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6440482 上传时间:2022-07-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世说新语二则课题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备课人:学习目标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教学重难点1 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2、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学习内容咏雪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说说你知道的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同学们,刚才我们都听了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

2、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二、【疏通课文、尝试自学】老师要提出具体的自学要求1、作家作品简介。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现在江苏徐州市)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原有集,已佚。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

3、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2、 结合注释,小组探究翻译课文(一)(1) 请给以下加点字注音:太傅( ) 雪骤( ) 差可拟( )( ) 柳絮( ) 无奕 ( ) 谢道韫( )(2)、翻译加点的字词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內集( ),与儿女( )讲论( )文义( )。俄而( )雪骤( ) ,公欣然( ) 曰:“白雪纷纷何( ) 所似( )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 ) 可拟( ) 。”兄女曰:“未若( ) 柳絮因( ) 风起。”公大笑乐。即( ) 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

4、凝之妻也。 (3)、重点句子翻译1) 白雪纷纷何所似?_2)、撒盐空中差可拟_3)未若柳絮因风起 。_4)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_三、【读懂课文、思考回答】。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谢太傅”是什么人物? 为什么称“谢太傅”? 谢太傅即谢安,字安石,东晋时人。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他死后追赠为“太傅”,故称。2、交代“咏雪”故事背景的是哪句话?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短短十五个字,涵盖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3、下列人物叫什么名字? 谢太傅:谢安 胡儿:谢朗 兄女:谢道韫(yn) 左将军:王凝之4、下列人物是什么关系?明确

5、:谢安是谢朗和谢道韫的叔叔,王羲之是王凝之的父亲,谢道韫是王羲之的儿媳5、 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家庭气氛融洽、欢快、轻松、东晋谢氏家族是个赫赫有名的诗礼之家,为首的是谢安。这样的家庭环境,再加上这样的气氛,当然要出才子、才女。四、【合作学习、质疑探究】1、谢太傅对两个答案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作者也没有表态。那么作者赞赏哪个呢?作者虽没表态,却在后面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这就暗示他赞赏道韫的才气。后来作诗的才气被称为“咏絮才” 红楼梦中“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就是这样。其中“咏絮才”指林黛玉。2、你认为两个比喻哪个更好?讨论并归

6、纳:有两种相反的意见。 (1)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相似,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花飘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因此说,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2)认为“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有深刻的意蕴;而“撤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撒盐空中”,干什么呢?且形象不美。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3、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

7、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五、【归纳主题】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六、【拓展延伸、表达感悟】(一)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雪的比喻句吗?1、雪,如花瓣在天空翩翩起舞 。2、鹅毛大雪,满天飞舞!3、美妙的小雪花呀,像只只空灵飘逸的玉蝴蝶,扇动着薄翼,初降人间。 4、水晶一样的雪飘落在冬季,像飘落的白茶花一样铺在大地。(二)举出并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 岑(cn)参北风卷地白草折(sh),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提示:以“梨花”喻雪,妙哉,雅哉,不愧为千古写雪之名句。春 雪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

8、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提示:这首诗诗人赋情于雪,仿佛白雪也嫌春光来迟,像落花一样飘飞,来装点春陈太丘与友期 一、【上节回顾、导入课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咏雪,我们品味了两个少年关于雪花的比喻句各自的妙处。今天,我们来学习世说新语中的另一则小故事,看看我们从中能得到一些什么有益的启示。板书课题:陈太丘与友期到底讲了什么内容?预习时看懂了吗?二、【疏通课文、尝试自学】老师要提出具体的自学要求(1)、翻译加点的字词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 ) 行,期日中( ) ,过中不至( ) ,太丘舍去( ) ,去后乃( ) 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 。客问元方:“尊君( ) 在不(

9、 ) ?”答曰:“待君( ) 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 ) 人哉!与人期行,相委( ) 而去。”元方曰:“君( ) 与家君( ) 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 ) ,下车引( ) 之,元方入门不顾( ) 。 (2)重点句子翻译1、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_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_三、【合作学习、质疑探究】1、“君”“尊君”“家君”这三个称谓各表示什么意思?君:对别人的敬称,犹今之“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辨别下列词语哪些

10、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 敝人 卑职 陛下 令尊 寡人 足下 令郎 老朽 麾下敬词有谦词有 2、补出文中缺少的部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3、“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是个不守信用,没有时间观念的人4、元方指出了父亲友人的哪两个错误?“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5、陈元方是一

11、个怎样的人? 聪明、勇敢、明理 (或):懂礼识仪,机智聪明,刚正不阿这一则重在表现元方什么特点?(1)懂得为人道理(知书达理);(2)聪敏过人。6、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1)客人既已认错,就应原谅他,而元方“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很尴尬。无地自容,这也算无礼。(2) 对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应如此求全责备。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懂礼识仪,机智聪明,刚正不阿的性格特征。 7、作者写此文,意图是什么?(1)借元方责客之语,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2)也赞扬元方的聪敏。8、你从陈太丘与友期中得到什么启示? 做人要讲信用小结:

12、本文主要记述陈元方和来客的一段对话。对话以责备客人“无信、无礼”为核心,既表现了陈元方懂礼识义的品质,又从反面说明了“信”和“礼”的重要性。结尾“入门不顾”的动作细节,再次强化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全文以寥寥数笔,就将当时的环境和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作者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他使用一些非常形象地比喻,凝练生动的语言,点出了四、【系列训练、达标促学】一、填空:世说新语是 朝 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一部 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 。本课所选两则分别出自 和 。二、中考链接(一)、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5题(16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

13、,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注释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俟等待。欤y句末语气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尊君在不?( ) 诺,期返而食。(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陈太丘与友期行( ) 相

14、委而去( )故人来,方与之食( ) 恐其自食其言也( )3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期日/中 B对/子骂父C下车/引之 D故人至/暮不来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_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_5读了甲段和乙段之后,你一定对“守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4分)_参考答案:1 fu sh (2分,各1分)2约定 丢下,舍弃 才 害怕,担心 (4分,各1分)3C (2分)4(4分,各2分)正午已过(朋友)还没来,太丘不再等候,自己先走了,太丘走后那个朋友才来。有一回吴起出门,遇到老朋友便留老

15、朋友吃饭。5(4分)答题要点:可从正面说,可从反面说。可就甲段来谈,可就乙段来谈,也可两段联系起来谈。 基本看法1分,结合文段适当展开2分,整体语言表达1分。例如:守信,是为人之道。守信之人,可使三军信服不守信之人,则连七岁小儿都瞧不起他补充说明若出现:赞同做人是该守信,但对吴起的守信事例有所质疑者,可给2分。/若出现:脱离文段内容泛泛而谈的,有扣守信者,最多给2分;没扣守信者不给分。(二)、王戎识李阅读原文: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惟戎不动。人问之,答日:“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1)尝与诸小儿游 ( )(2)诸儿竞走取之 ( )(3)惟戎不动 ( ) (4)人问之 (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_(2)取之信然_3、 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3分)_王戎识李阅读答案:1、曾经;跑;只有;他,代王戎。2、(1)看见路旁李树上的果子多得把树枝都折断了。(2)摘下树上的李子品尝,果然这样(指味道很苦)。3、人应该学会观察,勤于思考,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八、【自我总结、反思促教】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