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6336996 上传时间:2022-07-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论文题目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文题目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文题目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论文题目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题目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论文题目: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学校: 函授站: 专业: 护理 姓名: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产后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的临床表现,以提高护士对产后抑郁症的认识,及早采取预防和相应的心理护理。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的抑郁症状,产后抑郁是一组非精神病状的抑郁症状群。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持久的情绪低落,表现为表情抑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患者常用“郁郁寡欢”,“凄凉”、“沉闷”、“空虚”、“孤独”“与他人好像隔一堵墙”之类的词来描述自己的心情。患者经常感到心情压抑、郁闷、常因小事大发脾气,患者本人也能够感觉到自己情绪上的不正常。但往往将

2、之归咎于他人和环境。发生率占分娩妇女的5%25%【1】。严重影响着产妇的身心健康和婴儿和健康成长,同时给患者家庭,婚姻和社会带来不 影响,而心理护理提供对产妇,婴儿周全的照做,避免对产妇的不良影响,而心理护理提供对产妇,婴儿周全的照顾,避免对产妇的不良精神刺激。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等。关键词:产后抑郁 发病诱因 临床表现 心理护理 目录1 诱发因素 1.1 生理因素 .1.2 心理因素 .1.3 社会因素 2 临床表现 .2.1 核心症状 .2.1.1情绪低落 2.1.2兴趣缺乏 2.1.3乐趣丧失 .2.2.心理症状群 .2.2.1焦虑 2.2.2自卑观念明显.2.2.3认知症

3、状.2.2.4多疑敏感2.2.5自杀观念和行为 .2.3 躯体症状群.2.3.1睡眠紊乱2.3.2食欲紊乱 .2.3.3精力下降 2.3.4昼重夜轻 .3. 护理 3.1 一般护理 .3.1.1睡眠护理 3.1.2饮食护理 .3.1.3安全护理 .3.2心理护理 .3.2.1倾听 .3.2.2倾诉3.2.3家庭干预.4.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是每一个孕产妇们的共同心愿,孕产妇在经历怀孕、分娩、产褥期及哺乳期,照料婴儿等一系列过程中,心理上,身体上经受了一个生物学,社会学及情感方面的快速变化,是一个特定的心理危机时期。一旦某些改变的程度和性质超越了正常的界限,则成为病理性

4、的改变,典型的产后抑郁症是产后6周内发病,可在36个月自行恢复,但严重的也可持续12年,甚至持续至幼儿上学前。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在15%30%再次妊娠则有20%30%的复发率2.故加强对产后抑郁症的认识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问题。笔者对所研究的产后抑郁患者的报告如下。1. 诱发因素国外早在1968年,就有相应的调查报告,当时报告的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为10.8%已经显示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疾病。据估计,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是非妊娠期妇女发病率的200倍。文化程度低,家庭居住环境不良,夫妻不和的产妇发病率明显高于抑郁症的平均发病率,可归纳如下:1.1生理因素 妇女从怀孕至分娩,体内激素水平变

5、化很大,产后抑郁的发生可能与雌激素,孕激素的变化相关,产妇本人的健康状况对孕期产生抑郁情绪也有很大影响。1.2 心理因素患者对母亲角色缺乏认同,对自己的母亲角色产生冲突和适应不良,无法克服做母亲和工作的压力,产妇担心婴儿的健康,注重新生儿的性别,担心父母及爱人不喜欢女孩子,婴儿的喂养和照顾产生的压力,产妇担心不能胜任母亲角色所形成的压力。患者常有苦闷、焦虑或对于婴儿的需求无反应。有的还会有自杀或伤害婴儿的行为出现。1.3 社会因素现代社会的“小家庭”越来越多,家中可以帮忙的家属极为有限,产妇对孩子由谁看护,产生焦虑情绪,部分母亲由于分娩, 失去劳动就业的机会,减少了家庭经济的来源,经济上的需求

6、常常造成产妇的抑郁。2. 临床表现2.1 核心症状包括心境或情绪低落,兴趣缺乏以及乐趣丧失三主症。2.1.1 情绪低落 病人体验到情绪低,悲伤、常感觉到心情压抑、沮丧、情感淡漠,情绪的基调是低沉、灰暗的。病人常常诉说自己心情不好,高兴不起来,病人常常可以在压抑状态下所体验的悲观、悲伤情绪与丧亲所致的悲哀情绪相区别,在压抑发生的基础上病人或感到绝望、无助与无用。2.1.2 兴趣缺乏 是指病人对各种以前喜爱的活动缺乏兴趣,如:文娱、体育活动、业余爱好等等。典型者对任何事物无论好坏都缺乏兴趣,离群索居,不愿见人。2.1.3 乐趣丧失 是指病人无法从生活中体验到乐趣或称为快感缺失。以上三个主要症状是相

7、互联系的,可以在一个病人身上同时出现互为因果。但是也有不少病人只是以其中某种或者两种突出。2.2心理症状群2.2.1焦虑焦虑与抑郁伴发出现是抑郁症的主要症状之一,病人常用心里难受、没有意思等替代或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无动于衷,为掩盖或否认心情不好强装笑脸,使身边的人也无法认识到病情的严重性,有的病人焦虑情绪非常明显,甚至将抑郁情绪完全掩盖。有的病人无故抱怨他人对自己不好,未尽到责任等,有的病人言行激越还导致和家人,朋友的关系恶化。2.2.2自卑观念明显 自我评价较低,自暴自弃、自责、自罪,或对身边的人充满敌意、戒心,与家人关系不协调,病人对自己既往的一些轻微过失痛加责备,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让别人感

8、到失望。认为自己患病给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严重时病人会对自己的过失无限制的上纲上线,达到妄想的程度。2.2.3认知症状认知功能改变也是抑郁症患者常见的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和计算、理解、判断力下降等,这类症状属于可逆性,随治疗的有效而缓解。2.2.4多疑敏感病人常在情绪低落等的影响下出现关系妄想,自责自罪,嫉妒妄想,罪恶妄想,无价值妄想等。2.2.5自杀观念和行为是常见的症状,也是最危险的症状。但病人常不明确表达,甚至否认有自杀观念,产妇担心自己不能照顾婴儿自己或婴儿会受到伤害等。重者甚至绝望,出现自杀或杀婴倾向,有时陷入错乱或昏睡状态。2.3躯体症状群2.3.1睡眠紊乱是抑郁状态最常伴随

9、的症状之一,有早醒的病人更是如此,早醒后病人即陷入痛苦绝望之中。2.3.2食欲紊乱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食欲减退的发生率约为70%左右。2.3.3精力下降常在主观上感到精力不够,表现为无精打采,疲乏无力,懒惰,甚至需他人帮助料理日常生活。2.3.4昼重夜轻 病人的心境常有昼夜节律改变,即情绪在晨间加重,病人一睁眼,就在为新的一天担忧,不能自己。在下午和晚间有所减轻。 3 护理3.1一般护理3.1.1睡眠护理抑郁患者往往因居民环境,失眠,早醒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痛苦有关,要随时评估病人的睡眠情况,并了解失眠,早醒的原因,根据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加强护理工作的效

10、率,治疗护理时间要相对集中,减少打扰和刺激,缓解心理不适感。3.1.2饮食护理抑郁患者多出现食欲减退,故应根据病情提供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3】。可根据病人的饮食习惯提供家庭式饭菜,增加食欲并注意饮食卫生,创造洁净的饮食环境。3.1.3安全护理提供舒适、安静、安全的环境,杜绝出现自杀物品如刀、绳、玻璃等。生活设施应安全,不能用作自杀工具。避免外界对病人的不良刺激与影响,限制与其他抑郁患者接触,以防止抑制情绪的互相感染。3.2心理护理3.2.1倾听 倾听产妇的倾诉充分理解病人的抑郁体验,并观察产妇情绪状态的变化和母婴之间接触和交流的情况,建立良好的治疗性的护患关系,帮助其分析、认识精神症状,教会

11、病人,如何正确应对和疏解自杀危机的方法。3.2.2倾诉鼓励病人主动诉说内心的痛苦和想法,尊重病人的隐私权,询问产妇对本次分娩的期盼和实际体验并了解产妇对婴儿的态度,对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的病人,应鼓励病人诉说其异常的感知和思维【4】。以及受不良情绪影响的体验并与其探讨积极的应对方式,但不宜对病人进行强制性教育与辩论。3.2.3家庭干预 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增进家庭对疾病的认识,引导家属共同应对病人问题。调整家庭的适应能力,家庭成员除了在生活上关心体贴产妇外,还要有同情心,倾听其倾诉。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使其从心理上树立信心,消除苦闷心境,感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在家庭中及家人心目中的地位,指

12、导丈夫及其他家庭成员耐心帮助产妇护理和喂养自己的孩子,鼓励产妇表达自己的心情,并与其他产妇交流等均有助于提高产妇的自信心和自尊感,促进接纳孩子,接纳自己。4 小结 产后抑郁的症状比产后沮丧持续时间长,可持续至数周,通常发生在分娩后的数日或数周。心理护理对缓解症状,配合治疗,预防复发都有极大的帮助。方法常用的有一般性心理治疗如:支持,鼓励,保证,解释,倾听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改变患者不正确的认知,消除负性情绪,促进其病理心理向生理心理转变,有利于病情缓解,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但具体措施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参考文献:【1】 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61【2】 金燕志,彭涛,王联,等。产后抑郁症的筛查标准及发病因素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1995:;10(5):287288【3】 邵小玲,董晓琪.200例住院患者营养问题的调查及护理干预【J】。护理与康复,2007,6(9):586588【4】 冯文,卢晶梅,刘旭红,家庭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发病影响的研究,中国实用杂志,2007,23(7):4850【5】【6】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7】9 / 9下载文档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