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中考语文复习练习2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15945124 上传时间:2022-07-0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0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中考语文复习练习2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中考语文复习练习2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中考语文复习练习2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中考语文复习练习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中考语文复习练习2(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湖心亭看雪 满井游记1、两篇文章写景都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无雕琢之感,甲文写出雪后之景的 清新淡雅纯洁静谧 特点,乙文则表现满井早春的 生机勃勃乍暖还寒 特点2、两篇文章在写景的同时抒发了独特的感受,说说你在读两篇文章时分别读出了作者的什么心情?凝静清绝(开阔辽远、纯洁静谧、清新淡雅)(1分) 生机勃勃(春意盎然、万物复苏、乍暖还寒)(1分)20答案要点:甲文 (1)表达了作者闲适恬静、远离世俗的雅趣。 (2)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3)表达了作者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4)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慨叹。(答对其中1点即可给2分) 乙文(1)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寄情于山水的情怀。(2

2、)表现作者淡泊名利,注重亲近大自然的愉悦心情。(3)表现了作者对都市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4)表现了作者不因官小职闲而懊丧,反而庆幸自己有游乐时间的达观个性。(答对其中1点即可给2分)11甲文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 的特点;从“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可以读出作者 和 的思想情怀和生活态度。爱莲说中也有含“独”字且意蕴相同的句子: 。(4分)12乙文抓住了初春景象 、 的特点,在生动的描写中,表达了作者 的情怀;用词上处处突出了早春景物的特征,如写柳条用“将舒未舒”,写麦田用“浅”,文中类似的词还有 、 凝静清绝(或开阔辽远、纯洁静谧、清新淡雅);特立独行和高洁傲岸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或

3、晋陶渊明独爱菊)12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热爱美好自然,厌倦都市官场生活 始、乍、新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1、 根据选段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 ,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2、 两段文字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说说它们所表现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处。世外桃源 与民同乐 (各2分) 19.(4分)共同之处:人民生活安逸。民风淳朴。人与人和乐相处。(答出两点就得满分,意思对3、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同岳阳楼记中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一句在写景上有两点相同:从时间的早晚变化写;从光线的明暗变化写.4、 醉翁亭记与桃花源记两篇文章的作者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深意?醉翁亭记一方面写了他热

4、爱大自然,陶醉于山水的喜悦,另一方面还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精神,表现了他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面对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的现象,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桃花源记则表现了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厌恶,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寄托了他对光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五柳先生传与醉翁亭记练习用选段中的语句回答以下问题。(1)五柳先生传中直接表现五柳先生性格、思想的两句话是_(2)醉翁亭记中描述醉翁亭形态及位置的句子是_4五柳先生和醉翁同是饮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1)“五柳先生”饮酒_(2)“醉翁”饮酒_5上述两个选段中都有一个成语一直沿用到今天。出自五柳先生传中的成语是_,该文的作者是_;出自醉翁亭记中的成

5、语是_,该文的作者是_。3(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答案:(五柳先生)在饮酒中自得其乐,并忘却荣辱得失;(醉翁)借酒助山水游乐之兴。五柳先生:在饮酒中自得其乐,并忘却荣辱得失.(忘怀得失)醉翁:借饮酒助山水游乐之兴,表达与民同乐情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练习甲乙两段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写出来。 甲: 乙: 4. 甲写登楼所见,乙写登山所见。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 5请从(甲)(乙)两段选文中各找出一个成语或常用的四字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甲) (乙) 7、甲文中的“进

6、”是指“ ”,“退”是指“ ” 。8、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岳文着眼于“ ”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 统一起来,抒发自己的情怀。9、从岳阳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答: 3甲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答“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可) 乙而乐亦无穷也(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也可) 4甲是写水景,乙是写山景; 甲写了朝暮之景,乙既写了朝暮之景又写了四时之景; 甲写景突出其阔大壮观,乙写景突出其秀美多变。5、(甲):“浩浩汤汤”或“气象万千” (乙):“水落石出”6、D

7、 7、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 3、(略) 8、忧 醉与乐 9、先天后天10.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一样,都是借景言情、感世抒怀之作。请根据提示,在空白处填上与文章主旨或者景物特点相关的词语。 岳阳楼记回荡着的恢宏之音。 醉翁亭记洋溢着的和谐之音。岳阳楼记写景侧重描写和 两种情境,表达迁客骚人 和之情,与“古仁人”的,形成鲜明对比。而醉翁亭记写景重点写了和之景,表达了作者的,其实质是 乙段中“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中的“乐”与甲段作者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内涵有什么不同?5、 两文都在此段中表明了自己的思想,在表达方式是都运用了和;并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岳的主旨句是,醉的主旨句是。 5

8、、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岳一文着眼于,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一文则寄情山水,将和统一起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6、两文作者虽都被贬,但仍有所作为,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6、 (1)甲文假借古仁人之心,抒发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的政治抱负。主要突出一个“”字;乙文中以“禽鸟之乐”和“游人之乐”衬托之乐,抒发作者的政治理想。突出一个“”字。 (2)甲段是全篇的重心,以“嗟夫”开启,兼有和的意味。乙段写。这一段有,有,更融入和,托出全文的主旨。岳阳楼记与小石潭记根据写作背景,我们可以知道三位作者都是同样的遭遇,但是,他们面对同样的遭遇,所表现出的态度是

9、否一样呢,请完成下列表格:作者遭遇原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的人生态度或政治抱负柳宗元被贬范仲淹欧阳修(三)1、对比三位古人的人生态度,你最欣赏哪一位?请说说你的理由?2、如果你也像他们一样,遇到了比较大的挫折,你会怎样面对?小石潭记与与朱元思书13甲、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水的特点:甲清澈(或:清);乙清澈(或:清)和湍急(或:急)。 描写角度:甲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 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14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

10、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流露出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淡泊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8、选文中写水都极具特色,结合选文,说说两位作者是如何把水的特点描摹出来的?(2分)9、甲文中作者抒写了“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看到富春江奇异景色后的感受,乙文中也写了柳宗元在看到小石潭的秀美景色后的感受,试比较他们写这些感受的目的有什么不同?(2分)8、与运用的是正侧面相结合描写,写出了水的清澈,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的湍急;小运用了侧面描写,写出了水的清澈。9、甲文中作者看到富春江景色后产生“望峰

11、息心”和“窥谷忘反”的感受,以此烘托出山水景物的魅力,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乙文作者看到小石潭的秀美景色后,产生“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之感,以此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情答谢中书书与记承天寺夜游4.简答。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_,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_。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_”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_”人(均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和 “_”。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 ”。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

12、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的语句中。4、描写、议论(答“抒情”也可) 闲、仙猿鸟乱鸣 沉鳞竞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山川 月色(月夜) 热爱自然,沉醉山水(意思对即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从文体看,甲文是一封( ),乙文是一篇山水( )。都是通过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用了( )、( )、( )的表达方式,但乙文除这些还有( )。 2、甲乙两文都是写景,都表现了景色的( ),但从写景的对象而言

13、,甲文写的是( )景色,乙文写的是( )景。 3、甲乙两文都是写景,但写法上却不相同:甲文主要通过( )( )多种角度的立体感受相结合写景,并且写景中( )景与( )景相结合。乙文则写景主要是运用( )的修辞手法,写一种错觉。 4、甲乙两文虽都是写景,景物特点却各有不同。甲文主要突出山川的( ),乙文却为我们写出了月光的( ),竹柏倒影的( ),为我们点染出一个( )、( )、( )的美妙境界。 5、从内容上看,这两文都有景物描写,甲文体现了作者( )、( )的志趣;乙文传达出作者( )的心境。 6、从思想感情上看,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但作者心绪不同。答中的陶弘景堪称隐居的“仙”人,

14、记中的东坡是受贬的“闲”人,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谈谈你如何看待这两种人。(见中考说明样题二) 7、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切景语皆情语。甲乙两文写景精妙纷呈,但抒情各有千秋,请分别具体谈谈两文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答中的陶弘景堪称隐居的“仙”人,记中的东坡是受贬的“闲”人,如何理解文中的“仙人”和“闲人”?1、书信 、小品(文) 描写 议论 抒情 记叙。2、秀美(美丽)、山川、 月。 3、视觉、听觉;静、动。比喻。4、秀美、清澈透明、清丽淡雅、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5、酷爱自然、归隐林泉、复杂微妙。6、略7、甲文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传达出作者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

15、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谈到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自得之情也对)(课后习题答案: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乙文传达出作者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等,种种难言之情尽在其中。8、仙人,传达出作者能与古今山水知音共赏美景的自得之情;闲人,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闲人指有闲情雅趣的人。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有志不得伸,一再被贬,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答谢中书书与与朱元思书3.【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 【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 4.【甲】【乙】两文都表达了

16、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4. 答案要点:热爱自然,娱情山水;避世退隐,鄙弃名利。12、甲文中统领全文的句子是“ ”;乙文中总领下文写景的句子是“ ”。( 12、(2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14、甲乙两文都是写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 的热爱之情。但两文的思想格调不尽一样,甲文全篇充满乐观情趣,而乙文则暗含作者对尘世生活的厌弃之情,从文中“ ”即可看出。(3分)14、(3分)山水自然;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2、甲乙两文都是山水小品文,从内容上看,两文对“山”和“水”都有极其传神的描写。甲文用“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 高

17、 ,水之 净 。乙文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动态比拟中写出了富春山的 奇 ;写水则突出水之 清 、水之 急 。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用夸张的手法,直接写水清,“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从侧面烘托,间接写水清。“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来描写水急甲乙两文都写到了猿,目的是为了表现大自然的生机盎然。甲文写“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是为了渲染清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闹气氛;乙文写“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是从听觉的角度表现大自然的生机盎然,令人神往。从写景手法上看,两文写景都采用了衬托和动静结合的写法。从结构上看,两文都采用了总分的结构。甲文总写山水特点的句子是“山

18、川之美,古来共谈”,乙文总写山水特点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自然景物往往会触动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说说看到优美的自然景物,两文作者分别有怎样的感觉?透露出怎样的心境? 答:甲文作者看到优美的山川景物,不禁发出“实是欲界之仙都”的感叹,传达出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愉悦之情;乙文作者看到富春江的美景,禁不住发出“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的感叹,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两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答:相同:都表达了热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乙文更多的

19、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三峡与与朱元思书4.对甲乙两段文字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文先写了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和凄婉美。B. 乙文不仅写出了江流婉转、随流飘荡的情形,也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丽大自然的闲适心境。C. 两文都写山水,所描绘的景色奇特秀美,山之奇、水之异给读者以深刻印象。D. 形色相依、动静相杂、虚实相应、骈散相间是两文在写景上的共同特点。5.下列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文的作者是北魏的郦道元,乙文的作者是南朝的吴均。B.由【甲】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可以联想到李白

20、望天门山中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C.【甲】文写猿鸣突出了环境的悲凉凄清;【乙】文写猿鸣则与其他事物共同表现了富春山的勃勃生机。D.【甲】文的“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乙】文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在描写水势上有异曲同工之妙。6、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通过“游鱼细石”写出水的清澈。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运用拟声叠词,构成一幅音韵和谐的画面。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7、写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

21、的一项是 ( )A.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8、甲乙两段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思想感情有差异,请结合原文的语句说说两文不同的思想感情。 9.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水流的湍急,但描写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甲文侧重于写水流之 ,乙文侧重于写水流之 ;甲乙两文都描写了难见天日之景,但着眼点却不同,甲文以“不见曦月”来写 ,乙文以“有时见日”来写 。10、比较两篇短文的异同。(1)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水的 、 等共同特征。(2)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 ,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

22、勃。4、B 5、B 6、B 7、A8甲文“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一句通过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忧伤。乙文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否定,同时也反悔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留恋和向往之情。 9、略10、(1)湍急、清澈;(2)凄凉或悲哀或凄清。(意对即可)送东阳马生序与孙权劝学从甲、乙两段所述读书人的故事中,你悟出了哪些读书学习的道理?请用自己的话归纳出三条。(3分)答:_ 21(3分)参考要点:(1)读书要动手(手自笔录);(2)要大量阅读(遍观群书);(3)借书要讲信用(计日以还;不敢稍逾约)(4)要质疑问难

23、,虚心请教(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5)要有名师指点(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我弟子填其室);(6)学习要谦虚、恭敬(未尝稍降辞色;立侍左右);(7)学习要有严师3.甲文是通过 和 两件事来反映宋濂求学经历的,乙文则是通过 从侧面反映了吕蒙的学习效果。 4.细读甲乙两文,谈谈宋濂、吕蒙两人的成功对你有什么启发?3借书抄录:奔走求师;鲁肃的言行4要想学有所成,必须不畏艰辛,虚心求学,刻苦读书;学习的起步晚了,只要坚持不懈,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爱莲说与记承天寺夜游3甲文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寄寓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乙文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 心情。3托物言志 壮

24、志未酬的苦闷与朱元思书与桃花源记3选文甲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势的,三峡一文也有一处是写水势的,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句子是: 。4选文乙中可以看出陶渊明厌倦尘世,向往 的思想,他的诗饮酒(之五)中“ , ”两句集中体现了这种思想。5选文甲描写富春江的美景时,抓住山 水 的特点,反映出作者 的生活情趣;选文乙通过描绘桃源美丽的自然风光,来表现桃源人 的生活,反映出作者的社会理想。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田园生活(乡村生活)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5奇(清急); 异(高、险);沉缅山水(寄情山水,热爱山水);安宁、闲适桃花源记与岳阳楼记3两则短文虽然同是写景散文,但是写作目的却

25、不一样。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两则短文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甲文表达的是 (2)乙文表达的是 4乙文中表达作者宏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5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微斯人,吾谁与归? 6请从(乙)段带线的句中任选一处你认为美的句子,说说这个句子美的理由。 3.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渴望。作者宽大的胸襟和抱负。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5.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6.略(扣住抓住了景物特征;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动静结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桃花源记与岳阳楼记2各用一句话说说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1)甲段的主要内容是 (2)乙段的主要内容是 3两则短文虽然同是写景散文,但是写作目的却不

26、一样。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两则短文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甲文表达的是 (2)乙文表达的是 4乙文中表达作者宏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5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微斯人,吾谁与归? 6请从(乙)段带线的句中任选一处你认为美的句子,说说这个句子美的理由。 参考答案:1.交错相通 有时2.渔人进入桃源,发现桃源中人生活美满。写洞庭湖春天的景色,同时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3.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渴望。作者宽大的胸襟和抱负。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5.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6.略(扣住抓住了景物特征;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动静结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岳阳楼记与记承天寺夜游十七 岳阳楼记与记

27、承天寺夜游练习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不以物喜: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项是 (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C念无/与为乐者 D相与步/于中庭3把文

28、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微斯人,吾谁与归?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甲段中抒发作者政治抱负的一句是 。乙段末三句抒写作者的心情和感受,点睛之笔是“ ”二字,反映了他失意苦闷而自我排遣的心理活动。参考答案:1. 介词,因为 只,不过 2.B3. 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4. 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 闲人二十 记承天寺夜游与湖心亭看雪练习3.根据甲乙两文内容,完成下表。选 文时 间景情甲 文月景闲情乙 文更定参考答案:1.考虑、想到 我 在2.空明清丽 疏影摇曳 似真似幻 冰花弥

29、漫 水天一色 3.夜(晚上、夜晚) 雪景 痴情二十一 小石潭记与记承天寺夜游练习3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用原文回答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甲文是 乙文是 4仿照示例,赏析乙文中的句子。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示例:正面写了游鱼,侧面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字面只写鱼,对水只字未提,但水清鱼欢的优美画面却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参考答案:1 大约 ; 睡觉、眠、卧 2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犬牙)那样相互交错(参差不齐) 想到(考虑) 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3(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答“心乐之”也可); (何夜无月?何

30、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示例: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清澈透明)。句中没有写“月 ”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蔬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只要扣住“比喻的手法”和“月光的皎洁”即可)二十二 三峡与岳阳楼记练习 甲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31、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明景和,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记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哀转久绝 群响毕绝 B、属引凄异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C、至若春和景明 地利不如人和 D、把酒临风 临溪而渔2下列句子加点的“则”字与“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中的“则”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入则无法家拂士 B.诚如是,则霸业可成也 C.(驴)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D.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3将

32、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4甲选区文第段和乙选文段中的景物描写分别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 甲选文第段: 乙选文第段 5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的妙处。 (1)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2)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参考答案:1、A 2、D3、沙洲上的白鸥时而展翅高飞,时而聚集在一起,五光十色的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4、甲选文第段:渲染了一种凄凉萧杀的气氛。 乙选文第段:渲染了一种恬静、畅快、明朗的气氛。5、(1)“飞”形象一写出了瀑布从天而降,落下深谷的气势。(2)“怒”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风势之大,声音之响。二十三 爱莲说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甲

33、】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 【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

34、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可爱者甚蕃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而”的意义和用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A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学而时习之 D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3翻译下面的句子。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 4两文都涉及环境,其用意有什么不同?答: 参考答案:1(1)多(2)亲近而不庄重(3)有所作为 2B3用(这样的途径)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尚未具备的才干。4爱莲说写莲花的生长环境突出它的“

35、出淤泥而不染”, 从而表明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生于忧患,死于字乐通过列举六个历史人物在艰苦环境中成就事业的事例,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二十四 陋室铭与爱莲说对比阅读 4文章的写法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甲、乙两文都采用了 的写法,甲文通过为陋室作铭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乙文则通过 表达自已的节操,两文都写得较含蓄。5两篇名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请说说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参考答案:1、(1)大学问家 非常有学问的人 (2)隐藏 2、C 3、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4、托物言志 对莲花的赞美5、甲文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

36、操 乙文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二十五 爱莲说与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3爱莲说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 答: 4.阅读与朱元思书第二段,概括富春江水的两个特点。答: 5.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答: 参考答案:1(1)却(可是,但是)(2)通 (同)“返”,返回(3)遮蔽(遮住,遮掩)2、(1)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2)蝉接连不断(不停)地呜叫(叫着、长鸣),猿(猿猴)不停(长久)地啼着(鸣叫)。3、爱菊代表的人生态度是陷居避

37、世;爱莲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高洁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功名利禄。4、清澈(水清,清);湍急(流急、急)。5、环境可以改变人;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二十六 三峡与湖心亭看雪练习 4、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甲文第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句,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山远山高。 B、甲文第段“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表现了“水之清澈,树之繁密,山之高峻,草之茂盛”,体现了本文语言简约凝练的特点。 C、甲文布局巧妙,前后照应。如末段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巧妙照应了首段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D、“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

38、的“痴”。5、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这两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1、即使 代词,那 代词,这 都2、 D3、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自”“亭午”“曦”三个词翻译准确,可得满分,否则扣分)4、 A5、甲文、乙文都是从听觉方面写景的。甲文画线句描写三峡秋天的凄清,渲染了一种凄异的气氛,使人感到无限的悲凉。乙文画线句描写出雪后西湖万籁俱寂的景象,使人感到冰天雪地的森然寒意,表现出作者孤寂(或孤傲)的情怀。(注意:意境须答出“景”与“情”)二十八 童趣与送东阳马生序练习2甲文“故时有物外之趣”中的“趣”和乙文“以中有足乐者”中的“乐”分别具体指什么

39、?结合选文,就如何在生活中获得乐趣谈谈你得到的启示(回答两点即可)。参考答案:6、(1)(我)抬头看它们(或蚊子),脖子因此(变得)僵硬了。(2)(我)背着箱子,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巨谷中。2、第1问示例:“趣”:把叫声如雷的蚊子看作在空中飞舞的群鹤(或: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把冲烟飞鸣的蚊子看作青云白鹤的景象(或: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乐”指读书(或“从师求学”)。第2问示例:学会观察,在生活中发现乐趣。保持一颗好奇心,善于从平淡的生活中寻找乐趣。展开联想、想象,让平凡的事物变得神奇、有趣。通过读书,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能以乐观的心态对待艰苦的生活。二十九 岳阳楼记与爱莲

40、说练习(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周敦颐爱莲说)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为: (2)宜:2、翻译下列语句。(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文: 3、指出(甲)(乙)两段在表达方式上的相同点,修辞方法上的不同点,并分析修辞方

41、法的作用。 4、找出(甲)(乙)两段中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分别抄写下来。 5、两段文字中哪句话触动了你的心灵,说说你感悟。 参考答案:1、(1)为: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 (2)宜:应当2、(1)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2)对于莲花的喜爱,向我一样还有什么人呢?3、(1)议论和抒情(2)甲段运用设问,引起读者思考,层层深入的引出文章主旨。乙段运用排比,增强了语言气势,抒发了作者对莲的喜爱赞美之情或乙段通过对比,衬托了莲花的高贵品质,抒发了作者对莲的喜爱赞美之情。4、(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乙)莲,花之君子者也。5、应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

42、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莲,花之君子者也”三句中选择作答。三十小石潭记与大道之行也练习(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43、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礼运)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1)潭中鱼可百许头 (2)佁然不动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水尤清冽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3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写了永州山水的自然美,大道之行也则描绘了大同社会的人文美。结合两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理想中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参考答案:1(1)大约 (2)呆呆的样子2(1)水格外清凉。(2)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3此题答案 多元化。能把山水的自然美和社会的人文美(或“大同社会、天下为公”)两者结合起来三十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与送东阳马生序练习【

44、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乙】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

45、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媵人持汤沃灌 汤: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任: 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人恒过然后能改 以其境过清 B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时时而间进C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D以衾拥覆 祭以尉首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以中有足

46、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4阅读简答。(1)甲文开头连用六个排比列举事实,证明了什么道理?(2)乙文表现了宋濂的什么精神?参考答案:1、热水 责任,使命 2、D3、(1)、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2)、因为我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4、(1)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或“艰难环境出人才”或“成才须历经苦难磨练”)(2)表现了宋濂勤奋好学和求学不怕艰辛的精神三十三 鱼我所欲也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4选自孟子的两则文段,骈散结合,说理透彻,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甲文第一段告诉我们:对于人来说,生死固为重要,但 更重要。乙文第一段则讲明了 的道理。5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当面对诸如“生”与“义”、“忧患”与“安乐”的选择时,如何才能做到不失“本心”?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1D 2(1)盛气凌人喊叫的样子(2)为了(3)用这些来(4)阻塞,不顺畅3(1)这种做法难道不应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人的本性。(2)这样以后人们才会知道忧患使人们谋求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就会让人萎靡死亡(关键词:是、已、本心、然后、生、死)4人的尊严(骨气) 逆境造就人才5示例:不失“本心”应该做到: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保持人的本性,去恶扬善,勤俭节约,居安思危。 如当人民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