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高考题看大湖效应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15668718 上传时间:2022-07-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由高考题看大湖效应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由高考题看大湖效应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由高考题看大湖效应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由高考题看大湖效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由高考题看大湖效应(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由高考题看大湖效应 【摘要】在2011年浙江卷中,出现了北美雪带的问题,出现这个问题,一是该地区这种地理现象最为显著,另外一个,这种现象的产生,有重要的地理原因,通过这个案例,可以考察学生对地理原来的掌握情况。而这种地理现象,在其他地区也有发生,因此,研究这种现象,既可以掌握地理原理,也可以指导生活实践。 【关键词】大湖效应;比热容;热力差异;对流;暖锋 2011年浙江高考 36.(30分)图11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表2为图11中甲、乙两城市的气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2)简述“雪带”(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原因。(8分) 【答案】分布在湖的东、南岸。五大湖地区冬季多西风

2、和西北风;冷空气经过湖面时,增温增湿;经过湖面后,暖空气上升,水汽凝结形成降雪,出现雪带。 在2011年浙江卷中,出现了北美雪带的问题,出现这个问题,一是该地区这种地理现象最为显著,另外一个,这种现象的产生,有重要的地理原因,通过这个案例,可以考察学生对地理原来的掌握情况。而这种地理现象,在其他地区也有发生,因此,研究这种现象,既可以掌握地理原理,也可以指导生活实践。 由于北美独特的地理特点,五大湖附近的雪带,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的范围都要大,这里的严重降雪对美国和加拿大造成一定的影响。从明尼苏达东部、西部的马尼托巴到宾夕法尼亚,纽约,安大略东部和东部的魁北克,以雪的形式降落的水汽其实来自五大

3、湖区。这个地区有一个雪带从湖边开始一直朝下风延伸达80公里。雪带不仅范围广,而且降雪量也非常巨大,有时一天的降雪量会达到两米(2001年纽约州的水牛城),整个冬天的降雪量甚至可以达到11.86米(19761977年胡克)当然,除了北美五大湖之外,其他一些具有同样条件的地区也会在冬季出现暴雪天气,比如日本西海岸,朝鲜半岛西部,西欧瑞典的东海岸等,我国山东半岛地区的烟台威海等地,也因冬季常出现暴雪天气,而被称为“雪窝子”。为何这些地方常常出现暴雪?他们有没有共同特点? 从上面几幅地图来看,这些地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有面积较大的水域,而且处在这些大水域冬季风的下风地带,而正是由于这些地理特征,

4、使得这些地区,冬季出现暴雪天气,这就是我们地理上的“大湖效应”。 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 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降雪、雾气等现象,通常是以雪的形式出现。 虽然几处都是大湖效应造成的暴雪,但是具体到每个地方,其原因又有些许不同,首先,我们以最为显著的北美五大湖为例,分析其雪带形成的原因。 当秋天到来时,地面开始降温,由于水体和陆地的比热容的差异,陆地降 温快,水体降温慢,并且水体容积越大,降温速度越慢,因此,在冬季时,五大湖并未完全封冻,并且其温度高于陆地温度,当来自极地的温度极低的大陆气团南下过程中,经过温度较高的湖面,气团下部的空气

5、,与湖面接触,被相对温暖的水面加热,下部温度升高,并且湖面蒸发的水汽进入气团内部,这样,比较单一、稳定的冷气团,开始出现分化,其下部热且水汽含量高,密度小,上部冷,密度大,因此变得不再稳定,气团内部产生对流,底部暖湿的空气在对流上升过程中,不断冷却,水汽逐渐凝结,形成云,由于五大湖水体面积大,因此,冷空气行进到五大湖一半时,云就开始形成。 形成的云,随着气流继续东行,当气团从湖面登陆时,一方面,由于地面摩擦力大于湖面,气团移动速度变慢,暖气团在此堆积、抬升,另一方面,由于热力性质的差异,当被湖面加热的气团再次登陆时,温度相对于地面的温度高,成为暖气团,与地面的冷气团相遇,形成小暖锋,暖气团爬升

6、,在此过程中,水汽进一步凝结,形成降水,由于底层空气气温很低,因此,降水以雪的形式出现,形成雪带。 降雪量、雪带范围大小与水体和地面的温度差异、风力大小、湖面水体大小成正相关,即湖面与地面温度差异越大,地面温度越低,水体温度越高,造成的气团内部的对流越强烈,进入气团的水汽越多,因此,降雪量大,;风力越强劲,携带水汽的气团到达的距离就越远,雪带范围越大;而水体越大,降温越慢,相对于地面温度越高,同等风速下,气团经过湖面所需的时间就越长,因此底部空气更容易被加热。当然,这一切都以湖面未结冰为前提,如果湖面结冰,没有水汽进入气团,则大湖效应停止。 其他地区的暴雪,基本与五大湖雪带类似,都是冬季风穿过

7、大面积的水体,冷气团被水体加热,如瑞典东南部,是来自西伯利亚的亚洲高压产生的冬季风,穿过穿过俄罗斯的拉多加湖 ,向西穿过芬兰湾 、波罗的海;日本西海岸是来自西伯利亚的寒冷冬季风,穿过日本海的过程中,因为日本海有黑潮(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到达日本西海岸,又收到日本山脉地形的抬升,产生暴雪。在朝鲜半岛西部和山东半岛北部,尤其是威海烟台等地,冬季风穿过黄海,增温增湿,虽然黄海面积比较小,对寒冷气团的增温增湿作用小于日本海和五大湖,但是因为山东丘陵的地形的抬升作用,也会形成暴雪天气。 从上面几个案例可以看出,形成大湖效应的几个条件: 1. 湖面或水体较大,与周围陆地形成较强烈的温差 2. 湖面或水体

8、尚未冰封 3. 有经过水体的寒冷气团 4. 在水体的下风处 湖泊的存在,不仅在冬季形成大湖效应,出现大雪,在夏季,也对沿岸的降水产生重要的影响。与冬季相反,夏季由于陆地和水的比热容差异,陆地升温快,水体升温慢,相对于温度较高的陆地,称为冷中心,水体上空的空气,受冷下沉,而水体周围的陆地,由于气温高,因此空气受热上升,形成一个热力环流。 由于水体上空是下沉气流,因此不易凝结降水,相对来说比较干,而水体中蒸发的水汽,顺着热力环流,到达陆地,在陆地上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的冷却凝结,形成降水,因此在夏季,水体周围的降水量会稍多,局部气候会变得湿润,水体面积越大,这种作用会更明显。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水体,包括湖泊、海洋、水库、沼泽等,都对气候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切实的保护各种水体,保护我们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