有度,疑点难点要给学生搭支架、架梯子,关键处应注明方法、步骤,而非一蹴而就。四、设计与目标一致的测试评价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忽视这一点,当堂检测往往是随意找几个相对简单的题目就行了,这样就容易导致测评内容与目标存在偏离,甚至偏离较大。如果测评没有和目标保持一致就无法检测到学_的效果,也就无法对本节课学_目标掌握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学生已经学_到了什么,离预设的学_目标还有多远,我们也就无从得知了。所以,我们要选择与学_目标一致的题目作为检测,从而对学生一节课的目标达成做出准确的评价。总之,由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引领课堂教学,在

17、前进的过程中,也许会充满困惑,遇到挫折。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向着“教书育人”这个大目标迈进,就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开启智慧,润泽生命。第3篇:教学评一致性学_心得“教-学-评一致性”学_心得今天下午我们学_了“教-学-评一致性”,我从中领悟到,“教-学-评一致性”是有效教学的基本原理,它要求老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的评是一致性的,这种一致性体现在教、学、评必须共同指向学_目标:教师的教,是为学_目标的教;学生的学,是为学_目标的学;课堂的评,是对学_目标的评。“教-学-评一致性”的含义。第一、清晰的目标是“教-学-评一致性”的前提和灵魂。没有清晰的目标,就无所谓教-学-评的活动;没有清晰的目标

18、,也就无所谓一致性,因为判断教-学-评是否致的依据就是,教学、学_与评价是否都是围绕共享的目标展开的。目标是教-学-评的灵魂。第二、“教-学-评一致性“涉及两种理解:一是针对教师而言,二是针对教师与命题专家而言。前者是指老师在特定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具有目标的一致性;后者是指老师的教、学生的学与命题专家的命题应保持目标的一致性。 第三、“教-学-评一致性”指向有效教学。有效教学不是理性的思辨,而是基于证据的推论。教学“有效”的唯一证据在于目标的达成,在于学生学_结果的质量,在于何以证明学生学会了什么。 第三、“教-学-评一致性”的实现取决于老师的课程素养与评

19、价素养。课程素养表现为坚持博雅的理念、确定和叙写清晰的目标、选择和组织合适的素材或活动、采用与目标相匹配的方法、实施基于目标的评价。评价素养则表现为坚持育人理念、确定清晰的目标、设计与目标相匹配的评价任务、获取与目标达成相关的学_信息、解释这些信息并做出反馈或进行指导。认识与实践“教-学-评一致性”的原理,给我们教学带来了深刻变化:学_目标从似有若无走向核心统领;课堂设计从始于教学走向逆向思考;课堂评价从随心所欲走向理性导航;教学活动从低效烦琐走向有序开放;对学_信息从熟视无睹走向深度关切。也就是说,“教-学-评一致性”其实是给我们带来了理念的变革,让我们对课堂的思考建立在原理的层面,而不仅仅是经验的层面。教学评一致性 心得体会教学评价一致性心得体会读卢臻 教学评一致性心得体会教学评一致性心得体会吴江林(共5篇)教学评一致性通识培训心得体会(共6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