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素质及其培养精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15987647 上传时间:2022-07-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9.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师心理素质及其培养精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师心理素质及其培养精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师心理素质及其培养精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教师心理素质及其培养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心理素质及其培养精(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师心理素质及其培养一、问题的提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这一职业的性质及其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是教师自身的健康生活的需要,更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根据每日文萃所描述:今年四月初,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组对外公布了一项不太乐观的调查结果:sl90心理健康量表对辽宁省14个地市,16所中小学的292教师抽样结果显示: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5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49%的教师属于“心理疾病”,从研究结果看,女教师更为突出。这项调查引起全国教育各

2、界的重视,因为我们知道,心理素质不健康的教师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健全的学生,所以我们要认真地关注教师的心理素质,维护其健康的心理,才能更好的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本文以乐清地区的中小学教师为样本,对其心理素质进行了调查研究,目的是帮助他们更好的认识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学会自我调适,并能自我培养自己的健康的心理素质。二、研究方法(一)被试的来源及其特征 本研究是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先从乐清地区抽出0所小学和10所中学,再从每所学校中抽取5名教师,并控制好男女教师的比例。性别年龄中学/小学班主任人次(20)男女5305030中学50小学50是50否500555500表(一)(二)调查工具及使

3、用说明:本研究采用的调查工具是“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0),它是心理健康中应用中最为广泛的量表之一,他包括90个项目,具有容量大,反映精神症状面广、省时易于操作等特点从他的优点和被试的文化程度来看,sl-9最为合适。l90要求被试回答所有的9个项目,限定在最近出现的情况.每个项目采用5级记分制:没有1分,很轻分,中等3分,偏重4分,很重5分。这些症状由本人体会和评判。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真实性,此量表在上使用时是匿名进行的,并对被试作了保密承诺研究中实发份,收回100份,有效回收率90.1,符合统计测量。在分析调查时,以被试的“总分、阳性症状均分、躯体化、焦虑、强迫症状、抑郁、偏执、敌对、恐

4、怖、人际敏感、精神病性”这11项为精神症状因子,并对其进行研究.三、结果与分析根据scl-90的统计得出的总的结果的如下:(一)样本品定结果总体状况及分析先对100名的被试得分的平均分与全国正常常模比较,表格如下:总分阳均分躯体化焦虑强迫症状抑郁偏执敌对恐怖人际敏感精神病性被 试均分158。2。55。3216。269。7822。50。10。210。917。511常模范围91。168。71。492670。682。28。718。210.4221183。5。16125。521。48.711.4810。2619448。17比较结 果正常正常正常正常正常正常正常正常正常正常正常(表二)从表(二)中的数据

5、告诉我们,10名被试的得分的平均分,都处在常模范围之内,这说明平均的心理素质还算可以;但我们可以看出:这些被试得分的平均分明显偏向常模范围的上限(被试均分比较高),这些精神症状正向着超出常模范围的方向发展或者被试中已经有超出常模的个体存在,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二)从不同纬度上看研究结果并对其分析1。被试个体各精神症状超出常模范围的情况分析,表格如下:超出全国常模范围的情况人数(%)性别年龄中学/小学班主任女男3030中学小学是不是总分人次31181316511114%158。06.451。6.4。845.845.6阳性症状人次85131141411225。5746.4350555。144。躯

6、体化人次2616114214121412%261。5438。4653.846.553。84。1253。856。12焦虑人次2611211610412%265846。1553.85。161。548465.54。15强迫症状人次26131311412265055.854.153。4。15抑郁人次281445131414151%250505354.4355053.746。4偏执人次2111011101101011152。847.6252.347.6252。3847。247。6252.8敌对人次2215141113412744.4455.5651。854。1。848。518541。15恐怖人次2141

7、012121212311%2458。334。6750500504。1745.83人际敏感人次31161161161161511.618。351614835.64。395。48。精神病性人次713141413141151274。151.55。58151。848。155.64。4表(三)结果比较 (一) 从表(三)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从被试的个体角度而言,总分超出常模范围的人数为31人,占到总人数的1;“阳性症状”这一精神症状因子得分上超出常模范围的人数为28人,占到总人数的28.其他的精神症状因子的得分超出常模范围的人数也不少,如:“躯体化”这一精神症状因子得分超出常模范围的人数为26人,“焦

8、虑”这一精神症状得分超出常模范围的人数为2人,“强迫症状” 这一精神症状得分超出常模范围的人数为2人,而“抑郁、偏执、敌对、恐怖、人际敏感、精神病性”这些的精神症状得分超出常模范围的人数分别为28人、21人、7人、4人、1人、27人,这些数据说明了有一定数量超出常模范围的个体存在。 从性别角度看:女性的心理素质明显不如男性,在总分上女性的得分超出常模的有18人,比男性多人,即高出16。12个百分点。在躯体化上更是多了人,女性比男性要高出2个百分点,在“焦虑、偏执、恐怖、敌对、人际敏感”这些精神症状上超出常模女性的人数要比男性多,只有在“精神病性、敌对”上男性比女性高一点点。从年龄上看:30岁以

9、上和30岁以下超出常模范围的人数相当,这说明年龄对教师的心理素质的影响不是很大,在“阳性症状、强迫症状、恐怖”这些精神症状上超出常模的人数是一样的多,在其他项精神症状上超出常模的人数差别也不是很大。从中小学的教师来看:中学教师的心理素质不如小学教师,在总分上,中学教师超出常模范围的人数比小学超出常模范围的人数要多3人,在“焦虑”这一精神症状上可以明显看出,中学教师要比小学多出人,即高出23多个百分点在“躯体化、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敏感、精神病性“这些精神症状超出常模的人数中学教师要比小学教师要多,在其他精神症状上超出常模范围的人数中小学是一样的.从是否班主任角度来看:在总分上差别也比较大

10、,超出常模范围的班主任比非班主任要多3人,在“阳性症状”上要多4人,在“躯体化、焦虑、强迫症状、抑郁、恐怖”上要多2人,在“人际敏感、敌对”上要多1人、在精神病性“上要多人,在“偏执上要少一人。再从横向角度上分析“总分、阳性症状均分、躯体化、焦虑、强迫症状、抑郁、偏执、敌对、恐怖、人际敏感、精神病性”。 从总分这一行中看:性别之间的差距是最大的,女男超出常模的人数比是18:13,其次是中学教师和小学教师的比为:4,班主任与非班主任之间的比也为1:4,只有年龄之间的差距是最小的,即16:5。 从阳性症状这一行看:班主任与非班主任的之间的差别是最大的,即.84:。6,在年龄和中小学二项中的比是50

11、:5。从躯体化这一行看:男女之间的比是0:6,即36:。54,其他项的比例都是4:12.从焦虑这一行看:中小学的教师差别是最大的,为16:10,其他项的比例为4:1。 从强迫、抑郁、偏执、人际敏感这四行中可以看出:各项之间的差别不是很大从敌对这一行中可以看出:男女超出常模范围的人数比是15:12,即5.5:444。在恐怖这一行,男女之间的差别是最大的,即1:0。在精神病性这一行中可以看出:班主任和非班主任之间的差别是最大的.。.在这100名被试中,有项或8项以上精神症状因子得分高于常模范围的被试的人数为23人,其中各项精神症状范围的被试有7人,具体的分布如下表:性 别年 龄中学/小学班主任人(

12、%)女男3030中学小学是非823310121112112356。5243.85174。8352。1747。832。17。3全部3435271.43.42.865。1457144.81。4328。57表(四)结果比较(二)表(四)的数据显示:有8项或项以上精神症状因子得分高于常模范围的被试的人数为23人,说明这些被试个体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合格,并且其中7人所有精神症状因子的得分都超出了常模,可以肯定地说他们存在心理疾病了。从横向看:8项或8项以上精神症状因子得分高于常模范围的被试的人数女教师占到了6。52,中学教师占到了2。17%,班主任占到了2。1%。而出现心理疾病的女教师占到了71.,中学教

13、师占到了5.14%,班主任占到了7。4%。从这些情况中可以总结出:中学教师、女教师、班主任这三类教师的心理问题比其他教师要严重。同一对象在中学教师、女教师、班主任这三类教师集中表现出的结果有多大的可能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原因分析(一)从性别角度上看:女性天生的气质特征就表现出内心体念深刻而持久,考虑问题细致深入,比男性更容易烦恼和激动,对一点小事也会神精过敏,感情很容易受到伤害,把一些事放在心上,很难放下来,如果没有人开导或者自己还没学会自我调节,就会产生躯体化、偏激的心理。 从年龄上看:两者的差别不是很大,说明3岁以上和30岁以下的的心理素质相当,这说明2个年龄段都会有引起心理素质不健康的各

14、自因素:0岁以下,由于刚工作不久,在工作学习上还不是很适应,有些年轻教师还没找到合适的对象,更容易产生焦虑的心理.3岁以上的教师,要考虑的问题很多,来自家庭的、孩子的还有工作的,事事都要求完美,压力也很大的。如果工作中没有合作,生活中没得到理解和体谅,也会产生自卑等不良的心理,从而对心理素质造成危胁。 从中小学角度看:中学教师的心理素质不如小学教师,初中、高中学生要面临升学考试,这无疑给中学教师带来压力,考试指挥棒压的中学教师特别是毕业班教师喘不过气来。这在“焦虑这一精神症状中表现的十分明显,中学教师比小学教师超出常模的人数高出了23多个百分点. 从是否班主任角度看:班主任工作任务重,班级里的

15、事情一般要班主任负责,班主任还担任教学工作,本身工作任务已很繁重,再加上现在遇上新课程改革,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学生一有出入,班主任的责任也最大.重压加上担心易使人产生恐慌、焦虑、阳性症状、强迫等情绪,从而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从横向角度上分析:中学女性的班主任心理问题比较突出,首先她们具有女性的所有特性,又具有班主任的特点,又要面临学生升学的问题。从表(三)中“人际敏感”这一精神症状超出常模范围的人数高达31人,占到样本的,这说明被试在与人交往是存在不自在感和自卑感,这给他们带来了心理压力。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有“师尊生卑的观念,不知不觉中形成了独断、自我为

16、中心的个性特征,这会给人际交往带来负面影响;另外,在学校里,教师之间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如工作能力、工作成绩如何,学生发展状况、学习表现如何,评优等等,如果处理不好,同一单位的人就会相互猜疑、嫉妒等,这些都不利于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从“抑郁”和“敌对”这两个精神症状上来分析:两者超出常模范围的人数比较多,这些数据反映了教师忧郁苦闷的心理比较严重,敌对思想也比较突出.教师们年年做着重复性工作,没有多大的职业成就感和满足感,这与自己的职业愿望、理想不一致,于是教师感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没有实现,精神出现疲软状态,人也变的敏感、苦闷、失望、自卑,对工作兴趣减退,对教育发展态势默然,对育人方式消极迎合,讨

17、厌教学,有时甚至出现摔东西、骂学生的行为,这都是不利于心理健康的。从“阳性症状上分析:超出常模范围的人数为8人,占到样本的%,反映教师自我感到不佳的程度比较严重,如主观上感到身体的不适感,在与人交往过程中的不自在感和自卑感,生活工作中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更严重的会出现精神分裂的症状。原因分析(二)从表(四)中我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心理素质比较差,造成教师心理精神症状因子普遍偏高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社会对教师的评价给教师一定的心理压力:一直以来,社会赞美教师的是春蚕精神、蜡烛精神,强调的是奉献、责任,可是却忽视了教师作为一个平凡人的需要、获得,教师因为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18、,所以,在学校、社会等各处都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与不同的学生交往时更要控制自己的,以标准化、模范的姿态出现,往往压抑了正常的情绪和需要,这无疑加大了教师的压力,心理素质无形中受到影响。学校人际关系氛围也会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在教师的生活圈子里,除因工作需要之外的人很少,领导对教师的评价、认可、关心程度、教师的晋级、职称评定及教师关系之间等问题的公正与否,显的尤为重要。如果领导不懂团结教师,调和教师群体关系,同事之间又不懂的协助、合作、谅解,从而使的上下级之间、教师之间关系紧张,会使教师的工作热情减退,工作情绪不稳定,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紧张压抑,人际关系敏感,同事之间容易出现猜疑、敌对的

19、情绪,会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对教育改革的不适应。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教育领域的矛盾日渐明显。问题在于,一方面积淀下来的许多教育、教学弊端不仅没有改变,反而有过之而无不及,素质教育迟迟不能推展,在错误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作用下形成的教育环境,造成教师思想的矛盾与困惑,压抑了教师的个性发展、扼杀了创造精神;另一方面,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加之教师教学技能的欠缺和素质发展的滞后性,教师无法适应与不堪重负。所以,教师心理的焦虑、困惑日渐增多,教师承载了太多太多的矛盾,这些矛盾影响着教师的健康心理素质。4工作繁重,心理压力大。教师的工作时间远远超过小时,且班级学生偏多,学科繁杂,

20、教学任务偏重超负荷;加之多数学校仍按“升学率”“优生率”来考核教师,决定评优晋级和奖金发放;名目繁多的检查、考评、验收也使教师穷于应付、疲于奔命。5。教师本身具有的性格、气质,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不同,也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有些教师面对挫折,很坦然,作了下调整就好了,而有些教师面对挫折,悲观失望,委靡不振,或者紧张过敏,不懂的调整自己的心态,整日郁郁寡欢,长期这样,对心理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四、教师心理的培养教师心理培养(一)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呢?根据教师的职业特点,结合上面的原因分析,我认为应特别注意以下五个方面:。减轻心理压力,适应教育改革合理调整教师的工作时间,让教师有更

21、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多组织教师参加课外活动,在活动中,教师的心理压力可以缓解.调整班级人数,不要让班级人数太多,尽量避免一位教师进行多科教学。放松情绪,减轻压力,不要让不快乐的事放在心上,如果心理压力还是比较大,可以找知心的朋友聊天,这样可以消除心理压力。对学生和自己的期望不要太高 ,知足常乐,应量力而行,消除心理压力.2.正确理解身心关系教师是一个有语言、思想、情感,从事创造性劳动的社会成员.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如:学生调皮,教学上的困难,与同事之间的矛盾等这些都是引起心理不健康的原因;身体上的疾病也是引起心理不健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在实际的工作学习和生

22、活中,既要注意增加营养,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健康;同时又要注意发展自己聪慧的智力,培养高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个性,不断增强心理健康.3.正确对待紧张事件教师在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遇到紧张的生活事件。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这些紧张生活事件,是保持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社会上的各种事件和因素,如社会制度、风尚习俗、居住环境、经济收入等,都程度不同地影响到教师的心理健康.但是只有那些对教师产生威胁感、损失感和不安全感的社会心理刺激,才最容易使教师得病,而引起教师愉快感、舒服感的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往往有利也就是说,紧张的生活事件,对教师的心理健康危害最大.而教师通常是生活在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中

23、,对生活中的紧张事件思想准备往往不足,所以紧张事件发生后容易手足无措。所以,教师应增强适应紧张刺激的能力,莫让紧张事件刺激损害自己的心理健康。4.增强对挫折的耐受力在人生的道路上,挫折难以避免。但是怎样对待挫折,对挫折情境的耐受力如何,人与人之间差异很大。有的教师能忍受挫折,即使是遭受严重的挫折,也能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有的教师则稍遇挫折就一蹶不振,从此颓废沮丧下去;有的教师虽能忍受工作上的挫折,却不能忍受家庭不睦所带来的创伤,等等。能忍受挫折的打击而保持自身人格完整与心理平衡,这是适应能力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从理论和生活经验中认识到,挫折是人生现实生活中的正常现象,

24、不可避免。应当面对现实,并尽力克服面临的挫折情境,激励自己在挫折和失败后,再接再励,不断进取,自觉培养耐受挫折的能力。5.善于自我调节,做情绪的主人消极情绪有害于健康,积极情绪能促进健康,我们要保持心理健康,自然就要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究竟怎样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呢?一是增强意识调节.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的发生、发展以及情绪的强度、持续性等,人的意识都可以加以控制。因此,要善于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就要加强思想意识修养,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时常看到,那些思想意识修养水平高的教师,即使在学生的言行令人难忍的情境下,也能处事不惊,尽力克制,妥善处置;而有的教师意识调节能力差,碰到学生不服管教,

25、往往恼怒,大声责骂。结果,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师生矛盾激化。可见加强意识修养,锻炼经受强烈刺激的意志力,无论对教育学生还是促进教师自身心理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二是善用语言调节。语言是包罗万象的刺激物,它可以代替内、外现实刺激物引起或调节人的情绪及其他心理活动,为了控制自己易怒的情绪,就在自己住处的墙上挂上有“制怒二字的条幅。那些易于暴怒的老师们,也应学会用语言来调节自己的情绪,不妨也试一试。三是学会转移注意力.当消极情绪发生时,人往往会陷其中而不能自拔。怎么办?不妨设法使注意力从消极情绪转移到有兴致意义的活动方面去.譬如当你被忧愁、苦闷折磨的时候,可以去打打球,爬爬山,干一些心旷神怡的事

26、,从而使自己能远距离分析看待忧愁苦闷的原因,早日从烦闷中解脱出来。教师心理培养(二)以上是从个体人的角度谈了教师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但人总是生活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群体中,共同性质的教育活动和教学实践,总要形成群体社会的心理气氛。因此,要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提高,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1。全社会都来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第一:努力把“尊师重教落到实处,如:提高教师的工资,改善教学条件,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满足教师提出的合理要求,解决教师生活上的困难;第二:通过适当的方式引导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供机会让每为教师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掌握新的教育手段,从而跟上教育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中,要“以人为本”

27、,注重教师心理的培养;第三:从全社会角度改变对教师的评价系统,不能只依据学生的升学情况或学生的成绩来评定教师的工作成果和能力;第四:注重定期地对教师心理辅导,保证教师的心理健康,使每一位教师的心理保持健康的状态,对心理以出现疾病状态的教师给予及时的治疗;第五:重视师范教育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保证准教师的心理健康,使新教师能以健康的心理走上工作岗位。2。学校领导可以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第一:学校领导在思想上充分认识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重视本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引导教师向着良性发展;第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民主、平等、尊重和谐的学校心理气氛,鼓励教师参加文娱活动,丰富教师

28、的业余生活,培养教师多方面的兴趣;第三:给每位教师提供各种不同的方式和机会,使他们与外界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开拓他们的生活空间,开阔他们的视野;第四:努力健全、建立公正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教育领导者要给教师积极的鼓励;第五:改善教师的物质生活条件,尽量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关心教师的生活和心理需求,切实为教师排优解难;第六:给教师定期学习心理理论,不断提高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的认识水平,定期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并提供相应的心理辅导,如开设教师心理咨询的讲座。五、结束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如何,不仅是教师的个人的问题,更是关系未来社会发展的问题,所以要求全社会都来关注教师的心理素质,把维护教师的心

29、理健康看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来完成,并为此付出行动,作出努力。参考资料:1 高明书教师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版2.金盛华 发展和教育心理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5版3 赖发明 教师的心理健康的维护20年第二期4.谬正峰教师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版5. 漆书清 教育统计与测量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贾晓波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中国和平出版社附:教师心理调查问卷SC90 症状自评量表下表列出了有些人可能会有的问题,请仔细阅读每一条,然后根据最近一周来自己的实际感觉,选择最符合您的一种情况,填在后面的测验答卷纸中相应题号的评分栏中。 没有 较轻 中度 偏重 很重1、头痛 A B C DE2、

30、神经过敏,心中不踏实 BC E3、头脑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盘旋AB C D E4、头昏或昏倒 A E5、对异性的兴趣减退AB C D E6、对旁人责备求全 AB E7、感到别人能控制您的思想 B C D E8、责怪别人制造麻烦 A D E9、忘记性大 AB C D E0、担心自己的衣饰整齐及仪态的端正 A B C D E、容易烦恼和激动A B C 12、胸痛 A C D E13、害怕空旷的场所或街道 AB C DE14、感到自己的精力下降,活动减慢A B D E1、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A B C E16、听到旁人听不到的声音 A B D7、发抖A C DE18、感到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 A C

31、D E19、胃口不好 A CD E20、容易哭泣 A B C D E21、同异性相处时感到害羞不自在 A B C D E22、感到受骗、中了圈套或有人想抓住您 ACD E23、无缘无故地突然感到害怕 A C DE4、自己不能控制地大发脾气 B D E25、怕单独出门 A B C D E6、经常责怪自己 A B C D E2、腰痛 A BC D E28、感到难以完成任务 A CD 29、感到孤独AB C E0、感到苦闷 A B D E31、过分担忧 A B C D E3、对事物不感兴趣、 B CD E33、感到害怕A BD E3、您的感情容易受到伤害 D E3、旁人能知道您的私下想法A CD E

32、6、感到别人不理解您、不同情您 A B C D E37、感到人们对您不友好、不喜欢您 A B CDE8、做事必须做得很慢以保证做得正确 A B C D E9、心跳得很厉害 A B C D 40、恶心或胃部不舒服 B C D E1、感到比不上他人A C D E42、肌肉酸痛 A C DE43、感到有人在监视您、谈论您 ABD E44、难以入睡 B D E4、做事必须反复检查 6、难以作出决定 A BC E47、怕乘电车、公共汽车、地铁或火车 A B D E48、呼吸有困难 A B CD E49、一阵阵发冷或发热 A BC D50、因为感到害怕而避开某些东西场合或活动 A B C D E51、脑子

33、变空了A C DE52、身体发麻或刺痛 B E53、喉咙有梗塞感 A B C 54、感到没有前途没有希望 B CD E5、不能集中注意 A B C 56、感到身体的某一部分软弱无力 C 、感到紧张或容易紧张A B C E58、感到手或脚发重 A B C E9、想到死亡的事 AB CDE60、吃得太多 A C D E61、当别人看着您或谈论您时感到不自在 A BCD E62、有一些不属于您自己的想法 CDE63、有想打人或伤害他人的冲动AD E64、醒得太早AB C D E65、必须反复洗手、点数目或触摸某些东西 AB D 66、睡得不稳不深 ACE67、有想摔坏或破坏东西的冲动 BDE68、有

34、一些别人没有的想法或念头 A B C D E69、感到对别人神经过敏 AB D 70、在商店或电影院等人多的地方感到不自在 B E1、感到任何事情都很困难BC E7、一阵阵恐惧或惊恐AB C D E7、感到在公共场合吃东西很不舒服 B C D E74、常与人争论A B D 5、独自一人时神经很紧张A B CD E7、别人对您的成绩没有作出恰当的评价 A B D 7、即使和别人在一起也感到孤单AB CD 78、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定A B C D E9、感到自己没有什么价值 A BC E80、感到熟悉的东西变成陌生或不像是真的 A B C D81、大叫或摔东西A BC DE8、害怕会在公共场合昏

35、倒 B C D83、感到别人想占您的便宜 C D E84、为一些有关“性”的想法而很苦恼 A B CD 85、您认为应该因为自己的过错而受到惩罚 A C D E86、感到要赶快把事情做完 A B C D E87、感到自己的身体有严重问题 A C D E88、从未感到和其他人很亲近 B E89、感到自己有罪ACD E、感到自己的脑子有毛病 A D E注意,这里所指的“影响,既包括症状所致的痛苦和烦恼,也包括症状造成的心理社会功能损。二、答卷纸SCL90测验答卷纸F2F3FF56项目评分项目评分项目评分项目评分项目评分项目评分122742852535658310284551555621343316

36、697514150222631325471721733395278808114637481合计合计合计合计合计合计F7F8F9F10结果处理项目评分项目评分项目评分项目评分因素项粗分/项目数T分1347570788836837656278488880194960646689F/12E2/10F3/9F4/13F/10F6/6合计F7/7合计合计/6F9/F10/7合计表中的F、F2、,分别表示因子1(即躯体化)、因子2(强迫)、,为的是避免被试的敏感。此外,T分为标准分,计算方法为某因子的合计分除以某因子的题目数即为某因子分。如:若敌意一项合计分为6,题目数为6,则因子分为1。三、统计指标:S

37、CL90的统计指标主要有以下各项,最常用的是总分与因子分。、单项分:9个项目的个别评分值、总分:90个单项分相加之和3、总均分:总分/904、阳性项目数:单项分2的项目数.表示病人在多少项目中呈现“有症状”5、阴性项目数:单项分的项目数,即90-阳性项目数。表示病人“无症状”的项目有多少。6、阳性症状均分:阳性项目总分/阳性项目数;另一计算方法为(总分阴性项目数总分)阳性项目数.表示病人在所谓阳性项目,即“有症状”项目中的平均得分,反映该病人自我感觉不佳的项目,其严重程度究竟介于哪个范围。7、因分子:共包括9个因子,其因子名称及所包含项目为:()躯体化:包括1、12、7、40、42、48、49

38、、52、53、和58,共项。该因子主要反映主观的身体不适感。(2)强迫症状:3、10、28、38、4、5、5和5,共1项,反映临床上的强迫症状群.(3)人际关系敏感:包括6、21、4、36、37、61、6和73,共9项主要指某些个人不自在感和自卑感,尤其是在与其他人相比较时更突出。(4)抑郁:包括、5、20、22、26、9、0、3、2、4、1和79,共13项。反映与临床上抑郁症状群相联系的广泛的概念.(5)焦虑:包括2、7、23、33、39、57、2、7、80和86,共个项目。指在临床上明显与焦虑症状群相联系的精神症状及体验.()敌对:包括11、24、6、67、74和81,共6项.主要从思维、情感及行为三方面来反映病人的敌对表现。(7)恐怖:包括1、2、47、50、70、75和82,共项。它与传统的恐怖状态或广场恐怖所反映的内容基本一致。(8)偏执:包括8、18、8、76和3,共6项。主要是指猜疑和关系妄想等。(9)精神病性:包括7、1、5、62、77、84、85、7、88和9,共10项。其中幻听、思维播散、被洞悉感等反映精神分裂样症状项目。9、4、59、60、64、66及89共个项目,未能归入上述因子,它们主要反映睡眠及饮食情况.我们在有些资料分析中,将之归为因子1“其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