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五年级语文第一二单元教案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115335027 上传时间:2022-07-0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8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3-1五年级语文第一二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3-1五年级语文第一二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3-1五年级语文第一二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2013-1五年级语文第一二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1五年级语文第一二单元教案(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增城市实验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年级: 五年级 科目: 语文 课题1、窃读记备课时间第一周主备教师李艳辅备教师主备栏辅备栏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掌握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住课文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地读书的热爱,并受到感染。3、 总结学生自己的读书方法。过程与方法:1、布置先学,收集课外名人或身边的人或自己的读书故事。2、课内推进小组合作,小组合作交流课文主要内容,感悟作者怎样热爱读书以及名人、身边人、自己的读书故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品析文本,引导学生热爱阅读。2、 鼓励学生继续热爱阅读,读经典名著。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窃读的滋味。教学准备:1、

2、学生先学:(1)先学课文,读熟课文。(2)标自然段,给课后生字注音,并自学。(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4)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收集名人或身边人或自己的读书的故事,搜集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2、教师准备: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读书名言接龙。一、让学生回顾阅读经历,走进文章的作者及其作品 1、学生回忆阅读过的书籍及当时的情景和心中的滋味,小组自由交流读书时的感受。2、了解作者及其作品(今天我们就回到林海音的少年时代,跟随她一起感受那窃读的滋味)。二、朗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内容。2、小组活动:交流课文主要内容。3、想一想:窃读是一种怎样的滋

3、味,它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再次默读课文。三、品味语言文字,传达读感受1、小组活动:通过阅读,在你看来,窃读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你从中联想到什么?2、全班交流窃读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你从中联想到什么?四、拓展延伸1、小组活动:交流收集名人、身边人、自己读书的故事(书名写下来)2、全班分享收集名人、身边人、自己读书的故事。五、布置作业。1、抄生字。2、先学第2课。3、阅读名人读书的故事,背诵积累的读书名言。板书设计:窃读记窃读的滋味:惧怕、饥饿、麻木 爱读书窃读的意义:快乐、饱读、轻松教学反思最大亮点有待改进增城市实验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年级: 五年级 科目: 语文 课 题2* 小苗于大树的对话

4、备课时间第一周主备教师李艳辅备教师主备栏辅备栏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语的意思。2、小组合作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内容。3、学会写采访记录。过程与方法:1、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小组交流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读书要有自己独特的感受。2、进一步启发学生热爱阅读并读书要有自己的方法。教学重难点: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自学课文,做好课文批注、自学笔记以及搜集季羡林的相关资料。调查一下本班同学的阅读书目;采访爱读书的人

5、,列一个采访提纲,并做一份访谈记录。2教师准备:课件以及相关的教学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课前三分钟:继续读书名言接龙。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谈谈你所了解的著名作家季羡林。二、精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1、自读课文,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小组活动:(1)分觉得朗读课文,。(2)读后交流:说说苗苗同季老交流交流了哪些问题?(阅读、偏科、学习外语和积累古诗文)(3)从季羡林的谈话中,你获得什么启示。3、全班分享小组合作交流的情况。四、课外拓展1、指名展示课前的采访记录。2、聆听的学生进行点评。五、教师小结:看来,“闲书”不闲,著名诗人也曾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今天,老师想说的是,如果你

6、想学好语文,先爱上阅读吧!六、布置作业。 先学第三课板书设计: 2*小苗于大树的对话(访谈录)1.写好文章 多看书2.三“贯通” 学好外语3.积累古文。教学反思最大亮点有待改进增城市实验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年级: 五年级 科目: 语文 课 题3、走遍天下书为侣备课时间第一周主备教师李艳辅备教师主备栏辅备栏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作者选择以书为“侣”的原因。3、继续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过程与方法:1、 小组合作交流课文主要内容,。2、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

7、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继续养成阅读的习惯。教学重难点: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课前准备:1、学生先学:(1)先学课文,读熟课文。(2)标自然段,给课后生字注音,并自学。(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4)写批注。2教师准备:课件以及相关的教学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我”的读书故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让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呢?为什么?(在设想中,让学生尽情地说出自己的选择和理由,然后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读中感悟、质疑1、自由读文。再次感受课文内容。

8、2、小组活动:交流课文主要内容。3、作者为什么选择以书为侣?学生自由回答,老师相机点拨。4、作者的读书方法是怎样的?对你有什么启示?小组活动:小组齐读课文第4自然段后再讨论交流。5、说一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6、小组内交流学习所得,讨论自己疑惑的问题,将不懂的全班交流。三、完成课后小练笔。四、布置作业。1、抄生字。2、先学第4课。3、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板书设计:走遍天下书为侣朋友 家 故地假设 比喻 反问 列举教学反思最大亮点有待改进增城市实验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年级: 五年级 科目: 语文 课 题4*我的“长生果”备课时间第一周主备教师李艳辅备教师主备栏辅备栏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有感

9、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2、体会作者热爱阅读的思想感情。3、感悟作者的读书方法。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如何热爱阅读的情感感悟作者的读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性及要把阅读养成一种生活习惯。 2、明确指出读好书,好读书。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书方法。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自学课文,做好课文批注、自学笔记。2教师准备: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课前三分钟:“我”的读书故事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吃过“长生果吗”?叶文玲就因为吃了“长生果”,所以成为了一名知名的作

10、家,今天我们一起来品味叶文玲的“长生果”(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问题?二、读课文,感知内容,并汇报读书的收获。 1、小组活动:(1)交流课文主要内容。(2)课文哪些地方引发你的思考。2、全班分享交流。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作者写了少年时代读书和写作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看香烟人小画片;看连环画;看文艺书籍;看中外名著;重点回忆了两次作文的构思与写作的经历。)2、作者把书比作“长生果”了他悟出了怎样的道理?也谈谈自己在读书中有什么收获 ?3、小组活动:分享收集到的名人故事或我与书的故事四、教师引导学生互相推荐自己喜欢的书,并课外积累和读书有关的格言警句。五、布置作业。

11、先学口语交际.习作一。板书设计:4*我的“长生果”作文方法:别出心裁 2.厚积薄发 3.真情实感教学反思最大亮点有待改进增城市实验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年级: 五年级 科目: 语文 课 题口语交际.习作一备课时间第一周主备教师李艳辅备教师主备栏辅备栏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听写“读读写写”2、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3、通过辩论赛,让学生知道怎样进行辩论,学会收集辩论的资料写辩论稿。4、积累读书名言并背诵。过程与方法: 1、小组合作收集辩论赛的资料,并分工写辩论稿。2、把在学习课文时课前的先学作业、课前三分钟交流的名言与故事进行整理,完成习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小组合

12、作的精神。2、享受辩论赛带来的快乐,提升学生的口才。3、会欣赏别人的习作。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围绕一方面的内容说出并写出活动的收获或看法。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整理课前收集的故事与读书名言资料;准备辩论赛的资料,写好辩论稿。2、教师准备:课件、全国大专辩论赛视频课时:五节课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我”的读书故事第一课时一、听写“读读写写”二、学习“日积月累” 1、学生齐读“日积月累”2、师启发:这些都是关于什么的名言?3、拓展:课外收集的读书名言4、背诵。第二、三课时三、学习“口语交际习作”确定选材的范围1、小组活动:交流选择一个角度先在班里说一说。(写自己在读书经历中的故事;交流采访

13、经过和体会,整理采访记录)四、说一说,回顾活动的经历1、根据选材重新结合小组。2、小组交流。3、小组代表汇报交流。五、确定写作题材,提醒需要注意的问题六、完成习作初稿七、习作评讲,交流修改 第四、五课时八、辩论赛导入1、观看全国大专辩论赛视频2、从视频中你感受到辩论赛的什么?九、分组进行辩论“热身赛”把全班分成正反两方四个小组,正反两方在指定的位置进行辩论。十、全班辩论赛。按分成小组进行辩论。老师组织,及时反馈教学反思最大亮点有待改进增城市实验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年级: 五年级 科目: 语文 课 题5、古诗三首备课时间三周主备教师李艳辅备教师主备栏辅备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生字词。2有

14、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3、感受思乡情感的古诗,并搜集几首课外的思乡情感古诗背诵。过程与方法:1、小组合作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2、合作背诵三首古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再积累其他思乡的古诗。教学重点:想象意境,领会诗情,品味诗句,背诵,积累语言。教学难点: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1、学生先学(1)了解作者资料。(2)自己翻译诗句(3)收集思乡诗3首。2、教师准备:课件课前三分钟:背诵思乡古诗

15、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你搜集了哪些思乡古诗?从这些思乡古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二、查找资料,了解诗人1、了解三首古诗的诗人。小组合作上台介绍。三、小组合作,学习古诗。1、小组讨论第一首诗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2、小组活动上台与全班交流泊船瓜洲的诗意与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师相机点拨。五、自主探究,感受诗境 讨论、升华诗情:既然诗人已经离家很近了,而且他又这么渴望回到家乡去,那他为什么不回去看看呢?六、总结学法,自读感悟1、总结学习方法:刚刚我们通过初读诗句紧扣题眼朗读感悟的方法学习了泊船瓜洲这首诗,下面我们用这个方法继续学习秋思、长相思。3、合作学习,了解诗句大意。4、根据

16、插图,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词人在夜深时无法入睡,这是怎样的一种感情?2、讨论探究,感受诗境。(从词的内容看,写的是从军出征的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作者无法入睡就是因为思念家乡、怀念亲人。)六、反复诵读,体会诗情1、轻声自读,想象诗中送别的情景,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2、这种思乡之情作者是如何表达的?(触景生情)七、积累内化,拓展延伸搜集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拓展阅读。(如范仲淹的苏幕遮)六、作业1、背诵古诗;2、抄生字词;3、完成24页第三题。板书:泊船瓜洲 秋思 长相思瓜洲 京口 钟山 洛阳城 榆关江南岸 家书 风雪明月 故园教学反思最大亮点有待改进增城市实验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年级:

17、 五年级 科目: 语文 课 题6、梅花魂备课时间三周主备教师李艳辅备教师主备栏辅备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3、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4、感悟中华民族所具备的精神。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2、小组合作学习课文通过哪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教学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外祖父介绍梅花的段落,体会外祖父的内心感受。课时:2课时。课前三分钟:爱国的故事。教学过程: 一、谈话、赏梅 梅花自古就

18、是人们称颂的对象,人们通过种种方式表达对梅花的喜爱。你知道哪些关于梅花的古诗词?你知道梅花具备什么品质?(自由发言)二、自读课文感知、质疑。1、自读课文:本文写的什么?2、小组交流课文主要内容。3、小组合作学习课文通过哪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4、全班交流:师相机板书。三、理解重点段落,体会“外祖父为什么酷爱梅花?”从外祖父爱惜墨梅图,送墨梅图和梅花绢给我要看出外祖父酷爱梅花,外祖父为什么这么爱梅花呢?相交流、讨论四、自由朗读全文1、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感情2、把文中体会最深的句子画出来,认真读一读。五、总结全文学习了本文,我们了解了梅花,了解了外祖父一颗眷恋祖国的心。我们应该像

19、梅花一样有品格、有骨气,不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顶天立地,应该像外祖父一样热爱我们的祖国。六、作业1、抄写生字词;2、查找文章中感动的句子抄下来。板书: 6 墨 梅教古诗词 珍爱墨梅 热爱祖国的炽热之情教学反思最大亮点有待改进增城市实验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年级: 五年级 科目: 语文 课 题7*桂花雨备课时间三周三主备教师李艳辅备教师主备栏辅备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自学课文中的生字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的含义。3、能想像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体会作者喜欢桂花、摇桂花的乐趣和热爱家乡的

20、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想像课文描写的情景。教学准备:学生先学课文1、 读好课文。2、 概括主要内容。3、 写两处读书批注。课时:一课时课前三分钟:爱国故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同学们,回忆过去经历过的美好的事情是一种享受,充满乐趣。回忆过去经历过的有趣的事吗?老师也会回忆他们的童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饱含着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课题是桂花雨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小组合作学习,思考讨论:课题“桂花雨”是什么意思?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问题。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

21、课文,想想主要写了什么?议一议,读了这一段对桂花都有了什么了解?想一想,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找出相关词句读一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说一说,自己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四、总结全文,回归整体板书设计7* 桂花雨桂花飘香十里 摇花真像下雨爱花赏花拾花 仿佛回到故里教学反思最大亮点有待改进增城市实验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年级:五年级 科目: 语文 课 题8*小桥流水人家备课时间三周主备教师李艳辅备教师主备栏辅备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有感情朗读课文;2、 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3、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主要内容;交流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感受作者

22、语言的清新、流畅,积累语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丰富学生的感情体验,进一步体会人们的思乡情感。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像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思念之情。课前准备:学生按先学要求先学课文。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读诗,了解课题出处 出示古诗文天净沙秋思齐读。读后说感悟。二、初读,把握课文主旨自由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三、交流、探究表达方式1、默读课文,想像文章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边读边在句段旁做批注。2、小组交流,合作探究。(1)品读“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声音”(运用拟人的手法,表

23、达了作者对家乡景物的喜爱与赞美)(2)“一条小小的木桥把它们送到远方。”(给人一种诗情两画意的享受,令人神往)(3)“我家只有几间矮小漂亮房子”(用对比的方法写出了农家卧室与书房的不同特点,让人感到亲切,引发美好回忆。)四、回顾全文,学习写法学生总结本文作者在写作方法上抓住了故乡景致的特点:小桥、流水、人家,在描写这三方面景致时又抓住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将景物写具体,从中渗透着作者的思乡之情。五、拓展学习以“阳光、沙滩、海浪”为题,写两段话,描写家乡的景致的特点,表达你对家乡的感情。七、课堂小结板书8* 小桥流水人家那么美,那么自然我热爱,我思念教学反思最大亮点有待改进增城市实验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24、年级:五年级 科目: 语文 课 题口语交际习作二备课时间三周主备教师李艳辅备教师主备栏辅备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楚自己的活动安排,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策划计划。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注意学习本组课文表达感情的方法,适当运用在自己的习作当中。课前准备:小组合作制定“浓浓的乡情计划,并制作ppt.课时安排:三课时课前三分钟:背诵思乡古诗词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回顾课文,激发兴趣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因为如此

25、,每个人对家乡都有着浓厚的感情,今天也让我们来畅谈一下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二、畅所欲言,抒发1、小组内交流(1)交流内容:对课外阅读、调查、上网查找、亲身经历等所了解浓浓乡情进行交流。(2)交流要求:认真倾听别人介绍了浓浓乡情有什么特点,是怎样介绍的;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介绍的同学要耐心回答;推选代表,介绍本组最有特色的浓浓乡情,商议怎样介绍才能给全班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要做到善于组织和利用手中的材料,说得详略得当,生动有趣,条理清晰等。)2、各组推选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三、浓浓乡情发布会1、各组推选代表参加浓浓乡情会,确定发言顺序。2、明确发布会有关要求:(1)发言人要讲清楚浓浓乡情

26、的特点。(2)讲完后回答同学们的提问。(3)对某种浓浓乡情感兴趣并有所了解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充。3、评选最佳发言人:共同讨论哪位发言人介绍的浓浓乡情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刻。4、引导大家总结:通过策划“浓浓乡情”这个活动,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组织策划能力,而且还激发了同学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相信“浓浓乡情”这个活动一定能够获得成功。(2)大胆构思,精巧命题。第二课时(习作指导)一、激发习作兴趣同学们,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了解到了各种各样的浓浓乡情。有的让我们感到新奇,有的让我们感到有趣,还有的让我们赞叹。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定写自己所想要介绍浓浓乡情。可以是课外阅读时知道,也可以是通过调查访问了

27、解的,还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或者是在口语交际课中听到的。二、确定思路,回顾写法1、想象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1、引导学生回忆口语交际课上听到的和自己在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小组交流搜集的资料2、回忆本组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3、回忆口语交际课中评为“最佳发言人”的同学采取了哪些方法来写“浓浓乡情”。4、说说你能借鉴的一些写法。三、指导学生习作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第三课时(习作讲评)一、评改作文1、自读,认真修改。2、小组内听读,结合口语交际课上介绍过的,说说在作文上有什么进步,并提出修改建议。二、全班评议1、各组推荐或同学自荐交流欣赏优秀习作。2、教师引导学生写作是否清楚具体,提出修改建议。根据大家提出的建议,对习作进行修改完善。三、形成作品集1、请小组同学或自己的好朋友为自己的习作写一写评语。2、将全班学生的习作装订成集,共同商议起个醒目的题目。四、小结(由学生来谈这节课的收获)教学反思最大亮点有待改进2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