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人口学试题及讲解

上传人:熏** 文档编号:116028231 上传时间:2022-07-04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1.1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社会人口学试题及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社会人口学试题及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社会人口学试题及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资源描述:

《社会人口学试题及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人口学试题及讲解(9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多选题举例:多选题举例:造成我国目前生育率水平下降的原因有:造成我国目前生育率水平下降的原因有:A 子女子女教育费用支出过高教育费用支出过高 B 子女抚养成本过高子女抚养成本过高 C 育龄期夫妇事业发展压力育龄期夫妇事业发展压力 D 育龄期夫妇不孕不育水平上升育龄期夫妇不孕不育水平上升多选题举例:多选题举例:造成人口死亡的原因有:造成人口死亡的原因有:A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 B 环境污染环境污染 C 交通事故交通事故 D 自杀自杀 1.有关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下列叙有关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述正确的是(B )A.自然环境因素一直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自然环境因

2、素一直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B.自然环境因素曾经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曾经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C.矿产资源开发不会引起相应的人口迁移和流动矿产资源开发不会引起相应的人口迁移和流动 D.家庭原因引起的人口迁移也属于自然环境因素家庭原因引起的人口迁移也属于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的影响(第七章四、城市化的作用和影响四、城市化的作用和影响(一)作用(一)作用 1 1、推动了城市本身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本身社会经济的发展 2 2、促进了城市之间经济联系的加强、促进了城市之间经济联系的加强 3 3、有利于人口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人口质量的提高 4 4、有利于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有利

3、于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二)问题(二)问题 思考:城市化会带来哪些问题?思考:城市化会带来哪些问题?过度城市化的进程也造成了生态平衡的过度城市化的进程也造成了生态平衡的破坏和社会生态的恶化,给社会经济发破坏和社会生态的恶化,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压力展造成压力 城市化与青少年犯罪城市化与青少年犯罪 城市化过程会造成和强化不同阶层和利益集团城市化过程会造成和强化不同阶层和利益集团的矛盾的矛盾 城市化过程促使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城市化过程促使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城市化过程促进城市的繁荣,使城市生活充满城市化过程促进城市的繁荣,使城市生活充满享乐和诱惑享乐和诱惑 城市化过程使不同的价值观念对立冲撞城市化

4、过程使不同的价值观念对立冲撞 城市化过程使家庭的规范功能弱化城市化过程使家庭的规范功能弱化 城市化过程引起人际关系的变化城市化过程引起人际关系的变化 城市化过程使人、财、物的流动加剧城市化过程使人、财、物的流动加剧 过度城市化使城市防范犯罪的警力相对不足过度城市化使城市防范犯罪的警力相对不足选择题:选择题:1 1、第一部系统阐述人口理论的书是、第一部系统阐述人口理论的书是:(:(D)D)A A、16621662英英 约翰约翰格兰特格兰特关于死亡率表的自关于死亡率表的自然和政治观察然和政治观察 B B、17411741德德 约翰约翰苏斯米尔苏斯米尔神圣的秩序神圣的秩序 C C、16761676英

5、英 威廉威廉配第配第政治算术政治算术 D D、17891789英英 马尔萨斯马尔萨斯人口原理人口原理 2、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在、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在100万以上的民万以上的民族有(族有()个。)个。A、18 B、19 C、15 D、7A 3、世界人口日是哪一天?、世界人口日是哪一天?A、1月月11日日 B、11月月7日日 C、7月月17日日 D、7月月11日日 4、人口资料收集包括哪几种基本方法:、人口资料收集包括哪几种基本方法:(ABC)A、人口普查、人口普查 B、抽样调查、抽样调查 C、户口登记、户口登记 D、集中清查、集中清查 5、2010年年11月开始的是我国第几次人月开始的是我国第几次人

6、口普查?口普查?B A、第五次、第五次 B、第六次、第六次 C、第七次、第七次 D、第四次、第四次 6、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我国人口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我国人口总共为(总共为(B )。)。A、129355 B、129533 C、119533 D、119355 7、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我国人口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我国人口总共为(总共为(A )。)。A、133972 B、139972 C、129533 D、129355 8、2000年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年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提高为(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提高为(A)岁。岁。A、73.40 B、71.40

7、C、74.30 D、77.40 9、以下关于死亡格局说法正确的有哪些?、以下关于死亡格局说法正确的有哪些?(ABC)A、一般女性人口死亡率水平低于男性人口。、一般女性人口死亡率水平低于男性人口。B、一般婴儿死亡率和老年人死亡率较高。、一般婴儿死亡率和老年人死亡率较高。C、一般青少年死亡率较低。、一般青少年死亡率较低。D、死亡原因由慢性病、老年病、难以防治的、死亡原因由慢性病、老年病、难以防治的顽症向可防治的急性病和烈性病转变。顽症向可防治的急性病和烈性病转变。10、目前,我国城镇人口死亡的首要原、目前,我国城镇人口死亡的首要原因是(因是(A )。)。A、恶性肿瘤、恶性肿瘤 B、脑血管病、脑血管

8、病 C、心脏病、心脏病 D、损伤和中毒、损伤和中毒 11、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移、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移到乙地的是(到乙地的是(C)A.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解决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的问题解决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的问题 D.甲地环境优美甲地环境优美12、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差异的特征有、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差异的特征有(D)A.农村人口中文盲人口占一半以上农村人口中文盲人口占一半以上 B.城市人口以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为主城市人口以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为主 C.县镇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小于城市县镇人口中初中文

9、化程度的人口比重小于城市 D.农村人口以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农村人口以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为主 13、下面四幅人口变化曲线图中,横轴表、下面四幅人口变化曲线图中,横轴表示时间,示时间,若纵坐标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若纵坐标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四图中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变化趋势是四图中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变化趋势是(D)A.甲甲 B.乙乙 C.丙丙 D.丁丁14、美国人口增长与中国人口增长相比显著的特点是(、美国人口增长与中国人口增长相比显著的特点是(C)A.自然增长率高自然增长率高B.人口呈负增长人口呈负增长 C.人口机械增长比重大人口机械增长比重大D.人口死亡率低人口死亡率低 下面四图是一

10、些国家的轮廓下面四图是一些国家的轮廓(比例尺不比例尺不同同),请判断属于,请判断属于“过渡型过渡型”人口再生产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国家是类型的国家是(B)解析解析 首先根据国家的轮廓特征判断出:首先根据国家的轮廓特征判断出:A为美国,为美国,B为埃及,为埃及,C为英国,为英国,D为日本。为日本。美国、英国、日本为发达国家,属于美国、英国、日本为发达国家,属于“现现代型代型”人口再生产类型。埃及为发展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埃及为发展中国家,属于家,属于“过渡型过渡型”。答案答案 B 1、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11、(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C )A B C D图1 2.下列国家和地区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第三阶段下列国家和地区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第三阶段的是(的是(C )A.美国、加拿大美国、加拿大 B.澳大利亚、韩国澳大利亚、韩国 C.巴西、埃及巴西、埃及 D.中国、新加坡中国、新加坡 图2 3.人口再生产发展第一阶段和第四阶段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再生产发展第一阶段和第四阶段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均较低,根本的原因在于(均较低,根本的原因在于(C )A第一阶段的低自然增长率是由低出生率引起的第一阶段的低自然增长率是由低出生率引起的 B第四阶段的低自然增长率是由高出生率引起的第四阶段的低自然增长率是

12、由高出生率引起的 C第一阶段的低自然增长率是由高死亡率引起的第一阶段的低自然增长率是由高死亡率引起的 D第四阶段的低自然增长率是由低死亡率引起的第四阶段的低自然增长率是由低死亡率引起的 4、(1)改革开放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改革开放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因素是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因素是(3)(2)20世纪世纪90年代伊拉克居民大量年代伊拉克居民大量向外迁移的主要因素是(向外迁移的主要因素是(5 )(3)导致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导致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因素是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因素是(1 )5、与我国、与我国20世纪世纪5080年代中期相比,年代中期相比

13、,80年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C)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 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 A.B.C.D.6、工业革命前,世界人口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前,世界人口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是是(D)A.人口出生率低人口出生率低 B.人口死亡率高人口死亡率高 C.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社会生产力水平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 7、甲市、甲市2

14、008年户籍人口出生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万人,出生率为率为0.699%;死亡;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持续14年。甲市可能是(年。甲市可能是(C )A.西宁西宁 B.延安延安 C.上海上海 D.广州广州 8、我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直辖市是(、我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直辖市是(D)A.京京B.津津 C.沪沪D.渝渝 9.黑河黑河腾冲一线东部人口约占全国的(腾冲一线东部人口约占全国的(D)A.6%B.43%C.57%D.94%10.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与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相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与世界

15、平均人口密度相比(比(C)A.已接近世界平均人口密度已接近世界平均人口密度 B.略大于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略大于世界平均人口密度 C.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多倍多 D.远小于世界平均人口密度远小于世界平均人口密度三、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原因三、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原因(1)传统的父系宗法(重男轻女传宗接代)传统的父系宗法(重男轻女传宗接代)(2)体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 (3)养儿防老)养儿防老 (4)妇女地位低下)妇女地位低下 (5)计划生育政策和二胎照顾政策)计划生育政策和二胎照顾政策讨论:人口性别比失衡将带来讨论:人口性别比失衡将带来哪些社会问题?哪些社会问题?1、没有竞争力的男

16、性,会增加未婚的概率。、没有竞争力的男性,会增加未婚的概率。2、“骗婚骗婚”或婚姻欺诈现象会层出不穷。或婚姻欺诈现象会层出不穷。3、青年女性尤其是家庭经济情况较差的女性,、青年女性尤其是家庭经济情况较差的女性,易于在婚姻买卖中被作为交易品。易于在婚姻买卖中被作为交易品。4、找不到配偶的男性会成为性犯罪的诱因。、找不到配偶的男性会成为性犯罪的诱因。5、男女结婚的婚龄差将增大,、男女结婚的婚龄差将增大,“大男小大男小 女女”、“大女小男大女小男”的状况会日益普遍。的状况会日益普遍。6、男性单身家庭会增加。、男性单身家庭会增加。7、男性、男性“第三者插足第三者插足”的现象将会逐渐的现象将会逐渐严重,

17、影响社会稳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8、离婚率会居高不下,残损家庭会增加。、离婚率会居高不下,残损家庭会增加。9、性交易将日益泛滥。、性交易将日益泛滥。10、性病的传播会难以有效控制。、性病的传播会难以有效控制。控制出生性别比失衡的控制出生性别比失衡的重要手段重要手段 党和政府部门加大对生育选择的监控;党和政府部门加大对生育选择的监控;对对B超等能够予以性别选择的医检设备进行严超等能够予以性别选择的医检设备进行严格管理;格管理;对非法经营的机构和个人追究经济责任及刑事对非法经营的机构和个人追究经济责任及刑事责任;责任;消除女童辍学现象;消除女童辍学现象;消除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等。消除就业中的性别歧

18、视等。1、人口合理容量的要求,发达国家应(、人口合理容量的要求,发达国家应(B)超出本国范围索取资源,发展生产超出本国范围索取资源,发展生产 建立公平的秩序,使多数人有追求高质量建立公平的秩序,使多数人有追求高质量生活的权利生活的权利 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 加快人口的增长,保持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加快人口的增长,保持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速度 A.B.C.D.2、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B )A.10%B.20%C.30%D.40%3、计划生育实现了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计划生育实现了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根据性转变,根据国家人口

19、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图中表示图中表示2033年的点可能是(年的点可能是(D )A B C D 4 4、目前我国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目前我国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为什么还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为什么还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A A)A A人口基数大人口基数大 B B经济迅速发展经济迅速发展 C C资源分布不均资源分布不均 D D生产力地区差异大生产力地区差异大 5 5、20052005年元月年元月6 6日,是我国大陆日,是我国大陆“1313亿人口亿人口日日”,巨大的人口数量,再一次向我们敲响了,巨大的人口数量,再一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我国人口警钟。我国人口“增长高峰增

20、长高峰”的形成主要由于的形成主要由于(B B )A.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 B人口基数大人口基数大 C C人口死亡率低人口死亡率低 D D国外人口迁入国外人口迁入 6、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地区人口与面积之比,人口、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地区人口与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地区人口与耕地面积之比生理密度是一个地区人口与耕地面积之比。四个国家中,耕地占国土面积比例最大的是(四个国家中,耕地占国土面积比例最大的是(A )A甲甲 B乙乙 C丙丙 D丁丁 7、以下关于、以下关于A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 )A.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会产生婚育方面迁入人

21、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会产生婚育方面的社会问题的社会问题 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C.该市因人口迁入而改变了就业结构该市因人口迁入而改变了就业结构 D.迁入人口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迁入人口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 8、迁入人口对城市的负面影响可能有(、迁入人口对城市的负面影响可能有(D )、)、减轻了该市的就业压力减轻了该市的就业压力制约了该市的经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济发展 加剧了该市的环境问题加剧了该市的环境问题 加大了该加大了该市的基础设施的压力市的基础设施的压力 A.B.C.D.9、人口性别比超过、人口性别比超过l30的

22、省级行政区有的省级行政区有(A )A豫、皖、赣、粤、琼豫、皖、赣、粤、琼 B湘、桂、鄂、冀、琼湘、桂、鄂、冀、琼 C浙、苏、闽、晋、琼浙、苏、闽、晋、琼 D滇、贵、川、鲁、琼滇、贵、川、鲁、琼 1010、要改变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不合理状、要改变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不合理状况,关键在于(况,关键在于(C C )A A调整人口政策调整人口政策 B B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就业岗位 C C转变生育观念转变生育观念 D D改善医疗条件改善医疗条件三、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三、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一)伴随人口老龄化而出现的社会劳动力的老化,(一)伴随人口老龄化而出现的社会劳动

23、力的老化,将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将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二)由于人口老龄化而使老年抚养比上升,社会负(二)由于人口老龄化而使老年抚养比上升,社会负担加重担加重(三)由于人口老龄化而使老年人口问题更加严重(三)由于人口老龄化而使老年人口问题更加严重(四)由于人口老化而使社会发展的节奏减慢,使社(四)由于人口老化而使社会发展的节奏减慢,使社会的活力减退,使社会运行的速度降低会的活力减退,使社会运行的速度降低1图示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图示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D)A B C D 2、“长寿村长寿村”是指人口预期寿命较长或百岁是指人口预期寿命较长或百岁以上老人比例较高的村

24、庄。在下列影响以上老人比例较高的村庄。在下列影响“长寿长寿村村”形成的因素中,最不可能的是形成的因素中,最不可能的是 (C )A.饮用水质量好饮用水质量好 B.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清新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清新 C.山区闭塞,受外界干扰小山区闭塞,受外界干扰小 D.海拔高度适中,气候凉爽宜人海拔高度适中,气候凉爽宜人A 国 B国 C国 D国3.将来可能出现人口就业压力较大的国家是(A)AA国 BB国 CC国 DD国A造成俄罗斯造成俄罗斯1950年性别比低的原因可能是战争年性别比低的原因可能是战争B珠三角性别比低主要是轻工业发达,女性劳力多珠三角性别比低主要是轻工业发达,女性劳力多C曲线曲线表示的男女

25、比例较协调表示的男女比例较协调D曲线曲线表明到表明到2010年,男性人口会大幅上升年,男性人口会大幅上升4、叙述不正确的是(、叙述不正确的是(CD )5、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有(、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有(A )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 劳动力不足劳动力不足 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 男女比例不协调男女比例不协调 贫困人口增多贫困人口增多 A B C D 6.2005-2050年,关于我国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年,关于我国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C )A 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发展提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供了有

26、利条件 B少年人口比重增加,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将有所加快少年人口比重增加,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将有所加快 C 老年人口比重增加,需要加大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老年人口比重增加,需要加大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D 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会促进我国城市水平的提高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会促进我国城市水平的提高 7、处于、处于“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期”的人口结构特征应的人口结构特征应该是(该是(B )A高少儿、低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高少儿、低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 B低少儿、低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低少儿、低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C低少儿、高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低少儿、高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 D高少儿、高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高

27、少儿、高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 8、一些农村的人口老龄化比城市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农村的人口老龄化比城市严重的主要原因是(D )A农村人口身体素质更好农村人口身体素质更好 B城市环境问题较严重城市环境问题较严重 C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更多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更多改善 D农村地区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农村地区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 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是(C )A拉动农村消费拉动农村消费 B老龄劳动力有丰富的生产经验,有利于促进当地老龄劳动力有丰富的生产经验,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经济发展 C农村地区赡养费用提高,农业投入受牵制农村地区赡养费用提高

28、,农业投入受牵制 D有利于促进城市郊区化有利于促进城市郊区化 9与一胎相比,二胎、三胎性别比偏高的与一胎相比,二胎、三胎性别比偏高的直接原因是直接原因是(D )A多子多福观念多子多福观念 B.家族观念家族观念 C.宗教观念宗教观念 D.选择性生育选择性生育 10、国务院要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下列说法正、国务院要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确的是(A )A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 B稳定稳定高生育水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高生育水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C.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性别比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性别比 D严格控制人口流动,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严格控制人

29、口流动,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1、近三十年来我国某省四个不同年份的人口、近三十年来我国某省四个不同年份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年龄构成示意图 如下:如下:四个年份的先后顺序是四个年份的先后顺序是A.B.C.D.D 2、20世纪、世纪、60、70年代我国人口再生产年代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类型属于 ,现在我国人口再生产类,现在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型属于 。原始型、传统型、过渡型、现代型原始型、传统型、过渡型、现代型过渡型过渡型现代型现代型 3、根据、根据“木桶效应木桶效应”,以某地的四类以某地的四类资源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资源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别为:8000、10000、6

30、000、4500,则,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D)A.8 000 B.10 000 C.6 000 D.4 500 4我国共有我国共有 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有有 个省,个省,个自治区,个自治区,个直个直辖市和辖市和 个特别行政区。个特别行政区。3423542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入量最大的是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入量最大的是 地区,人口净地区,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是流出量最大的是 地区。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地区。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 地区与地区与 地区。地区。东部东部中部中部中部中部东北东北6、据我国第五次人口

31、普查、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全国共有12.95亿人亿人,图中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岁人口的比重约是:A.93%B.23%C.13%D.60%7、习惯上,当一个地、习惯上,当一个地区老年人口比例达到区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时,说明该地以上时,说明该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从图中(我国部会,从图中(我国部分省区老年人比重分省区老年人比重%)可以看出,我国已经可以看出,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级行政区有:级行政区有:1、马尔萨斯的、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人口理论提出的两条提出的两条公理是什么

32、?公理是什么?A A 食欲和色欲食欲和色欲 B 人口增长和生活资料增长人口增长和生活资料增长 C 制约原理和增殖原理制约原理和增殖原理 D 积极抑制和消极抑制积极抑制和消极抑制 均衡原理均衡原理 两种限制人口方法两种限制人口方法2、以下属于定性研究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属于定性研究的研究方法有:D A 量表法量表法 B 问卷法问卷法 C 统计分析统计分析 D 实地研究实地研究 3、总和生育率是指、总和生育率是指B A 某个年龄组育龄妇女生育的活产婴儿数某个年龄组育龄妇女生育的活产婴儿数与相应年龄组的育龄妇女总人口数之比与相应年龄组的育龄妇女总人口数之比 B 平均每个妇女在育龄期生育的孩子数平均每

33、个妇女在育龄期生育的孩子数 C 活产婴儿与同期育龄妇女平均数之比活产婴儿与同期育龄妇女平均数之比 4、生育的更替水平是指总和生育率在、生育的更替水平是指总和生育率在(C )A 2.0 B 2.1 C 1.8 D 1.5 5、我国的政策生育率是(、我国的政策生育率是(D )A 1.50 B 1.78 C 1.22_2000年年 D 1.80 6、目前医学上公认的死亡是(、目前医学上公认的死亡是(B)A 以心脏停止跳动且无自主性的呼吸运动以心脏停止跳动且无自主性的呼吸运动作为标准作为标准 B 以脑细胞死亡作为脑死亡的标准以脑细胞死亡作为脑死亡的标准 C 各种反射消失、瞳孔放大各种反射消失、瞳孔放大

34、 7、(、(2009年广东)下图反应了人口受教育水平与人年广东)下图反应了人口受教育水平与人口预期寿命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口预期寿命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 相同学历段男性预期寿命高于女性相同学历段男性预期寿命高于女性 B 高学历段男女平均预期寿命的差距大于低学历段高学历段男女平均预期寿命的差距大于低学历段 C 各学历段男女平均预期寿命的差距不明显各学历段男女平均预期寿命的差距不明显 D 受教育水平越高,平均预期寿命越长受教育水平越高,平均预期寿命越长 8、世界人口分布中,海拔、世界人口分布中,海拔200米以下地米以下地区人口占全球人口的(区人口占全球人口的(A)A 56.2%

35、B 65.2%C 79.4%D 90%9、以下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迁移的特、以下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迁移的特点中,不正确的是(点中,不正确的是(B )A 1949-1957年间,尚未建立户籍制度,年间,尚未建立户籍制度,人口可自由迁移。人口可自由迁移。B 城市居民的流动性比农村居民大得多。城市居民的流动性比农村居民大得多。C 1966年年-1977年人口的经济迁移较弱。年人口的经济迁移较弱。D 1978年后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年后流动人口大量增加。1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A 城市人口水平低于城市人口水平低于40%的是城市化水的是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国家类型平较低的国家类型 B

36、 高度城市化国家,城市人口占高度城市化国家,城市人口占80%以以上上 C 2005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63%D 我国我国20世纪世纪80年代以前农村人口占总年代以前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一直高于人口比例一直高于80%11、(2005.上海理综上海理综.18)为了使上海市为了使上海市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合理,下列措施可行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合理,下列措施可行的是的是D A.控制人口密度控制人口密度 B.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人口素质 C.适当降低人口出生率适当降低人口出生率 D.适当提高人口出生率适当提高人口出生率 12、(、(2008年全国)该市年全国)该市1982-2000年年(C

37、A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迅速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迅速 B 人口出生率高,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人口出生率高,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 C 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死亡率大幅度增高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死亡率大幅度增高 D 人口增长率高,大量青壮年迁入人口增长率高,大量青壮年迁入 13、(、(08年广东文基)读环渤海经济区四市年广东文基)读环渤海经济区四市图中,不相符合的说法是(图中,不相符合的说法是(D )A 北京人口吸引力加大北京人口吸引力加大 B 北京和天津的人口比重差距扩大北京和天津的人口比重差距扩大 C 唐山人口比重逐渐减少唐山人口比重逐渐减少 D 天津、廊坊两市的人口持续减少天津、廊

38、坊两市的人口持续减少 现状:现状:国家政策:计划生育国策将继续稳定,让国家政策:计划生育国策将继续稳定,让不让生二胎各省自行规定不让生二胎各省自行规定 父母担忧:生二胎的疑虑父母担忧:生二胎的疑虑讨论:如何描述我国目前的生讨论:如何描述我国目前的生育意愿现状?育意愿现状?P209经济、精力、教育(想多生却生不起)经济、精力、教育(想多生却生不起)第一章第一章 人口社会学概述人口社会学概述 人口的本质属性是:人口的本质属性是:B A自然属性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社会属性 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结合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结合第三章第三章 人口资料收集及研究方法人口资料收集及研究方法 收集人口资料最基本

39、、最科学的方法是:收集人口资料最基本、最科学的方法是:A A人口普查人口普查 B抽样调查抽样调查 C户口登记户口登记第四章第四章 人口生育人口生育 影响生育率的根本决定因素是影响生育率的根本决定因素是 B A总和生育能力总和生育能力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受教育水平受教育水平第五章第五章 人口死亡人口死亡 人口死亡率最高的年龄段是人口死亡率最高的年龄段是 D A 0-4岁岁 B 10-14岁岁 C 75-79岁岁 D 100岁及以上岁及以上3.280.3953.56338.77第六章第六章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 根据我国根据我国“瑷珲瑷珲-腾冲线腾冲线”对我国人对我国人口地理二元划

40、分的理论,下列哪个省位口地理二元划分的理论,下列哪个省位于东部?于东部?D A 云南云南 B 贵州贵州 C 四川四川 D 广西广西第七章第七章 人口迁移人口迁移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ABCD A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 B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政治因素 D文化因素文化因素第九章第九章 人口性别结构人口性别结构 男性高于女性的人口性别结构形成男性高于女性的人口性别结构形成原因可能有:原因可能有:CD A年龄结构老化年龄结构老化 B战争战争 C移民移民 D风俗风俗第十章第十章 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年龄结构 人口年龄结构分为年轻型、成年型、人口年龄结构分为年

41、轻型、成年型、老年型,人口年龄中位数在多少是老老年型,人口年龄中位数在多少是老年型人口年龄结构:年型人口年龄结构:C A 20岁以上岁以上 B 25岁以上岁以上 C 30岁以上岁以上 D 35岁以上岁以上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人口婚姻与家庭结构人口婚姻与家庭结构 2005年我国家庭户均规模是:年我国家庭户均规模是:C A 4.33人人 B 2.70人人 C 3.37人人 D 5.05人人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我国森林蓄积量是世界的:我国森林蓄积量是世界的:D A 1/2 B 1/5 C 1/4 D 1/10人均矿产资源人均矿产资源人均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人均

42、水资源人均森林蓄积量人均森林蓄积量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人口问题分析人口问题分析 举例说明举例说明4个以上我国人口问题个以上我国人口问题人口数量庞大、生育意愿与生育政策有反差、人口数量庞大、生育意愿与生育政策有反差、人口性别比失调、老龄化、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人口性别比失调、老龄化、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平均教育资源不足、贫困人口就业困难、流动人口问题平均教育资源不足、贫困人口就业困难、流动人口问题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人口政策人口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于何时颁布?于何时颁布?A A 2001年年12月月 B 2002年年9月月 C 1982年年2月月 D 1988年年3月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