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物理学史简介

上传人:gu****n 文档编号:115842834 上传时间:2022-07-04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8.4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物物理学史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生物物理学史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生物物理学史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资源描述:

《生物物理学史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物理学史简介(3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生物物理学史简介2 2、 生物物理学的发展生物物理学的发展 物理学和生物学的互相促进,由来已久。物理学和生物学的互相促进,由来已久。1717世纪,波莱利(世纪,波莱利(BorrelliBorrelli)在)在动物的运动动物的运动中利用力中利用力 学原理分析血液循环和鸟的飞行问题;学原理分析血液循环和鸟的飞行问题;基歇尔基歇尔(Kircher)(Kircher)研究了动物的发光现象;研究了动物的发光现象;牛顿(牛顿(NewtonNewton)在)在原理原理一书(一书(16871687)中探讨了电与)中探讨了电与 生物学的关系;生物学的关系;达芬奇(达芬奇(da Vincida Vinci)研究过

2、鸟飞行动力学问题。)研究过鸟飞行动力学问题。 17911791年,意大利波伦亚大学的解剖学教授年,意大利波伦亚大学的解剖学教授伽伽伐尼伐尼(GalvaniGalvani), ,通过青蛙神经接触两种金属通过青蛙神经接触两种金属引起肌肉收缩这一著名实验引起肌肉收缩这一著名实验, , 揭示了生物电现揭示了生物电现象。象。 18471847年,年,赫尔姆霍茨赫尔姆霍茨(Helmholtz)(Helmholtz),把能量守恒从机械运动推,把能量守恒从机械运动推广到热、电、磁乃至生命现象。广到热、电、磁乃至生命现象。电学和电生理学同时诞生电学和电生理学同时诞生 18421842年,年,梅耶梅耶(Mayor

3、Mayor)德国医生,物理学家,梅耶从热、功和)德国医生,物理学家,梅耶从热、功和生理过程的关系研究建立了著名的能量守恒定律,他也是第一位提出生理过程的关系研究建立了著名的能量守恒定律,他也是第一位提出光合作用是一个能量转换过程的人。光合作用是一个能量转换过程的人。生物学为物理学启示过能量守恒生物学为物理学启示过能量守恒 第一,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它们相结合产生的量子场论从第一,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它们相结合产生的量子场论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对时空和宇宙万物的看法,使人们从绝对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对时空和宇宙万物的看法,使人们从绝对的宇宙观变为辩证的唯物的宇宙观。的宇宙观变为辩证的唯物的宇宙观。2020

4、世纪物理学做出了三方面的重要贡献:世纪物理学做出了三方面的重要贡献: 第二,第二,2020世纪物理学是带头的学科,它带动了化学、天世纪物理学是带头的学科,它带动了化学、天文、材料、能源、信息等学科的发展,它为生物、医疗、文、材料、能源、信息等学科的发展,它为生物、医疗、地学、农业提供了強大的探测手段和研究方法。地学、农业提供了強大的探测手段和研究方法。 第三,通过计算机的帮助,应用古典物理理论讨论流第三,通过计算机的帮助,应用古典物理理论讨论流体运动和气象预报时,发现了自组织、混沌和分形等现象。体运动和气象预报时,发现了自组织、混沌和分形等现象。 19431943年,薛定谔在爱尔兰都伯林发表的

5、题为年,薛定谔在爱尔兰都伯林发表的题为 “什什么是生命么是生命”的著名演说的著名演说, , 提出了重要设想和猜测:提出了重要设想和猜测: 生物由外界摄入生物由外界摄入“负熵负熵”,处于非平衡态的系统;,处于非平衡态的系统; 生物遗传性状以密码形式通过染色体传递;生物遗传性状以密码形式通过染色体传递; 生物体内存在量子跃迁现象,量子力学规律适用生物体内存在量子跃迁现象,量子力学规律适用于生命体。于生命体。物理学为生物学提供了新思想物理学为生物学提供了新思想 5050年之后,在同一地点举行了纪念薛定谔演说的专门年之后,在同一地点举行了纪念薛定谔演说的专门会议会议, , 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著名学者

6、的演说,以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著名学者的演说,以什么什么是生命?是生命? 下一个下一个50 50 年年为题,结集出版。为题,结集出版。 物理学家伽莫夫(物理学家伽莫夫(G.GamovG.Gamov)指出遗传密码应当是基于)指出遗传密码应当是基于4 4个字母的三联码,即蛋白质中的每种氨基酸应当由序列中的个字母的三联码,即蛋白质中的每种氨基酸应当由序列中的3 3个核苷酸编码。个核苷酸编码。 物理学和非线性科学中发展起来的标度、分维和分形的物理学和非线性科学中发展起来的标度、分维和分形的概念,临界现象、自组织现象和自组织临界现象的理论,概念,临界现象、自组织现象和自组织临界现象的理论,随机背景下的相

7、变和确定性演化过程等等,都在生物学研随机背景下的相变和确定性演化过程等等,都在生物学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究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16651665年,英国学者年,英国学者HookeHooke(胡克)用自(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的薄切片,首次发现了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的薄切片,首次发现了其中有许多蜂窝状的小室,并将这些小室命其中有许多蜂窝状的小室,并将这些小室命名为名为cell(cell(细胞细胞) )。16741674年,荷兰科学家年,荷兰科学家Leeuwenhoek(Leeuwenhoek(列文虎克列文虎克) )用显微镜首次真正用显微镜首次真正观察到活细胞。观察到活细胞。物理学

8、为生物学提供大量工具物理学为生物学提供大量工具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人类第三只眼睛人类第三只眼睛 19311931年德国科学家恩斯特年德国科学家恩斯特鲁斯卡与鲁斯卡与组长马克斯组长马克斯克诺尔博士制成世人公认的克诺尔博士制成世人公认的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电子显微镜。恩斯特恩斯特鲁斯卡、马克斯鲁斯卡、马克斯克诺尔克诺尔与他们制造的电子显微镜与他们制造的电子显微镜 偏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隧道显微镜、原偏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等,它们都对深入认识生物细胞和亚细胞结构子力显微镜等等,它们都对深入认识生物细胞和亚细胞结构发挥着作用。发挥着作用。光学显微镜

9、光学显微镜扫描隧道扫描隧道显微镜显微镜原子力原子力显微镜显微镜 当今生物化学实验室中的日常工具,如超速离心机、液相色谱当今生物化学实验室中的日常工具,如超速离心机、液相色谱分析、凝胶电泳。各种光谱分析和荧光标记,以及示踪原子、同位分析、凝胶电泳。各种光谱分析和荧光标记,以及示踪原子、同位素标记与生物化学的结合,带来了对生物内部过程的丰富知识。素标记与生物化学的结合,带来了对生物内部过程的丰富知识。 核磁共振核磁共振打开黑箱的钥匙打开黑箱的钥匙核磁共振核磁共振(NMR)谱仪谱仪 核磁共振核磁共振(NMR)(NMR)谱仪对于确定蛋白谱仪对于确定蛋白质、特别是溶液中的较小的蛋白质的质、特别是溶液中的

10、较小的蛋白质的结构以及一些动态过程,发挥着越来结构以及一些动态过程,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越大的作用。19491949年泊塞尔小组成功研制成的第一台核磁共振仪。年泊塞尔小组成功研制成的第一台核磁共振仪。 X X射线射线让我们永远记住伦琴让我们永远记住伦琴 19011901年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为德国物理学家伦琴。伦琴因年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为德国物理学家伦琴。伦琴因发现了发现了X X射线而揭开近代物理学革命序幕成为射线而揭开近代物理学革命序幕成为20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家之一。 19521952年年RE. FranklinRE. Franklin拍摄到清晰的拍摄

11、到清晰的DNADNA晶体的晶体的X-X-衍射照片。衍射照片。19531953年她认为年她认为DNADNA是一种对称结构,可能是螺旋。是一种对称结构,可能是螺旋。 19561956年年 佩鲁茨和肯德鲁对血红蛋白和肌血蛋白进行结佩鲁茨和肯德鲁对血红蛋白和肌血蛋白进行结构分析,解决了三维空间结构,获得了构分析,解决了三维空间结构,获得了19621962年诺贝尔化学奖。年诺贝尔化学奖。M.F.Perutz J.C.Kendrew 最近十来年在物理实验室中发展起来的单分子操纵技术,例如流最近十来年在物理实验室中发展起来的单分子操纵技术,例如流场分子梳、激光场分子梳、激光“ “ 镊子镊子”、微管技术和原子

12、力显微镜等,使得人们、微管技术和原子力显微镜等,使得人们可以操纵单个生物大分子,直接观察它们的运动和相互作用可以操纵单个生物大分子,直接观察它们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 虽然这虽然这些手段目前基本上还是物理实验室里的新玩意儿,但不久以后就会成些手段目前基本上还是物理实验室里的新玩意儿,但不久以后就会成为生物学家的有力工具。为生物学家的有力工具。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发展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发展 贝时璋(1903年10月10日2009年10月29日),生物学家,教育家。他是中国细胞学、胚胎学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浙江省镇海县(今宁波市镇海区)人。他是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

13、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荣誉所长。 19571957年,成立北京实验生物学研究所,贝时璋担任研究员,兼任年,成立北京实验生物学研究所,贝时璋担任研究员,兼任所长。所长。19581958年,北京实验生物学研究所改建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年,北京实验生物学研究所改建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理研究所。 19821982年,中国生物物理协会加入年,中国生物物理协会加入IU-PABIU-PAB。徐涛研究员3232施一公院士饶毅教授 张阳在华中师范大学师从刘连寿教授并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99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跟随欧阳钟灿院士做博士后,2001年初到美国。 http:/zhanglab.ccmb.med.umich.edu/34END谢谢您的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