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危重病人护理常规.doc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6524493 上传时间:2022-07-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重症监护室危重病人护理常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重症监护室危重病人护理常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重症监护室危重病人护理常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重症监护室危重病人护理常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症监护室危重病人护理常规.doc(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ICU患者疾病护理常规一、ICU患者一般护理常规 1. 迅速及时接待患者,将患者安置于抢救室或重症病房,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做好患者及家属的人院 (科) 宣教。 2. 及时评估:包括基本情况、主要症状、皮肤情况,阳性辅助检查,各种管道,药物治疗情况等。 3. 急救护理措施: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 (视病情及药物性 质调整滴速),吸氧(视病情调整用氧流量),心电监护,留置导尿,保暖,做好各种标本采集,协助相应检查,必要时行积极术前准备等。 4. 卧位与安全 (1)根据病情采取合适体位。(2)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昏迷患者应及时吸出口鼻及气管内分泌物,予以氧气吸入。 (3)牙关紧闭、抽搐的

2、患者可用牙垫、开口器,防止舌咬伤、舌后坠。 (4)高热、昏迷、谄妄、烦躁不安、年老体弱及婴幼儿应加用护栏,必要时给予约束带,防止坠床,确保患者安全。 (5)备齐一切抢救用物、药品和器械,室内各种抢救设置备用状态。 5. 严密观察病情:专人护理,对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出血情况、Spo2 、CVP、末梢循环及大小便等情况进行动态观察;配合医师积极进行抢救,做好护理记录。 6. 遵医嘱给药,实行口头医嘱时,需复述无误方可使用。7. 保持各种管道通畅,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脱落、扭曲、堵塞;严格无菌技术,防止逆行感染。 8. 保持大小便通畅:有尿潴留者采取诱导方法以助排尿, 必要时导尿,便秘者

3、视病情予以灌肠。 9. 视病情予以饮食护理: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满足机体对营养的基本需求;禁食患者可予以外周静脉营养。 10. 基础护理 (1)做好三短九洁、五到床头(三短:头发、胡须、指甲短;九洁:头发,眼、身、口、鼻、手足、会阴、肛门、皮肤清洁;五到床头:医、护、饭、药、水到患者床头)。 (2)晨、晚间护理每日2 次;尿道口护理每日2 次;气管切开护理每日2次;注意眼的保护。(3)保持肢体功能,加强肢体被动活动或协助主动活动。(4)做好呼吸咳嗽训练,每2h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指导作深呼吸,以助分泌物排出。 (5)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形成。 11. 心理护理: 及时巡视、关心患者,根据病情

4、与家属多沟通.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以取得患者信任、家属的配合和理解。二、高热患者护理常规 1. 观察要点 (1) 体温升降的规律、热型及伴随症状。 (2) 神经系统症状,如有无意识障碍、昏迷、惊厥等。 (3) 脉搏频率、节律及与体温升高的关系。 (4) 呼吸节律、频率及血压变化。 (5) 有无皮疹及皮疹形状、颜色、分布、出疹日期、出疹顺序特点,有无出血点、紫癜。 (6) 降温时要注意观察体温下降情况及有无大汗虚脱等现象。2. 护理措施 (1) 一级护理,绝对卧床休息。(2)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不低于3000ml。不能进食者按医嘱给予静脉输

5、液或鼻饲。 (3) 每4h测一次生命体征,必要时测量肛温。采取降温措施后,30min 复测体温并记录。体温骤降至36以下时,停止降温并酌情保暖,注意观察有无大汗、虚脱、血压下降等现象。(4) 降温:头部及大血管分布区放置冰袋。温水或酒精擦浴,也可交替进行。肠道无疾病者,可用4冰生理盐水50 150ml 低压保留灌肠。持续高温不退者,按医嘱给予药物降温。注意避免体温骤降发生虚脱。 (5) 饭前、饭后、睡前协助患者用温水漱口。口腔有炎症、溃疡、出血或不能漱口者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口腔23 次,溃疡处涂以冰硼散每日34 次,口唇干裂者涂以唇膏保。 (6) 及时擦干汗液,清洁皮肤、更换衣物,协助年老体弱

6、及危重患者翻身,预防压疮的形成。 (7) 对谵妄、烦躁不安、昏迷的患者应加床挡以防坠床。(8) 对老年患者出现持续高热时,应慎用解热镇痛药,使用时不宜过量以免造成脱水,甚至发生急性循环障碍、出现血栓的可能。降温的同时补充体液极为重要。(9) 对高热原因待查,疑似传染病者,先行一般隔离,确诊后再按传染病处理。3. 健康教育告知家属患者出现再次寒颤、高热时要及时通知医务人员,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 三、昏迷患者护理常规 1. 观察要点 (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T、P、R、BP)、瞳孔大小、对光反应。(2) 评估GLS意识障碍指数及反应程度,了解昏迷程度,发现变化立即报告医师。(3)观察患者水、电解

7、质的平衡,记录24h出入量,为指导补液提供依据。(4) 注意检查患者粪便,观察有无潜血阳性反应。 2. 护理措施 (1) 操作时,首先要呼唤其姓名,向患者和家属解释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2) 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随时清除气管内分泌物,及时吸氧、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抬高床头3045或给予半卧位,促进脑功能恢复。 (3) 保持静脉输液通畅,严格记录所用药物及量。 (4) 保持肢体功能位,定期给予肢体被动活动与按摩,预防手足挛缩、变形及神经麻痹。 (5) 预防泌尿系感染,尿失禁或尿潴留的患者留置导尿, 定时消毒尿道口、膀恍冲洗、更换尿袋。(6) 保持大小便通畅,便秘者给予缓泻剂或灌肠。 (7)

8、 每日进行口腔护理两次,可涂石蜡油(唇膏) 防止唇裂;定时床上擦浴和会阴冲洗,更换衣物维持清洁与舒适。 (8) 躁动者应加床档,适当给予约束;意识障碍伴高热抽搐、脑膜刺激征时,应给予有效降温并放置牙垫,防止咬伤舌颊部;固定各种管路,避免滑脱。使用热水袋时水温不易超过50,不能直接接触皮肤,防止烫伤。 (9) 定时翻身拍背,刺激患者咳嗽,及时吸痰,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预防肺部感染。 (10) 每1 2h翻身一次,应用气垫床,骨突出部分加用海绵垫,保持床单位整洁、平整,预防压疮形成。 (11) 摘除隐形眼镜交家属保管。患者眼险不能闭合时,定时用生理盐水擦洗眼部,用眼药膏或凡士林油纱保护角膜,预防角

9、膜干燥及炎症。3. 健康教育 (1)取得家属配合,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意识恢复训练,帮助患者肢体被动活动与按摩。(2)做好心理护理,关心鼓励患者,使患者认识到自已在家庭和社会中存在价值,以增加战胜疾病信心。 四、休克患者护理常规 1. 观察要点 (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T、P、R、BP)、心率、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有无呼吸浅快、脉搏细速、心率增快、脉压减小 20mmHg、SBP 降至 90mmHg以下或较前下降20 _ 30mmHg、氧饱和度下降等表现。 (2) 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状态 (意识状态反映大脑组织血液灌注情况) ,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射,是否有兴奋、烦躁不安或神志淡漠、反应迟钝、昏

10、迷等表现。 (3) 密切观察患者皮肤颜色、色泽,有无出汗、苍白、 皮肤湿冷、花斑、紫绀等表现。 (4) 观察中心静脉压(CVP)的变化。 (5) 严密观察每小时尿量,是否500ml或每小时引流量在100ml以上颜色为鲜红色或红色,性质较粘稠,易凝血,则疑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 (6) 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呼吸功能的锻炼,是防止肺部感染,促进肺复张的重要措施之一。方法如下:指导患者进行缓慢吸气直到扩张,然后缓慢呼气,重复10次/min 左右,35次/日,每次以患者能耐受为宜。(7) 脱管处理: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师做进一步处理。如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导管,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 (8) 拔管指征:48 72h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24h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X 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患者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方法:嘱患者先深吸一口气后屏气即可拔管,迅速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宽胶布密封,胸带包扎一天。 3.健康教育 (1) 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缓解焦虑情绪。(2) 讲解戒烟、咳嗽、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 (3) 告知患者如发生畏寒高热、切口剧痛、呼吸困难等要及时就诊。(4) 保证休息,合理活动及营养均衡。12可编辑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