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所学所有公式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15787826 上传时间:2022-07-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初中物理所学所有公式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物理所学所有公式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物理所学所有公式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所学所有公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所学所有公式(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初中物理所学所有公式计算密度公式:PV计算体积公式:变形:计算质量公式:mPVmf质量fKg,gpf质量fkgm3,gcm3Vf体积fm3,cm3计算平均速度的三个公式:V(通用公式)t V匕(时间相同)2 V竺二(路程相同)V,V12Vf速度fms,kmhSf路程fm,km,tf时间fs,h三、行程问题三公式:t(相遇)V,V121#V-V前后t物+桥V(追击)过桥过洞)#四、计算重力公式:Gmg(Gf重力fN,mf质量fkg,gf重力加速度fN/kg)(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五、求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力的公式:FF,F(两个力作用在同一合12物体、同一直线、同一方向)FF-F(两个力作

2、用在同一物体、合12同一直线、方向相反)六、计算压强的二个公式:F七、PF(通用公式:在计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时,则容器必S须是圆柱体、正方体或长方体,因为在这三种情况下压力和重力是相等的)Pf压强fP,Ff压力一N(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压力等于重力),S-受力面积fm2(必须分清是总受力面积还是部分受力面积,比如是一只脚的还是所有脚的,是一个轮子的还是所有轮子的受力面积)P=pghPf压强P,pf液体密度fkgm3,gf重力加速度f3N/kg,hf液体的深度fm(液体内部的压强只跟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用此公式也可计算固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但该固体必须是圆柱体、正方体或长方体)八、计

3、算浮力的五公式:(1)压力差法:F=FF浮下表面上表面(2)称量法:F=GF浮合(3) 平衡法:F=G浮物(4) 原理公式法:F=G浮排(5)推导公式:F=pgV(V=V)浮液排排液(6)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V物液7)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F=FF总浮漂浮增浮F=pgV总浮液物F=F增浮向下F=pgV增浮液增(V等于物体第二次被淹没的体积,亦等于漂浮时露出液面的体积即V=V=V)增增淹露九、滑轮组中主要的物理量及计算公式:七大物理量:(1)物重(G)(竖直方向)物体和地面之

4、间的摩擦力(f)(水平物方向)(2)对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3)物体移动的距离(h)(4)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5)物体移动的速度(V)物(6)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绳(7)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n)主要的公式:1)两个力的关系式:4#竖直方向)对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二物重(G)+动滑轮重G动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n)#水平方向)对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二摩擦力(f)+额外拉力F额一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n)#2)两个距离关系公式: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X时间(t)绳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物体移动的距离(h)X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n)物体移

5、动的距离(h)二物体移动的速度(V)X时间(t)物(3)速度关系公式: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物体移动的速度(V)X承担物重的绳子的绳物段数(n)(4)两个功率的公式:有用功功率(P)二物重(G),物体移动的速度(V)(竖直方向)有物物有用功功率(尸有)二摩擦力(门,物体移动的速度少物)(水平方向)总功率(pJ=对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x绳子移动的速度(冷)5)两个功的公式:有用功(W)=物重(G)物体移动的距离(h)(竖直方向)有物有用功(W)二摩擦力(f)物体移动的距离(h)(水平方向)有总功(W、)二对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绳子移动的距离(S)总6)计算机械效率的公式:WWGf,=_

6、,=有,=(竖直方向),=厶(水平方向)WW+WFnFn总有额P,=-有P总Q=cmAtQ;十、热学计算中主要的公式=cm(t-1)=cm(t-1)=t-1(吸热)=t-1(放热)q=mq=Q(气体)VcmAt,=Q吸万能公式:Q,=Qqm,=Q放吸吸pt,=Q吸QT热量TJcT比热容TJ(kgC)mT质里TkgtT初温度T。CtT末温度T。CT温度的变化量TOCqT燃料的热值TJkg或Jm3十一、电学计算中主要的公式:(1)串联电路三公式: 电流关系公式:I=I=I(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12 电压关系公式U=U+U(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12 电阻关系公式

7、R=RR(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中的电阻之和)12(2)并联电路三公式: 电流关系公式:I=II(并联电路中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12 电压关系公式U=U=U(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12 电阻关系公式丄二丄+丄併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中电阻的倒数之和)RRR12(3)计算电功率的公式I2RUIU24)计算电功的公式:I2RtUItU2W二Pt,W=tRW=UQTQ是电荷量,其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W=W+W12IT电流TAUT电压TVRT电阻TU2R=额P额PT电功率TWWT电功TJtT通电时间TS5)根据用电器铭牌计算其电阻的公式6)根据用电

8、器铭牌计算其电阻的公式8#用电器所做的电功(W)=1KWh电能表铭牌上转盘的转数电能表转盘的实际转数(n)#用电器所做的电功(W)二3.6106J电能表铭牌上转盘的转电能表转盘的实际转数(n)9#(7)串联电路中电阻、电压、电功率关系:P二URPUR222(8) 串联电路中电阻、电压、电功率关系:P=如=R2PIR211常用单位换算一、常用质量单位换算:1mg=10-6kg1g=10-3kgIt=103kg二、常用长度单位换算:1dm=0.1m1nm=10,9m1mm=10,3m1cm=10,m、常用体积单位换算:1dm3=10-3m31cm3=10,6m31L=10,3m31ml=10,6m31dm3=1L1cm3=1ml1cm2=10,4m21dm2=102m2四、常用面积单位换算:1dm2=10,2m2五、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1kmh=m/s#1g/cm3=103kg/m3六、密度单位换算:1kg/m3=10,3g/cm3七、功单位换算:1kWh=3.6106J八、电压单位换算:1KV=1OOOV九、电流单位换算:lmA=10-3A#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