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合一》读书心得4篇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6240676 上传时间:2022-07-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7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学合一》读书心得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学合一》读书心得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学合一》读书心得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教学合一》读书心得4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合一》读书心得4篇(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Only those who respect themselves are more courageous to shrink themselves.(页眉可删)教学合一读书心得4篇 教学合一读书心得1开始拜读陶老先生的教育理论著作,总觉得教育家就是教育家,他的理论真有一定高深,初读的理解不是甚深。一点心理体会感悟也是很不够精准。但是我还是想把一些读书体会付诸于笔尖。陶老先生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列举了教学合一的三个理由: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这不正是目前

2、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正在追求的新目标吗。陶先生的深邃的教育思想让人叹服!现在的新课程思想,不正是“以学定教”的思想吗?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现在的课堂就是“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课堂中老师提出问题后,让同学们在小组内畅所欲言,不必顾忌说对说错,在一种民主、平等、创新的氛围中,学生学

3、会发言、倾听、归纳总结、进步。这样让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难道不会提高?回头想想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以前我总认为讲得越细,学生学得越容易,领着学生走,他们可以少走些弯路。但是恰恰是这样做,养成了许多学生不动脑筋的坏习惯,什么东西都等着我来讲,被动地听课,不愿主动地学习,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很低,往往一个问题问下去,学生毫无反应,只是呆呆地看着老师,等着正确答案的揭晓。等到了实际运用的时候,学生不会思辨,考试时老师没讲过的、平时没做过的题就不知如何是好了。其实,书本上一些简单的知识学生通过自学是能够解决的,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的识字量也大大增加。六、七百字的课文阅读,一般孩子都能借助拼音、字典完成自主

4、阅读。老师讲反而更耽误时间。所以自学比被动地听老师讲课积极的多,这样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突了出来。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少了,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来辅导后进生。学生的相互讨论,实际上是好学生教后进生的过程。后进生在自学过程中也有一种紧迫感,别人在有限的时间内学懂了课文,会做自学检测,自己不会做也丢人,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高尚的师德操守令人钦佩,也广为流传。这也正是教师无私奉献、崇高师德的真实写照。今天,我们小学教师要养成良好的师德,不仅在于要继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师德优良传统,更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着眼于

5、教育人、引导人,着眼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和教育学生。还要谨记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今天的教正是为了明天的不教。”爱因斯坦说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学合一读书心得2暑假开始之前,我校张争光书记带领全校老师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使我对陶行知这位“五四”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充满了兴趣。今天就找来了一本陶行知教育名篇来阅读,翻开书本第一篇教学合一就吸引了我,我把这篇_反复读了几遍,感觉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直到今天仍感到很中肯,很新鲜,很值得我们学习并在教育教学中去探索和实践。 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合一这篇_中

6、讲到“教学合一”的三个理由: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学生学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得了这种经验理想,然后学生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对于世间一切真理,不难取之无尽,用之无穷了。从这一番话我们可以看出陶行知先生是告诉我们教师要教给学生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授之以渔

7、”,而且还要让学生掌握这种捕鱼的方法去捕捉不同种类的鱼。这才是我们教师教学生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学生学到这样的知识才是一生受用。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让教的法子自然根据学生学的法子,先生就费力少而成功多,学生也就能够了学了。所以怎样学就须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从这里看以看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根据学生在个性、知识水平和认知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设计出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这样才能体现“教”的有效性,更体现“学”的有效性,而学生的课堂活动对课堂的有效性往往起着

8、决定性的作用。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好先生应该是一方面指导学生,一方面研究学问,因为时常研究学问,就能时常找到新理。这不但是教诲丰富,学生能多得益处。这就是说,我们教师要不断学习,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用全新的、科学的、与时代相吻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培养出当今社会需要的具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学生,教师首先要成为学习创造能力的培养者。所以当今时代要求我们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有自己的教学理论,要从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现在我对“教学合一”的理解更加深刻,在今后的教学过程要践行这种理念,要做

9、到:不断学加强自身学习,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学习中的主体性。教学合一读书心得3前不久学习了陶行之先生的教学佳作教学合一一文,我觉得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为了能使低年级小朋友越学越有趣,越学越聪明,越学越爱学,然而去把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渗透到音乐教学中去。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师教学不应该是教给小朋友死记硬背现成的知识,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培养小朋友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小朋友学会学习。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确立好小朋友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和把握小朋友的兴趣,创造小朋友积极参与学习的机会,让小朋友在说一说,做一做,演一演,创一创中

10、去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并给小朋友一些自由空间,让他们自由发展自己的个性。二、“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来决定”,要把教法和学法紧密相连。陶行知先生认为人的智力有差异,因此,他积极提倡根据人的不同智力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他还认为教师教的快、慢、多少,都要根据小朋友的实际情况,各方面的能力、兴趣而定,要使不同的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在“做中学,学中做”,才能有兴趣,才能学得好。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陶先生的理论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寓教于乐”的思想。人的智力有差异,小朋友音乐基础也有差异,所以我们教师要根据小朋友的差异性,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对每位

11、小朋友的音乐基础有所了解,以便能在课中能有的放矢地进行音乐的差异教育。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能随机应变,让不同层次的小朋友都能有“成功”的机会。例如:在复习保护小羊这首歌曲用双响筒和碰铃来为歌曲伴奏时,我先叫那些音乐节奏不太好的小朋友,用|节奏伴奏,待他们表演完后,我与学生一齐击掌,表扬他们,然后我再叫那些节奏感好的小朋友,鼓励他们用不同的节奏来伴奏,因为他们节奏感非常丰富,用了 | |、 | |等等不同的节奏来伴奏,获得了大家一阵又一阵的掌声。这样,不仅让层次差的小朋友有了参与的机会,而且增加了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一旦兴趣被调动起来,就能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顺利掌握了学习的基本要求,同时

12、,基础好的小朋友又得到了较高要求的锻炼。我感觉到音乐教学中渗透“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受到了小朋友们的欢迎,还能使我在教学中化时少,工效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合一读书心得4陶行知先生学贯中西并开辟了一条中国教育的新路,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这在世界上引起了各方教育家的关注,先生被誉为“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可谓当之无愧!时至今日,陶行知先生所研究和试验的教育问题实在是还有其意义和价值的,为我们的教学改革点亮一盏明灯。陶行知在教学合一一文中说:“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

13、己的学问联络。先生讲“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也不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要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也就是说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也负责学的责任,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必须要负学的责任。小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大部分学生又对学习没有兴趣,如果再不根据学生的情况,一味的填鸭式的教,那么后果可想而知,学生睡觉、谈论也就不稀奇了。俗话说的好“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小学生虽然对理论学习缺乏兴趣,但是动手能力普遍较强,可以把课本中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情境,不追求完整而系统的理论知识,重在激发学生学的愿望。先生讲“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这正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否则年年照样画葫芦,学生不觉得枯燥,教师自己也就厌烦了,这一点在一些老教师身上更是反应明显。因此教师要关注自己所学专业领域的新发展,更新自己的知识,时常研究学问,找到新理论,不仅对学生有利,对教师本人也是一件畅快的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一名教师,要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学校教学改革做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