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116063767 上传时间:2022-07-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农村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展望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村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展望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村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展望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农村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展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展望(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农村教育改革的回忆与展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宏大变革。在农村经济快速开展的根底上,农村教育改革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回忆20年来改革的历程,总结已经获得的经历,对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教育改革,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开展目的和方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为什么要进展农村教育改革我国是一个开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12亿多人口,9亿在农村,是我国的根本国情。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立全局的重大问题,农村教育对于进步广阔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农村现代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教育改革和开展的大头和难点都在农村。1978年12月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立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农村率先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广阔农民获得了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消费积极性,解放和开展了农村消费力,农村的产业构造发生了明显变化,农业综合消费才能大幅度进步,农村相貌和农民生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我们不仅用占世界7%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温饱问题,而且80%的家庭已接近小康目的,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农村长期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渐暴露出来,直接影响了我国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些问题主要有:1农业增长中科技含量较少,

3、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不大,农业消费抗御自然灾害的才能较弱,商品化率较低,“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开展缓慢。全国每年约有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通过鉴定,但转化率只有30%40%,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已经转化成果的普及率只有30%40%,农业科技在农业消费中的奉献率只有35%左右,而兴旺国家的“三率已经从20世纪初的20%进步到了70%80%;化肥的利用率只有35%左右,有些兴旺国家已经到达60%70%。农业消费根本上是粗放经营,农产品的储藏、保鲜、深加工以及集约经营等等问题远没有解决。2农村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不高,与农业现代化要求不适应。全国4.6亿农林牧渔业劳动力中,文盲和半文盲有1亿多人,

4、占22.7%,小学文化程度2亿多人,占45.5%。3乡镇企业在起步阶段,摊子大。规模孝经济效益低,形成“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情形,产业、产品构造布局不合理,科技和管理人才严重缺乏造成产品质量差,在市场上缺乏竞争才能,使乡镇企业开展步入困境。4一些社会不良风气屡禁不止,如封建迷信、赌博、吸毒、打架斗殴等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农村教育体制、科技体制与经济体制不适应,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不高那么是根本原因。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育有了很大开展,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的劳动者,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农村教育构造单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教学内容缺

5、乏地方特色,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学教育作为教育工作唯一追求的目的,无视回乡参加消费劳动的大批中小学毕业生对消费知识和技术的需要,结果少数升了学的学生再也不回本地了;而回乡参加消费劳动的中小学毕业生,又在思想、心理、技术、劳动技能上缺乏准备。于是,造成了这样的结果;投入农业消费第一线越早的人,往往文化程度较低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流失生或毕业生,农村吸收运用科学技术的才能较弱,贫困地区尤其突出。在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上,长期是教育部门一家管教育,对农村的需要考虑较少,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消费和群众生活脱节,造成教育在育人、促进经济开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了广阔农民参与办学和送子女

6、入学的积极性。对于农村教育的弊端,早在20世纪初,一批有识之士出于忧国忧民之心,纷纷提出乡村建立、乡村改造的主张,并在全国开展了农村教育实验。其中黄炎培提出中国农村教育要走实教结合的路子。陶行知指出,“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分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豪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的子弟变成书呆子。他认为,“教育没有农业,就成为空洞的教育,分利的教育,消耗的教育;农业没有教育,就失去促进的媒介。晏阳初认为中国农村的问题是农民的“愚、穷、弱、私四大病症,应当用教育救治。必须开展四大教育,即以文艺教育救愚,生计教育救穷,卫生教育救弱,

7、公民教育救私,其中最主要的是公民教育。他们在提出自己主张的同时,纷纷在全国建立实验区开展农村教育实验。但由于社会制度和他们自身世界观等局限,他们并没有从根本上找到救治中国社会的病根,因此,他们的主张和实验难以到达预期的目的。但他们可以发现教育弊病的远见卓识,身临其境、身体力行致力于农村教育改革实验的胆识和理论,对于以后的农村教育改革实验产生了深化的影响。加之当时解放区及解放后党指导的各项教育改革的推动,特别是1958年以后倡导实行的教育与消费劳动相结合以及“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为农村教育的开展开拓了新途径。“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事业受到严重破坏,许多中等专业学校被砍掉,根本上取消了农职

8、业中学和各种形式的半工农半读学校,广阔农村几乎全部办成了普通中小学,使本来就不很合理的教育构造更加不合理。1980年全国农村普通高中在校学生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之比为3.02:1。中等教育构造严重失调,办学形式过分单一,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愈演愈烈,造成农村各行各业的人才奇缺,极不适应改革开放和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的需要。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培养大批安心农村的专业人才和具有较高素质的农村劳动者,适应农村经济改革和社会开展的需要,就成为农村教育改革和开展的重要任务。二、农村教育改革的主要历程及成效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农村教育改革根本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9年至1984年,是农村

9、教育改革的酝酿发动阶段。主要侧重拨乱反正,使农村教育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走上安康开展的轨道。主要标志是,1979年11月中共中央批转的?中共湖南省桃江县委关于开展农村教育事业的情况报告?和1980年10月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和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构造改革的报告?。前者是在改革开放后第一次明确提出农村教育怎么办的问题,主张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实行普通教育、业余教育、学前教育一起抓,三者互相衔接,互相促进和后来提出的“三教统筹一脉相承,全面开展农村教育。后者是针对我国中等教育构造不合理的状况提出改革高中阶段的教育,要使高中阶段的教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的需要;应当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

10、教育并举,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学校、业余学校并举,国家办学与业务部门、厂矿企业、人民公社办学并举的方针;县以下教育事业应当主要面向农村,为农村的各项建立事业效劳;可以适当将一部分普通高中改办为职业技术学校、职业中学、农业中学。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在1980年12月和1983年5月发出了?关于普及小学教育假设干问题的决定?和?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假设干问题的通知?,提出“农村学校的任务,主要是进步新一代和广阔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科学程度,促进农村社会主义建立;一定要适应广阔农民开展消费,劳动致富,渴望人才的要求;一定要引导广阔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劳动,学好知识和本领。上述文件和精神,拉开了我

11、国农村教育改革的序幕。各地以此为契机,开场积极进展农村教育改革,涌现出湖南省桃江县、山西省临猗县等一批典型。第二阶段从1985年至1993年,是农村教育改革全面推进阶段。主要侧重在转变农村教青观念,端正办学方向,调整教育构造,解决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经济和社会需要的问题。主要标志是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93年2月?中国教育改革和开展纲要?的公布。前者明确了中小学教育是地方事业,确定了地方负责,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原那么,从办学指导思想上明确提出要由过去单纯的“应试教育转到主要为当地建立培养人才兼顾升学的轨道上来。后者提出了90年代乃至下世纪初,我国教育改革和开展的目

12、的、战略、指导方针和重大政策措施,要求在本世纪末在全国85%人口的地区根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根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为农村教育改革指明了目的和方向。为了全面落实?决定?和?纲要?的要求,各地认真贯彻“依靠人民办教育,办好教育为人民的方针,全国农村中小学大范围地进展管理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办学体制改革、学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使农村教育的相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这些改革根本上都是单项的、部分的改革,从教育自身的改革考虑较多,从当地经济社会开展整体需要考虑较少,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育的弊端。为此,1987年2月,国家教委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决定在河北省阳原县、顺平县原完县和青龙满族自治县

13、建立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将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和脱贫致富以及社会开展与农村教育改革结合起来。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目的是把农村教育由过去的单纯升学教育转到主要为当地建立培养急需的人才兼顾升学的轨道上来,大面积进步农村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开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各级政府要实在落实教育优先开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村教育构造,坚持“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促进“燎原方案与“星火方案、“丰收方案的有机结合,为当地建立培养迫切需要的中、初级适用人才,从整体上形成与农村科技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教育体系。在总结经历的根底上,1989年

14、3月国家教委在全国建立了116个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县和30个地区市,级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联络点,加上各盛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实验县市到达近千个,燎原方案示范乡镇开展到近万个,分布在全国四分之三的县市内。但凡进展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地区,教育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得到加强;教育构造逐步趋向合理,初步改变了过去单一普通教育的场面,在加强“两基的同时,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都有了很大开展,三教统筹的场面正在形成;农业、科技、教育的结合更加亲密,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开展;初步探究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路子,涌现出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好典型。第二阶段从1994年至今,教育要为经济开展和社会进步效劳,已

15、成为各级指导的共识。各地主要侧重探究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开展,解决好“效劳和“依靠的关系,形成“教促富、富促教的良性循环。主要标志是,1994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动全党和全社会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开展的战略地位,认真施行?中国教育改革和开展纲要?,再次提出要把经济建立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进步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进步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程度。同年9月,国家教委在河北省唐山市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工作会议。李岚清副总理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7年国家教委有方案地进展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以后,我国农村教育各项改革逐步展开,

16、农村各类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开展,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初步探究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开展农村教育的新路子,为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作为广阔干部、群众和教育工作者在改革理论中的一项创举,丰富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理论和理论,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整个农村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了其生命力,并在国际上产生了影响。因此,他强调要加快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步伐,推动农村教育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立和社会开展效劳。目前,各实验区根本做到县有重点高中、职业高中职教中心或农民中专,乡镇有普通初中、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科教中心、中心完小,较大的村有完孝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根本形成构造合理、

17、比例适当、规模适度的根底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互相沟通、协调开展的农村教育体系和网络,适应了农村改革和开展的需要。1992年,全国义务教育的普及率缺乏20%,1997年已经在1882个县、市、区,65%的人口覆盖率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农村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比例根本到达1:1;有3亿多农民承受了各种形式的科技文化培训,共扫除青壮年文盲2440.57万人,青壮年文盲率已降至6%。同时,许多实验区在改革理论中,充分发挥了农村各级各类学校在当地拥有的相对智力优势,利用学校的师资、基地、设施等条件,积极参与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科技试验、示范和推广,直接为当地“两个文明建立效劳,涌现出了泪

18、罗市、嘉定区、海城市、讷河市、东莞市、横县、金寨县、东丰县等一大批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实验县市。三、农村教育改革的根本经历及今后的展望1.农村教育改革的根本经历1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指导,教育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是推动农村教育改革和开展的关键。农村教育改革涉及到农村的方方面面,单靠教育部门是不可能顺利进展的。因此,必须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指导协调下,教育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树立“综合的观念,才能使教育内部和外部互相协调,互相支持,共同为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效劳。2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农村教育办学方向是农村教育改革的重点。农村教育改革的理论证明,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只有转变了教

19、育观念,使农村教育实在由单纯的升学教育转到主要为当地建立培养急需的人才同时兼顾升学的轨道上来,学校才能主动关心当地经济的开展,加强与社会的联络,参与社会生活的变革,使教育在农村“两个文明建立中发挥作用。3实行“三教统筹,是调整农村教育构造的根本内容。目前,我国农村教育主要由根底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组成,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根据各类教育的任务和特点统筹考虑,全面安排,不可偏废。一定要使新一代劳动者有良好的文化根底和应知应会的适用技能,进步其全面素质。否那么,农村教育的作用就不能全面表达出来。4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改革同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农村教

20、育改革走向深化的根本标志。只有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新了,农村教育改革的其他任务才能顺利进展。5积极推进农科教结合,是促进教育为农村建立效劳的根本途径。只有农业、科技、教育互相配合,形成合力,才能完成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开展严密结合,为现代化建立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奉献的历史任务。6认真施行燎原方案,是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措施。燎原方案来自农村教育改革的理论,它要求通过改革和开展农村教育,大面积进步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增强农民吸收运用科学技术的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开展。施行燎原方案要建立大批的燎原方案示范乡,把“燎原、“星火、“丰收方案有机结合起来,才能

21、进步劳动者的素质,加快农村实用技术的推广,促进农村经济和精神文明的开展与建立。7广泛发动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既能进步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效益,又可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自身的改革。进展农村教育改革,没有强大的科研力量作后盾是不行的。城市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通过参与农村教育改革,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使自己的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消费力,促进农村的现代化,这也是当今开展知识经济的要求所在。8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那么,我国农村突出的特点是开展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因此,必须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确定各地改革的目的和要求,采取不同的措施推动改革的深化。9坚持通过实验,以点带面,稳步安康持续开展的

22、原那么。总结建国以来历次教育改革的经历教训,回忆近20年农村教育改革获得的成绩,使我们更加坚信,在改革过程中,既要充分尊重群众的创造精神,又要坚持通过实验,在成功的根底上再进展推广,才能减少失误,受到各地的欢送。10坚持理论与理论相结合,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农村教育改革。农村教育改革从来没有像今天进展得这样广泛深化,必须在理论中不断探究、不断总结经历,才能不断前进。因此,必须发动大批有志之士进展理论研究和宣传,使理论不断上升为理论,进一步再用来指导新的理论。2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的建议1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农村教育改革20年来,尽管获得了显著成效,但总的来看,农村教

23、育的办学思想、办学形式、教育构造、教学内容和方法,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农村实际的倾向,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展的需要;农村教育改革中的一些措施还没有制度化、标准化,必须在理论中进一步完善和开展。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开展农村教育事业是落实科教兴农方针、进步农村人口素质的关键。必须从农村长远开展和我国现代化建立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每个从事这项改革的同志都要结实树立效劳于经济建立这个中心,进一步解放思想,遵循“科教兴国的战略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制定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的新举措,把社会主

24、义条件下农村教育的育入功能,促进经济开展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把农村教育改革不断推上新台阶。2要抓紧干部的再培训工作,不断进步改革实验的自觉性。要把农村教育改革全面推向21世纪,首先要理解它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目的和重要意义以及20年来获得的根本经历和形成的思路等等。只有思想上认识清楚了,才能自觉面对困难,开拓进取,百折不挠地把农村教育改革这项宏大社会工程开展起来,坚持下去。也就是说,必须有一大批有权之士、有识之士、有志之士的积极参与,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强大的合力,才能保证这项改革顺利进展。为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干部、校长和老师,各级党政部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指导都要承受

25、再培训,按照江总书记提出的“学习新知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近年来,经过机构改革,人员变动较大,许多人并不熟悉这项改革,即使熟悉了也需要增加新的知识和进一步进步认识。因此,再培训是当务之急。要开展再培训,就得有方案、有步骤、分期、分批、长期坚持,力求获得实效。3要适时提出新任务、新目的,不断探究改革的新路子。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县是农村教育改革的示范窗口,各地要经常关注当地经济社会开展的变化和需求,确定自己的工作思路和目的,力争形成自己的特点和形式,不断进步改革实验的程度,然后不失时机地在面上推广扩大,真正发挥实验县的示范作用。4要加强研究,不断进步教育科学理论程度,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

26、法推进农村教育改革,农村教育改革是一项全新的科学实验,需要有科学的理论加以指导,防止就事论事,提倡就事论理。“就事论事,有如原地踏步,很难有打破性的进展;“就事论理,往往能接触到事物的本质,把握住规律,从而指导面上的工作。要从“就事论事转到“就事论理,就需要不断进步自己的理论修养、政策程度、分析综合与判断的才能。这是一项硬功夫,需要从一点一滴入手,贵在起步。为此,每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指导、干部、校长、老师,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都应该边理论边研究,力争成为一名教育科学理论研究工作者,将已经积累的经历进展总结、概括和提炼,上升到理论,探究出规律,这样才能坚决信心,创造出自己的特色,防止一般化和随

27、风跑,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值得提出的是,一定要重视研究农村教育改革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假如可以从理论上阐述清楚,就有利于确立农村教育改革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可以有效防止由于人员变动而引起的因人废言或因人废事。尤其是我国的农村,地域广阔,开展很不平衡,各地干部的素质差异很大,面对农村教育改革这项宏大社会工程,急需加强理论研究和指导,才能把这项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5要进一步加大各级党政一把手统筹协调的力度,不断进步农村教育改革的程度。20年改革的经历证明,只有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一把手亲自抓,才能将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

28、“三个方案的施行,协调得了、统筹得动、综合得到位,才能将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转变成为政府行为。因为,只有这项综合改革,从开场起步就明确提出,教育应主要为当地建立培养急需人才同时兼顾升学效劳。只有坚持这项改革,才能有效克制“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进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有利于开展农村消费力,有利于增强农村经济综合实力,有利于进步农民生活程度,因此受到各级指导、广阔干部和群众的热情欢送。既然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原那么,必然具有强大的活力和活力。只要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决不移,锲而不舍,勇于探究,深化理论,就一定可以把农村教育改革全面推向21世纪。郭福昌系原国家教委城市与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办公室主任,孙文正系原国家教委政策法规司助理调研员原载?中国教育改革开展二十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版第52-63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