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习题集及答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15576522 上传时间:2022-07-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4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构造地质学习题集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构造地质学习题集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构造地质学习题集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构造地质学习题集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造地质学习题集及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优质文档构造地质学习题集地层接触关系和原生构造一、选择题1. 地层产状符号“35”中的35代表 ( )A. 地层的走向B. 地层的倾向C. 地层的倾角2. 倾斜岩层层面和水平面的交线为该岩层的 ( )A. 走向B. 倾向C. 没有特定意义的几何线3. 在垂直于地层走向的断面上测得的地层倾斜角度是地层的( )A. 视倾角B. 斜倾角C. 真倾角4. 地层的面对facing向下说明地层 ( )A. 正常B. 倒转C. 直立5. 当地层倾向和地形坡向相反时,地层出露界限和地形等高线 ( )A. 同向弯曲,地形等高线弯曲曲率较大B. 同向弯曲,地形等高线弯曲曲率较小C. 反向弯曲6. 一套地层遭遇构造

2、变形和隆升剥蚀后再承受沉积,形成一套新的地层,这二套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是 ( )A. 整合B. 平行不整合C. 角度不整合7. 交织层中斜层理和主层理相切的方向指示地层的 ( )A. 顶面B. 底面C. 褶皱面8. 递变层理由底部向顶部沉积物的粒度 ( )A. 由细变粗B. 由粗变细C. 没有明显变更3.1 应力一、选择题1. 作用在物体边界必须面积范围内的接触力称作 ;作用在物体内部的每一个质点上,和围绕质点邻域所取空间包含的物质质量有关的非接触力称作 。A. 体力,面力B. 面力,体力C. 作用力,重力2. 如下列图中所示,其中、和p分别表示 A. 合应力、主应力、剪应力B. 正应力、剪应

3、力、合应力C. 剪应力、合应力、主应力3. 单元体三个正交截面上的剪应力重量都为零,即没有剪应力作用而只有正应力作用时,该应力称为 ;三个截面称为 。A. 正应力,正应力面B. 主应力,主应力面C. 剪应力,剪应力面4. 物体内各点的应力状态在物体占据的空间内组成的总体称为 A. 应力场B. 应力组合C. 应变场3.2 应变一、选择题1. 构造地质学中所指的变形是指物体的 。A. 位移和旋转B. 旋转和体积变更C. 畸变2. 应变的度量可以用 来表示A. 线应变和剪应变B. 体积变更程度和旋转角度C. 匀称应变和非匀称应变3.3 变形一、选择题1. 在围限压力下,当压力超出必须值时岩石就会以某

4、种方式裂开,发生断裂变形,此时的压力值就称为岩石的 A. 压力强度B. 反抗强度C. 极限强度2. 岩石变形一般经验 , , 三个阶段。A. 压缩变形,拉伸变形,断裂变形B. 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变形C. 挤压变形,微裂隙变形,破坏变形3. 围压增高,使得岩石的岩石强度极限得到 ,韧性 。A. 增加,减弱B. 提高,增加C. 降低,增加4. 应变速率小, 塑性变形。A. 不利于B. 有利于C. 不影响面理和线理一、选择题1. 面理Foliation遵照形成和发育过程可以分为 C A. 透入性面理和非透入性面理B. 主要面理和次要面理C. 原生面理和次生面理2. 沉积岩中的层理和韵律层理及岩

5、浆中的成分分异层理和流面等是 C ;变形变质作用中形成的各种劈理、片理、片麻理和各种裂开面是 。A. 次生面理,原生面理B. 透入性面理, 非透入性面理C. 原生面理,次生面理3. 将岩石遵照必须的方向分割成平行密集的薄片或薄板的次生面状构造是为劈理。劈理具有域构造,表现为劈理中的 和 C 相间的平行排列。A. 片状矿物,粒状矿物B. 暗色矿物,浅色矿物C. 劈理域,微劈石4. 依据劈理的构造可以将劈理分为 B 和 。A. 板劈理,滑劈理B. 连续劈理,不连续劈理C. 滑劈理,千枚理 5. 连续劈理遵照构造和矿物粒度可以分为 BA. 流劈理、破劈理和滑劈理B. 板劈理、千枚理和片理C. 轴面劈

6、理和层间劈理6. 目前能够比拟全面说明劈理形成机制的作用是 AA. 晶体的塑性变形B. 压溶作用C. 重结晶作用7. 褶皱岩层转折端旁边,强岩层和弱岩层中劈理组合形态分别表现为 CA. 反扇形、正扇形B. 平行轴面、平行轴面C. 正扇形、反扇形8. 遵照线理的形成机制,线理可以分为A型线理和B型线理,其中拉伸线理和矿物生长线理属于 AA. A型线理B. B型线理C. 两者都不是9. 窗棂构造属于 BA. A型线理B. B型线理C. 两者都不是10. 石香肠构造是具有不同力学性质的互层岩系受到 A 岩层挤压时形成的.A. 垂直或近于垂直B. 平行或近于平行C. 斜交二、简答题11. 简述压力影构

7、造和矿物生长线理生成机制的异同?12. 劈理和线理在构造探究中有何意义?13. 是否有可能实现劈理形成过程的试验室模拟?假如进展试验设计,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5、 褶皱一、选择题1. 褶皱是指岩石中的各种面如面理、层理等的弯曲而显示的变形。在未确定地层面对方向时,褶皱的根本形态用 和 予以描述。( )A. 向斜,背斜B. 向形,背形C. 向斜,背形 2. 褶皱遵照枢纽的产状可以分为 ( C )A. 直立褶皱、斜歪褶皱、倒转褶皱B. 平卧褶皱、倾伏褶皱、倾竖褶皱C. 水平褶皱、倾伏褶皱、倾竖褶皱3. 已经褶皱的岩层再次弯曲变形而形成的褶皱称作 C 。A. 重弯褶皱B. 再褶皱C. 叠加褶皱4

8、. 由变形困难的高塑层如岩盐、石膏和泥质岩石等为核心,刺穿变形较弱的上覆脆性岩层形成的构造称作 C 构造。A. 穹隆B. 顶托C. 底辟5. 依据褶皱过程中岩层的变形行为来划分,可以分为 A 和 A. 主动褶皱、被动褶皱B. 对称褶皱、不对称褶皱C. 平行褶皱、相像褶皱和底辟构造6. 纵弯褶皱指的是引起褶皱的作用力 岩层的挤压,使岩层失稳而弯曲;横弯褶皱指的是引起褶皱的作用力 C 岩层的挤压而使岩层发生弯曲的褶皱作用。A. 垂直于,平行于B. 斜交,斜交C. 平行于,垂直于7. 依据褶皱层内各部质点的相对运动关系,褶皱作用可以划分为 褶皱作用、 褶皱作用和 褶皱作用。( C )A. 主动,被动

9、,剪切B. 纵弯,横弯,斜弯C. 中和面,弯滑,弯流8. 褶皱作用过程中岩石物质的滑动和流淌不受层面的限制,层理在变形中不具踊跃的限制作用,只是作为岩层错移方向的标记,从而产生一种外貌上的弯曲现象,这种作用称为 B 褶皱作用。A. 主动B. 被动C. 流淌9. 和沉积作用同时形成的褶皱称作 C 。A. 原生褶皱B. 生长褶皱C. 同沉积褶皱 二、简答题10. 简述横弯褶皱、纵弯褶皱作用的特点?11. 平行褶皱和相像褶皱的区分是什么?12. 简述兰姆赛Ramsay褶皱形态分类的做法及其褶皱的分类类型和各类型的特点?13. 在同一构造运动时期或同一构造应力作用下,在成因上有联系的一系列背斜和向斜组

10、成具有必须几何规律的褶皱的总体样式,称为褶皱的组合型式;遵照褶皱的组合型式,请简述褶皱组合型式的典型类型及其各种型式的特点?6 节理一、选择题1. 遵照节理成因分类,节理可以分为 和 A 。A. 张节理,剪节理B. 走向节理,倾向节理C. 纵节理,横节理2. 在实际的视察中,剪节理的剪裂角通常 ( C )A. 大于45B. 小于45C. 两种状况都可能出现3. 确定节理的分期一般依据节理组之间的 C 关系以及各期节理 关系。A. 强度,密度B. 间距,范围C. 交切,配套4. 雁列脉中单脉的形态变更很大,主要有平直型和“S”型两类,其中平直型属于 ( A )A. 剪裂节理B. 张裂节理C. 无

11、法断定5. 雁裂角的大小对分析节理的力学性质很有意义,其中雁裂角有两组顶峰值,分别为: C A. 15和75B. 45和15C. 45和106. 导致形成缝合线构造的主要缘由是 C 。A. 沉积作用B. 风化作用C. 压溶作用7. 发育范围广、规模大、间距宽、延长长、可切穿不同岩层的节理通常是 C 。A. 剪节理B. 张节理C. 区域性节理8. 依据节理排列、组合的规律程度,区域性节理可分为 CA. 主节理和次节理B. 主节理和负节理C. 系统性节理和非系统性节理二、简答题9. 为什么雁列节理局限发育在剪切带中?挤压或拉张环境中能否形成雁列节理?试付简图予以说明。10. 利用节理复原古应力场有

12、何种条件限制?为什么?断层概论一、选择题1. 断层是地质体中沿着裂开面发生 B 的断裂构造。A. 少量位移B. 明显位移C. 位移量没有限定2. 断层线是断层面和地面的交线。断层线的几何形态 CA. 可能是始终线或是一条曲线B. 可能是一条闭合的圆或曲线C. A和B均正确3. 确定,两个断块的总滑距是500m,断层擦痕的侧伏角为30,那么其侧滑距为 AA. 250mB. 250mC. 500mD. 以上全错4. 确定条件同上题,那么其走向滑距为 BA. 250mB. 250mC. 500mD. 以上全错5. 遵照断层走向和所切岩层走向的方位关系,断层可以分为 A 断层、 断层和 断层。A. 走

13、向,倾向,斜向B. 纵,横,斜C. 正,逆,平移6. 遵照断层走向和褶皱轴向或区域构造线方向的关系,可分为 B 断层、 断层和 断层。A. 走向,倾向,斜向B. 纵,横,斜C. 正,逆,平移7. 依据断层两盘的相对运动关系,断层可以分为 C 断层、 断层、 断层。A. 走向,倾向,斜向B. 纵,横,斜C. 正,逆,平移8. 飞来峰和构造窗是 B 断层的产物。A. 正B. 逆C.平移9. 下列图表示的是 B 。s1s3sA. 正断层的应力状态B. 逆断层的应力状态C. 平移断层的应力状态10. 下列图表示的是 D 。ts1s3sD. 正断层的应力状态E. 逆断层的应力状态F. 平移断层的应力状态

14、11. 断层岩是断层两盘岩石在断层作用中形成的具有特征性构造、构造和矿物成分的岩石。依据断层岩的特征、形成条件和形成机制,断层岩可以分为 岩系列和 C 岩系列。A. 断层角砾,断层泥B. 裂开,角砾C. 碎裂,糜棱二、简答题12. 探究断层岩有何意义?13. 列举在野外实地视察时,识别断层的主要标记?14. 如何识别断层的上下盘以及上升盘和下降盘?15. 如何识别两期断层作用的先后依次?16. 同沉积断层是指什么?它主要分布在什么样的构造环境中,如何识别同沉积断层?伸展构造一、选择题1. 伸展构造是岩石圈在 A 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特别的构造组合系统。A. 拉伸B. 挤压C. 剪切2. 下列图中,

15、A、B分别是 A A. 地堑, 地垒B. 沉陷,隆升C. 盆地,穹隆3. 美国科迪勒拉山区发育的一系列不对称纵列单面山及其间的盆地组成的地貌构造单元称之为 C 。A. 地堑B. 裂谷C. 盆岭构造4. 大陆岩石圈地幔由于较软流圈温度低、密度大,而产生重力不稳,并导致岩石圈地幔沉入软流圈中,这种机制被称为 B A. 俯冲作用B. 拆沉作用C. 沉陷作用二、简答题5. 断陷盆地和同沉积盆地在构造以及形成环境和过程方面有何异同?6. 裂谷的主要特征有哪些?裂谷在全球大地构造格局中占据着何种地位?7. 简述变质核杂岩的特征?7.3 逆冲推覆构造一、选择题1. 逆冲推覆构造是由 A 和 组合而成的大型乃

16、至巨型构造。A. 逆掩断层,推覆体B. 逆断层,推覆体C. 飞来峰,构造窗2. 逆冲推覆构造在构造上常表现为 、 A 和 等型式;A、 背冲式、对冲式、楔冲式B、 正冲式、反冲式、台阶式C、 对冲式、反冲式、楔冲式3. 台阶式逆冲推覆构造主要由 C 和 组成。A. 上盘,下盘B. 逆冲,平移C. 断坪,断坡4. 和叠瓦状逆冲推覆构造相比,双重逆冲构造具有 C 。A. 底板逆断层B. 断夹块C. 顶板逆断层5. 依据逆冲推覆构造扩展方向,逆冲推覆构造扩展方式可以分为 A 和 。A. 前展式,后展式B. 背驼式,上叠式C. A和B都正确6. 如下列图所示,图中褶皱作用属于 BA. 断弯褶皱作用B.

17、 断展褶皱作用C. 断滑褶皱作用二、简答题7. 论述逆冲推覆构造的分带性及其在各带的主要构造特征?8. 自然界经常出现逆冲推覆构造和褶皱作用伴生的现象,你以为两种地质作用孰先孰后?9. 关于逆冲推覆构造的驱动力的说明,你认为那种说明比拟合理?7.4 走向滑动断层一、选择题1. 走滑断层是断层两盘沿着 A 走向发生位移的 断层。A. 断层面,大型平移B. 水平层面,滑脱C. 地层,滑动2. 下列图为走滑断层中的 AA. 右行右阶式B. 左行右阶式C. 右行左阶式3. 走滑断层在走向上时时发生弯曲,弯曲部位的应力状态由于受到走滑的左右行和平直段左右阶组合的限制,常在断层弯曲部位形成不同的构造现象,

18、下面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A、右行右阶式走滑断层常引起末端拉伸和断陷盆地B、右行右阶式走滑断层常引起末端挤压和断块隆起C、右行左阶式走滑断层常引起末端拉伸和断陷盆地D、左行右阶式走滑断层常形成拉分盆地4. 拉分盆地的形成和 B A. 走滑断层有关B. 多条走滑断层有关C. 走滑断层无关5. 和其它类型的盆地相比,拉分盆地具有 、 B 、 、 的特点A. 发育慢、沉降慢、沉积厚度大、沉积相变更不明显B. 发育快、沉降快、沉积厚度大、沉积相变更快速 C. 发育慢、沉降慢、沉积厚度小、沉积相变更不明显6. 成熟拉分盆地的长宽比大致保持在 B 。A. 2:1B. 3:1C. 4:17. 花状构造是走滑

19、断层系中的一种特征构造,剖面上一条走滑断层自下而上成花状散开。依据花状构造的 和 C 可以分为正花状构造和负花状构造;正花状构造是 断层派生的在 应力状态中形成的构造。A、 构造、力学性质;聚敛型走滑、剪切性B、 构造、力学性质;离散型走滑、张扭性C、 构造、力学性质;聚敛型走滑、压扭性8. 走滑断层派生的雁列式褶皱的褶皱轴和主走滑断层相交之锐角指示 A 滑动方向。A. 对盘B. 本盘C. 无意义二、简答题9. 试分析走滑断层和逆冲推覆断裂的联系和区分?10. 试分析走滑断层和转换断层的联系和区分?11. 在板块俯冲碰撞带能否形成和碰撞带平行的走滑断层?7.5 韧性剪切带一、选择题1. 韧性剪

20、切带依据几何形态和运动方式可以分为 C 型、 型、 型三种类型。A. 走滑,推覆,滑覆B. 平移,逆冲,正断C. A和B都是正确的表述2. 依据剪切带发育的物理环境和变形机制可以将剪切带划分为 剪切带、 剪切带、 性剪切带和 B 性剪切带;A. 正断层型,平移断层型,逆冲断层型,斜冲断层型B. 脆性,脆韧性,韧脆性,韧性C. A和B都是正确的表述3. 脆性剪切带是在地壳上部的低温及高的孔隙压力和静岩压力比的条件下发生的脆性变形的产物;韧性剪切带是岩石在塑性状态下发生连续变形的高剪切应变带。韧性剪切带的两个根本要素是:剪切带的 B 及其所限制的 。A. 上下盘,断层面B. 左右盘,高塑性变形带C

21、. 两盘,高塑性变形带4. 糜棱岩是Lapworth于1885年提出的,用于描述苏格兰沿莫因断层发育的一种细粒的、具剧烈面理化的断层岩。糜棱岩发育于 中。和原岩相比,糜棱岩的粒度显著 ,面理和/或线理显著 ,至少有一种造岩矿物发生明显的 C 。A. 断层带,变小,增加,塑性变形B. 狭窄的高应变带,变小,减弱,塑性变形C. 狭窄的高应变带,变小,增加,塑性变形5. 依据糜棱岩中细粒化基质含量在岩石中所占比例多少和静态重结晶作用,糜棱岩可以分为: A 、 、 、 、 五类。A. 初糜棱岩,糜棱岩,超糜棱岩,千糜岩,变余糜棱岩B. 粗糜棱岩,中粒糜棱岩,细粒糜棱岩,碎粉糜棱岩,变质糜棱岩C. 眼球

22、状糜棱岩,斑状糜棱岩,均质糜棱岩,千枚状糜棱岩,重结晶糜棱岩6. 在各向异性地质体中产出的韧性剪切带内,主动纵弯褶皱发育的先决条件是标记层和围岩之间存在 B 。A. 懦弱层B. 能干性差或韧性差C. 滑脱面7. 在韧性剪切带中,标记层的变更确定于标记层的产状及标记层和剪切带的夹角,其关系式为 t= 其中t和t分别为原始及变更后的厚度,那么当90时,那么标记层厚度的变更趋势应是 C 。A. 变薄B. 变厚C. 先变厚再变薄8. 韧性剪切带中的A型褶皱是指 A 。A. 褶皱轴和剪切带中拉伸线理平行B. 褶皱轴和剪切带中拉伸线理斜交C. 褶皱轴和剪切带中拉伸线理垂直9. 发育于韧性剪切带中的鞘褶皱属

23、于 AA. a型褶皱B. b型褶皱C. c型褶皱10. S-C面理是韧性剪切带中两种常见的面理。其中S面理平行于剪切带内应变椭球体的 A ,在剪切带内呈S型展布;C面理又称糜棱岩面理,平行于剪切带延长方向。A. XY面B. XZ面C. YZ面11. 在剪切带内发育“S”型面理和矿物拉伸线理,使剪切带内的岩石具有良好的面状构造和线状构造,这类岩石称作 B 。A. 糜棱岩B. S-L构造岩C. 构造片岩二、简答题12. 在韧性剪切带中,如何确定剪切带的剪切运动方向?请列举确定剪切带的剪切运动方向的证据1:何为“构造演化”?如何了解一个地区乃至全球的构造演化?构造地质学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学科?应当运用

24、何种探究手段,向什么方向开展?哪些现代技术可以用来进展构造问题探究?2:确定二套岩层是否为不整合关系,探究区是否须要必须的面积?为什么?3:能否用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实现“V”字形法那么的数字模拟?假如可以,实现的途径是什么?4:应力圆假设为位于横坐标左侧0的一个点,代表何种应力状态?自然界有无这种应力状态?5:纯剪应力状态中的“纯剪”是何含义?6:单轴应力状态下,为什么在= 90的截面上,正应力和剪应力都等于零?能否举例予以说明?7:什么是线应变,剪应变?挤压/拉张力或剪切力和这二者怎样联系?8:应变椭球体中的主应变面XY,YZ, XZ面和主应力有什么关系?9:递进变形的概念对构造分析的意义是什

25、么?10:三种形态的应变椭球体分别反映岩石受到何种变形?其可能的受力方式是什么?11:岩石变形是否必须都经验弹性、塑性和断裂变形三个阶段?为什么?12:建立库仑剪裂开准那么的依据是什么?莫尔准那么的依据又是什么?这二者和格里菲斯准那么的区分在哪里?13:关于劈理成因说明,你认为哪一种说明比拟合理?为什么?14:如何实现劈理形成过程的试验室模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15:如何定义线理的轴型?a型线理和A型线理的区分是什么?16:Alpino- ( Jura-, German- ) type 褶皱是在何种应力和变形条件下形成的?17:Ramsay为什么提出了基于等倾斜线的褶皱分类方案?这种分类

26、的意义何在?18:自然界大局部褶皱是由纵弯褶皱作用形成。从地壳变形的角度考虑,这种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19:对于柔流褶皱作用,应当采纳什么方法和手段对其进展描述和探究?20:为什么雁列节理限于发育在剪切带中?21:利用共轭剪节理确定最大主应力方向时应当留意什么问题?22:Anderson模式在多大程度上说明了断层形成时的应力状态?这种模式的局限是什么?23:褶皱是塑性变形,断层是脆性变形,二者为何可以同时出现?24:断层的识别标记中哪些是最重要的标记?可否依据一、二条标记确定断层的存在?25:如何理解逆冲推覆构造的台阶式构造?形成这种构造有无变形条件的限制?26:走滑断层带内部应力状态的说明可否用于对其它类型断层带的说明?27:变质岩区构造探究的原那么是基于何种须要提出的?沉积岩区构造探究是否可以参考和借鉴?28:构造层次概念对相识和说明构造现象有何协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