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经典诵读教案

上传人:bei****lei 文档编号:116565836 上传时间:2022-07-0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83.0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一年级(下)经典诵读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一年级(下)经典诵读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一年级(下)经典诵读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经典诵读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经典诵读教案(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一年级经典诵读教案下册 执教老师: 时 间: 一年级经典诵读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小学生中开展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使低幼学生扩大了识字量。学生从中感受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充分利用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

2、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三、活动主题: 读国学经典 传华夏文明四、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组织小学生

3、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2、具体目标: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五、经典诗文诵读的内容:诵读语文课程标准中附录的小学阶段必须诵读的诗词外,还有部分经典儿歌和诗词等。六、课程开设的原则:1.不求甚解,只要熟读会背。2.不要苛求,要多多鼓励。不要用同一标准要求全体学生,只要半数以上的学生能正确流利的诵读就可以进行下一篇。3.不要一暴十寒,要持之以恒

4、。4.不要死板,要注重兴趣。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七、国学经典诵读展示形式: 一种为大型集体诵读,全班学生参加,可辅以伴奏等艺术表现形式;另一种为情景剧表演、诗剧表演、亲子诵读等小型展演。教师与学生同台展示,力争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展示的机会,每个节目展示时间不超过10分钟。教学进度安排表教学周次 教学内容第一周 小竹笋第二周 知了第三周 妈妈的爱第四周 冬爷爷的请帖第五周 野牵牛第六周 小蜘蛛第七周 西瓜娃娃第八周 星星和露珠第九周 期中复习第十周 期中考试第十一周 海水第十二周 小刺猬买气球第十三周 牧竖第十四周 风第十五周 蝉第十六周 春游曲第十七周 瀑布第十八周 期末复习第十

5、九周 期末考试1小竹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培养小朋友对大自然的兴趣和探索自然奥秘的好奇心。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培养小朋友对大自然的兴趣和探索自然奥秘的好奇心。教学准备:课件,图片教学过程:一、读1、学生泛读,圈出生字。2、老师读,学习生字。3、学生练习1分钟,朗读,选择最喜欢的一句朗诵。4、分组读,并评论。二、理解1、引导小朋友认识竹笋。2、请小朋友说说竹笋的特点。3、请小朋友说说文中描写了竹笋哪些特点。三、背1、出示课件,遮挡一些字词。2、更多的遮挡。3、全文消失。四、学习大豆荚1、按照上首儿歌的学习方法,

6、首先自学。2、读:自读指读评议。3、师纠错。4、请小朋友说说大豆荚的特点。5、背诵作业 回家背诵所学内容,朗读扩展阅读。2知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培养小朋友对大自然的兴趣和探索自然奥秘的好奇心。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培养小朋友对大自然的兴趣和探索自然奥秘的好奇心。教学准备:课件,图片教学过程:一、读1、学生泛读,圈出生字。2、老师读,学习生字。3、学生练习1分钟,朗读,选择最喜欢的一句朗诵。4、分组读,并评论。二、理解1、引导小朋友认识知了。2、请小朋友说说你所了解的知了。3、请小朋友说说根据文中的描写你知道了

7、知了的哪些特点。三、背1、出示课件,遮挡一些字词。2、更多的遮挡。3、全文消失。四、学习青蛙笑哈哈1、按照上首儿歌的学习方法,首先自学。2、读:自读指读评议。3、师纠错。4、请小朋友说说青蛙的特点。5背诵作业 回家背诵所学内容,朗读扩展阅读。3妈妈的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引导小朋友理解、感受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增进爱妈妈的情感。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引导小朋友理解、感受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增进爱妈妈的情感。教学准备:课件、提前收集本班孩子们和妈妈的合影照教学过程:一、读1、学生泛读,圈出生字。2、老师读,学习生

8、字。3、学生练习1分钟,朗读,选择最喜欢的一句朗诵。4、分组读,并评论。二、理解1、引领小朋友回顾自己的成长足迹感受妈妈为自己长大付出的艰辛。2、欣赏诗歌,在教师的帮助下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母爱的不同表现方式。3、尝试仿编诗歌,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4、拓展爱的宽度,思考如何回馈他人对自己付出的关爱。三、背1、出示课件,遮挡一些字词。2、更多的遮挡。3、全文消失。四、学习一首诗1、按照上首儿歌的学习方法,首先自学。2、读:自读指读评议。3、师纠错。4、请小朋友说说你有关“爱”的故事。5背诵作业回家背诵所学内容,朗读扩展阅读。4冬爷爷的请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9、课文。2、培养学生喜爱冬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喜爱冬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准备:课件、图片、其他有关季节的儿歌教学过程:一、读1、学生泛读,圈出生字。2、老师读,学习生字。3、学生练习1分钟,朗读,选择最喜欢的一句朗诵。4、分组读,并评论。二、理解1、请小朋友说说冬天的特点。2、请小朋友说说“冬爷爷的请帖”是什么。3、拓展:说说四季中其他季节的特点。三、背1、出示课件,遮挡一些字词。2、更多的遮挡。3、全文消失。四、学习蓝天阿姨的手帕1、按照上首儿歌的学习方法,首先自学。2、读:自读指读评议。3、师纠错。4、请小朋友说说“

10、蓝天阿姨的手帕”指的是什么。5、背诵作业回家背诵所学内容,朗读扩展阅读。5野牵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感知尾首蝉联的儿歌形式,了解植物的特性。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感知尾首蝉联的儿歌形式。教学准备:课件、图片教学过程:一、读1、学生泛读,圈出生字。2、老师读,学习生字。3、学生练习1分钟,朗读,选择最喜欢的一句朗诵。4、分组读,并评论。二、理解1、谁能告诉老师和小朋友牵牛花都爬到了哪些地方?(引导小朋友说出高楼、树梢、东墙、篱笆)2、感知牵牛花攀爬的特性。3、牵牛花为什么要爬到这些东西上面。师总结:牵牛花长着细细

11、的蔓,而且很软,所以喜欢缠绕别的东西往上爬。三、背1、出示课件,遮挡一些字词。2、更多的遮挡。3、全文消失。四、学习金花银花1、按照上首儿歌的学习方法,首先自学。2、读:自读指读评议。3、师纠错。4、请小朋友说说“金花银花”变成了什么。5师讲解植物的成长过程。6背诵。作业回家背诵所学内容,朗读扩展阅读。6小蜘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认识昆虫,了解昆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小朋友保护昆虫的意识。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认识昆虫,了解昆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小朋友保护昆虫的意识。教学准备:课件、图片教学过程:一、读1

12、、学生泛读,圈出生字。2、老师读,学习生字。3、学生练习1分钟,朗读,选择最喜欢的一句朗诵。4、分组读,并评论。二、理解1、谁来说说你见过的蜘蛛是什么样子的?2、谁能告诉老师和小朋友蜘蛛的本领是什么?3、蜘蛛是怎样捕捉小昆虫的?三、背1、出示课件,遮挡一些字词。2、更多的遮挡。3、全文消失。四、学习大蜻蜓1、按照上首儿歌的学习方法,首先自学。2、读:自读指读评议。3、师纠错。4、请小朋友说说蜻蜓的特点和本领。5、背诵。作业回家背诵所学内容,朗读扩展阅读。7西瓜娃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认识水果和蔬菜,了解蔬菜和水果的特点。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

13、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认识水果和蔬菜,了解蔬菜和水果的特点。教学准备:课件、图片教学过程:一、读1、学生泛读,圈出生字。2、老师读,学习生字。3、学生练习1分钟,朗读,选择最喜欢的一句朗诵。4、分组读,并评论。二、理解1、请小朋友说说西瓜的特点。2、请小朋友说说水果的生长过程?3、什么样的西瓜才是熟的?三、背1、出示课件,遮挡一些字词。2、更多的遮挡。3、全文消失。四、学习大蜻蜓1、按照上首儿歌的学习方法,首先自学。2、读:自读指读评议。3、师纠错。4、请小朋友说说丝瓜的特点和生长过程。5、背诵。作业 回家背诵所学内容,朗读扩展阅读。8星星和露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

14、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了解大自然,培养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了解大自然,培养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准备:课件、图片教学过程:一、读1、学生泛读,圈出生字。2、老师读,学习生字。3、学生练习1分钟,朗读,选择最喜欢的一句朗诵。4、分组读,并评论。二、理解1、小星星和小露珠都出现在什么时候?2、小星星和小露珠有什么特点?3、太阳出来之后他们都去哪里了?三、背1、出示课件,遮挡一些字词。2、更多的遮挡。3、全文消失。四、学习太阳和小鸟1、按照上首儿歌的学习方法,首先自学。2、读:自读指读评议。3、师纠错。4、小鸟为什么

15、不见了,它去了哪里?5、背诵。作业 回家背诵所学内容,朗读扩展阅读。9海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海的美丽富饶,体会打鱼人的辛苦,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3、通过“向大海提问”的练习,丰富学生关于大海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力。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1、感受大海的美丽富饶,体会打鱼人的辛苦。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口语表达力。教学准备:课件、图片教学过程:一、读1、学生泛读,圈出生字。2、老师读,学习生字。3、学生练习1分钟,朗读,选择最喜欢的一句朗诵。4、分组读,并评论。

16、二、理解1、播放大海的声音,播放大海的图片,学生体会大海的美丽富饶和广阔。2、“?”表示疑问,心中不明白,向别人发问时就用“?”,问话读升调,答话读降调。 (学生有感情朗读)3、放开提问的范围,鼓励学生可以向人、动物、自然界中任何事物提问,练习一问一答的句式。三、背1、出示课件,遮挡一些字词。2、更多的遮挡。3、全文消失。四、学习唱的是山歌1、按照上首儿歌的学习方法,首先自学。2、读:自读指读评议。3、师纠错。4、引导小朋友了解小河来自哪里,流向何方?5、背诵。作业回家背诵所学内容,朗读扩展阅读。10小刺猬买气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培养小朋友对小动

17、物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培养小朋友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教学准备:课件、图片教学过程:一、读1、学生泛读,圈出生字。2、老师读,学习生字。3、学生练习1分钟,朗读,选择最喜欢的一句朗诵。4、分组读,并评论。二、理解1、认识小动物刺猬,说说小刺猬的特点。2、读好问句和感叹句,认识省略号。3、体会小刺猬的可爱。三、背1、出示课件,遮挡一些字词。2、更多的遮挡。3、全文消失。四、学习小熊过桥1、按照上首儿歌的学习方法,首先自学。2、读:自读指读评议。3、师纠错。4、背诵。作业回家背诵所学内容,朗读扩展阅读。11牧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

18、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诗的意思。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重难点:背诵及正确理解此文。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读1学生泛读,圈出生字。2老师读,学习生字。3学生练习1分钟,朗读,选择最喜欢的一句朗诵。4分组读,并评论。二、理解1认识作者崔道融,江陵人。唐末诗人。人称江陵才子。工绝句。2释词解字牧竖:牧童。持:穿戴。傲然:神气的样子。三、诗情画意牧童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碰见人故意装得很神气。放牧时卧在牛背上吹短笛,耕田时就在溪边田头休息。简析:诗中将牧童天真浪漫悠然自得,调皮可爱的形象描述的十分到位。四、背1、出示课件,遮挡一些字词。2、更多的遮挡。3、全文消失。五

19、、学习悯农1、按照上首诗的学习方法,首先自学。2、读:自读指读评议3、师纠错点拨。释词解字:悯:怜悯。 粟:(s)谷子;栗粟。 犹:还。 四海:泛指全国各地。诗情画意:春天,农民把一粒粒谷子种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粮食。虽然全国各地的土地都被农民耕种,但农民还是因为没有饭吃而饿死。简析:感受农民劳动辛苦,懂得粮食来之不易。4、背诵。作业回家背诵所学内容,朗读扩展阅读田上。12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诗的意思。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及爱自然、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及爱

20、自然、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图、课件教学过程:一、读1学生泛读,圈出生字。2老师读,学习生字。3学生练习1分钟,朗读,选择最喜欢的一句朗诵。4分组读,并评论。二、理解1认识作者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2释词解字解:能够。三秋:农历九月,指秋天。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天。过:经过。斜:倾斜。三、诗情画意能吹落秋天的落叶,能催开春天的鲜花。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四、背1、出示课件,遮挡一些字词。2、更多的遮挡。3、全文消失。五、学习敕勒歌1、按照上首诗的学习方法,首先自学。2、读:自读指读评议3、师纠错点拨。释词解字:川:指平原。敕勒川,大概因敕勒族居

21、住此地而得名。阴山:阴山山脉,起于河套西北。横贯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西一带。穹庐:游牧民族所住的圆顶帐篷。即今蒙古包。野:为了押韵,此处也可以按古音读作y。见:同“现”, 这里不读jin。诗情画意:辽阔的敕勒川在阴山脚下。天空像一座巨大的帐篷,笼盖了整个原野。苍天辽远空旷,草原一望无际,微风吹倒了牧草,露出了藏在草中的牛羊。简析:表现草原牧民们对自己家园的热爱,对草原的赞美,他们讴歌草原、讴歌牛羊,就是赞美家乡、赞美生活。 4、背诵。作业回家背诵所学内容,朗读扩展阅读。13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诗的意思。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

22、趣。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及古诗描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教学准备:图、课件教学过程:一、读1学生泛读,圈出生字。2老师读,学习生字。3学生练习1分钟,朗读,选择最喜欢的一句朗诵。4分组读,并评论。二、理解1认识作者虞世南, 唐代诗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唐初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2释词解字垂绥:ru,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借:依靠、依赖。三、诗情画意蝉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吮吸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声远传的原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23、。言外之意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不需要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扬。四、背1、出示课件,遮挡一些字词。2、更多的遮挡。3、全文消失。五、学习画眉鸟1、按照上首诗的学习方法,首先自学。2、读:自读指读评议3、师纠错点拨。释词解字:啭:鸟婉转地啼叫 随意:随着自己(鸟)的心意。 树高低:树林中的高处或低处。 金笼:贵重的鸟笼,喻指不愁吃喝、生活条件优越的居所。 百啭千声:形容画眉叫声婉转,富于变化。 始知:现在才知道。 不及:远远比不上。诗情画意:千百声的鸟啭,随着自己的心意任意回荡着, (就在那)山花万紫千红绽放,高低有致的林木里。 这才明白:(以前)听到那锁在金笼内的画眉叫声,远比不上悠游林中时的自在

24、啼唱。简析:全诗表现出诗人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心理。诗人本在朝为官,后因党争牵连,贬为知州知县,诗中最后两句大概有所寄托。4、背诵。作业回家背诵所学内容,朗读扩展阅读。14春游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诗的意思。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重难点:背诵及正确理解此文。教学准备:课件,春景图教学过程:一、读1学生泛读,圈出生字。2老师读,学习生字。3学生练习1分钟,朗读,选择最喜欢的一句朗诵。4分组读,并评论。二、理解1认识作者王涯,唐代诗人,字广津,太原人。2释词解字万树:万棵杏树,许多杏树绿波:春水,青水。三、诗情画意在栽有万

25、棵杏树的江边园林,一夜春风催花开,整个园子里颜色深浅不同的杏花照在一江碧滢滢的春水之中。简析:这首表达了诗人出游时惬意的心情。四、背1、出示课件,遮挡一些字词。2、更多的遮挡。3、全文消失。五、学习北陂杏花1、按照上首诗的学习方法,首先自学。2、读:自读指读评议3、师纠错点拨。释词解字:陂:池塘,这里指池边或池边小洲。诗情画意:春天,一池塘的池水绕着杏花,其妖娆的身影使其成为春天的霸主。纵使被东风吹作雪花落在水面上,也胜过落在南边的道路上被碾做尘土。简析:感受农民劳动辛苦,懂得粮食来之不易。4、背诵。作业回家背诵所学内容,朗读扩展阅读田上。15瀑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6、课文,背诵课文。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诗的意思。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及古诗描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教学准备:图、课件教学过程:一、读1、学生泛读,圈出生字。2、老师读,学习生字。3、学生练习1分钟,朗读,选择最喜欢的一句朗诵。4、分组读,并评论。二、理解1认识作者施肩吾,字希圣,洪州人。元和十年登第,隐洪州之西山,为诗奇丽。2释词解字青冥:青天.颠:顶部,素:未染色的丝绸。三、诗情画意恰似把蓝天的顶部割开,泉水从万丈高空倾泻而下。那泉水像一条裁好的白丝带,与太阳一起挂在秋天的晴空中。 简析:诗人采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将瀑布一泻万丈的雄壮气势和恢宏景象如诗如画般展现出来,令人叹为观止。四、背1、出示课件,遮挡一些字词。2、更多的遮挡。3、全文消失。五、学习开先寺1、按照上首诗的学习方法,首先自学。2、读:自读指读评议3、师纠错点拨。释词解字:开先寺:在庐山南麓。寺旁有东西两条瀑布,东瀑布称为马尾泉。两条瀑布汇合后向下奔泻,形成一个深潭。匡庐山:庐山。诗情画意:瀑布从高高的半空中倾泻而下,发出巨大的响声落到人间。不要说瀑布形成的水潭很小,瀑布奔腾发出的声音却有撼动庐山的气势。简析:让学生感受瀑布宏伟的气势。4、背诵。作业回家背诵所学内容,朗读扩展阅读。第 25 页 共 2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