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学调节与聚散杨过

上传人:抢*** 文档编号:116022611 上传时间:2022-07-04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66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眼科学调节与聚散杨过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眼科学调节与聚散杨过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眼科学调节与聚散杨过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资源描述:

《眼科学调节与聚散杨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科学调节与聚散杨过(4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临床视光学基础 调节和聚散 眼视光学院眼视光学院2006年年4月月10日日视基调节辐辏调节(accommodation)B R C 视基调节辐辏对调节的认识o在十七世纪前不知道o1619年,Christopher Scheiner实验证明n远和近的物体不能同时聚焦在视网膜上n为看清不同距离物体,必须改变眼的屈光力n原理不明o1759年,Porterfield发现无晶状体眼不能调节o1849年,为人接受视基调节辐辏Accommodation定义o被定义为通过改变晶状体的焦长以改变入射光的聚散度的过程o调节的目的n主要是调整眼屈光系统的焦距,使固定的视网膜适应不同距离的注视目标,以便在不同时间看清

2、远近物体o通过改变晶状体的曲率而达到目的 视基调节辐辏调节的机制o调节时的形态和结构改变n晶状体改变p晶体外形加厚,前囊变凸,直径缩短,下沉,内部有晶体物质各组成部分的轴向移动n睫状体改变p调节是睫状肌收缩的结果调节是睫状肌收缩的结果n小带改变p调节时小带松弛视基调节辐辏调节的机制o调节的年龄性改变n解释老年改变焦距能力的减退(老视)n晶体纤维老化n晶体囊的弹性减弱视基调节辐辏调节的机制o睫状肌接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支配o副交感神经占主要视基调节辐辏调节和聚散环o调节的神经冲动是通过负反馈机制获得的o模糊像被认为是启动调节的一个主要因素o如果初步的调节不能使像变清晰,这一调节反应将反复产生

3、直至视网膜模糊斑减小到最小。视基调节辐辏调节的基本参数及其意义视基调节辐辏1、远点(far point)(调节远点)o眼能清晰地看到的最远距离处物体的位置 o此时眼处于休息状态,睫状肌完全松弛,眼屈光力最小o与眼主点的距离称远点距离(k)Mp P M b k视基调节辐辏2、近点(near point)(调节近点)o眼处于最大调节状态时所能看清的最近距离的物体所在位置o此时睫状肌极度收缩,眼屈光力最大 o离眼主点的距离称近点距离(b)b k k视基调节辐辏近点聚散度oB=1/b视基调节辐辏3、调节范围(调节域)o远点至近点的空间线性范围 o?远点在哪里视基调节辐辏调节幅度(Amp)o从眼的非调节

4、状态至充分调节所具有的调节能力 o调节远点和调节近点之间距离的屈光度表示形式o和近点聚散度的关系?o如果调节远点在无穷远处,那么调节幅度就等于是调节近点调节近点即近注视距离的倒数。视基调节辐辏o对于非调节眼:K=K+Fe-(1)o对于完全调节眼:K=B+(Fe+Amp)-(2)o得出:Amp=K-B-(3)o或:B=K-Amp-(4)K:像聚散度 K:主点屈光度 Fe:眼屈光力视基调节辐辏例o一眼主点屈光为-4D,调节力为10D,求调节范围和调节幅度(矫正前后)o一眼的主点屈光为+4D,调节力为10D,求调节范围和调节幅度(矫正前后)视基调节辐辏眼镜调节和眼调节Spectacle and oc

5、ular accommodation视基调节辐辏眼镜调节和眼调节o眼镜调节As=-Ls=-1/lso物距(对于眼主点)PB=PS+SB=-d+lso如果,ls=-250mm,d=14mm,我们得到PB=-264mm,o眼镜调节As=1/0.250=4.00Do眼调节A=1/0.264=3.79Do对正视眼,眼调节总是小于眼镜调节o近视眼?远视眼?视基调节辐辏调节的分类o张力性调节(Tonic Accommodation):静息位的调节,区别于解剖位o反射性调节(reflex A):由于模糊像引起的调节o辐辏性调节(convergence A):由于辐辏引起的调节o近感知调节(proximal

6、A):由于感知近物,引起调节 视基调节辐辏调节的测量(调节近点或调节幅度)o移近法o移远法o负镜片法o动态检影法视基调节辐辏o移近法:将细微的视标向着被检眼移动,直到被检眼看到视标模糊o移远法:将细微的视标从眼前模糊的近端逐渐远移,直到被检眼看到清晰的视标。o单双眼o结果略有差异o移近法略高视基调节辐辏o负镜片法:被测眼观察远视力表,将负镜片逐档依次增加,直到看到视标模糊而不能转清。此时负镜片的绝对值就是调节力。o适用单眼视基调节辐辏调节幅度检测的影响因素o单眼和双眼测量o注视角度o视标的尺寸o年龄o气温o屈光不正视基调节辐辏Amp的估计o与年龄变化有关的调节幅度的公式n最大幅度25-0.4*

7、年龄n平均幅度18.5-0.3*年龄n最小幅度最小幅度15-0.25*年龄年龄 o调节幅度(屈光度)的公式:Amp100NPA(cm)+(RE-L)NPA代表调节近点(通常用厘米表示)RE代表被测者的屈光不正(屈光度)L代表在测量过程中所佩戴的眼镜的度数。视基调节辐辏调节反应o调节刺激为诱发个体产生调节的物体,一般指放置在眼前某近距离的视标,以该视标至眼镜平面的距离(m)的倒数来表达调节刺激的量。o调节反应为个体应对某调节刺激所产生的实际调节量。o调节超前,调节滞后视基调节辐辏调节刺激调节反应曲线视基调节辐辏调节异常o调节过强o调节麻痹o调节不足视基调节辐辏聚散集合(集合(convergenc

8、e,辐辏)和发散,辐辏)和发散(divergence)是双眼相互向内或向外的协)是双眼相互向内或向外的协同运动。同运动。视基调节辐辏Convergenceo当两眼同时看无穷远目标时,两眼的视轴是处于平行状态的。o当两眼共同注视眼前一定距离的目标时,两眼的视轴同时交叉在该目标,发生了两眼的集合运动 o当目标逐渐移近时,两眼的集合运动加强,配合两眼的调节作用,使两眼同时能看清同一目标,也就是对近物的两眼单视效果。视基调节辐辏聚散的分类o张力性聚散(Tonic vergence)o融像性聚散(fusional vergence)o调节性聚散(accomomdation vergence)o近感知性集

9、合(proximal convergence)视基调节辐辏集合(C)的单位o米角(meter angle,MA)n指一米处近物的双眼集合量,以集合近点q,则C=-1/q(q的单位是m)o棱镜度n米角与瞳距PD的乘积(p或PD单位为cm)nC=-2p*Q=-Q*PD(),Q=1/q 视基调节辐辏MA q ZR DRB C 2p QL ZL视基调节辐辏NPCnear point of convergence o当目标移近到一定距离,两眼不能继续保持单视,即形成复视,该处就是辐辏近点 视基调节辐辏辐辏近点的测量o视标的选择o记录破裂点,恢复点o正常值视基调节辐辏调节和辐辏的关系o单独活动 o注视25

10、cm n2.0D的远视患者n2.0D近视眼n辐辏相同o远视眼的调节超过辐辏,近视眼的辐辏超过调节 o过度的调节可伴随过度的集合 视基调节辐辏AC/A比率o调节和集合一起出现,当出现一定的集合量时,不同个体会出现不同量的调节,用调节性集合(用棱镜度来表示)和每单位调节(用屈光度D来表示)比率来表示,即AC/A比率。o正常3:15:1视基调节辐辏?o什么是调节?单位是什么?分类?o什么是辐辏?分类?有那些测量单位?o调节幅度是什么?有那些测量方法?o辐辏近点和调节幅度如何测量?视基调节辐辏第八章 老视(Presbyopia)o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调节能力下降,从而引起视近困难,需要另外增加凸透镜才能

11、有清晰的近视力。这种现象称为老视(presbyopia)o是生理现象,不是屈光不正视基调节辐辏老视及其发生o老视的发生和发展与年龄直接相关o发生的迟早和严重程度还与其他因素相关,如屈光不正,身高,阅读习惯,照明,全身健康情况等。视基调节辐辏年龄与调节o老视的实质是眼的调节力下降o年龄是影响调节力的最主要的因素o在人生的早期,调节力大约1525Do每年下降约0.250.40Do到40岁,眼的调节力已经不能满足近距离工作个需要,出现老花(老视)o估计的公式?视基调节辐辏与老视出现相关的其他因素o屈光不正o用眼方法o身体素质o地理位置o药物影响视基调节辐辏老视的症状o视近困难o阅读需要更强的照明度o视近不能持久视基调节辐辏老视的矫正o框架眼镜n单光n双光n多焦渐进片o角膜接触镜o手术视基调节辐辏小结o老视概念o症状o矫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