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题单选300道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6244332 上传时间:2022-07-05 格式:DOCX 页数:100 大小:104.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题单选300道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题单选300道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题单选300道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资源描述: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题单选300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题单选300道(10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1、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不得在气温低于(B),以及雨天、路面潮湿的情 况下施工。 A 5C B、10C C 0C 2、旧沥青路面的整平应按高程控制铺筑,分层整平的一层最大厚度 不宜超过(C)mm A 150 B、200 C 100 3、道路石油沥青必须按品种和标号分开存放,贮存温度不宜低于 (C) C,并不得高于170C,桶装沥青应直立堆放,加盖苫布。 A 145 B、150 C 130 4、液体石油沥青在制作、贮存、使用的全过程中必须通风良好,并 有专人负责,确

2、保安全。基质沥青的加热温度严禁超过(A)C,液体 沥青的贮存温度不得高于50C。 A 140 B、150 C 130 5、道路用煤沥青严禁用于热拌热铺的沥青混合料,作其他用途时的 贮存温度宜为(B) C,且不得长时间贮存。 A 60 90 B、7090 C 8090 6、用作改性剂的SBR胶乳中的固体物含量不宜少于(A),使用中严禁 长时间暴晒或遭冰冻。 A 45% B、50% C 55% 7、改性沥青的剂量以改性剂占改性沥青总量的(A)计算,胶乳改性沥 青的剂量应扣除水以后的固体物含量计算。 A、百分数 B、质量比 C体积比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贮 存时间不得超过24h; SMA昆合料只限当天使

3、用;OGFC昆合料宜随拌 随用。 A 24 B、48 C 72 31、运料车进入摊铺现场时,轮胎上不得沾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面的 脏物,否则洗净后进入工程现场。沥青混合料运到(C)不符合施工温 度要求,或已结成团块、已遭雨淋的不得铺筑。 A、施工现场 B、摊铺机斗 C摊铺地点 32、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B)m处停住,空挡等候,由摊 铺机推动前进开始缓缓卸料,避免撞击摊铺机。 A 100 200 B、100 300 C 200300 33、 沥青摊铺机的受料斗应涂刷薄层隔离剂或防粘结剂,在喷洒有粘 层油的路面上铺筑改性沥青混合料或 SMA寸,宜使用(B)摊铺机。 A、轮胎式 B、履带式

4、C无轮胎式 34、 铺筑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沥青混合料时,一台摊铺机的铺筑宽度 不宜超过6m两幅之间应有(C)mm宽度的搭接,上下层的搭接位置宜 错开200mn以上。 A 40 60 B、4080 C 3060 35、摊铺机开工前应提前0.51h预热,熨平板温度不低于(A) C。 铺筑过程中选择熨平板的振动频率和振幅,提高路面的初始压实度。 熨平板加宽连接应仔细调节至摊铺的混合料没有明显的离析痕迹。 A 100 B、120 C 150 36、 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 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减少混合料的离析。摊铺速度宜控制在 (A)m/min的范围内。 A 26

5、37、摊铺机应采用(C)方式,下面层或基层采用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 制方式,上面层采用平衡梁式摊铺厚度控制方式,直接接触平衡梁的 轮子不得粘附沥青。铺筑改性沥青或 SMA路面时采用非接触式平衡 梁。 A、自动 B、找平 C自动找平 38、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应根据混合料类型由(C)确定。 A、经验 B、现场 C试铺试压 39、每天施工开始阶段宜采用(A)温度的混合料,寒冷季节遇大风降 温,不能保证迅速压实时不得铺筑沥青混合料。 A、较高 B、较低 C同等 40、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应相应于摊铺速度调整到保持一个稳定的速 度均衡地转动,两侧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 (B)高度的混合料,以减少 在摊铺过程中

6、混合料的离析。 A 1/4 B、2/3 C 1/3 41、沥青砼的压实层最大厚度不宜大于 100mm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 的压实层厚度不宜大于(B)mm但当采用大功率压路机且经试验证明 能达到压实度时允许增大到150mm A 100 B、120 C 150 42、终压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如经复压后已无明显轮迹时可免去终 压,终压可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不宜 小于(A)遍,至无明显轮迹为止。 A 2 B、3 C 4 43、SMAffi青路面一般不米用(B)压路机。 A、胶轮式 B、轮胎式 C履带式 44、碾压轮在碾压过程中应保持清洁,有混合料沾轮应立即清除,对 钢轮可涂刷隔

7、离剂或防粘结剂,但严禁刷(B),当采用向碾压轮喷水 的方式时,必须严格控制喷水量且成雾状,不得漫流,以防混合料降 温过快,轮胎压路机轮胎外围宜加设围裙保温。 A、机油 B、柴油 C色拉油 45、沥青路面的施工必须接缝紧密、连接平顺,不得产生明显的接缝 离析,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B)mm(热接缝)或300400m(冷接缝) 以上,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 A 100 B、150 C 200 46、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表面层横向接缝应采用(A),以下各层可 采用自然碾压的斜接缝,沥青层较厚时也可作阶梯形接缝。 A、垂直的平接缝 B、自然的斜接缝 C阶梯形接缝 47、沥青路面斜

8、接缝的搭接长度与层厚有关,宜为(A)m,搭接处应洒 少量沥青,混合料中的粗集料颗粒应予剔除,并补上细料,搭接平整, 充分压实。 A 0.4 0.8 B、0.4 0.6 C 0.6 0.8 48、沥青路面阶梯形接缝的台阶经铣刨而成,并洒粘层沥青,搭接长 度不宜小于(B)m。 A 3 B、3 49、 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 低于(A) C后,方可开放交通。需要提早开放交通时,可洒水冷却降 低混合料温度。 A 50 B、30 C 20 50、沥青表面处治适用于(C)及以下公路的沥青面层,各种封层适用 于加铺薄层罩面、磨耗层、水泥砼路面上的应力缓冲层、各种防水和 密水

9、层、预防性养护罩面层。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51、沥青表面处治施工气温不得低于(A)C。 A 15 B、10 C 5 52、 多雨潮湿地区的高速公路沥青面层空隙率较大,有严重渗水可能, 或铺筑基层不能及时铺筑沥青面层而需通行车辆时,宜在喷洒(A)后 铺筑下封层。 A、透层油 B、粘层油 C沥青油 53、 下封层宜采用层铺法表面处治或稀浆封层法施工,下封层的厚度 不宜小于(B)mm且做到完全密水。 A 5 B、6 C 8 54、 微表处主要用于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预防性养护及填补(A)车 辙,也适用于新建公路的抗菌素滑磨耗层。 A、轻度 B、中度 C重度 55、稀浆封层一般用于(B)及以

10、下公路的预防性养护,也适用于新建 公路的下圭寸层。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56、 稀浆圭寸层和微表处必须使用专用的摊铺机进行摊铺。单层微表处 适用于旧路面车辙深度不大于(C)mm的情况,超过15mm的必须分两 层铺筑,或先用V字形车辙摊铺箱摊铺,深度大于 40mm时不适宜微 表处处理。 B、12 A 11 C 15 57、微表处必须采用(C),稀浆封层可采用普通乳化沥青或改性乳化 沥青。 A、乳化沥青 B、改性沥青 C改性乳化沥青 58、微表处应选择坚硬、粗糙、耐磨、洁净的集料,微表处用通过 4.75mm筛的合成矿料的砂当量不得低于(C)%。 A 50 B、60 C 65 59、稀浆封层

11、用通过4.75mm筛的合成矿料的砂当量不得低于(A)%, 用于抗滑表层时,还应符合有关磨光值的要求。 A 50 B、60 C 65 60、微表处及稀浆封层的细集料宜米用(B)石料生产的机制砂或洁净 的石屑,对集料中的超粒径颗粒必须筛除。 A酸性 B、碱性 C、中性 61、稀浆封层和微表处施工前,应彻底清除原路面的泥土、杂物,修 补坑槽、凹陷,较宽的裂缝宜清理灌缝。在水泥砼路面上铺筑微表处 时宜洒布(B),过于光滑的表面需拉毛处理。 A、透层油 B、粘层油 C沥青油 62、 稀浆封层和微表处的最低施工温度不得低于(B) C,严禁在雨天 施工,摊铺后尚未成型混合料遇雨时应予铲除。 A 5 B、10

12、 C 15 63、 稀浆封层和微表处两幅纵缝搭接的宽度不宜超过(C)mm横向接 缝宜做成对接缝。 A 40 B、60 C 80 64、稀浆封层和微表处分两层摊铺时,第一层摊铺后至少应开放交通 (B)h后方可进行第二层摊铺。 A 12 B、24 C 36 65、沥青贯入式路面适用于(C)及以下公路,也可作为沥青路面的联 结层或基层。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66、沥青贯入式路面的厚度宜为(C)cm,但乳化沥青的厚度不宜超过 5cm A 4 6 B、6 8 C 48 67、冷拌沥青混合料适用于(C)及以下公路的沥青面层、二级公路的 罩面层施工,及各级公路沥青路面的基层、联接层或整平层。冷拌改

13、性沥青混合料可用于沥青路面的坑槽冷补。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68、 冷拌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通过试拌确定,矿料中加进乳液后的机 械拌和时间不宜超过(C)s,人工拌和时间不超过60s。 A 15 B、20 C 30 69、气温低于(B)C或大风天气,即将降雨时不得喷洒透层油。 A 5 B、10 C 15 70、沥青路面的沥青层必须在(A)完全渗透入基层后方可铺筑。 A、透层油 B、粘层油 C沥青油 71、透层油喷洒后通过钻孔或挖掘确认透层油渗透入基层的深度宜不 小于(C)m m (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基层)(C)m m (无结合料基层),并 能与基层联结成为一体。 A 58 B、6 10 C

14、 5 10 72、 用于无结合料粒料基层的透层油乳化沥青用量为(A)L/m2。 A 12 B、1 3 C 23 73、透层油的粘度通过调节稀释剂的用量或乳化沥青的浓度得到适宜 的粘度,基质沥青的针入度通常宜不小于(A)。 A 100 B、200 C 150 74、 在无机结合料粒料基层上洒布透层油时,宜在铺筑沥青前(A)d 洒布。 B、1 3 C 23 75、 当粘层油上铺筑薄层大空隙排水路面时,粘层油的用量为 2 (C)L/m。 A 12 B、0.5 1 C 0.6 1 76、在沥青之间兼作封层而喷洒的粘层油宜采用改性沥青或改性乳化 沥青,其用量宜不少于(B)L/m2。 A 0.5 B、1

15、C 1.5 77、粘层油在气温低于(B)C时不得喷洒,粘层油宜在当天洒布,待 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完成,或稀释沥青中的稀释剂基本挥发完成 后,紧跟着铺筑沥青层,确保粘层不受污染。 A 5 B、10 C 15 78、 行人道路宜选择针入度较大的石油沥青或乳化沥青,沥青混合料 的沥青用量宜比行车道用量增加(C)%左右。 A 0.1 B、0.2 C 0.3 79、 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基层的水泥稳定粒料施工时,注意从加水 拌和到碾压终了的时间不应超过(B)h,并应短于水泥的终凝时间。 A 23 B、3 4 C 24 80、作为高速公路水泥稳定料基层,按(A)试验法确定的压实度达到 98% A、重型

16、击实 B、轻型击实 C击实 81、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基层的水泥稳定粒料掺入水泥剂量不宜超 过(B)%。 A 5 B、6 C 8 82、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水泥稳定粒料基层的压实度极值的规定值为 (C)%。 A 96 B、95 C 94 A 12 15 83、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水泥稳定粒料基层的7d浸水抗压强度要 求达到(B)MPa。 A 25 B、3 5 C 26 84、 高速公路水泥稳定料基层的养生期不宜小于(A)d。 A 7 B、14 C 3 85、石灰稳定料结构层应用(A)t以上的压路机碾压,最小压实厚度 为 10cm A 12 B、15 C 10 86、石灰稳定料结构层采用15t三轮压

17、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 不应超过(B)cm。 A 10 B、15 C 20 87、塑性指数为(B)的粘性土以及含有一定数量粘性土的中粒土和粗 粒土均适宜于用石灰稳定。 B、15 20 C 2025 88、高速公路石灰稳定土底基层7d浸水抗压强度不得低于(B)MPa。 A 0.5 B、0.8 C 1.0 89、石灰稳定粒料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 (B) C以上,最好在春末 和夏季组织施工。 A 0 B、5 C 10 90、 高速公路沥青砼面层上面层厚度代表值的允许偏差为(C)%h。 A -1 B、5 C -10 91、渗水系数适用于公称最大粒径不大于(B)m m的沥青混合料,应在 铺筑成型后

18、未遭行车污染的情况下测定,且仅适用于要求密水的密级 配沥青混合料、SMA昆合料。 A 15 B、19 C 20 92、施工过程中必须随时用(B)m直尺检测接缝及与构造物的连接处 平整度的检测,正常路段的平整度采用连续式平整度仪或颠簸累积仪 测定。 A 2 B、3 C 5 93、 路面基层完工后应按时浇洒透层油或铺筑下封层,透层油透入深 度不小于(B)mm不得使用透入能力差的材料做透层油。 A 2 B、3 C 5 94、路表平整度可采用连续式平整仪和颠簸累积仪进行测定,以每 (B)m计算一个测值。 A 200 B、100 C 300 95、工程(B)时应对全线宽度、纵断面高程、横坡度、中线偏位等

19、进 行实测,以每个桩号的测定结果评定合格率,最后提出实际的竣工图。 A、验工 B、交工 C竣工 96、高速公路沥青砼面层总厚度代表值的允许偏差为 (C)%H A -2 B、-3 C -5 97、 高速公路沥青砼面层的纵断高程允许偏差值为(C)mm A、士 12 B、士 10 C 士 15 98、高速公路沥青表面有泛油、松散、裂缝和明显离析等现象的缺陷 面积之和不得超过受检面积的(B)%。 A 0.02 B、0.03 C 0.01 99、沥青贯入式面层沥青用量规定值为(C)%kg/mL A、士 0.2 B、士 0.3 CC 士 0.5 100、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底基层的水泥土施工时,注意从加水

20、拌 和到碾压终了的时间不应超过(B)h,并应短于水泥的终凝时间。 A 23 B、3 4 C 24 101、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每天应做(C) A、抽提试验 B、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C抽提试验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102、沥青路面的基层必须碾压密实,表面干燥、清洁、无浮土,其 (C)应符合要求。 A、平整度 B、路拱度 C平整度和路拱度 103、沥青路面需要作破损路面进行检测的指标有 (A)。 A、厚度和压实度 B、厚度 C压实度 104、交工验收时可采用连续式摩擦系数测定车,在行车道实测路表 (B). A、摩擦系数 B、横向摩擦系数 C纵向摩擦系数 105、沥青砼面层矿料级配、沥青含量、马歇尔稳定度

21、等试验结果的 合格率不小于(A)%。 A 90 B、95 C 98 106、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面层试验室标准密度规定值为(B)%。 A 92 B、96 C 98 107、公路工程质量验评规定,面层与路缘石及其他构筑物应密贴接 顺,不得有积水或漏水现象。不符合要求时,每 (A)处减12分。 A 1 B、3 C 5 108、公路工程质量验评规定,搭接处应紧密、平顺,烫缝应枯焦。 不符合要求时,累计每(C)m长减1分。 A 1 B、5 C 10 109、乳化沥青宜存放在(A)罐中,并保持适当搅拌。贮存期以不离析、 不冻结、不破乳为度。 A、立式 B、卧式 C水平式 110、沥青路面集料粒径规格以(B)

22、为准。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集 料不得混杂堆放。 A、圆孔筛 B、方孔筛 C椭圆筛 111、沥青贯入式面层中线平面偏位的允许偏差为 (C)mm A、士 15 B、士 20 C 士 30 112、高速公路沥青砼面层平整度。规定值为(A)mm A 1.2 B、2.0 C 2.5 113、 高速公路沥青砼面层中线平面偏位的允许偏差为(B)mm A、士 15 B、士 20 C 士 30 114、 沥青贯入式面层平整度IRI的规定值为(B)m/km。 A 3.5 B、5.8 C 4.2 115、沥青表面处治面层厚度合格值的规定值为(B)mm A -15 B、-10 C -8 116、沥青表面处治面层平整

23、度最大间隙 h的规定值为(B)mm。 A 7.5 B、10 C 8 117、 高速公路水泥土底基层压实度的极值规定值为(B)%。 A 89 B、91 C 93 118、 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压实度的极值规定值为(A)% A 92 B、91 C 93 119、 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厚度合格值的规定值为(B)。 A -20 B、-25 C -30 120、 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平整度的规定值为(A)。 A 12 B、15 C 8 121、 高速公路石灰土底基层厚度合格值的规定值为(B)mm A -20 B、-25 C -30 122、 高速公路石灰土底基层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A)mm

24、A 12 B、15 C 10 123、 高速公路石灰土底基层厚度合格值的规定值为(B)mm A -20 B、-25 C -30 124、 高速公路石灰稳定粒料底基层厚度代表值的规定值为(A)mm A -10 B、-12 C -15 125、高速公路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基层厚度合格值的规定值为 (C)mm A -20 B、-25 C -15 126、高速公路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基层压实度极值的规定值为 (C)%mm A 92 B、93 C 94 127、沥青路面试验路铺筑属于(A)阶段 A、施工准备 B、沥青混合料摊铺 C沥青混合料压实 D沥青混合料运输 12 8、沥青混凝土和沥青碎石的区别是(

25、A)。 A、压实后剩余空隙率不同 B、矿粉用量不同 C、集料最大粒径不同 D油石比不同 129、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与细集料的分界粒径尺寸为 (B)。 A 1.18mm B、2.36mm C、4.75mm D 5mm 130、车辙试验检验沥青混合料(D)性能。 A、变形 B、抗裂 C、抗疲劳 D热稳定 131、对密级配I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件两面各击 (D)。 A 100 次 B、125 次 C 50次 D 75次 132、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沥青含量为以下两个质量比的百分 率(A) A、沥青质量与沥青混合料的质量 B、沥青质量与矿料质量 C沥青质量与集料质量 133、 在沥青与粗集料

26、的粘附性试验中水煮法试验宜将集料过(A)筛, 水浸法试验宜将集料过(A)筛。 A、 13.2 19mm; 9.5 13.2 mm B、 9.5 - 13.2mm ; 13.2 19mm C 13.2 16mm; 9.5 13.2 mm D 9.5 - 13.2mm ; 13.2 16mm 134、针入度指数越大,表示沥青的感温性(B) A、越大 B、越小 C无相关关系 D不变 135、对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不会产生影响的因素是(B) A、目标配合比 B、B冷料上料速度 C C集料加热温度 D D除尘的方法 136、离心分离法测定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中,应考虑泄露入 抽提液中矿粉的含量,如果

27、忽略该部分矿粉质量,则测得结果较实际 值(A) A. 大 B. 小 C. 相同 137、沥青与矿料粘附性试验试用于评定集料的(C)。 A、抗压能力 B、抗拉能力 C抗水剥离能力 D吸附性 13 8、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后的沥青性质试验应在(A)内完成 A. 72h B、90h C 63h D 3d 139、我国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按(A)试验项将其划分为五个标号。 A、针入度 B、软化点 C延度 D密度 C) 81.4 C,试验结果应记为(B) 140、沥青密度试验温度为( A 10C B、25C C 15C D 20 C 141、试验测得沥青软化点为 A 81.5 C B、81C C 82

28、C 142、用标准粘度计测沥青粘度时,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孔径条件下, 流出时间越长,表示沥青的粘度(A) A、越大 B、越小 C无相关关系 D不变 143、测定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试验是(C) A车辙试验 B、沥青混合料保水率试验 C残留稳定度试验 D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144、SMA的主要优点有(B) A、抗滑耐磨 B、空隙率小 C抗疲劳 D高温抗车辙 E、低温抗开裂 145、用来检测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试验有(A) A、冻融劈裂试验 B、车辙试验 C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D饱水率试验 146、沥青混合料稳定度试验对试件加载速度是(D) A 10mm/min B、0.5mm/min C 1mm/mi

29、n D 50mm/min 147、沥青混合料稳定度试验温度是(B)。 A、50 C B、60 C C 65 C 14 8、随沥青含量增加,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将(B)。 A、保持不变 B、出现峰值 C减少 D增大 149、 随沥青含量增加,沥青混合料试件饱和度将(D)。 A、保持不变 B、先出现峰值后出现谷值 C减少 D增大 150、 随沥青含量增加,沥青混合料试件空隙率将(C)。 A、增加 B、出现谷值 C减少 D保持不变 151、粗集料密度试验中测定水温的原因是(B)。 A. 修正不同温度下石料热胀冷缩的影响 B. 修正不同温度下水密度变化产生的影响 C. 不同水温下密度的计算公式不同 D.

30、 没有必要测定温度 34.5MPa 152、一组三根水泥胶砂条抗折试验,其极限破坏荷载分别为 40MPa 41MPa则最后的试验结果是(C) A.试验作废 B. 38.5MPa C. 40.5MPa D. 40MPA 153、下列石料中与沥青粘附性最好的可能为(A)。 A. 石灰岩 B. 花岗岩 C. 石英岩 D. 玄武岩 154、 水泥的安定性检验方法,用于测试MgO引起的安定性不良的方 法为(C)。 A. 试饼法 B. 雷氏法 C. 压蒸法 D. 无法测定 155、 下列指标中,不属于沥青“三大指标”的是(D)。 A. 软化点 B. 延度 C. 针入度 D. 脆性 156、评价沥青老化性能

31、的试验方法是(B)。 A.闪点试验 B. 薄膜烘箱试验 C. 加热质量损失试验 D. 溶解度试验 157、下列那项不属于消石灰粉的技术指标(D)。 A. CaO和 MgO含量 B. 体积安定性 C. 细度D.烧矢量 15 8、对于水泥材料,下列指标中那项不合格即为废品(C) A. 细度 B. 烧矢量 C. 初凝时间 D. 终凝时间 159、 沥青针入度指数PI描述沥青的(A) A. 温度敏感性 B. 粘度 C. 密度 D. 变形能力 160、道路用混凝土的设计指标为(B) A. 抗压强度 B. 抗弯拉强度 C. 抗剪强度 D. 收缩率 161、沥青路面试验路铺筑属于(A)阶段 A. 施工准备

32、B、沥青混合料摊铺 C沥青混合料压实 D沥青混合料运输 162、沥青混凝土和沥青碎石的区别是(A)。 A、压实后剩余空隙率不同 B、矿粉用量不同 C集料最大粒径不同 D油石比不同 163、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与细集料的分界粒径尺寸为(B) A 1.18mm B、2.36mm C 4.75mm D 5mm 164、车辙试验检验沥青混合料(D)性能。 A、变形 B、抗裂 C抗疲劳 D热稳定 (D) 165、对密级配I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件两面各击 A 100 次 B、125 次 C 50次 D 75次 166、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沥青含量为以下两个质量比的百分 率(A A、沥青质量与沥青

33、混合料的质量 B、沥青质量与矿料质量 C沥青质量与集料质量 167、 在沥青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试验中水煮法试验宜将集料过(A)筛, 水浸法试验宜将集料过(A)筛。 A 13.2 19mm; 9.5 13.2 mm B、 9.5 - 13.2mm ; 13.2 19mm C 13.2 16mm; 9.5 13.2 mm D 9.5 - 13.2mm ; 13.2 16mm 16 8、针入度指数越大,表示沥青的感温性(B) A、越大 B、越小 C无相关关系 D不变 169、石油沥青老化后,其延度将(B) A、保持不变 B、变小 C变大 D先变小后变大 170、 拌和沥青混合料时,一般矿料本身的温度应

34、(A)。 A、高于拌和温度 B、低于拌和温度 C与拌和温度相同 D视混合料类型定。 171、离心分离法测定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中,应考虑泄露入 抽提液中矿粉的含量,如果忽略该部分矿粉质量,则测得结果较实际 值(A) A. 大 B、小 C相同 172、沥青与矿料粘附性试验试用于评定集料的(C)。 A、抗压能力 B、抗拉能力 C抗水剥离能力 D吸附性 173、 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后的沥青性质试验应在(A)内完成 A.72h B、90h C 63h D 3d 174、我国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按(A)试验项将其划分为五个标号 A、针入度 B、软化点 C延度 D密度 175、 对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

35、比不会产生影响的因素是(B)。 A、目标配合比 B、冷料上料速度 C集料加热温度 D除尘的方法 176、石油沥青老化后,其延度将(B)。 A、保持不变 B、变小 C变大 D先变小后变大 177、 拌和沥青混合料时,一般矿料本身的温度应(A)。 A、高于拌和温度 B、低于拌和温度 C与拌和温度相同 D视混合料类型定 178、沥青密度试验温度为(C)。 A 10C B、25C C 15C D 20 C 179、试验测得沥青软化点为81.4 C,试验结果应记为(B)。 A 81.5 C B、81C C 82 C 180、用标准粘度计测沥青粘度时,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孔径条件下, 流出时间越长,表示沥青的

36、粘度(A) A、越大 B、越小 C无相关关系 D不变 181、测定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试验是(C) A、车辙试验 B、沥青混合料保水率试验 C残留稳定度试验 D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182、我国现行规范采用(A)等指标来表示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 A、空隙率、饱和度、残留稳定度 B、稳定度、流值和马歇尔模数; C空隙率、含蜡量和含水量 D针入度 183、 沥青混合料稳定度试验对试件加载速度是(D)。 A 10mm/min B、0.5mm/min C 1mm/min D 50mm/min 184、沥青混合料稳定度试验温度是(B)。 A 50C B、60 C C 65 C D 80 C 185、 随沥青

37、含量增加,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将(B)。 A、保持不变 B、出现峰值 C减少 D增大 186、 随沥青含量增加,沥青混合料试件饱和度将(D) A、保持不变 B、先出现峰值后出现谷值 C减少 D增大 187、随沥青含量增加,沥青混合料试件空隙率将(C)。 A、增加 B、出现谷值 C减少 D保持不变 18 8、与沥青粘滞性无关的指标是(D)。 A、粘稠性 B、软化点 C针入度 D粘附性 189、沥青的(A)越大,表示沥青的感温性越低。 A、软化点 B、延度 C脆点 D针入度指数 190、不会影响到砂石材料取样数量的因素是(D) A、公称最大粒径 B、试验项目 C试验内容 D试验时间 191、沥青密度

38、试验操作可分为下面几步进行,最简捷的操作顺序是 (A) 洗净密度瓶;烘干密度瓶;称密度瓶的质量;称瓶 +沥青的 质量;称瓶+ 水的质量;称瓶+沥青+水的质量 A、- B、- C- D-。 192、在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发现稳定度偏低,难以满足 规范要求。有人分析原因如下:粗骨料强度低,与沥青粘附差。; 砂子用量过大,或砂子偏细; 矿粉用量过少,或矿粉过粗; 沥青针入度值大,粘性差; 矿料级配采用了间断级配; 级配偏 细。根据实际检测原理,指出上述描述中正确原因有几种( D): A 3种 B、4种 C 5种 D 6种 193、拌和现场进行沥青混合料抽检的目的不是为了检验(A) A、沥青混

39、合料拌和的均匀性 B、沥青用量的多少 C马歇尔指标 D残留稳定度的高低 194、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表示材料的(D) A、承载能力 B、高温稳定性 C抗变形能力 D水稳性。 195、沥青的针入度指数是一种评价沥青(A)的指标。 A、感温性 B、耐久性 C粘滞性 D塑性 196、沥青粘稠性较高,说明沥青(A)。 A、标号较低 B、高温时易软化 C针入度较大 D更适应我国北方地区 197、沥青的粘滞性是沥青的一项重要性质,有关沥青粘滞性的描述 可能是: 沥青的粘滞性越高,相应的针入度越大,沥青的标号也 就越高,适用的环境温度可以低一些; 沥青的粘滞性越小,相应 的针入度越大,沥青的标号也就越高,

40、适用的环境温度可以低一些; 沥青的粘滞性越大,相应的针入度越小,沥青的标号也就越低, 适用的环境温度可以高一些; 沥青的粘滞性越小,相应的针入度 越小,沥青的标号也就越低,适用的环境温度可以高一些;上述说法 正确的是(B). A、 B、 C、 D、. 198、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过程包括.于60C保温3040min,在 马歇尔试验以上测定稳定度与流值.击实成型试件,并通过高度校 正保证高度在63.5伽士 1.3 mm范围.按比例称量各材料与规定温度 在搅拌机内进行搅拌.试件横向放置冷却至室温(不少于12h), 脱模编号。沥青加热脱水,矿料与模具烘至规定温度。指出正确的 试验顺序(B): A、

41、B、 C D 199、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的主要试验步骤有: 准备各种所需 的原材料,计算一组或一个马歇尔试件各材料的实际用量; 将各 组试件放入60C水中恒温一定时间,在马歇尔仪上分别测出各试件 的稳定度和流值; 在搅拌机机中拌和均匀,取适宜数量的混合料 击实成型; 冷却后脱模、编号; 计算不同沥青用量下混合料 参数; 根据混合料吸水性和密实程度的大小, 采用合适方法测定 马歇尔试件的密度; 根据计算称出所需材料,并将原材料加热到 规定的温度; 采用规定的数据处理方法,确定最终试验结果。正 确的试验步骤是(B): A、- B、- C- D- 200、拌和沥青混合料时,一般矿料本身的温度应(

42、A) A、高于拌和温度 B、低于拌和温度 C与拌和温度相同 D视混合料类型定 201、沥青的针入度越高,说明该沥青(D)。 A、粘稠程度越大 B、标号越低 C更适应环境温度较高的要求 D更适应环境温度较低的要求 202、(D)是影响沥青针入度测定结果的因素之一。 A、升温速度 B、延伸速率 C隔离级的隔离效果 D试验温度 203、 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表示材料的(D) A、承载能力 B、高温稳定性 C抗变形能力 D水稳性。 204、规范规定,石料的抗冻性可用(C)测定。 A、沸煮法 B、真空法 C快冻法 D硫酸钠侵蚀法 205、道路用混凝土的设计指标为(B) A、抗压强度 B、抗弯拉强度 C

43、抗剪强度 D收缩率; 206、石油沥青老化后,其延度将(B)。 A、保持不变 B、变小 C变大 D先变小后变大 207、车辙试验主要是用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A) A、高温稳定性 B、低温抗裂性 C耐久性 D抗滑性; 208、石油沥青老化后,其软化点较原沥青将(B) A. 保持不变 B. 升高 C. 降低 D. 先升高后降低 209、沥青粘稠性较高,说明沥青(C)。 A、标号较低 B、高温时易软化 C针入度较大 D更适应我国北方地区 210、一马歇尔试件的质量为1200g,高度为65.5mm制作标准高度 为63.5mm的试件,混合料的用量应为(D)。 A 1152g B、1182g C 1171

44、g D 1163g 211、 对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不会产生影响的因素是 (B)。 A、目标配合比 B、冷料上料速度 C集料加热温度 D除尘的方法 212、石油沥青老化后,其延度将(B)。 A、保持不变 B、变小 C变大 D先变小后变大 213、评价沥青老化性能的试验方法是(C)。 A、闪点试验;B、薄膜烘箱试验;C加热质量损失试验;D溶解度 试验 214、沥青的针入度越高,说明该沥青(A)。 A、粘稠程度越大 B、标号越低 C更适应环境温度较高的要求 D更适应环境温度较低的要求 215、 沥青混凝土中掺入矿粉,其主要作用是(D)。 A. 增加沥青混合料的密实度 B. 改善混合料和易性 C.

45、强化沥青活性 D. 提高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 216、沥青混凝土标准密度,应由(A)得到。 A、马歇尔试验 B. 击实试验 C.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D. 钻芯取样试验 217、 测定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抗滑摩擦系数,应优先采用(C) A. 摆式仪法 B. 制动距离法 C. 摩擦系数测试车法 D. 铺砂法 218、沥青面层应按(A )进行质量评定。 A. 分项工程 B. 分部工程 C. 单项工程 D. 单位工程 219、同一沥青路面,高温条件下测得的回弹弯沉比低温时测得的(A A、大 B、小 C 一样 D无确切规律 220、沥青面层压实度为(C)(p为最大干密度,p m为标准密度, p为密度

46、,p d为干密度) A p D/ p 0 B、p / p 0 C p D/ p m D p / p m 221、沥青粘稠性较高,说明沥青(C)。 A、标号较低 B、高温时易软化 C针入度较大 D更适应我国北方地区 222、一马歇尔试件的质量为1200g,高度为65.5mm,制作标准高度 为63.5mm的试件,混合料的用量应为(D)。 A 1152g B、1182g C 1171g D 1163g 223、 对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不会产生影响的因素是(B)。 A、目标配合比 B、冷料上料速度 C集料加热温度 D除尘的方法 224、石油沥青老化后,其延度将(B)。 A、保持不变 B、变小 C变大

47、D先变小后变大; 225、 拌和沥青混合料时,一般矿料本身的温度应(A)。 A、高于拌和温度 B、低于拌和温度 C与拌和温度相同 D视混合料类型定。 226、在沥青混合料中,细集料是指粒径小于(B)的天然砂、人工砂 及石屑。 A. 5mm B. 2.36mm C. 4.75mm D. 2.5mm 227、沥青混凝土中掺入矿粉,其主要作用是 (D)。 A. 增加沥青混合料的密实度 B. 改善混合料和易性 C. 强化沥青活性 D. 提高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 228、石油沥青老化后,其软化点较原沥青将(B)。 A. 保持不变 B. 升高 C. 降低 D. 先升高后降低 229、评价沥青老化性能的试验

48、方法是(B) A闪点试验 B、薄膜烘箱试验 C加热质量损失试验 D溶解度试验 230、沥青的针入度越高,说明该沥青(A)。 A、粘稠程度越大 B、标号越低 C更适应环境温度较高的要求 D更适应环境温度较低的要求 231、沥青针入度试验可用于测定(D)针入度。 A、粘稠沥青 B、液体石油沥青 C乳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 D A+C 232、随沥青用量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A)。 A、减小 B、增加 C先减小后增加 D先增加后减小 233、在针入度、延度不变的情况下,石油沥青的软化点越低,应用 性能(B)。 A、越好 B、越差 C不变 D不一定 234、沥青混合料试件经冻融劈裂试验后, 不满足要

49、求,则说明其(C) 性能不满足要求。 A、高温稳定性 B、低温抗裂性 C水稳定性 D耐久性 235、经检测某沥青结合料的针入度为100,则标准针沉入到沥青内部 的深度为(C)。 A 100mm B、1mm C 10mm D 0.1mm 236、 当沥青的温度升高时,沥青的粘度(B),流动度增大。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一定 237、沥青针入度试验,其标准试验条件温度为(C)C。 A 15 B、20 C 25 D 30 238、沥青延度试验,拉伸速度控制在(B)cm 士 0.25cm/min。 A 3 B、5 C 8 D 10 239、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试验,试验后沥青膜完全保存,剥离

50、面积 百分率接近于0,则其粘附性等级评为(D)级。 A、1 B、2 C 3 D 5 240、 高速公路沥青面层粗集料的压碎值应不大于(B)%。 A 25 B、28 C 30 241、 对沥青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主要是评价其(D)性。 A、抗滑性 B、耐久性 C低温抗裂性 D高温稳定性 242、沥青面层用矿粉粒度0.6mm筛的通过率应为(C)% A 80 B、90 C 100 243、标号为AH 90的沥青,其针入度为(C) (0.1mm) A 40 60 B、60 80 C 80100 D 100120 244、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压实度标准为不小于(C)%。 A 90 B、94 C 9

51、5 D 98 245、 道路石油沥青的溶解度(三氯乙烯)应不小于(D)%。 A 90 B、95 C 98 D 99 246、 道路用液体石油沥青蒸馏后残留物的延度(25 C)应大于 (B)5cm/min (cm) A 50 B、60 C 70 D 80 247、国家标准建筑石油沥青有(B)个牌号。 A 2 B、3 C 4 D 5 248、沥青针入度试验标准针的直径为(A) mm。 A 1.0 1.02 B、1.5 1.52 C 2.0 2.1 249、沥青与石料的低温粘结性试验,非经注明,试验温度应为(C) C A -10 B、-15 C -18 D -20 250、 热拌石油沥青混合料施工时

52、的碾压温度应不低于(C) C。 A 90 B、100 C 110 D 120 251、检测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须进行(B)试验 A、弯曲 B、车辙 C劈裂冻融 D抽提筛分 252、高速公路沥青混合料的填料宜采用(C)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A、花岗岩 B、石英岩 C石灰岩 D天然砂 253、沥青混凝土面层检查其抗滑构造深度,宜采用 (B)法。 A、水准仪法 B、铺砂法 C 3m直尺法 254、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简称(A)。 A AC B、AM C AK D AD 255、一级公路I型沥青砼马歇尔试验空隙率,规定为(D)。 A 2-4 B、2-6 (D)次 (B)次/mm C 3-5 D 3-6 25

53、6、高速公路沥青砼马歇尔试验击实次数为双面各 A 50 B、60 C 70 D 75 257、马歇尔试验时,指标OAC表示(B)。 A、初始沥青用量 B、最佳沥青用量 C最大沥青用量 D最小沥清用量 258、延度是测定沥青(C)的能力。 A、粘滞性 B、抗稳定 C塑性变形 D抗低温 259、对于高速公路沥青混合料抗稳定度要求不小于 A 600 B、800 D 1200 C 1000 260、沥青混合料II型与I型相比较空隙率(C) A、一样 B、小 C大 D不确定 261、比较而言针入度很大时,说明沥青的品质相对(B)。 A、较好 B、较差 C粘稠 D感温效果好 262、 沥青延度试验结果分别

54、118、120、126,则延度为(D)。 A 120 B、121 C 121.3 D 100 263、我国现行规范规定,按(A)划分石油沥青的标号。 A、针入度 B、延度 C软化点 264、沥青的延度要在规定的温度和拉伸速度下测定,非经注明,规 定的温度和拉伸速度为(A)。 A 25C或 15C, 5cm/min B、25 C, 5cm/mi n C 25C或 15C, 1cm/min 265、 我国现行试验规程规定,沥青含蜡量采用(C)测定。 A、组分分析法 B、硫酸法 C蒸馏法 266、 我国现行规范规定,用于上、中面层的沥青混凝土,在 60 C时 车辙试验的动稳定度:对高速公路、城市快速

55、路不小于( C)次/mm。 A 600 B、700 CC 800 267、开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连续级配原则设计,但其粒径递减 系数(C)。 A、无变化规律 B、较小 C较大 268、沥青相对密度是指(C)温度下,沥青质量与同体积的水质量的 比值。 A 15C B、20 C CC 25 C 269、抽提仪法是用于测定沥青混合料中(B)含量的方法。 A、矿粉 B、沥青 C矿质混合料 270、 最佳沥青用量初始值的计算公式 OAC1(a1+a2+a3) /3中,al 为相应于(B)沥青用量。 A、密度最大 B、稳定度最大 C空隙率范围中值 271、马歇尔试验制备的标准试件,高度应符合(B) A

56、635m 13mm B、63.5mn 1.3mm C 6.35mm 1.3mm 272、通常在较热的气候区、较繁重的交通情况下,细粒式沥青混合 料应米用稠度(A)的沥青。 A、较高 B、较低 C适中 273、马歇尔试验要求在(C)试验温度下,测定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 和流值。 A 30C B、40C C 60C 274、 软化点的数值随采用仪器不同而异,我国现行规范采用(C) A、克沙法 B、水银法 C环与球法 275、 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模数,可以间接表示沥青混合料的(B). A、劲度 B、抗车辙能力 C水稳性 276、同一沥青混合料或同一路段的路面,车辙试验至少平行试验三 个试件。当3个试件

57、动稳定度变异系数小于(C)时,取其平均值作 为试验结果。 A 10% B、15% C 20% 277、对吸水率大于2%勺I、H型沥青混合料、沥青碎石密度测定可 适用(B)。 A、表干法 B、蜡封法 C冷冻法 278、国产沥青的特点是(B)。 A、比重大 B、含蜡量高 C延度较小 D软化点高 279、 沥青路面面层用沥青的标号选择,应根据(D)选用。 A、气候条件 B、施工季节 C路面类型 D施工方法、矿料类型 280、面层热拌沥青混合料用沥青可选用(C)。 A、煤沥青 B、天然沥青 C石油沥青 D乳化石油沥青 281、 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中的蜡含量应不大于(A)。 A3.0% B4.0% C5

58、.0% D6.0% 282、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中加荷速度为(C)mm/min。 A 10 5 B、25士 5 D 75 士 5 C 50 士 5 283、非经注明,测定沥青密度的标准温度为(C)C A 5 B、10 C 15 D 25 284、 沥青材料的老化试验,对重交通量路用石油沥青,应进行(B) 试验。 A、蒸发损失 B、薄膜加热 C烧灼 285、规范规定I型沥青混凝土残留稳定度不低于(B)。 A 80% B、75% C 70% 286、(B)是评价沥青混凝土路面高稳定性的一个指标,也是沥青混 合料配合比 设计时的辅助性检验指标。 A、密实度 B、B动稳定度 C C劲度模量 2

59、87、 车辙试验用的试件尺寸为(A)的板块试件。 A 300mmX300mmX50mm B、300mmX300mmX500mm C、300mmX300mmX300mm 288、沥青的相对密度是指在规定温度下,沥青质量与同体积( A)质 量之比。 A、水 B、标准沥青 C酒精 289、沥青粘稠性较高,说明沥青(C)。 A、标号较低 B、高温时易软化 C针入度较大 D更适应我国北方地区 290、一马歇尔试件的质量为1200g,高度为65.5mm制作标准高度 为63.5mm的试件,混合料的用量应为(D)。 A 1152g B、1182g C 1171g D 1163g 291、石油沥青老化后,其延度

60、将(B)。 A、保持不变 B、变小 C变大 D先变小后变大 292、拌和沥青混合料时,一般矿料本身的温度应(A)。 A、高于拌和温度 B、低于拌和温度 C与拌和温度相同 D视混合料类型定。 293、石油沥青老化后,其软化点较原沥青将(B)。 A、保持不变 B、升高; C降低; D先升高后降低 294、沥青混凝土中掺入矿粉,其主要作用是 (D)。 A、增加沥青混合料的密实度; B、改善混合料和易性; C强化沥青活性; D提高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 295、在沥青混合料中,细集料是指粒径小于(B)的天然砂、人工砂 及石屑。 A 5mm B、2.36mm C 4.75mm D 2.5mm 296、石油

61、沥青A100甲标号的划分与(A)有关。 A、针入度 B、闪点 C延度 D软化点 297、沥青的针入度越高,说明该沥青(A)。 A、粘稠程度越大 B、标号越低 C更适应环境温度较高的要求 D更适应环境温度较低的要求 298、通常情况下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不易小于 3%,其原因为(B) A. 夏季沥青材料会膨胀 B. 工程中无法将空隙率降低到3%以下 C. 防止水份渗入 D. 施工时易于碾压 299、沥青的粘滞性是沥青的一项重要性质,有关沥青粘滞性的描述 可能是: 沥青的粘滞性越高,相应的针入度越大,沥青的标号也 就越高,适用的环境温度可以低一些; 沥青的粘滞性越小,相应 的针入度越大,沥青的标号也

62、就越高,适用的环境温度可以低一些; 沥青的粘滞性越大,相应的针入度越小,沥青的标号也就越低, 适用的环境温度可以高一些; 沥青的粘滞性越小,相应的针入度 越小,沥青的标号也就越低,适用的环境温度可以高一些;上述说法 正确的是(D). A、 B、 C、 D、. 300、在沥青混合料中,细集料是指粒径小于(B)的天然砂、人工砂 及石屑。 A. 5mm B. 2.36mm C. 4.75mm D. 2.5mm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

63、u r den pers?nlichen f u 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e 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a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a des fies. commercial to员bko gA.nrogeHKO TOpMenob3ymrnflCH6yHeHuac egoB u HHuefigoHM ucno 员 B30BaTbCEb KOMMepqeckuxqe 员 ex.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

64、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 u r den pers?nlichen f u 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e 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a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a des fins commerciales. to员bko gfllnrogeHKOTOpMenob3yiQT0CH6yHeHuac egoB u HHue肉go 员冶hbi 以下无正文 UCnO 员 B30BaTbCE b KOMMepqeckux ue 贝 ex.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