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山西焦化产业转型跨越发展的思考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6232083 上传时间:2022-07-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3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对山西焦化产业转型跨越发展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对山西焦化产业转型跨越发展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对山西焦化产业转型跨越发展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对山西焦化产业转型跨越发展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山西焦化产业转型跨越发展的思考(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对山西焦化产业转型跨越发展的思考 山西作为全国最大、最重要的焦炭生产基地,近年来,随着全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焦化行业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焦化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山西焦化产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是山西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山西焦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地位 焦化行业是山西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经多年发展,山西省焦化产业工艺技术装备水平、资源综合利用、环境污染治理水平不断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全省以7.63米顶装、6米顶装、5.5米捣固、4.3米顶装、4.3米捣固、热回收焦炉(山西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焦炉炉型)为主要装备,形成了以吕梁、临汾、太原、晋中、长治、

2、运城6个地区八大焦化工业区和15个重点产焦县为主的产业布局,产业布局结构向资源和运输线集中,布局日趋合理。 近年来,山西省焦炭年产量保持在76009700万吨,居全国第一;焦炭年出省外运量保持在56007000万吨,占全国省际间调运量的70%以上,对我国冶金、化工、机械制造行业起着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焦化行业处于低迷状态,但总体看,山西焦化产业在全国的重要地位没有改变。20092012年,山西焦化行业的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086.4亿元、1266.7亿元、1774.34亿元、1478.7亿元,尽管有较大波动,但仍稳居山西四大支柱产业行列,对全省经济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2012年底,全省焦炭企业192户,全年产量8612.7万吨,仍居全国首位。 2012年12月,位于太原市的山西焦炭(国际)交易中心正式启动运营。该交易中心具备电子交易服务、合同管理与价格发现、网络管理与信息共享、运力协调与物流服务、金融服务、全程服务与纠纷调解六大功能,将发展成为“立足山西、辐射全国”的现代焦炭交易市场,对全国焦化产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进一步夯实和强化了山西焦化在全国的重要地位。 二、山西焦化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一)优势分析 资源优势。山西炼焦煤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埋藏较浅,开采条件得天独厚。山西省焦煤查明资源储量1694.6亿吨,占全国焦煤查明储量61.4%;可采储

4、量331.6 亿吨,占全国可采储量51.3%,山西省焦煤可采储量和查明资源储量均位居全国首位。山西炼焦煤中有着优良结焦性能的主焦煤、肥煤的占比更高达54.52%,只有山西能够依靠境内炼焦煤资源产出一级、二级及铸造焦,而其他地区则须依靠境外调入部分煤种才能生产出优质的冶金焦。而且山西炼焦用肥、焦、气、瘦煤品种齐全,适宜于发展配煤炼焦、配型煤炼焦、捣固炼焦。 装备优势。截至目前,全省共有240余座焦炉。其中,炭化室高度4.3米的焦炉180余座,占总产能67.5%;已建成投产的炭化室高度5.5米的焦炉9座,占总产能6.6%;已建成投产的炭化室高度6米的焦炉8座,占总产能5.7%;已建成投产的炭化室高

5、度7.63米的焦炉1座,占总产能1.3%;热回收焦炉28座,占总产能8%。在建炭化室高度5.5米的焦炉13座,占总产能9.4%。山西新建及原有的常规机焦炉都配套完善了化产回收、脱硫、污水处理等装置,焦炉装备水平整体上高于其他省份。 化产优势。截至目前,全省煤焦油加工企业逾20余家,年产能达350万吨以上,连续蒸馏单套生产能力超过10万吨的企业有15家,合计生产能力333万吨,其中山西焦化和交城宏特加工产品品种较多,可做到酚类系列产品,工业萘,精蒽等产品近20种。粗苯精制产能约129万吨,主要工艺为加氢精制和萃取精制工艺。焦炉煤气综合利用有城市煤气、工业燃气、焦炉煤气发电,或作为化工原料生产合成

6、氨尿素、甲醇、提氢用于苯加氢精制,焦炉煤气合成天然气(甲烷)等方面。 (二)劣势分析 产能相对过剩。从全国焦炭产能看,目前国内焦炭的产能接近6亿吨,而焦炭需求量仅有4.27亿吨,国内焦炭产能已经严重过剩。同时,仅2011年,全国重点大中型焦化企业新投产常规机焦炉48座、新增焦炭产能2622万吨,其中炭化室高5.5米捣固、6米顶装及以上焦炉42座、焦炭产能2424万吨,分别占新增产能的87.5%和92.45%。在行业既有产能严重过剩,一批大中型钢铁企业加快焦炉配套、一批大型煤炭集团焦炭产能扩张等新增产能源源不断进入的状况下,焦炭市场竞争将更趋白热化,山西独立焦化企业的经营空间严重压缩。山西焦炭产

7、量在全国的份额呈逐年下降趋势,由2003年的49%降到2012年的19%左右。 产业集中度不高。目前,山西焦化企业户均产能70万吨,现有的240余座焦炉分布在60多个县区,点多面广、布局分散的问题依然严重。与煤炭、钢铁企业相比,焦化企业无论从规模、实力来说都处于劣势地位。山西焦化企业主体多、散、小、乱,难以形成合力,由此带来企业间相互争夺煤源、抢占市场,导致煤价居高不下,成本上升;在整体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下,相互压价,恶性竞争,焦炭价格难以提升,运行成本难以降低、行业整体竞争力下降。同时,山西焦化企业主要分布于中南部汾河中下游地带,东南部的浊漳河流域,西部三川河流域。分布区域位于山西主要农业产

8、地,人口相对密集区内,对山西省境内环境质量影响明显,也不利于焦炉煤气的综合利用、焦油加工、苯深加工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 企业经营面临困难。受下游需求萎缩和上游原材料焦煤价格下降幅度有限等因素影响,全省近三成企业延长结焦时间或采取限产措施,部分企业结焦时间延长至50小时以上甚至焖炉保温,致使焦炉煤气、煤焦油、粗苯的产率下降,投入的煤气综合利用,化产回收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焦炉煤气制甲醇和焦油加工项目处于停产半停产状况,进一步导致焦化产品收益降低,焦炭行业亏损严重。据测算,目前山西省焦化企业焦炭的化产品收益仅为150元左右/吨,比省外企业低3080元/吨。2012年,全省焦炭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

9、入1478.7亿元,同比下降14.4%,行业总体亏损。 三、山西焦化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产能利用率较低的状况不会改变 受炼焦煤价格居高不下、钢铁市场疲软,以及钢铁企业及周边省炼焦产能、产量提升,山西独立焦化企业产能利用率连续几年位居全国末位。尽管预计2013年我国焦炭生产与市场需求仍有可能突破4.5亿吨,但受钢铁行业持续下行影响,焦炭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显、量价齐跌,企业效益持续下滑,生产经营困难,产能利用率偏低状况不会改变。同时,2012年,全国钢铁企业能基本做到自我控制的焦炭产量约达到总产量的40%以上,进一步减少了钢铁行业对焦炭的需求。 (二)价格低位徘徊仍将持续 在行业产能过剩和需求

10、相对不旺的背景下,近年来全国焦炭行业呈现出产量持续增长,价格上涨乏力的运行特点,焦炭价格在15001900元/吨呈低位窄幅震荡格局。2012年以来,焦炭价格持续下行,上半年,焦炭市场保持平稳运行,焦炭价格基本维持在1700元/吨左右,79月份,焦炭价格加速下滑,特别是9月份,焦炭价格大幅回落至1150元/吨,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的最低价格1300元/吨。12月末二级冶金焦炭价格回升到1420元/吨,但较年初仍下降330元/吨。“十二五”期间,受多重因素影响,焦炭价格仍将低位徘徊。 (三)占国内市场比重将继续下降 近年来,由于河北、山东、内蒙古、陕西、河南等省纷纷加大新的焦化项目的上马力度

11、,焦炭产量增幅远远高于山西,导致山西焦化行业的市场份额出现逐步下滑的趋势。据资料显示,2012年,河北焦炭产量6677.7万吨,增产436.7万吨,同比增长7%;同期,内蒙、陕西焦炭总产量增长幅度分别达到34.0%、30.6%。然而,山西焦炭产量却持续下降,全年产量8612.7万吨,较2011年同期减少277万吨,同比下降3.1%。 四、政策建议 (一)严格控制焦炭生产能力 “十二五”期间,随着钢铁行业高炉大型化水平的提升和喷吹煤技术的运用,焦铁比将进一步降低,加上非高炉制铁技术的日益成熟和运用,预计焦炭需求量总体将呈下降趋势。因此,要按照焦化行业准入条件要求,严格市场准入,科学遵循焦化行业的

12、能源消耗、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准入门槛,避免盲目和无序建设;严格焦化项目审批管理,原则上不再批准单纯扩大产能的项目,严禁化整为零、违规审批;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分期分批淘汰不符合焦化产业政策、达不到准入标准的焦化项目,为优势焦化项目腾出充分市场空间。通过抑制焦化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把有限的要素资源引导和配置到优化存量、培育新的增长点上来,有效推进焦化行业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盈利能力。 (二)扎实推动企业兼并重组 焦炭行业长期面临高成本和低需求,在下游需求放缓、本身产能过剩的情况下,焦化企业只有进行重组,减少供应,优化结构,拓宽产业链,才能走出困境。下一步,要努力推动焦化产业由“以量

13、为主”转向“控量提质”,通过关小上大、同业重整、上下联合等方式,鼓励有实力的焦化企业在以资本、产权、市场等为纽带进行重组,实现化产集中加工、污染集中处理、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动有实力的煤炭、钢铁、化工、机械企业等上下游相关企业与焦化企业间进行联合重组,提升焦化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到“十二五”末期,力争在全省形成1000万吨级特大型企业2户左右,500万吨级特大型企业5户左右,200万吨级大型企业10户左右,全省炭化室6米(5.5米捣固)以上焦炉焦炭产能达到5600万吨以上。 (三)发展壮大化产精加工规模 以各焦化园区和大型焦化企业为主体,围绕不同的

14、技术进行攻关,鼓励区域内焦化企业采用大型化产加工装置,打造现代焦化产业链条,努力打造以孝义、洪洞千万吨级焦化产业园区为主体的烯烃生产基地,以潞矿为主体的双气头法制合成油产业基地,以路鑫为主体的聚甲醛生产基地,以阳光、太工天成为主体的焦炉气制清洁燃料生产基地,以三维、天脊、侨友为主体的苯精制及精细化工中间体和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基地,以山焦、三维、宏特为主体的煤焦油精细化工中间体和精细化工原料生产基地,以山焦、宏特为主体的新型碳材料生产基地,以阳光华泰、永东为主体的特种炭黑生产基地,初步形成“焦化并举、上下联产”的产业格局。 (四)强化政策支持力度 鼓励重点焦化企业与煤炭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确保焦化生产要素得到有效保障。加大协调力度,确保重点焦化企业对铁路和公路运力要求。对兼并重组主体企业新建项目特别是对化产集中加工企业,各级政府在用地计划、周转计划方面要给予倾斜,同时对焦化产能置换大项目建设给予贴息资金支持,努力为焦化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政务环境。 (作者单位:山西省经信委综合处)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