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15224443 上传时间:2022-07-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8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申 报 书学校名称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学院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负 责 人张岩泉联系方式678683732010年9月22日一、学科专业基础和工作条件1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办学历史和优势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9年私立文华大学文理学院的中国文学系。它不仅曾经拥有钱基博、高庆锡、游国恩等大师级师资,直接培养了邢福义、黄曼君、王先霈、刘守华、王庆生等著名学者,同时还是“德艺双馨”艺术家夏雨田,“大别山师魂”汪金泉等从学的母校专业。逾越百年的深厚积淀发展出如今不俗实力:中国汉语言文学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教育部人文

2、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博士后流动站;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重点培育学科1个,是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3个全国性学会挂靠本专业;在2008年教育部学科排名中位列第10;是教育部211项目和985优势学科平台重点建设学科。湖北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是学校优势专业,为省一级硕士点,有一个省优势学科,一个省重点学科,一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成为省内汉语言文学专门人才培养的重镇。2中文专业基地班的办学成绩和特色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1995年获教育部批准试办中文基地班,在学生选拔、师资配备、教学管理、培养模式等方面完全仿照“国家号”基地班办学,取得了突出成绩,每届学生中大多通过推免或

3、考研的方式进入重点高校深造,其中,不乏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实力强劲的高校。中文基地班学生以基础扎实、视野开阔、能力突出,素质全面得到广泛认可。 2001年,“试办中文学科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还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成绩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启动较早,多点开花,成效显著: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同时为省第一批品牌专业;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优质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

4、1部,精品教材1部。这些数据在全国中文专业中位居前列。湖北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省品牌专业;有两门省级精品课程,四门校级精品课程。4师资队伍不断优化胡亚敏教授担任本试验计划首席专家。胡亚敏教授: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二级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其他荣誉头衔和社会兼职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评委,教育部中文教指委委员,全国马列文论学会、中外文论家学会副会长、省作协副主席,校党委委员;在文艺学专业研究领域著述丰富,有重大影响。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总数为78人,其中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评委3

5、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人,楚天学者1人;15人次担任全国性学会会长和副会长;教授36人,博士生导师30人;获博士学位率已超过75%,其中1965年后出生者100%已获博士学位或已在攻读,学缘、学历、年龄、职称结构趋于改善。教师中10余人有在国外超1年以上学习或工作经历,30余人有在国外长期或短期讲学经历,40多人有在国外进行学术交流经历。本专业教师自2006年以来承担各类项目100多项,其中国家社科项目20多项,省部级项目38项;CSSCI收录论文近390篇,其中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中国语文等权威期刊论文85篇,其科研实力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湖北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力量

6、在省内高校位居前列。现有教授15人,副教授16人,教师中已获博士学位或在读者26人,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专业师资队伍。同时,可采取灵活机制,从华中师范大学获取支持,优化师资配置和提升教学科研实力。2004年以来,承担并完成省部级教研项目10多项,获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5其他条件保障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中文资料收藏达到优秀级,文学院资料室10册专业图书向试验班开放;湖北师范学院图书资源和其他实验教学条件优先为试验班服务。因此,包括图书馆资料等方面的实验教学条件可满足计划需要。华中师范大学和湖北师范学院在项目申报、人才培养、师资交流、资源共享等方面可加强合作,实现共赢。二、教学改

7、革试验方案1指导思想基本思路:人才特区,精英培养;先行先试,先发先至。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先行先试,大胆开拓;以特事特办为原则,在人财物等方面提供充分保障;以真抓实干的精神,探索一条中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2培养目标基本目标:培养厚基础、强素质、一专多能、可持续发展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优秀毕业生,使他们具备成长为本专业及相关领域创新型人才或领军人物的潜质。具有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学(文化)素养和宽广的国际视野的专门人才;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的一个或若干二级学科方向上具有较精深修养和后续发展能力,成为研究生教育的优质生源;具有健全人格、批判思维、开拓精神、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强的高层次拔

8、尖创新人才。3试验方案培养模式“通才+专长”的个性化培养模式。学生遴选原则:择优选拔,滚动淘汰。标准:素质优异、特长突出、潜力巨大、志向高远的“精英学生”。办法:在每年招生中单列;从全校新生(可兼收部分理科生)中经严格考核、选拔,在华中师范大学和湖北师范学院各组成30人小班。教师配备配备学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高级职称教师担任试验班专业导师;组建以各级教学名师和优秀教授为主体的教学团队;选拔优秀教授担任学术指导,以1:5比例配置;聘请海外学者和院外学者承担客座指导成专题指导职责。教学及管理改革基本思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实现个性化培养目标:压减必修学分,拓展自主学习空间;增大选择自由,完善知识结

9、构;强化特长培养,注重发展后劲。具体方案:探索灵活有效的学业管理,允许学生以多样化方式获取学分(如设立专业教学和博雅教育系列讲座;设立若干专业学习小组,聘请教师跟踪指导;设立面向全体试验班学生的院级博雅计划和创新实验计划;以“学术夏令营”等形式实施科研能力培训等。)调整课程结构,鼓励学生自主选修并获取学分(如让方向明确、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前修读硕士生课程,规定每位学生必须修读外校若干学分,外专业若干学分;增设思维训练和方法指导类课程;减少必修课赋分比重,增加选修课数量。)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考核机制:推广研究型教学,并探索其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鼓励双语教学,创造条件实现全程外语教学;改变单一的

10、以分数考核方式,注重能力考察、过程考核和综合评价。氛围营造通过国内外优秀学者的访问讲学,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全员参和的科研项目来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和学术氛围,通过滚动淘汰的招生管理和推免保送研究生政策来形成长期有效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学生成长创造条件和提供平台。管理创新只要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允许先行先试;只要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竭尽所能,全面服务;建立“本硕博”连读机制,并适当扩大比例;经严格考核,华中师范大学每年接收湖北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试验班优秀毕业生510人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建立三支专门队伍:以教学副院长为核心的管理队伍;以教学名师和博导、教授为主干的

11、师资队伍;以班导师为协调人的导师队伍;建立对学生和教师全面覆盖的激励机制。国际合作和对外交流包括提升师资的国际化水平和扩大学生对外交流两方面。提升师资的国际化水平(引进国外高水平学者或海外人才充实师资;通过教师出国访学、讲学、进修、攻读学位等拓宽教师国际视野;聘请国外文教专家讲学,举办国际性学术会议加强国际交往等。扩大学生国际交往(成建制送学生至国外高校学习和成建制送学生至国内一流高校学习,互认学分;和国外高校联合办学,共同培养;提供条件让部分学生参加国内外举行的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三、工作措施和保障1. 五年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五年规划:总体设计,分项实施,循序渐进,注重实效。大体以一届学生为

12、周期,完整试验,滚动推行,总结完善。第一年:在调研论证基础上,完成总体设计和分项实施详细方案;第二年第三年:在一届学生中开始实施(对应大一、大二年级),主要是夯实基础,拓宽视野,发现专长,为每位学生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第四年:扩大对外交流,强化科研训练,明确发展方向,发展专长;第五年:进一步提升素质和发展特长,为深造或就业作好必要和充分的准备。2. 学校的组织保障、经费保障和政策保障组织保障 学校设立常设机构,包括校领导、相关职能负责人、院系负责人及若干工作人员,经常性地对此计划进行指导和管理。经费保障 学校比照基地班标准拨专款,保证计划的正常适行,专款专用;院系积极筹措经费,支持计划实施;同

13、时争取其他经费资助。政策保障 学校出台针对该计划的相关政策,说明参和计划实施工作人员的责、权、利,制订招生、教学等全程管理规范,全面支持和保障计划的顺利实施和任务的全面完成。附录: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培养目标:培养厚基础、强素质、一专多能、可持续发展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优秀毕业生,使他们具备成长为本专业及相关领域创新型人才或领军人物的潜质。具体表现为:具有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学(文化)素养和宽广的国际视野的专门人才;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的一个或若干二级学科方向上具有较精深修养和后续发展能力,成为研究生教育的优质生源;具有健全人格、批判思维、开拓精神、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强的高层

14、次拔尖创新人才。基本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应具备:1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的文字功底和较强专业研究能力;2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适应研究生教育的要求;3良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现代社会和语言文字、文学相关的教学、写作和研究工作;4阅读和本专业相关的外语文献的能力。二、主要课程文学欣赏、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西方语言学史、写作、民间文学、文献学、马列文论、西方文论、古代文论、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美国文学专题研究、欧洲文学专题研究、文字学、现代汉语

15、语法研究、民俗学等。三、学制 4年四、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五、教学时间分配表项 目周数学分各学期分配情况(周数)备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军事训练3330000000学年论文3301010100教育实习或毕业实习8600000080见习2200001010毕业论文(设计)6600000006复习考试14022222211入学及毕业教育200.50000001.5学年总结1.5000.500.500.500机 动4.500.50.510.510.511.5课程教学11612115171717171799小计1601412120212021202120六、课程教学学时、学分分布表类别 学期课类一二三四五六

16、七八总计百分比%学 时通识教育必修课157147123123000055029.1专业类必修课1201501801506000066035专业类选修课计划开设0000300300144168912 学生应修0000120150727241422通识教育选修课0024484848484826413.9小 计2772973273212281981201201888100 学 分通识教育必修课988600003124.4 专业类必修课810121040004434.6 专业类选修课计划开设00002020121466 学生应修000088863023.6通识教育选修课002444442217.4小

17、计1718222016121210127100 注:专业类必修课指学科基础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专业类选修课指学科基础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七、课程计划表课程类别课程号课程名称开课学期学分学时分配表周学时先行课考试方式双学位课素质课程课程课类授课实验课外通识教育课必修课31002041高等数学D134041理33001100大学体育1113021体34000021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12300021文35000011大学英语阅读和写作11242031文35000012大学英语听力和口语111151511文31001004数据库技术应用22302421理33002100大学体育22130233001

18、1001体3400002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22401031文35000021大学英语阅读和写作222483350000111文35000022大学英语听力和口语22115152350000121文33003100大学体育331302330021001体3400002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43004831文35000031大学英语阅读和写作332483350000211文35000032大学英语听力和口语33115151350000221文33004100大学体育441302330021001体3400002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23001521文35000041大学英语

19、阅读和写作442483350000311文35000042大学英语听力和口语44115151350000321文选修课学生至少修取22个学分。其中计算机类课程不少于2学分,艺术类课程不少于2学分;国外高校或外校课程不少于6学分, 外院系课程不少于4学分,其余学分可在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和下列课程及培训计划中选择:本科生科研方法基础(第3学期)汉语言文学前沿系列讲座(第3-8学期)学年论文写作和指导(第2-6学期)“学术夏令营”暑期培训(第6学期)部分二级学科硕士生课程(第7-8学期)学科基础课必修课82010101写作12300021文82010102现代汉语(1)12300021是文8201

20、0105文学欣赏12300021文(续表)课程类别课程号课程名称开课学期学分学时分配表周学时先行课考试方式双学位课素质课程课程课类授课实验课外学科基础课必修课82010106现代汉语(2)2230002820101021是文82010108文学理论(1)2230002820101051是文82010109文学理论(2)3230002820101081是文82010112古代汉语(1)32300021是文82010111语言学概论4230002820101061是文82010115古代汉语(2)4230002820101121是文专业课必修课82010103中国古代文学(1)12300021是文

21、82010104中国现代文学(1)22300021是文82010107中国古代文学(2)2230002820101031是文82010116外国文学(1)22300021是文82010110中国古代文学(3)3230002820101071是文82010113中国当代文学(1)32300021是文82010118外国文学(2)3230002820101161是文82010120中国现代文学(2)3230002820101041是文82010114中国古代文学(4)4230002820101101是文82010119中国当代文学(2)4230002820101131是文82010122外国文学(

22、3)4230002820101181是文82010121文学批评5230002820101091是文82010123民间文学52300021文专业课选修课82110101西方语言学史523000282110102语言和社会文化5230002820101113是文86722101马列文论5230002820101093文86722102古代文论5230002820101093文82021103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研究5230002820101203文82021105中国古代诗歌研究5230002820101143文82021104中国当代文学经典研究5230002820101193文82122102

23、应用语言学5230002820101113文82021102美国文学专题研究5230002820101183文(续表)课程类别课程号课程名称开课学期学分学时分配表周学时先行课考试方式双学位课素质课程课程课类授课实验课外专业课选修课82120109文字学5230002820101153文82120119训诂学6230002820101153文82122103对外汉语教学法62300021是文86722105西方文论6230002820101093文82020119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研究6230002820101193文82110103中国语言学史6230002820101151文86722104比

24、较文学6230002820101183文86722107美学6230002820101093文82020111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6230002820101203文82021126中国古代散文研究6230002820101143文82020103应用写作62300023是文82020101文化学专题研究72240033是文82021101欧洲文学专题研究7224003820101183文86710101文献学72240033文86722106文学理论和批评专题研究7224003820101213文82021125中国古代小说研究7224003820101143文82421103中国话剧研究72

25、240033是文82122104心理语言学8224003820101113文82220110大众文化和当代影视8224003182021127中国古代戏剧研究8224003820101143文82021128台港文学82240033是文82121105现代汉语修辞研究8224003820101063文82021123亚非文学专题研究8224003820101183文82020124民俗学8224003820101233文八、说明1本专业分为文学、文学理论和语言三个方向,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侧重某一方向修读专业选修课学分。2建议文学方向选修: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经典研究、中国古

26、代散文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研究、欧洲文学专题研究、美国文学专题研究、中国话剧研究。3建议文学理论方向选修:美学、马列文论、古代文论、西方文论、文学理论和批评专题研究、比较文学。4建议语言方向选修:本方案中语言学类课程,同时选修汉语言或对外汉语专业的语言学类课程。5建议本专业学生选修:23门历史学课程、23门政治学、哲学课程、12门社会学课程、23门自然科学和技术类课程,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6学年论文共分3次,在第2、4、6学期布置,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第3、5、7学期初检查考核。7见习安排在第5、7学期假期进行,时间2周,2学分;毕业实习安排在第7学期进行,时间8周,6学分。8本专业开设双学位课程51学分,其他专业学生至少选修其中45个学分,方可取得第二学士学位。13 / 1313 / 1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