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价值观的调查

上传人:微*** 文档编号:115722060 上传时间:2022-07-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9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学生价值观的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学生价值观的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学生价值观的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中学生价值观的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价值观的调查(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学生价值观的调查研究价值观是特殊的观念系统,是关于价值的根 本看法和观点,是人们认识和评价客观事物和现象对自身或社会的重 要性时所持有的内在标准1。价值观对个体行为起着重要的描述、 解释、预测和导向作用,同时也是社会发展变迁和文化建设、传播的 重要测量指标2。人的价值观不是自发形成的,是在一定主客观条 件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的。中学生阶段是从儿童到青年的过渡时 期,生理和心理发生剧烈变化,该时期是个体个性品格、价值观念逐 渐形成和完善的关键时期。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学生价值观现状调查 的实证研究,为中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一、中学生价值观的调查方法1 .被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

2、从沧州的中学抽取初一至高三,六个年 级被试300名进行施测,回收有效问卷共259份,其中:男生111人, 女生148人;初中152人,高中107人;城镇70人,农村189人; 独生子女90人,非独生子女169人。2 .研究工具采用西南大学覃江霞编制的中学生主流价值观现状调查问卷,该量表分为锐意进取、物质享受、自我关注、良好心态、益人利他、社 会责任六个维度,共27个项目,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五个不同的 程度采用五点记分法。研究显示该量表有较好的信效度,克伦巴赫系 数为0.814。3 .程序被试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采用统一指导语,并统一回收问卷,筛选有效问卷,然后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

3、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 理与分析。二、中学生价值观的调查结果与分析1 .中学生价值观的总体状况是比较积极的中学生对六个价值取向维度的重要程度的选择结果从大到小排序依 次为:锐意进取、自我关注、社会责任、益人利他、物质享受、良好 心态(平均分依次为 4.562,4.141,3.984,3.904,3.806,3.578)锐意进取、社会责任、益人利他都排在物质享受之前,表明中学生 价值观总体上是比较健康积极的。中学阶段青少年自我意识正在发展 高峰期,自我意识比较强烈,个性不够成熟,还没能很大程度地“去 自我中心”,所以自我关注排在第二位就不难理解了。不过,目前中 国家庭教育中仍存在溺爱的现象,视孩子

4、为小太阳,围着孩子转,这 样的成长环境也可能是中学生“自我关注”这一思想观念比较深重的 原因之一。良好心态被排在最后,说明相比较而言,中学生更重视锐 意进取、自我关注、责任、利他、物质享受,良好心态显得不那么重 要了。可能原因,一方面,中学生处在青年早期阶段,敢闯敢干,积 极入世、锐意进取本身就是他们这阶段的心理特征;另一方面,当前 中学生处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和学校环境中,比较重视锐意进取,在升 学、就业等竞争中获胜,达到父母和老师的要求,获得自我认同,得 到优势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年轻人奋发图强,生活经历简单,还 没能意识到良好心态在人生中的重要性。2 .城乡中学生的价值观是比较一致的对城乡

5、中学生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在六个维度上城乡之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t值分别为-1.692 , 0.528,-0.387 , -1.296 , 1.290, 0.633; p 值分别为 0.092, 0.598, 0.669, 0.196, 0.198, 0.527)。本研究结果认为城乡中学生的价值观念是比较一致的。但以往许多研究认为城乡之间差异显著3。这可能是因为以往的研究所 处的时代造成的。以前我国城乡差距还比较大,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的 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不断缩小甚至消除城乡差别,城 乡之间在经济、文化、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造成城乡中 学生现实生活环境上更加接近。另

6、外,汽车、电视、手机、网络等交 通、通讯、传媒工具及设施的普及,使城乡中学生能接受大量普遍的 信息,受到程度相当的潜移默化的影响。3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中学生价值观无显著差异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中学生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二者 在价值观的六个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t值分别为-0.741 ,0.402 , -0.209 , 0.670 , 0.359 , -1.596 ; p 值分别为 0.459 , 0.688 , 0.835, 0.504, 0.720, 0.112)。这与以往人们思想中认为独生子女 与非独生子女的思想观念会有不同的观点不太符合,比如,可能认为独生子女更加自私、得

7、到更多的溺爱从而导致进取心不强等想法。但本研究结果与之不同,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价值观上没有显著差 异。可能原因是独生子女在我国已经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学生自己没有什么特殊感受,而且现在许多非独生子女家庭,多是自由职业者, 家境相对比较宽裕才考虑生养更多的孩子,所以多子女家庭也会给每个孩子提供比较充裕的教育机会。不管是独生子女家庭还是非独生子 女家庭对于孩子如何为人处世以及如何适应社会等各方面的教育都 比较相当。4 .男女中学生的价值观存在差异对男生和女生的价值观各个维度的差异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 在自我关注、益人利他、社会责任上男生得分显著低于女生(t值分 别为-3.303 ,-2.1

8、97 , -2.616 ; p 值分别为 0.001 , 0.029, 0.009)。而在锐意进 取、物质享受、良好心态上则不存在显著差异(t值分别为-0.507 ,0.014, -1.485 ; p 值分别为 0.613, 0.989, 0.139)。调查显示男、 女生价值观是不一致的,以往也有研究证实了这一结果3。在“自我关注”上女生高于男生,可能原因是女生心思更加细腻善于内省, 对于自身更加敏感,而男生交往范围广,更多寻求在群体中的地位和 外界的关注与肯定;在“社会责任、益人利他”两个维度上女生显著 高于男生,可能原因,一是和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有关,社会传统观念 和父母对儿女教养方式,社会

9、文化对两性的期待不同;二是两性本身 在生理结构和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中存在差异。这些心理社 会因素可能导致二者价值观念的差异。男性更注重“公平、公正” , 而女性更注重“关心”。一般来说,女性对人更感兴趣,善于与人交 往,较多社会取向;而男性则对客观事物更感兴趣,善于与自然事物、 机械工具打交道,重视个人成就和权力。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女生更重 视社会责任及益人利他。5 .初中生与高中生价值观存在差异对初中生和高中生价值观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在自我关注 维度上高中生显著高于初中生(t值为 -2.666 ; p值为0.008, p0.001)。而在良好心态维度上高中生显著低于初中生(t值

10、为 2.105 ; p值为0.036 , p0.05)。在其他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t 值分别为-0.953 , 1.582,-0.296 , 1.256; p 值分别为 0.342, 0.115, 0.767, 0.210)。高中生在“自我关注”上高于初中生。这有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的 增长,社会赋予他们更迫切更重的任务与责任,高中生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独立自主性,特别面临升学和职业的选择压力,对于自身的 思考会逐渐增多。高中生处在埃里克森所说自我同一性形成阶段的末 期,对自己的探索和认识更加清晰,自我意识更强烈。而初中生比高 中生依附、依赖性更强,受老师和家长的影响更多一些,独立性、自

11、我意识都不及高中生发展的水平,对于自我的关注相对低一些。在“良 好心态”方面高中生低于初中生。可能原因是随着年纪的增长、课业 的加重,高中生面临更大的压力,每日疲惫的学习生活和心中填塞的 目标使他们无暇顾及维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三、建议1 .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中重视中学生价值观的引导目前我国仍然处在以应试为主导的教育大环境中,现在的小学高年级到中学,特别是高中,领导、教师、家长仍然是重视甚至只是重视 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价值观、道德、劳动实践等教育。总体上,中 学生价值观是比较积极的,“锐意进取”、“益人利他”都有肯定,但 也应看到中学生价值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自我关注”远远排 在“社会责任

12、”之前,有一些学生还将“物质享受”排在前列。许多 所谓“懂事”的学生,学习也不过就是为自己学,为能升学、为一份 工作、为出国、为将来过上优越的物质生活而学,这种想法固然比较 实际,但如果青年人过于世俗甚至庸俗,没有在这种年龄阶段应有的 激情与理想,他们是走不远、飞不高的,一旦遇到诱惑或者挫折,内 心就会轰然倒塌。钱学森等老一代科学家为祖国的强盛而舍弃优越的 国外生活,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信念成就了 他们的人生价值。虽然大部分人都做不到他们那样卓越, 但仍要在青 年学生中倡导、宣传使之崇敬、效仿他们。而重视“分”这一 “学生 命根”的短见的教育,甚至导致有的学生为超过竞争对手

13、,对方求问 而装作不知,一本参考书藏起来看,更有甚者临考前偷走别人的笔记 妨碍对方复习这样的学生,即使学习成绩突出,对社会、对自己 又有什么意义?而且,中学生处在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人生过渡期、转 变期,生理日渐成熟,身体强壮,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形成,自我意识 完善,社会任务与要求增加,生活面扩展,知识增长,这些生理、心理、社会条件使得中学生正处在一个重要的价值系统的重建时期。 所 以,这一时期的教育仅仅关注文化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引导学 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学生首先学做人同样重要,二者不可偏废。2 .面对新时期对中学生价值观进行正向引导从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开始,直至现今网络的普及,

14、我国文 化已日趋多元化。文化的多元化,一方面给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带来契 机,可以汲取不同文化资源,不断丰富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不断完善 价值观教育的形式、不断提升价值观教育的效果;但另一方面也给青 少年价值观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青少年毕竟是缺乏自制力、辨别力、 选择力的一个相对脆弱的群体,在各种多元文化里,既有促进他们身 体、思想、精神健康的元素,也有妨碍甚至是毒害他们健康发展的成 分。中学生“自我关注”的价值观排在第二,这也是目前的一种时代 特征。根据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青少年的价值观的确有从“自 我牺牲”的社会性道德价值观转变成“自我满足”的个人性功利价值 观的趋势。根据文献分析,就整体的

15、价值变迁而言,青少年的价值观 比之以往,的确有趋向个人主义、功利性价值的倾向 4。这种价值 观的改变基本上是由于产业构造、社会组织、家庭形态、工作方式的 改变,以及人权思想、独立风潮的影响所产生的普遍性改变,甚至成 年人的价值观更偏离传统价值观。 这并非青少年特有的趋势。一方面 是社会变迁的结果,一方面是社会化的结果。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提 开青少年对多元文化的甄别力和选择力就尤显重要。我们要培养学生对未来负责任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竞争、合作、关心和共赢、彰 显个性和才能的现代精神;也要坚持培养学生爱国、勤劳、朴素、利 他、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坚持正确的人生价值导向,核心就是要倡导 集体主义,反

16、对个人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上,历来反对把二者抽象地对立起来。在马克思看来,作为一种理想状态,个 人与集体是互为条件的、互补的,在一般情况下,不是一方的发展以 另一方的牺牲为代价的。个人价值的形成和实现离不开集体, 个人从 事的一切社会活动,都离不开社会所提供的一定条件。因此,只有在 集体中才谈得上个人价值。集体主义并不抹煞个人的价值,它恰恰是 个人价值得以真正实现的保证5。就目前状况而言,要培养中学生 对社会的高度责任心,使他们明白个人的成就获得与价值的实现是与 谋求团体利益和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不可分割的。3 .在了解中学生价值观状况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教育价值观与个体成熟有关,

17、也与个体受教育情况及所处环境有很大关 系。男女中学生、高中生与初中生价值观存在差异。在中学生价值观 引导中,既要重视普遍要求,对全体青少年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基本 层次的教育,同时也应关注个别差异并有所侧重。对女生不要忽视培养她们自立、自信、舍我其谁的竞争意识;对男生不要忽视培养关心、利他的团队精神和社会整体意识。 在对学生的 性别角色社会化同时,不仅要塑造他们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 也要培 养他们同时拥有某些通常异性具备的优秀心理品质。“双性化”教育提出要使个体从文化强加的男性化、 女性化限制中解放出来,从个体 刻板的性别形象束缚中解放出来。双性化个体的人格更健康、灵活, 更具有适应性6。中学生

18、处在身心快速发展变化的阶段,可塑性极强,受外在环境影 响较大。教育者随时都应观察、了解他们的思想观念的发展动向,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例如本文通过调查发现,中学生崇尚“锐 意进取、关注自我、社会责任、益人利他”以及“物质享受” 。唯独“良好心态”放在最不受重视的地位,而且随着年级升高而下降,高 中生显著低于初中生,尤其忽略良好心态的重要性。青年学生注重锐 意进取固然是好的,但凡事都应有一个适度问题,对没有进取心的学 生要刺激、激励;而对过激的“锐意进取”的学生则要给他们喂些“心 灵鸡汤”。如果没有成熟稳健的心理,没有对良好心态的关注和把握, 在竞争激烈严酷的升学、就业、求职、升迁等进取历

19、程中,很难立于 不败之地。失意的高中毕业生结束花季的生命, 这种惨剧和他们近乎 强迫性的追求成功和完美的所谓“锐意进取”的人生价值观不无关系。 顺乎自然,适应现实,韬光养晦,学会忍耐和等待,关注生活本真的 心态平和,这也应为青年学生随着成长而慢慢领悟接受,不能一味灌输强力而为、誓在必得。让青年学生懂得并学会在顺应事物发展变化 规律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的生活智慧, 也应提到价值观教育 的日程中。参考文献1黄希庭,张进辅,张蜀林.我国五城市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调查. 心理学报,1989 (3).2岑国祯.青少年主流价值观:心理学的探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 社,2007.3覃江霞.中学生主流价值

20、观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西南大学硕 士论文,2009.4林文瑛.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一一价值的问题还是思考的问题?台湾社会问题研究学术研讨会.5戴斌荣,阴国恩,金东贤.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调查研究.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9 (5).6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 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 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

21、善者,宜付有司论其 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思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 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 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

22、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 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 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 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 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 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诚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