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管理学论文 学校体育管理的研究与评价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6253611 上传时间:2022-07-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体育管理学论文 学校体育管理的研究与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体育管理学论文 学校体育管理的研究与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体育管理学论文 学校体育管理的研究与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体育管理学论文 学校体育管理的研究与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管理学论文 学校体育管理的研究与评价(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太原理工大学体育学院体育管理学结课论文学校体育管理的研究与评价 姓名:成鹏云 专业:体教1002班 学号:2010003435 2011年12月12日学校体育管理的研究与评价摘要:学校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教育方针明确要求的内容之一,是关系着中华民族体质健康与否的基础性教育内容。从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提出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到现在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发起的“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我国的学校体育工作在促进学生体育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学校体育管理目标,学校体育管理内容,学校体育管理保障体系和学校体育管理效果评价方法,以使广大学校体育管

2、理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关键字:学校体育管理 教育方针 体育素质 保障体系 评价 学校体育管理是在遵循学校教育规律和运动规律的基础上,为了达到学校体育管理的目标,充分发挥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信息和时间等因素的作用,采用最佳的手段和方法,对学校体育工作过程及其内外部各种因素与环境条件,所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创新等一系列综合活动。1 学校体育管理目标学校体育管理目标是以我国的教育方针作为指导思想,在遵循学校体育教育内部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素质教育的背景出发,结合当前我国学校体育的实际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管理的职能,通过一定方式对学校的各种体育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以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学校

3、体育目标是一个由总目标和具体目标组成的目标体系。进行学校体育管理就在于通过发挥管理的职能,合理调控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体育资源的效用,去实现学校体育的总目标和各级具体目标。2 学校体育管理特点学校体育管理是学校体育管理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学校体育管理对象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决定了学校体育管理的特殊性,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综合性学校体育管理是一种多因素的综合管理过程。从管理体制来说,包括校内外管理体制;从管理对象来说,包括学生管理和体育教师管理等;从时间跨度来说,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体育管理等;从体育课的组织形式来说,包括体育课教学管理和课外体育活动管理等;这些不同的管

4、理因素,呈现出学校体育管理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特点。2.2 阶段性首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教学内容是不同的,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不同的学习阶段,学校教育的内容相差很大。一般认为,幼儿园、小学阶段以游戏为主,中学阶段以传授体育方面的知识技能,促进身体健康为主,大学阶段以促进健康,增强体质,促进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独立体育锻炼能力、自我评价能力为主,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3 学校体育管理原则学校体育管理原则是学校体育管理理论的重要部分,是学校体育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为实现系统的预定目标进行共同活动的基本准则,也是处理各种体育事务的依据。3.1 民主化原则学校体育管理者应该充分调动全校体育工作者

5、和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学校体育管理的民主决策活动中,广开言路、集思广益。3.2 科学化原则学校体育管理应结合学校体育的实际情况,遵循学校体育的客观规律,运用成熟的管理经验和教育理论,采用先进的管理办法,对学校体育进行科学化管理。3.3 责权对等原则 在要求学校体育部门负有一定责任时,应给于其相应的权利,做到责权对等,只有这样才能把学校体育工作做好。3.4 重点突出原则 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在教学,它是整个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管理目标的根本,在整个学校体育教学中起到指导作用。3.5 创新原则 学校体育既要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但也要防止墨守成规、按部就班,要鼓励创新

6、,敢于打破原有的旧框框,扩展工作的新局面。4 学校体育管理的内容 学校体育管理的内容应在结合国家相应政策和学校体育实际情况下,通过优化整合学校体育的多种资源,从指导思想、管理体制、课程建设和体育文化氛围等方面作为切入点,去实现学校体育管理目标。4.1 转变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是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学校体育管理在对学校体育资源优化和整合的过程中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落实和转变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管理的质量和效果,只有树立明确的指导思想,才能对学校体育管理有一个全新的把握,并实现学校体育管理体制的完善、学校体育课程的建设也以及学校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因此,树立正确的

7、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是学校体育管理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1.1 学校体育“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内涵“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是我国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其中,“以人为本”表明了学校体育的人文关怀,“健康第一”预示了体育的本质功能。4.1.2 落实学校体育“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举措针对学校体育,要从体育教材,体育教师观念上面转变。首先改变以传统竞技运动项目为主的体育教材,建立以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为内容的体育教材体系,同时体育教师要认识到自己的身份是“教育者”乃至“教育家”,而不是竞技体育的“教练员”。也要认识到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不同,以体育素质的促进作为学校体育目标的落脚点,把

8、学校体育“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真正贯彻到学校体育教学中,以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4.2 学校体育课程的建设与管理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体现着教育的目标与价值,体育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学校体育课程的建设对实现学校体育管理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对学校体育课程的管理更加科学化,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理念。4.2.1体育课程的目标体系体育课程目标是由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教育目标的总要求,明确地指导各级、各类、各地区学校进行体育课程计划编制

9、的准则。准则也是指导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准则,是指导学生通过体育学习与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4.2.2 体育课程结构 较之原来的体育课程,现在体育课程的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单一的注重传授技术技能的功能发展到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发展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功能的变化必然注定结构也要随之变化。 对新的体育课程结构进行了重新界定,打破了原来只把体育课程局限在体育课教学的模式,将其结构进一步扩大,具体结构为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活动,社区体育活动。4.2.3 体育课程管理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

10、:“改变课程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由此,全国开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这次改革中,原来由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体育教学大纲被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所取代,体育课程目标和功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引起体育课程结构的扩大。为了能够达到体育课程的目标,对体育课程不同结构的管理也必将发生相应的改变。5 学校体育管理保障体系 学校体育管理目标的落脚点是促进学生体育素质发展,围绕学校体育管理目标,把学校体育管理的内容确立为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完善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强化学校体育课程建设、营造学校体育文化氛围。为了使学校体

11、育工作顺利的开展,还需要管理学校体育的保障体系,主要指对体育师资队伍、体育经费、体育场馆设施、体育科学研究、体育情报资料和档案等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以促进学校体育管理目标的实现。5.1 体育师资队伍管理体育教学目标能否实现、体育教学质量能否保证的关键因素在教师。是否拥有一支思想作风过硬、业务素质精良的体育师资队伍,是决定学校体育工作成败的关键。因此,加强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管理,是保证学校体育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体育教师是整个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要面对众多的学生,活动空间以室外为主、室内为辅,他们的工作特点是脑体结合的劳动,是具有很高艺术性的劳动,不仅对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体育活动具有重

12、要作用,还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产生重大影响,了解体育教师的这些工作特点更加有利于对它们进行科学化的管理。5.2 体育经费管理学校体育经费是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学校体育经费应纳入核定的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内,予以妥善安排。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安排一定的体育经费,以保证学生体育工作的开展。国家和地方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在经费上应当尽可能对学校体育工作给与支持。国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以及个人意愿捐资支援学校体育工作。”这是学校体育教育经费管理的主要依据。5.3 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管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必须依赖于体育馆设施和器材设备等物质条件。国家在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13、中明文规定“学校的上级部门和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或者地方制定的各类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标准、有计划地逐步配齐。体育器材应纳入教学仪器的供应计划。新建、改建学校必须按照场地、器材的规定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2004年8月22日,教育部办公室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的通知,为高校配备体育场馆设施、器材提供了依据。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实施学校场馆器材管理包括学校体育场馆的建设和器材的购置,建立相应的体育场馆器材管理机构,制定各种体育场馆器材管理制度,同时场馆器材对外开放管理。6 学校体育管理效果的评价评价是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是管理控制职能的具体应用。任何评价均应根据工作目标,建

14、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实现目标各因素的状态分析,达到对某一工作进行情况的判断。6.1体育管理评价的原则根据体育管理所包括的内容(学校体育管理、群众体育管理、运动训练管理、体育产业管理等),经过某一阶段或整个工作计划的工作运营后其效果如何,都应通过检查评价进行科学的评判。评价原则是指某一领域或某一部门开展评价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6.1.1 以党的方针、政策为指导的原则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与建设,涉及竞技体育和全民体育,涉及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以及相关体育产业等等。党的政策对体育事业各领域的要求不同,就形成了评价某一领域或某一部门体育工作目标的要求不一致。但是围绕某一领域,党的方针、政策所要求

15、实现的目标又是多方面的、具体的。对这些目标不能全面、正确的理解,评价就谈不上具有正确的指导思想。6.1.2 科学性与可行性统一的原则科学性的评价是使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能够符合评价事物的客观规律,体现其中决定事物本质的主要因素和内在联系,并且尽可能做到精确和数量化,把主观估计的因素降到最低水平。可行性的评价是使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易于操作和简便易行。科学性与可行性是一个矛盾体。要求科学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就比较复杂、繁琐,难于掌握实施,加之被评价领域中有许多因素难于确定客观标准和不能数量化。所以,在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时,必须考虑评价的可行性。6.1.3 评价与指导相结合的原则评价的目的一方面是检查工

16、作绩效,查对与工作目标是否一致,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不断修正工作计划,朝着最终实现总体目标的方向努力;另一方面是“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借评估工作进一步推动工作的开展。只有评价没有指导,是消极的评价,打不到评价的目的。然而,指导又是在认真分析评价结果的基础上,结合评价对象的主观条件,从实际出发,提出改进意见,促使评价对象发挥优势,克服缺点,争取更大的进步。6.1.4 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定性评价是指对事物过程和结果的性质进行判定,注重反映事物的“质”。定量评价是对事物过程和结果从数量方面进行判定,注重反映事物的“量”。但是,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前提和归宿,定量分析虽然重要,但不

17、能脱离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确定事物优劣的主要依据。6.1.5 客观性与可比性相一致的原则 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中,要尽量采用那些能定量的、能公认的和可测量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通过评价能比较公正、客观的反映工作的实际。同时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中,要注重选择同类评估对象的共性内容,严格控制评价体系的标准化,把握评价尺度的一致性,通过准确的评价过程,比较同类事物的优劣,权衡差异。6.2 学校体育管理工作评价的方法体育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譬如:以被评群体中的某一事物或某一成绩为“基准”的相对评价方法和以被评群体之外的某一事物或某一成绩为“基准”的绝对评价法;以评价事物“质”为主的定性评价法和

18、以评价事物“量”为主的定量评价法;以评价事物运营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和以评价事物结果的终结性评价等。以上评价方法都是我们对体育评价可采用的方法,在有些评价中甚至可以综合利用。6.3 学校体育管理工作评价的意义 学校体育管理工作评价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实施,是促进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调整学校发展方案朝着科学的决策前进的重要手段。6.4 学校体育管理工作评价的内容 对学校体育管理工作进行评价,就是对学校体育管理内容和保障体系进行评价。根据可操作性等原则,体育管理工作评价的内容一般包括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学校体育课程(体育教学、课外群体活动、课余训练竞赛工作、社区体育活动)、学

19、校体育管理保障体系(体育师资、场馆器材和经费)等。对学校体育管理工作的评价可以是综合评价,也可以对某项内容进行评价。6.4.1 学校体育管理体制评价内容 学校体育管理体制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校外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和校内学校体育管理体制。 校外学校体育管理体制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本地区同级学校体育行政主管部门间是否沟通与协调;行政性文件能不能顺利传达到基层每一个学校;各个学校体育的开展情况能不能及时反馈到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校内学校体育管理体制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学校是否已设立以校领导为首的各层学校体育管理机构,譬如体育教学部(室)的隶属关系是否符合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要求;学校体育管理各层次的职责是否及

20、时提交校长办公会讨论,分管校领导能否经常关心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等;学校体育规章制度是否建立和健全。6.4.2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内容学校体育课程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体育教学评价、课外体育活动评价、课余训练竞赛评价、社区体育活动评价。体育课教学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各类教学文件是否齐备;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是否得到保证,该内容可以通过对体育课的全面评价和专题评价来实现。课外体育活动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锻炼的出勤率;早操、课间操的组织与实际开展情况;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率和通过率;阳光体育活动的落实情况,如能否保证学生锻炼一小时等。课余训练竞赛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情况;有没有优势传统项目;后

21、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输送情况;运动竞赛的成绩情况等。社区体育活动评价内容主要包括:社区能否为学生提供运动场和设施;学生能否经常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等。6.4.3 学校体育管理保障体系评价内容学校体育管理保障体系评价内容包括体育师资队伍评价、体育场馆设施器材评价、体育经费评价、体育科研评价等。体育师资队伍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体育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职称结构;体育教师的敬业精神和教书育人效果以及工作量完成情况;体育教师的业务培训情况等。体育场馆设施器材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体育场馆器材的配备是否符合学校体育场馆器材配备目录的要求等。体育经费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体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等。体育

22、科研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体育科研成果的获取情况;体育科研情报的拥有情况等。参考文献:1 张瑞林,秦椿林. 体育管理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 胡爱本. 体育管理学导论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 潘少伟,于可红. 学校体育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 肖林鹏. 现代体育管理 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227228.5 龚正伟. 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论 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87.6 顾圣益. 现代体育管理学理论与应用 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104109.7 于秀. 学生体育学习论主体性体育学习的理论构建 D. 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9.8 董俊,刘学兵. 高校体育教学新论 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11:245.9 阎智力. 试析新体育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 J. 课程、教材、教法,2005,10(10):6972.10 王吉胜. 对校园体育文化的理性思考 J. 德育与素质教育,2005 (17):717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