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迁移教法课程设计小记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116029413 上传时间:2022-07-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古典文学迁移教法课程设计小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古典文学迁移教法课程设计小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古典文学迁移教法课程设计小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古典文学迁移教法课程设计小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文学迁移教法课程设计小记(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古典文学迁移教法课程设计小记古典文学迁移教法课程设计小记迁移教学法就是从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点入手,由知识点的迁移、扩展形成知识线条,再由线的丰富、类比形成知识面,再借由其他专业课、专业根底课、根底课的知识面通过积累、分析、综合形成立体的知识体系。在教师引导下,将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内容和即将学习的内容建立起联络,使学生在熟悉的知识内容引领下逐渐向前推进,完成全部知识体系的学习积累。迁移,既可以是详细技术的和知识的迁移教学,也可以是原理理论的迁移,甚至是方法方式的迁移。一、传道向授业迁移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既可以通过传道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详细技术,也可通过技术总

2、结出道理;既可以正向迁移也可以逆向迁移。职业教育不是单纯的学习道理,而是首先要求学生学会一门技术掌握一门手艺。北京某大学的计算机实验室墙面上挂着一块小牌子:理论够用,理论为主。职业教育更是应该首先让学生掌握技术,应用于理论。在这一层面,教师如何做到从授业迁本文由论文联盟.Ll.搜集整理移到传道,或者先传道而后授业?这里有一个修与悟的关系,悟是理解、掌握、醒悟、明了;修,是修习、修学、选修、必修。因悟而修,是解悟;因修而悟,是证悟。先明白技术原理再去学手艺、技术是因悟而修;先学技术进而明白技术蕴含的道理,是因修而悟。详细应用的顺序,应该结合不同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而定。现代高职教育应该让每一个受

3、教育者找到适宜的位置,尽量防止高不成低不就的夹心层现象。正如龚自珍所说: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修与悟的辩证关系其实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既懂得技术的道理,又懂得技术的应用。教师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理论和理论相结合,原理和详细事例相结合:有修有悟,穿插运用,信手拈来。可以把理论和理论相结合的教师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双师型人才。二、教学理论实录很多高校、很多专业都开设中国古典文学课,它是我校古建专业的一门专业根底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的最低要求是学生背诵经典诗词作品,而比较高的要求那么是学生透过古典文学可以把古典文学和古建专业相结合,明白古建筑是从哪来的、是怎么来的

4、,加深对中国古建筑的认识和理解。其实,古典文学和古典建筑归根结底都是古典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类的课程不会立竿见影显现教学的直接效果,它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到达与古典艺术形式交融的目的和状态。我们在为古建筑专业学生讲授这门课的过程中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究,和同行交流。对于古典文学这样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拿捏和掌握非常重要,也是课程设置的基矗假设规定课时是40课时,那么假设任课教师只是粗浅地讲下来,那么每一章节都难以展开,对详细的知识点难以深化,课程完毕之后学生还是所学寥寥、一头雾水;假设教师精讲、细讲,那么每一个章节几乎都可以讲40学时。所以任课教师在对课程进展设计的时候

5、就要紧紧抓住授课对象的专业特点,有的放矢抓住重点,有目的有条理进展课程归纳和提炼。我们可以比照下面两种教法的异同和效果:1现代化的传统教学将每一章节的诗词歌赋用PPT幻灯片制作演示投影,精巧的古典绘画插图,知名播音员的诗词朗读音频,诗词作者的生平简介,诗词作品的写作时代背景介绍,诗词的现代汉语翻译,诗词表达作者隐含思想的提醒。这可以说是一堂标准传统授课方式的课程方案,虽然内容丰富,虽然使用了现代教学的幻灯片演示,图文并茂的插图,电子设备音频输出,但是并没有考虑授课对象的专业方向和专业背景以及这门课程在整个古建筑艺术设计课程中的作用,没有明确的专业印记和特征。换句话说,如此的课程设计可以给任何一

6、个专业任何一个年级的学生讲授。没有针对性,没有解决问题的目的性,仍然是传统授课。只是把传统的课程内容经由现代化的电子教学设备展现出来,其内容和本质还是传统授课。课堂的理论知识和专业课程是否可以结合,结合是否严密,结合得是否有机是检验课程设计效果的标准。2迁移教学设计如何将古建筑知识体系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古典文学相结合,将古代文学知识揉进古建筑艺术设计,我们进展如下尝试,例如唐诗中的楼、宋词中的庭、元曲中的台、明清小说中的阁。也可以设成:唐诗中的亭台楼阁、宋词中的栏杆庭院元曲中的雕梁画栋、明清小说中的水榭花木,诸如此类,将古典文学进展总结提炼归纳,把其中和古建筑有关的知识点提取出来和

7、古建筑知识共同讲授。下面以宋词章节的课程设计为例对迁移教法进展展示。知识点导入部分:宋词中的庭院,先给学生看琼瑶的小说?庭院深深?的剧照,对小说简单介绍之后讲小说名字?庭院深深?的由来。知识线形成部分:由琼瑶剧照?庭院深深?引出欧阳修的庭院深深?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提问学生庭院为何深深?假设学生不能立即答复出来,那么教师可以引导:面阔是指木构建筑正面两檐柱间的程度间隔 ,进深那么是指建筑物纵深各间的长度。所谓庭院深深,就是进深方向的尺寸比较长。然后向学生介绍古建筑平面布局的特点和形式。中国古建筑无论皇宫还是民居都是平面展开,用进深表达院落的间隔 大小规模,四合院有一进

8、院、二进院、三进院之分。除此之外,院落的平面是四方形,而且轴线清楚,左右对称,这种平面布局是和中国古人的宇宙观严密联络在一起的,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所以表达在建筑布局上也是方方正正的四边形。另外,院落的平面还有一个特征是左右对称,这和一进、二进、三进院落一样都是规矩方圆、等级制度在建筑中的反映,这是儒家思想的范畴。接下来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整首词进展翻译、解释。然后教师对创作背景进展介绍,对作者的思想进展总结和分析。对其中的名句传承进展拓展,比方,李清照非常喜欢欧阳修的这首词,尤其是庭院深深深几许一句,还因此作词?临江仙?效仿: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热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

9、其声即旧?临江仙?也。借此,让学生比照欧阳修的词和李清照词的风格特点,学生答复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进展丰富和润色,引出豪放派和婉约派的概念。进而向学生介绍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以及其中的古建筑知识。这样,古建筑的景和词人的情有机结合在一起,宋词的精华和重点知识,寓情于景寓景于词,水到渠成完美结合,便于学生对所学古建艺术的知识进展横向的考虑和比照,加深专业知识的记忆以及宋词文学修养的提升。知识面扩展部分:向学生介绍今天我们能见到的词,比方歌词。歌词中古典文学的文脉明晰可见,比方取自古典意境的周杰伦的?菊花台?、比方周传雄的?寂寞沙洲冷?,周杰伦的?青花瓷?,凤凰传奇的?月亮之上?等

10、。这些现代词人一首三分钟的作品,往往要背后下上三十年的苦功研习古典的精华。同理,一个建筑师首先应当成为一个古典文化的承载者,然后才能成为传播者。三、课程设计小结宋词的迁移法单元设计有两个时空轴线,横向的空间轴:欧阳修李清照;纵向的时间轴:李清照琼瑶,欧阳修莫言等作家,无一不是深受古典文学文化的深化影响大师。这两个时空轴交汇形成知识面。单一的古典文学识记即使有比照、类比和专业知识扩大还是不够的。扩展迁移,那么是古建中有古诗词,古诗词中表达古建。教师应该对古典知识进展深层次挖掘,和当代作品当代生活建立联络,使学生明白:古典文学不仅仅是知识和历史,还要懂得它在今天的演绎形式以及它可以穿越古今而不衰的

11、道理,到达在潜移默化中传道的初衷。这样的教学链条设计环环相扣,水到渠成,既不突兀又无断层,即将所有宋词的精华和重点讲到,又详细结合了古建筑详细知识,使古建专业的学生能和自己的知识结合,既有熟悉的内容又有新的知识收获,水乳交融学有所得。整个课程的单元设计,贯穿了古典文学、古建知识、儒家文化、古典美学、古典哲学,宋词蝶恋花庭院四合院一进二进三进的院落天圆地方儒家思想美学特征次序规那么等级制度李清照?临江仙?豪放派与婉约派豪放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婉约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当代词人的完好顺序。在教师引导下通过点线面的教学,学生即可将前期学习的古建筑概论、瓦石、彩画知识与古典文学结合、比照、综合,形成完好的古建筑立体知识体系。古建研究所所长王世仁说:建筑师拼来拼去拼的是知识。所以课程改革的难点,不仅仅是授课形式和方法的改变,而是对教师的知识构造、知识体系、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课教师要对古建知识有全面深化的认识,才能讲好一门或一堂专业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