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变权理论的群组评价方法研究开题报告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6534434 上传时间:2022-07-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基于变权理论的群组评价方法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基于变权理论的群组评价方法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基于变权理论的群组评价方法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基于变权理论的群组评价方法研究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变权理论的群组评价方法研究开题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表1浙 江 工 商 大 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姓 名卞起鹏专 业应用统计入学年份2015年导 师陈骥研究方向经济统计、综合评价预计答辩时间2017.3.24论文题目基于变权理论的群组评价方法研究指导教师意见导师签字: 年 月 日答辩小组意见答辩成员: 答辩小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学院审查意见 分管院长签字: 年 月 日此表一式四份(可复印),申请人、培养学院、研究生部各存一份,原件交校档案室。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姓名:卞起鹏题目:基于变权理论的群组评价方法研究一、选题意义(说明选题的背景及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一)研究背景评价是人们参照一定标准对客体价值或优劣进行比较和评判的

2、一种认知过程,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手段与方式,而评价结论又常常成为人们行动或决策的重要依据,从这个层面看评价同时也是一个决策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评价所包含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评价问题也变得更加错综复杂。由于评价的主客观因素和系统环境的复杂性,很多评价问题都涉及多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因素,这就需要多方考虑影响评价的各个因素(指标),这类以系统因素为研究对象的评价问题就是多因素评价。又因为很多评价问题是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涉及领域也越来越广,很多评价问题通过单个决策者,明显不足。相应地,要求综合许多领域的专门知识才能解决问题,为了体现评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避免个

3、体评价因信息的不完备和不确定造成评价不合理,大多数一般采取群体评价的方式,这就是所谓的群体评价。多因素群体评价是多因素评价和群体评价相交叉的研究方向,是群体评价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如何按照评价问题的多个因素将个体偏好信息综合为群体偏好信息,是现代综合评价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由于多因素群体评价在处理选择、排序和分类等实际评价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它已经广泛应用于项目评估、效益评估、教学评价、供应商选择、人事管理等诸多领域,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1-3。动态群体评价是指群体评价过程中各评价要素动态变化的群体评价。在群体评价过程中,如果各评价要素具有动态变化特性,将使得群体评价变得更

4、加复杂,此时,不仅需要考虑个体偏好的综合问题,还要考虑偏好综合的动态性。一般的群体评价方法无法解决动态群体评价问题,必须进行改进和拓展。在实际的群体评价过程中,评价个体的偏好判断信息、约束条件和备选方案等评价要素都可能是动态变化的。这些评价要素的动态变化就分别构成了不同类型的动态群体评价问题5-6。动态群体评价与一般群体评价的根本区别就是评价要素的动态变化。这使得动态群体评价具有时间关联性和评价的前后关联性两个基本特点7。时间关联性是指动态群体评价的评价要素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评价的前后关联性是指前一阶段的评价与后一阶段的评价密切关联。例如在交互式群体评价过程中,各评价者所给出的偏好信息就是动

5、态变化的。在群体交互的不同阶段,各评价者的偏好信息会不断调整和变化,具有时间关联性。同时,前一轮交互所做出的评价会影响到下一轮交互的评价,具有评价的前后关联性。因此,交互式群体评价归属于一类动态群体评价问题。多阶段群体评价也属于动态群体评价。多阶段群体评价是指评价群体所要解决的问题包含多个评价阶段的一类群体评价。评价群体需要在各个阶段做出阶段性评价,其评价目标就是寻求群体最优策略使得评价问题的全局指标达到最优。多阶段群体评价由于包含多个评价阶段,并且各阶段所处的状态和备选方案(被评价对象)一般都与时间有关,所以具有时间关联性。同时,各阶段的群体评价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前一阶段的评价影响到后一阶段

6、的评价,所以具有评价的前后关联性。多阶段群体评价的评价状态是动态变化的,因而也属于动态群体评价问题。(二)研究意义从评价过程的状态来看,目前大部分群体评价方法的研究对象几乎都局限于个体偏好信息的静态处理,解决的大多是某一时点的评价问题,较少顾及群体评价的动态特性。然而,动态群评价作为一种普遍的评价形式存在于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一些重大评价问题,都采用动态群评价的思想和解决方式。与静态群评价方法相比,动态群评价方法能更好地反映评价问题的实际情形,更符合群体偏好的调整过程,能得到更加合理的群体一致性。但是,在动态群评价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个体偏好的综合问题,还要考虑偏好综合的动态性,这显

7、然已经超出了静态群评价方法的能力范围。因此,对动态群体评价方法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群体评价理论中急需研究的重要环节。另外,权重作为动态群体评价信息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动态群体评价的首要条件。动态群体评价信息系统中权重主要包括:因素权重、专家权重、阶段权重,在现有的研究中关于权重的确定,大多讨论的是常权,常权综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事物关于各基本因素的综合优度,其常权基本反映了各基本因素在评价中的相对重要性,因此在许多场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而被广泛的使用。但因常权保持不变会导致评价结果不科学问题,因此需要引入变权理论,即根据各被评价对象信息的均衡程度不同,赋予不同的权重8。综上所述,本文引入变权思想

8、,考虑对动态多因素群体评价过程中因素权重、专家权重和阶段权重进行确定,进而丰富和完善动态多因素群体评价的理论体系,优化群体评价过程,提高群体评价准确性和合理性。无论在理论还是应用上都将具有重要意义。二、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本文的创新点或学术贡献)(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在人类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需要参照一定的标准对某个或某些事物、某种行为或某种认识(统称为评价客体)进行判断、评定和估计其价值之优劣或高低,并通过评价达到对事物的认识,进而知道决策行为。例如,评价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一个部分业绩的考核,评价一场音乐会的效果、评估员工的绩效、评估

9、一所学校的教学水平、评估一个投资项目的前景等等,都属于广义的“评价”范畴,可见,评价活动无处不在1。评价理论是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运筹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系统理论等综合运用于综合评价问题,形成的一门有关评价类型、过程、准则及方法的较完整的理论体系。1、变权理论研究现状为了解决加权求和(亦称常权综合)因常权保持不变而导致评价结果不科学的问题,汪培庄教授首先提出了变权思想8。李洪兴通过一个经典的例子说明了变权综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并重点研究了与变权综合有关的各种公理化体系9-11。随后,李洪兴、李德清、刘文奇等进一步对变权原理做了深入而又本质性的讨论,首先根据权重的变化趋势不同,将变权

10、分为惩罚型变权、激励型变权、混合型变权和折衷型变权四种形式,并给出了每种变权的公理化定义10-13;然后,为寻找变化规律,又提出给因素状态加权,要求因素状态权重随状态值的变化而变化,故称其为状态变权,并相应给出了惩罚型状态变权向量、激励型状态变权向量、混合型状态变权向量和折衷型状态变权向量的公理化定义。状态变权的主要功能是可以实现因素变权思想,因为因素常权向量与状态向量的归一化Hadamard乘积即为因素状态变权向量10。因而,构造了合适的状态变权向量,也就相当于确定了评价问题中的各因素变化规律,换言之,利用变权原理,关键在于构造相应的状态变权向量。关于状态变权向量的构造,李德清在文献14中讨

11、论了状态变权向量的基本性质,并给出了利用状态向量的均值直接构造状态变权向量的方法。张丽娅在文献15中提出了利用因素状态向量构造正负理想状态向量的思想,建立了一个确定状态变权向量参数的数学模型。侯海军,谷云东在文献16中给出了一种由多元函数和已知状态变权向量构造新状态变权向量的方法。同年,侯海军在文献17中提出了利用三角模和余三角模构造状态变权向量。李德清在文献18-19引入状态变权向量调节度和调节水平等概念,从因素权重的变化率出发对状态变权向量的变权效果进行了系统分析。王红,李月秋在文献20中依据惩罚型状态变权向量的定义和对各因素均衡性的要求,构造了含有几何平均值的惩罚型状态变权向量。为了构造

12、状态变权向量,李洪兴又在文献10中引入了均衡函数的概念,提出通过构造均衡函数来获得状态变权向量,并在文献21中给出了一系列构造均衡函数的方法。刘文奇和朱勇珍在文献22-23中进一步研究了均衡函数,构造了两大类均衡函数及其相应的变权模式。李德清在文献24中讨论和型与积型可分解均衡函数,引入惩罚力度和激励力度分析均衡函数的均衡效果。除了通过构造状态变权向量去获得变权向量的方法外,徐则中和刘三阳等人在文献25-27中从变权向量的定义出发,构造了一类带参数变权向量。余高峰等人在文献28中研究了属性值为三角直觉模糊数的多属性评价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权综合的评价方法。刘文奇等人在文献29中研究了一种基于

13、折衷型变权向量的直觉语言评价方法。但上述所述关于变权向量的构造大多关于因素权重的调整,但是对于动态群体评价所涉及的专家权重和阶段权重的调整研究是一个空白。2、动态群体评价研究现状多因素群体评价问题在工程、管理、军事、经济等领域十分常见且重要31-35,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重大评价问题如政府或行业的重大战略评价、大型企业经营管理评价等,由于涉及面广,并且需要协调多方的利益和关系,多因素群体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多因素群评价问题的研究已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然而,由于多因素群体评价涉及到多个专家、多个因素,各专家对待某个评价问题可能会给出不同的偏好信息,各因素之间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关

14、联关系,同时由于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偏好信息的不确定性,都给多属性群评价问题的解决带来困难。例如评价问题遵循什么准则、指标如何选取、指标及专家的权重如何确定、不同形式的权重信息如何综合以及评价步骤怎样进行等等,都会影响到最终的评价结果。动态群体评价是将横向的时间性和纵向的交互性考虑到群体评价方法中,与一般的群体评价相比,评价信息的综合将变得更为困难。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属于群体评价研究的热点,研究成果逐渐丰富,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交互式群体评价问题研究;其二,多阶段群体评价问题研究。(1)交互式群体评价问题研究一般的群体评价过程中,评价个体独立进行评价,评价个体之间缺乏评价信息的交流、沟

15、通与共享,导致群体评价结果的满意度未能实现最大化。而交互式群体评价方法则考虑到评价个体在实施评价过程时充分考虑评价主体间的评价交互和信息共享,降低评价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不确定性,能够更好地进行评价偏好的综合,产生为评价群体所共同接受的满意方案,实现评价一致性。交互式群体评价问题的研究一般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群体交互过程的研究,属于行为评价理论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众多学者们通过实验研究讨论了群体交互的具体行为和心理特征,寻找群体交互过程的多种影响因素,进而观察分析群体交互对于改变决策个体偏好的影响,如Pyane等(1993)认为,在动态评价过程中,评价者通过反馈学习而产生了评价行为的适应性

16、变化,而适应性变化是评价者智能评价的体现47;曾建华,何贵兵(2003)从影响知识构建的因素、评级构建过程及评价绩效等方面考察了以往与群体评价中知识构建过程相关的研究,并总结了目前知识构建研究中使用的测量方法和指标48;李晓明,傅小兰(2004)认为,在情绪性权衡困难条件下,认知努力最小化、准确性最大化与负性情绪最小化标准共同影响评价行为,表现出不同于低情绪性评价行为的特点49;杜伟宇,李同吉,吴庆麟(2006)将风险投资评价作为不确定评价任务,采用专家-新手比较研究范型,通过出声思维法和访谈法,探讨了专家和新手不确定决策认知过程的差异等。另一方面是交互式群体评价程序的研究,探讨如何构建氛围良

17、好的评价环境和评价平台,通过评价程序的调整,利用交互反馈式的评价过程,促使评价信息充分挖掘与共享,达成群体评价意见的一致性。目前该领域的成果不多,主要从评价者之间交互评价和评价者与计算机之间交互评价两个角度展开研究,如ReneA.H.Monnikhof,Pieter W.GL Bote等(2000)探讨了通过人与计算机的信息交互来实现对话式决策过程51,张欣莉(2004)以目标满意度函数为基础,以欧式距离构造系统总体协调度函数,提出一种改进的交互式多目标评价方法52;邸强,朱建军,刘思峰等(2008)提出了不同残缺偏好信息的交互式群体评价方法周宏安(2009)针对属性权重信息部分确知且对方案有

18、偏好的不确定多因素评价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方案贴近度和满意度的交互式评价方法54;杜元伟(2011)基于和谐思想分别从最小化认知分歧和最大化系统和则度的技术视角构建了用于提取最优属性价值的谐则模型与和则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以和谐主题为决策交互目标导向提出了促进决策系统螺旋推进与和谐运行的交互评价方法55等。(2)多阶段群体评价问题研究多阶段群体评价问题是在评价阶段、评价因素、评价方案的三维空间中,对有限个具体离散的评价方案进行抉择和综合排序。在评价方案空间和评价因素空间的基础上,加入了评价阶段空间,群体评价过程综合反映了多个阶段的评价信息,得到的结果也更为合理和全面。往往会考虑多个阶段的信息,以往

19、单一阶段多因素评价方法不适用于这类评价问题。因此,现有的群体评价理论与方法不再能够简单地直接应用于该类多阶段多因素群体评价问题中,需要进行改进。目前关于多阶段群体评价问题研究的成果不断增多,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如朱建军,刘思峰,李洪伟等(2008)研究了群体评价过程中评价者基于多个决策阶段、多种结构形式的判断偏好集结方法56;张发明,郭亚军,易平涛等(2010)基于密度算子研究了多阶段群体评价中阶段内横向信息和阶段间纵向信息的集结方法57;彭怡(2006)对多轮群体决策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利用多轮偏好信息获取评价者满意偏好的具体方法58;郑文婷,刘红美等(2008)应用图论知识提出一种求解多阶

20、段群体满意策略问题的最优算法59;金伟,付超(2009)基于二元语义和有序加权平均算子,建立一种阶段反馈式群体评价交互过程等。综上所述,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机构等对于变权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但从上述文献分析可以看出,关于变权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依据评价客体状态水平对因素权重进行变权,对于群组评价过程中专家权重的变权很少涉及。此外,现有文献关于变权的讨论大多局限于单一阶段,对于综合评价中涉及到的动态群组评价权重问题很少有研究。最后,缺少变权优化效应分析。现有的文献尚没有变权调节效果分析,很多只是对变权调节能力有分析,这很难对于变权综合评价的合理性进行解释。 (二)本文的创新点1、正如前文

21、所述,现有文献关于变权向量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指标权重进行变权,本文针对群组评价中涉及到的专家权重的变权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 2、本文不仅针对静态群组评价变权进行详细的论述,更是对于动态群组评价问题分无反馈和有反馈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3、本文通过对变权调节能力和变权效果分析进行设计,进而使综合评价更具合理性。三、研究思路及框架(论文研究思路、基本框架、研究难点及其解决方法)(一)研究思路及框架本文首先研究了变权向量问题。变权向量是根据各评价客体不同的状态水平赋权不同的权重,对于某一评价问题不仅要考虑各基本因素相对重要程度,而且要考虑各状态水平均衡情况。其次,本文基于变权思想,从评价共识度和权重自适

22、应调整两个角度设计了静态群组评价变权问题;从多阶段无反馈和交互式两个方面研究了动态群组评价变权问题。本文的研究框架图如下所示:图1 本文的研究框架绪论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研究难点及创新点群组评价中变权问题综合评价中的权重变权评价基本问题变权处理模式变权优化效应分析模型分析静态变权的群组评价方法及应用动态变权的群组评价方法及应用总结与展望问题描述与基本假设基于评价共识度的变权群组评价模型基于变权理论的权重自适应调整模型本章小结多阶段无反馈的变权群组评价问题交互式的动态变权群组评价问题本章小结(二)章节安排1.章节内容章节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

23、意义,分析了国内外变权理论的研究现状和动态群体评价的研究现状,阐述了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第二章为群组评价中的变权问题,本章首先论述了综合评价中的权重问题,变权综合评价基本问题,主要包括变权综合评价的基本定义、变权综合评价的内涵、变权算子基本类型、变权算子扩展等问题。其次,本章系统阐述了综合评价中变权的处理模式以及变权优化效应分析。第三章为静态变权的群组评价方法及应用,应用偏好距离相关理论,建立了基于决策共识度的变权群组评价模型和基于变权理论的群组评价权重自适应调整模型,并以实例进行了验证。第四章为动态变权的群组评价方法及应用,从无反馈和有反馈两个方面,建立了多阶段无反馈的变权群组评价模型

24、和交互式的动态变权群组评价模型,并以实例进行了验证。第五章为总结与展望,对本文工作进行总结,对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做出展望。2.本文目录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3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2 群组评价中变权问题 2.1 综合评价中的权重 2.2 变权综合评价基本问题 2.3 综合评价中变权的处理模式 2.4 变权优化效应分析3 静态变权的群组评价方法及应用 3.1 问题描述与基本假设 3.2 基于评价共识度的变权群组评价模型 3.3 基于变权理论的群组评价权重自适应调整模型 3.4 本章小结4 动态变权的群组评价方法及应用 4.1 多阶段无反馈的变权群组评

25、价问题 4.2 交互式的动态变权群组评价模型 4.3 本章小结5 结论及建议 5.1 本文工作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三)研究的难点及解决方法本文的研究难点主要有以下两点。1. 变权处理模式设计现有文献关于变权的构造主要有两个方面:1)通过构造均衡函数得到变权函数,2)通过构造状态变权函数进而构造变权算子。本文则是从变权的定义出发,根据各因素状态水平,直接构造带参数的变权算子。2. 动态群组评价中阶段权重处理本文这里通过熵权理论中相对熵、阶段熵、阶段熵权相关理论确定多阶段无反馈的动态群组评价问题中涉及的阶段权重,通过偏好距离相关理论确定交互式的动态群组评价问题中的阶段权重。四、主要参考文献

26、书目1邱苑华.群组决策系统的熵模型J.控制与决策.1995,10(1):50-54.2徐玖平,陈建中.群决策理论与方法及实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8-35.3H.M.Hsu,C.T.Chen.Aggregation of Fuzzy Options Under Group Decision MakingJ.Fuzzy Sets and systems.1996,79:279-285.4彭怡.动态群体决策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5张发明.动态群体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9.6李金昌,苏为华.统计学M.北京:机械

27、工业出版社,2011,277-306.7Black D.The theory of committed and electionsM.Cambridge Univisity Press,1958.8汪培庄.模糊集与随机落影.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9汪培庄,李洪兴.模糊系统理论与模糊计算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0李洪兴.因素空间理论与知识表示的数学框架(VIII)J.模糊系统与数学.1995,9(3):1-9.11李洪兴.因素空间理论与知识表示的数学框架(IX)J.模糊系统与数学.1996,10(2):12-19.12刘文奇.变权综合中的惩罚激励效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

28、践.1998,18(4):41-47.13刘文奇.Fuzzy集的表现理论及其应用M.云南:云南科技出版社.1999.14李德清,李洪兴.状态变权向量的性质与构造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38(4):455-461.15张丽娅.李德清.变权决策中确定状态变权向量的理想点法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39(6):93-97.16侯海军,谷云东.由某些函数构造的状态变权J.模糊系统与数学.2005,19(4):119-124.17侯海军,王庆东.由三角模构造的状态变权向量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22(2):64-67.18李德清,李洪兴.变权决策中变权效果分析与状态变权向量的确定J

29、.控制与决策.2004,19(11):1241-1245.19李德清,郝飞龙.状态变权向量的变权效果.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J.2009,29(6):127-131.20王红,李月秋.基于几何均值的惩罚型状态变权向量的构造及应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5,45(15):203-208.21李洪兴.因素空间理论与知识表示的数学框架(I)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32(4):452-459.22刘文奇.均衡函数及其在变权综合中的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J.1997,17(4):58-64.23朱勇珍,李洪兴.状态变权的公理化体系和均衡函数的构造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7:116-1

30、18.24李德清,曾文艺.变权决策中均衡函数均衡效果J.系统工程理论2016,36(3):712-718.25徐则中.一种新的变权向量及其应用.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8,38(20):134-138.26徐则中.变权综合决策中变权向量的构造.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0,29(5):843-846.27成波,刘三阳.一个具有可调变权能力的变权向量.控制与决策.2012,27(1):82-86.28余高峰,李登峰,邱锦明.三角直觉模糊决策的变权方法J.运筹与管理.2015,24(3):120-125.29余高峰,刘文奇,李登峰.基于折衷型变权向量的直觉语言决策方法J.控制与决策.2015,3

31、0(12):2231-2240.30庞继芳.不确定语言多属性群决策方法及应用研究D.山西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31S.J.Chuu.Group decision-making model using fuzzy multiple attributes analysis for the evaluation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J.Fuzzy Sets and Systems.2009,160(5):586-602.32F.Ye,Y.N.Li.Group multi-attribute descision model to partner

32、 selection in the formation of virtual enterprise under incomplete information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2009,36(5):9350-9357.33J.Ma,J.Lu,G.O.Zhang.Decider:A fuzzy multi-criteria group decision support systemJ.Knowledge-Based Systems.2010,23(1):23-31.34毛军军,王翠翠,姚登宝.基于多专家区间数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J.计算机应用.201

33、2,32(3):649-653.35L.Rosello,M.Sanchez,N.Agell,F.Prats,F.A.Mazaira.Using consensus and distances between generalized multi-attribute linguistic assessments for group decision-makingJ.Information Fusion.2014,17:83-92.36陈卫,方廷健,马永军.基于Delphi法和AHP法的群体决策研究及应用J.计算机工程,2003,29(5):18-20.37邱菀华.管理决策和应用熵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9-12.38成波,刘三阳.基于变权向量的群体评价信息集结方法J.控制与决策.2012,27(8):1246-1250.1卢志平. 基于过程交互的复杂动态群体决策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1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