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中的狐意象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116144666 上传时间:2022-07-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古代文学中的狐意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古代文学中的狐意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中的狐意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中的狐意象(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古代文学中的狐意象古代文学中的狐意象中国的狐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狐的身影在各类著作中都频繁出现。后往往与狸合称,其实是将两种不同的论文联盟 :/动物混而视之,如今狐狸已经被打上了狡黠、狐媚的标签,而商周时代的先民们是怎么对待狐这种生物的,我们可以从?易经?和?诗经?中管窥一二。关于?易?的成书年代,?系辞?曰:?易?之兴也,当殷之末世,周之圣德邪?如今较为普遍的说法是?易经?成于商末周初。彖和象那么可能成于战国。?易经?中提到狐的词句不多。?易解九二?中有田获三狐之辞,评价为贞吉。又有?易未济?,卦辞曰: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是说一只小狐狸过河,将尾巴翘起,快要到河对岸时,尾

2、巴突然垂下。暗指过河未遂。?未济?中虽然有未完成之意,?彖?也解释说:位虽不当,刚柔应也。编辑:。大抵是不坏的。又以小冠狐之前,颇有怜爱关切之意。可见对狐狸是比较喜欢,且视之为吉象。这两卦中所涉及的狐狸,不管是田猎的狐狸,还是过河的狐狸,都是自然世界中的实在动物,神秘色彩非常淡薄,涉及场景也非常生活化。?诗经?那么大致成书于春秋时期。其中提到狐的地方有九处。?豳风七月?中有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之句。是指自然界中的狐狸。?小雅都人士?、?邶风旄丘?、?桧风羔裘?和?秦风终南?中都以狐裘成句。以狐狸皮毛的贵重来衬托人物的尊崇身份。而?小雅何草不黄?曰: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邶风

3、北风?曰:莫赤匪狐,莫黑匪乌。惠而好我,携手同车。其中对狐狸的描写那么带有文学的艺术技巧了。所述之狐,不仅仅限于衣食功用,而是带有指向性的审美照顾。虽然是兴的手法,其实与比也不能截然分开。?小雅何草不黄?草中的狐狸,也是车上征夫的影射。?邶风北风?与此同理,也是以赤狐比征人。?齐风南山?中雄狐绥绥之句亦是游荡在外之意。?卫风有狐?那么将狐写得更为细致动人。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害。心之忧矣,之子无带。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回环往复,写尽对远方亲人的担忧惦念。由是观之。诗经中的具有艺术性的狐的意象,多是表达一种悲伤无依的情绪。这在诗经中也并不

4、是狐这个意象独有。诗经时代,战乱频发,徭役繁重,征人思妇分隔天涯实属常有。在此背景下,民众所咏歌诗必也染上伤感情调。同时,也可以说,狐的意象开始附着上了人的感情,变得更加丰富。假设说将?易经?与?诗经?所代表的商周时代作为中国狐文化的一个转捩点,那么在此之前,狐还是崇高的灵物,在此之后,狐就从郊野走进了市间,同时扮演着幽晦的神怪。在?易经?成书之前的远古时代,狐曾经作为一些民族的图腾崇拜。在先秦文献中有许多带狐字的姓氏和地名。凡此大抵与狐图腾有关。1狐聪明乖巧的生物特性,在图腾崇拜中代表了智慧。狐的皮毛丰厚美丽,远古时期猎到的狐皮数量有限,只有尊贵的人物才有时机穿戴,又是权利的象征。?山海经大

5、荒东经?2载青丘有狐九尾,九当是虚数,狐类头小尾大,或有尾部畸变成多条的个体,那么尤为稀罕。九尾狐又作为多子多孙的祥瑞。那时,狐的形象作为氏族图腾,应当是高高在上的,并且掌握了神秘的未知力量,可以保护它的信徒。对于敌人也有很强的威慑作用。?山海经南山经?所描绘的九尾狐就能食人,食人不蛊。是一种凌驾于人类之上的神物。虽然这些崇拜狐的氏族后来消亡或是改换了信仰,但狐确实在远古时代享受过此等尊荣。殷商至春秋时期,也就是?易经?与?诗经?勃兴的时期。我们在字里行间看到的狐的形象那么多是原生态的。它可以是田猎时的成果转贴于:论文大全网 :/ :/literature/anient/202209/135238.htl.12下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