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人体反射和形态评定技术

上传人:yo****e 文档编号:115212080 上传时间:2022-07-01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3.2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二章人体反射和形态评定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第二章人体反射和形态评定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第二章人体反射和形态评定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人体反射和形态评定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人体反射和形态评定技术(8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人体反射和人体反射和人体形态学测量人体形态学测量Reflex and Anthropometric measurement2发育性反射与反应的评定34主要内容:v掌握发育性反射和反应的分类v掌握评定方法v熟悉记录与分析5什么是发育性反射和反应?Development reflexes and reactions: 正常情况下,胎儿在母体妊娠后期,婴儿出生时和出生后的一段时间里会陆续出现一些脊髓、脑干、中脑以及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射。与人体的运动发育密切相关,只有在某一个水平的反射出现后才能完成与之相适应的运动动作。6反射与反应的分类v脊髓水平的反射(妊娠28W出生后2M)v脑干水平的反射(出生后

2、没4M)v中脑水平的反应(出生时OR出生后46M出现)v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应 (421M出现) 7评定方法:评定方法:原始原始/脊髓水平反射脊髓水平反射8屈肌收缩反射屈肌收缩反射v检查体位:仰卧位,头中立位,双下肢伸展v检查方法:刺激一侧足底v反应:受到刺激的下肢出现失去控制的屈曲反应足趾伸展,踝关节背屈v出现时间:妊娠28周v消失时间;出生后12个月9伸肌伸张反射伸肌伸张反射v检查体位:仰卧位,头呈中立位,一侧下肢伸展,另一侧屈曲。v检查方法:刺激屈曲位的足底。v反应:被刺激的下肢失去控制地呈伸展位v出现时间:妊娠28周。v消失时间:出生后2个月。1011交叉性神展反射交叉性神展反射v检查体位

3、:仰卧位,头部中立位,一侧下肢屈曲,另一侧下肢伸展v检查方法:将伸展位的下肢做屈曲动作v阳性反应;伸展位的下肢一屈曲,屈曲位的下肢立即伸展v出现时间:妊娠28周。v消失时间:出生后2个月。 12交叉性神展反射v检查体位:仰卧位,头部中立位,两下肢伸展v检查方法:在一侧大腿内侧给予轻轻叩打刺激v反应:对侧下肢表现出内收,内旋,踝关节跖屈(典型的剪刀状体位)v出现时间:妊娠28周v消失时间:出生后2个月1314莫勒反射(Moro reflex)v检查体位:半卧位检查者一手置于被检者颈后部v检查方法:将头部和躯干突然向后放下v反应;上肢外展外旋,伸展(或屈曲),各手指伸展并外展,吓哭后双上肢屈曲、内

4、收并于胸前交叉v出现时间:妊娠28周v消失时间:4个月1516抓握反射v检查体位:卧位v检查方法:对手掌或脚掌持续加压v反应:手指或足趾屈曲v出现时间:手掌抓握,出生时 足趾跖屈,妊娠28Wv消失时间:手掌抓握,出生后46个月 足趾跖屈,出生后9个月17惊吓反射v检查体位:任意体位v检查方法:突然大声地喊叫或发出刺耳的噪音v反应:上肢突然伸展或外展,大哭v出现时间:出生时v消失时间:终生保持1819评定方法:评定方法:张力性张力性/脑干水平反射脑干水平反射 20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v检查体位:仰卧位,头中立位,上下肢伸展v检查方法:检查者将被检者头部转向一侧v反应;头转向侧的上、下肢伸展,或

5、伸肌张力增高;另一侧的上肢屈曲,或屈曲张力增高。犹如“拉弓射箭”或“击剑”姿势v 出现时间:出生时v 消失时间:46个月痉挛型和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在出生6个月以后仍存在上述反射 2122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v检查体位:膝手卧位,或趴在检查者的腿上(检查者取坐位)v检查方法;使头部尽量前屈v反应:上肢屈曲或屈肌张力增高,下肢伸展或伸肌张力增高v出现时间:4-6个月v消失时间:812个月2324对称性紧张性迷路反射-仰卧位v检查体位:被检者取仰卧位,头中立位双上、下肢伸展v检查方法:保持仰卧位v反应:四肢伸展,伸肌张力增高v出现时间:出生时v消失时间:46个月25对称性紧张性迷路反射-俯卧位v检查体

6、位:俯卧位,头中立位,双上、下肢伸展v检查方法;保持俯卧位v反应:四肢屈曲,屈肌张力增高;或不能完成头部后仰,肩后伸躯干及上、下肢伸展动作v出现时间:出生时v消失时间:46个月2627阳性支持反射v检查体位:保持立位v 检查方法:让脚掌着地跳数次或脚掌坚定地着地v 反应:下肢伸肌肌张力增高,僵硬伸展(拮抗收缩)甚至引起膝反张;踝关节跖屈v 出现时间:出生时v 消失时间:6个月28 联合反应: 联合反应是指当身体某一部位进行抗阻力运动或主动用力时,处于休息状态下的肢体所产生的不随意运动反应。联合反应是刻扳的张力性活动,该活动使一肢体对另一肢体的姿势将产生影响。v检查体位:仰卧位。v检查方法:身体

7、任何部位的抗阻力随意运动。检查脑瘫患儿时,令患儿一手用力握物v反应:对侧肢体出现同样的动作或身体的其它部位肌张力明显增高v出现时间:出生时3个月。v消失时间:89岁。v偏瘫患者处于痉挛的早期阶段时也可诱发出联合反应.2930中脑及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应调整反应颈部调整反应v 检查体位:被检者仰卧位,头中立位上、下肢伸展v 检查方法;被捡者头主动或被动向一侧旋转v 反应:整个身体随着头的旋转而向相同方向旋转v 出现时间:出生后6个月v 消失时间:出生6个月以后31躯干旋转调整反应v检查体位:被检者仰卧位,头中立位,上、下肢伸展v检查方法:将被检者的头主动或被动地向一侧旋转v反应:身体分节旋转,即头部

8、先旋转,接着两肩旋转,最后骨盆旋转v出现时间;46个月v消失时间;出生18个月以后3233头部迷路性调整反射v检查体位;将被检者的眼睛蒙上,检查体位可以呈仰卧位、俯卧位、直立悬空位。v检查方法:检查者用双手将被检者托起或将其向前、后、左、右侧备个方向倾斜。v反应:主动地将头拾起至正常位,即头颈部勺地面垂直,口呈水平位v出现时间:出生。2个月。v消失时间:终生存在。3435身体调整反应v检查体位:将被检者的眼睛蒙上,体位呈(1)仰卧位,(2)俯卧位。v检查方法:将被检者置于俯卧位或仰卧位。v反应:主动地将头抬起至正常位,即头领部与地面垂直,口呈水平位。v出现时间:出生后6个月。v消失时间:5岁。

9、36视觉调整反应v检查体位:被检者睁眼,呈仰卧位、俯卧位、直立悬空位。v检查方法:检查者用双手将被检者托起或将其向前、后、左、右侧各个方向倾斜v反应:主动地搀头抢起至正常位,即头颈部与地面垂直,口呈水平位v出现时间:出生2个月。v消失时间:终生存在。3738保护性伸展反应v保护性伸展反应是在重心超出支持面时(一种位移刺激),为达到稳定和支持身体的目的而作出的反应。当身体向支持面倾斜时双上肢和双下肢伸展以支撑体重。v检查体位:被检者取坐位、跪位、站立位或倒立位(降落伞反应)v检查方法:被检者通过主动或被动地移动身体使身体重心超出支攒面。v反应;双上胶或双下肢伸展并外展以支持和保护身体不摔倒v出现

10、时间:上肢,出生后46个月;下肢,出生后69个月。v消失时间:终生存在。3940平衡反应倾斜反应v检查体位:被检者于平衡板或体操球上呈仰卧位、俯卧位、坐位、膝手卧位或站立位。v检查方法:通过倾斜平衡板或移动体操球来改变身体重心。v反应:头部和躯干出现调整,即平衡板翘起(上斜)的一倔躯干向上弯曲,同例上、下肢伸展并外展;对侧肢体(平衡板下斜例)出现保护性伸展反应v出现时间:俯卧位,出生后6个月;仰卧位和坐位,出生后7、8个月12个月;站立位,出生后12-21个月。v消失时间:终生存在。41平衡反应迈步反应v检查体位:被捡者取立位,检查者握住其双上肢。v检查方法左、右、前及后方推动被检者。v反应:

11、为了维持平衡,脚相应地向例方或前方、后方迈出一步v出现时间:出生后1518个月。v消失时间:终生存在。424344检查注意事项1特异性的感觉刺激才能诱发出特定的运动反应。为保证出现应有的运动反应,检查体位一定要正确,要淮碗把握刺激的部位、强度和时间。2检查中仔细观察被检者对于刺激的反应。3在进行脑干水平反射的检查时,除了用服观察,还需触诊以发现和体会肉眼观察不到的肌张力变化。4注意反射及反应出现、消失的时间。5发育性反射的系统评定应当与观察反射如何影响运动功能以及功能性活动相结合。4546474849反射的分类人体的反射一般分为: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的分类:v按生理功能分: 防御反射

12、、摄食反射、姿势反射反射v按感受器分类:外感受器、内感受器v按反射弧的通路分类:单突触反射、多突触反射 按反射弧在中枢的部位分:脊髓反射、脑干反射、皮质50v浅反射:由皮肤或粘膜的刺激引起,反射由身体同侧的屈肌收缩组成。v多突出反射弧 锥体系v深反射:由急促敲打肌肉或肌腱,肌腱内的本体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并沿着直径最粗、传导速度最快的纤维传入中枢,并在中枢内直接与运动神经元形成突出,运动神经远支配骨骼肌发生反应。51525354555657 58596061 ?626364656667686970上运动神经元损伤上运动神经元损伤下运动神经元损伤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瘫痪瘫痪痉挛性瘫痪痉挛性瘫

13、痪 (硬瘫)(硬瘫)迟缓性瘫痪迟缓性瘫痪 (软瘫)(软瘫)肌萎缩肌萎缩不明显不明显明显明显腱反射腱反射亢进亢进()()病理反射病理反射阳性阳性()()浅反射浅反射减弱或消失减弱或消失()()71结果记录与分析:浅反射浅反射:消失()、减弱()、正常()深反射深反射:消失()、轻度减弱()、正常()、亢进分轻度() 、中度()和高度( )病理反射病理反射:阳性()、可疑( )、阴性()72结果分析:结果分析:锥体束损伤:锥体束损伤:Babinski(+) 、深反射亢进、 腹壁反射减弱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所有反射减弱或消失、病理反射阴性癔病性损伤:癔病性损伤:跖反射阴性,病理反射阴性、双侧

14、深反射亢进、腹壁反射活跃73人体形态学测量人体形态学测量74主要内容v熟悉什么是人体形态学测量v掌握人体人体的体表标志v掌握测量的内容与方法v掌握人体姿势的评定75人体形态学测量v指测量身体整体与局部的长度、周长、距离和容积,内容包括身长、体重、坐高、胸围、腹围、头围、指距、四肢长度和周径、皮下脂肪厚度以及人体姿势等。v如何测量呢?76体表标志点 为了使测量更加准确以提高可比性,测量时将体表的突起和凹陷作为标志。7778一、测量的内容与方法1、身长:骨骼发育、肺活量、拐杖的长度v相同方法、同一个人、相同的时间测量v脱鞋,挺胸收腹颈直、足跟并拢足尖微开(3040度) 正常成人指距=身长2、体重:

15、身体发育、萎缩BMI (body mass index)=体重(kg)/身高()大于24 kg/为超重;大于28 kg/为肥胖 -根据国际生命科学会中国人群肥胖与疾病危险研讨会2001年793、躯干、四肢围径测量胸围:胸围:是呼吸、循环功能重要的间接评定。v方法:成人-腋窝高、乳头高、剑突高 小儿-平乳晕下缘与肩胛骨下角水平正常人深呼气与深吸气的剑突围径差在5cm以上80四肢的长度测量四肢的长度测量81残端周径的测量:82残端长度的测量: 834、脂肪厚度的测量v人体的脂肪大约有2/3储存在皮下组织v被测量者自然站立,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皮肤和皮下组织,然后用卡尺或者皮脂厚度计测量。测量单位为mm。v上臂部:取肱三头肌肌腹部(男10.4mm;女17.5mm)v背部:右肩胛下角下方5cm处 捏起时与脊柱成45角(12.4-14mm)v腹部:右腹部脐旁1cm处(12-20mm)84二、人体姿势的评定v静态观察v通常采用铅垂线进行观察和测量铅垂线通过的标志点:v后面观: 枕骨粗隆 脊柱棘突 臀裂 双膝关节内侧中心 双踝关节内侧中心v侧面观:外耳孔肩峰大转子膝关节前面(髌骨后面)外踝前约2cm858687总结:v熟悉什么是人体形态学测量v掌握人体人体的体表标志v掌握测量的内容与方法v掌握人体姿势的评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