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对的影响分析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5196880 上传时间:2022-07-0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我国货币对的影响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我国货币对的影响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我国货币对的影响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我国货币对的影响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货币对的影响分析(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分析院 (系): 应急管理学院 专业名称: 公共事业管理 年级班级: 零八级三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常 金 奎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 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分析院 系: 应急管理学院 专 业: 公共事业管理 学生姓名: 张 珂 学 号: 310812020332 指导教师: 常 金 奎 摘 要摘 要股票市场向来被称为国民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晴雨表”,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发挥着投资筹资、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等重要的作用。我国股票市场是在政府的引导下成长起来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政府频频利用货币政策等手段对股票市场进行

2、调控以实现自身的政策目标。利率政策与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是我国央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传统理论认为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逆向影响股价,但自2006年以来,中国股市面临了历史上最大的牛熊市更迭,在这段期间内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与股价的关系却与传统理论迥异,系统考察这一现象并分析其内在原因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货币政策影响股票市场机理的认识。本文以货币政策与股市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选择政府利用货币手段对中国股市干预的典型事例,详细解析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由于中国股市发展仅仅二十年,所以其政府宏观调控模式尚不成熟,政府对于股市的宏观调控,是让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充分发挥作用,但当出现

3、市场失灵时,政府应该及时介入,以确保股市的正常发展。关键词:股票市场 货币政策 货币供应量 存款准备ABSTRACTABSTRACTThe stock market has always been known as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barometer, played in the modern market economy price discovery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of investment financing, and other important roles. Ch

4、inas stock market is growing up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Government, in the process, the Government frequently use of monetary policy instruments to control the stock market to meet its policy objectives. Interest rate policy and the reserve rate is the Central Banks key monetary policy tools. Trad

5、itional theory is that reverse price adjustment of interest rates and reserve requirements, but since 2006, Bull bear market of China stock market history, but during this period adjustment of interest rates and reserve requirements of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share price and different from the trad

6、itional theory, analysis on the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the phenomenon and its causes will help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 of monetary policy affect the stock market.This to currency policy and stock of relationship for research object, used empirical analysis of method, select Go

7、vernment using currency means on China stock intervention of typical case, more analysis currency policy on stock market of effect, due to China stock development just 20 years, so its Government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 mode is does not mature, Government for stock of macroeconomic regu

8、lation and control is let market this only intangible of hand full play role, but Dang appears market failure Shi, Government should timely intervention, to ensure stock of normal development. Keywords: stock market ;monetary ;money supply ;reserves目 录1.绪论1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1.2文献综述11.2.1国外学者相关研究及其进展21.2.2

9、国内学者相关研究及其进展21.3研究内容31.4本文可能创新点42.货币政策与股市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52.1 货币政策概述52.1.1货币政策的含义52.1.2货币政策工具52.2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的理论分析62.2.1货币供应量对股市的影响62.2.2利率调整对股市的影响72.2.3通货膨胀率对股市的影响83.货币政策实施对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93.1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93.1.1数据的来源93.1.2样本选择93.2货币政策(准备金率调整)与股市波动的关系研究93.2.1我国货币供应量调整对股市波动影响的实证分析103.2.2我国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股市波动影响的实证分析114.政策建

10、议154.1货币政策应适度干预资本市场154.2适时打通信贷资金进入股票市场的“合规”渠道154.3加强金融监管,提高监管的协作水平164.4“宏观市值管理”:政策制定的新理念16结 论17致 谢18参考文献192河南理工大学2012届本科生毕业论文1.绪论1.1 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股票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股票市场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深刻,股价的膨胀与萎缩已成为引起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股票市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迅速上升,货币政策与股市的关系也随之成为当前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但是对于是否应当采取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进行干预调控以及货币政策影响股市的渠道和效果,目前还处于激烈争

11、论中,各国经济学家尚未统一定论。早在1929年,美国纽约股市暴跌就使得美国乃至全世界经济陷入了长达11年之久的大萧条之中;上世纪8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随之而来的便是日本经济10年的通货紧缩;19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中,由于企业和银行的战略失误,使得股票市场出现了大规模的泡沫,这也是导致亚洲金融危机一发而不可控制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较晚,因此避过了上述危机对经济带来的冲击,然而始于2008 年的全球性金融海啸,我国就难逃其劫了,最直接遭受冲击的就是我国股市,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还处于发展阶段,其波动幅度和风险性大大低于国外成熟的市场,尤其是异常波动和超常波动更是频繁出现,

12、因此,对于中国现阶段的股票市场而言,很难担当起应付外来冲击的“蓄水池”角色。就股票市场和货币政策而言,一方面,股票市场的出现与发展已逐步改变了货币市场中各种货币的结构与需求量;另一方面,随着股票市场规模与影响力的日益深化,货币政策的制定过程也不得不将对股票市场的考察与研究纳入其中,对股票市场的波动做出合理反应。股市作为经济的晴雨表,不仅能提前反映宏观经济的运行趋势,而且股市的稳定对经济增长必定是具有促进作用的。由于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特别是银行体系并不稳健,股票价格非基本面波动可能会给经济造成很大的潜在影响。因此,研究货币政策与股票价格市场的关系问题对我国来说既有理论上的必要性,更是迫切的现实需

13、要。货币政策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而股市作为重要的投融资渠道与实际经济生活日益紧密。股市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政府不得不谨慎考虑是否将股市列为其调控目标。因此,研究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既可以评价我国货币政策对股市干预的有效性,又可以揭示其作用机制,进而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制度的完善和证券市场监管的改进提供重要参考依据。1.2文献综述1.2.1国外学者相关研究及其进展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国外的一些专家学者主要是从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两个方面着手进行研究的。托宾(1969)指出,货币政策当局主要是通过影响资本供给来影响实体经济。这里的实体经济主要是指投资和消费。他提出了

14、Q理论。根据托宾Q理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下降股票价格上升Q值增加产出增加。Fama(1970)提出了有效市场理论假说,他认为即期的股票价格可以充分的反应所有信息。假设投资者是理性的,他们就能够随时通过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而让市场始终保持出清的状态,不存在任何的超额收益,所以他认为,对股票收益的预期不能简单的通过货币政策的变动而预测。1981年,他又指出,股票的收益和通货膨胀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通货膨胀只能反映实体经济的运行,通货膨胀率的增加和下降,只能表明预期产出的降低和增加,而产出的变化则会影响股票价格的波动。Berkman(1978)分别用M1和M2作为货币政策的衡量指

15、标,研究了货币供应量和股票价格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他发现,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价格之间存在着逆向变动的关系。而Sellin(2001)认为之所以会产生这个结果是因为没有对货币供给和需求进行划分,Berkman研究中选取的变量货币存量,并不能充分的反应货币需求。所以,一旦货币的周转率发生了与股票价格有关的变化,那么,这个研究就失去了说服力 。针对股票价格变动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Robert Rigobon(2002)的实证分析表明,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5时,由FOMC会议所决定的联邦基金利率将上涨14个基本点,反之亦反。同时,Robert也证明了格林斯潘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的证词“政策制订者只

16、应对未来经济造成影响的股价波动做出应”的可信性。1.2.2国内学者相关研究及其进展我国学者主要是侧重于股票市场和货币政策的相互影响以及股票市场对实体经济中消费的影响或者是针对传导机制中某个环节的实证检验,如财富效应等。刘志阳通过对货币政策和资本市场的实证分析,他提出,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货币政策和资本市场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资本市场的替代效应和财富效应也在不断的显现,从而使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逐渐地加强。他最后指出,货币当局应该敏锐的看到这个变化并作出相应的调整,从而使得货币政策的制定更为有效和有针对性。何慧刚通过理论分析间接的支持了上述结果,他认为,股票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货

17、币政策的传导,并且股票市场已经开始扮演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重要角色,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也给当局者的决策制定带来了新的挑战。而从货币政策的角度出发来研究货币政策的股市传导机制的文章并不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陆蓉的一篇研究文章,她虽然也是通过实证的方法来检验货币政策的股市传导机制,但是角度有所不同。她把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分为不同的阶段,针对每一阶段进行分析并最终进行对比。她认为,货币当局的运行机制对股票市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贷款限额的变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最大,而贷款余额也对股票价格的波动造成影响,随着利率市场化角度的加快,利率在股票市场上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总结起来,货币政策

18、能否更好的实现也将取决于决策制定者对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关注度。蒋瑛琨,刘艳武,赵振全运用协整检验、向量自回归、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围绕国内外学者争议较多的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对中国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轨的1992 年一季度至2004年二季度期间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间接地证明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杨新松、龙革生用计量经济学的相关方法证实了货币供应量M1,M2与股票流通市值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并且证明了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两种方式来影响股市,其中利率更有效。莫万贵,王立元分析了货币供应量和贷款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认为M2和贷款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是密切相关的

19、,央行对M2 和贷款的调控是有成效的。而彭兴韵从货币供应、信贷总量等方面分析,认为着重于数量控制的货币政策框架的效果越来越弱,应该加强利率机制在货币调控中的作用,他认为央行调整存贷款利率仍然是必要之举。1.3研究内容 本论文共分4章,首先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综述、研究问题及论文框架、可能的创新点等。接下来,从理论上论述货币政策对股市的作用机制,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实证分析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之间的关系。这是本文的重点,通过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股市。选取M1、M2的变化来研究货币政策对我国股市波动的影响总结自己的观点;分析2006年2011年货币政策性事件公布对股市的即期

20、影响,着重强调货币政策对股市干预的有效性问题,同时对政策影响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文章最后依据理论与实证相结合进行总结分析,从而得出问题的结论,并针对货币政策如何能更好地利用其传导机制积极影响股市提出自己的建议。2.货币政策与股市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从西方学者对货币政策与股市关系的研究看,股票作为重要的金融资产,其价格水平的变动会对货币政策产生一定影响。而货币政策又会对股市产生影响,一方面,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会通过多种传导机制影响实体经济,另一方面,货币当局可以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利率、通过膨胀率等影响股票价格。2.1 货币政策概述2.1.1货币政策的含义货币政策分为狭义的货币政策和广义的货币政

21、策,其中狭义的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这也是我们一般所理解的货币政策。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相关部门所有关于货币方面的规定以及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措施。我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从字面上看,我国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双重的“币值稳定”和“经济增长”,即在确保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实现物价水平合理、稳定。2.1.2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 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工具和选择性工具。其中一般性政策工具包

22、括法定准备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这被称为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选择性政策工具包括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的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等;还有一些是直接的信用控制手段,如利率上限、信用配额、流动性比率和直接干预。这里主要简单介绍一下央行的“三大法宝”。(1)法定准备率:指以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对于存款所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例。法定准备率往往被视作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手段之一,中央银行调整法定准备率对金融机构以及社会信用总量的影响较大。从直观上看,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准备率越高,商业银行等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就越多,其可运用的资金就越少,从而导致社会信贷总量减少;反之,如果中央银行规定

23、的法定准备率低,商业银行等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就少,其可运用的资金来源就多,从而导致社会信贷量增大。 (2)再贴现率: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贴现率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变动给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的贷款利率来调节货币供应量。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减少,准备金从而货币供给量就会减少;贴现率降低,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增加,准备金从而货币供给量就会增加。(3)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与一般金融机构所从事的证券买卖不同,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调节货币供应量。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当中央银行认为

24、需要收缩银根时,便卖出证券,相应地收回一部分基础货币,减少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相反,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放松银根时,便买进证券,扩大基础货币供应,直接增加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2.2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的理论分析央行可以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利率、通过膨胀率等影响股票价格。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途径主要是通过改变金融工具的相对价格如利率,进而影响资金的流向,从而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当然,货币政策也可以通过对实体经济(从宏观层面到产业层面进而到微观个体层面)产生影响,从而对股票市场的“基本面”产生影响进而对股票市场构成影响。2.2.1货币供应量对股市的影响在货币需求一定的情况下,以货币紧缩为例

25、分析货币供应量变动对股市产生影响:(1)央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时,利率上升,在替代效应的作用下,公众会减少以股票为代表的金融资产的配置。(2)货币供给减少,公众手中将持有的货币量减少,为满足其流动性会促使公众减少以股票为代表的金融资产配置从而抛售股票,降低股票市场整体价格水平。(3)紧缩的货币政策增加企业的融资难度,这一方面会导致企业减少对金融领域的投资,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股东,特别是企业“大小非”通过减持股票来获取资金的意愿,二者共同作用也会促使股价下降。(4)中国股市历来是一个资金加情绪推动的市场,紧缩的货币政策会降低公众对未来经济增长的信心,降低公众对未来利润回报的预期,从而

26、减持股票,股价水平降低。(5)从股票的内在价值看,货币紧缩增加实际利率水平,在与利润回报降低相结合后,二者会降低股票的内在价值和估值水平。降低货币的供应量利率提高利率敏惑性资本投资减少公司销售的减少从而公司收益降低股利的减少股价下跌。所以货币紧缩导致市场利率的提高,使得折现率中无风险收益率相应提高,导致期望股利现值减少,股价下跌。在央行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时,股票价格水平会做出相反的变动。当然,货币政策的“松”“紧”与股票市场涨跌的同步性,仅在理论层面上成立,由于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存在时滞效应,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依然存在,加之股票价格变动通常具有先行性,因而在实际运行中,这些因素

27、都会使货币政策对股市的短期影响并不一定严格遵循上述分析。另外,在其他外在因素大致相同的条件下,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对股票市场的作用力度也并不相同,存在一定不对称性。2.2.2利率调整对股市的影响 利率作为一个影响股票市场价格的重要的,其变动将引起股票市场价格产生与之相反的变动。一般来说,股票市场的利率敏感性比较高,央行历次利率调整以及投资者预期的利率趋势变化均会引发股票市场波动。利率变动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和无风险利率三种利率形式。(1)存款利率的变动通过影响资金流向而直接对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产生影响,从而影响股票市场价格水平。股票作为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的替代品,当利率(如

28、存款利率降低时,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收益率降低,而股票的投资价值就相对提高,投资者将减少存款增加股票,需求增加价格上涨。反之,当利率(如存款利率)增加时,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收益率增加,而股票的投资价值就相对下降,投资者将增加存款减少股票的投资,需求减少导致价格下降。(2)贷款利率水平的变动是通过影响公司的融资成本从而影响公司的股票价格,通过影响证券投资者的融资成本而对股市产生影响。首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率下降后公司的借款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收益不变的情况下利润将增加,从而基本面改善并且预期的股息收入将增加,双重作用下带来股票价格上涨。其次,证券投资者在利率降低时容易以较低的资金成本获得拆借资

29、金,这也将令其股票需求增加,带来股票价格上涨。反之,利率上升后公司的借款成本增加,成本增加而收益不变的情况下利润将减少,从而基本面恶化并且预期的股息收入将减少,双重作用下带来股票价格下降。并且证券投资者在高利率时获得拆借资金的成本较高且难度增大,这也将令其股票需求减少,带来股票价格下降。(3)无风险利率通过影响股票内在价值而影响股市。利率是投资者对股票未来收益进行贴现从而评估股票价格合理性的重要依据。若利率下降,则对股票价值进行计算所选取的贴现率也调整降低,在未来股息收入不变的情况下股票价值提高,在股票市场价格一定的情况下投资者将增强对其买入的意愿。而利率上升时贴现率也调整增加,在未来股息收入

30、不变的情况下股票价值降低,在股票市场价格一定的情况下投资者的购买意愿降低。2.2.3通货膨胀率对股市的影响货币政策通过通货膨胀率来对股市产生影响作用主要是从预期和基本面两方面。(l)货币政策会通过影响公众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从而对股市产生影响。扩张的货币政策对引发公众对未来发生通胀的预期,公众为了实现资产的保值与增值,会增持股票资产以抵御通胀风险,需求增加推动股票价格上涨。紧缩的货币政策下公众不必在为防御通胀风险来实现资产的保值与增值而过于担忧,可能会减持股票资产,需求减少引发股票价格下跌。 (2)通货膨胀或者公众对其预期的变动会通过股东预期收益率的调整影响股市。若央行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则会

31、引发未来通胀的预期。一方面从长期来看,在名义收益率不变的情况下股东获得的实际收益率减少,因而股东会要求收益率提升,公司为满足股东要增加投资提高利润水平,这有利于公司股票未来价值的提升。另一方面短期来看,股东预期收益率的增加会导致贴现率的增加从而降低股票当前价值。若央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则会降低未来通胀的预期。一方面从长期来看,在名义收益率不变的情况下股东获得的实际收益率增加,因而股东会要求收益率降低,公司可能会减少未来投资,这会削弱公司股票未来的价值。另一方面短期来看,股东预期收益率的减少会导致贴现率的减少从而提高股票当前价值。(3)通货膨胀率还会从基本面影响公司股票价值,如通货膨胀率上升将

32、导致公司采购成本上升,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实际收益降低,进而对企业利润产生影响。通货膨胀率下降将导致公司采购成本下降,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实际收益增加,公司利润增加股票价值增加。4.政策建议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股票市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股市总市值占GDP比重高达6668,无论是为了稳定经济运行还是将股市纳入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必须要考虑到可能对股票市场带来的影响。货币政策必须关注资本市场,这是已经基本形成共识的观点。但货币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该如何关注资本市场呢?货币当局是否应该积极干预资本市场?或者直接将股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来进行调控呢?

33、对于这些问题,本文给出以下政策建议4.1货币政策应适度干预资本市场货币政策必须干预资本市场,因为资本市场泡沫有可能对宏观经济、金融产生严重的后果,这已经从实践的角度得到多次证明,如1992年的日本泡沫经济破灭都在当时导致经济的长期衰退。如果当时日本货币当局及时跟踪股市价格变化并对之作出及时反应的话,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危机。前车之鉴,后世之师。我国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该将股市纳入关注范围。但是,货币政策不可过于积极地干预股市。货币政策积极干预股市,保持股市稳定的一个基本前提是要准确判断股价的合理水平,这样才有可能判断何时股市泡沫过大或缩水严重,并采取政策调控措施。股市与货币政策之间更多

34、的只是一种松散关系,有时货币政策积极干预资本市场可能并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央行要对股市进行调控绝非易事,我们只能不断地从实践中摸索经验教训,使之不断成熟完善。4.2适时打通信贷资金进入股票市场的“合规”渠道由于金融体系的分割和防范银行体系的风险,央行至今还不允许信贷资金进入股票交易市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央行只能使用行政方式来利用信贷资金调控股市。当股价指数大幅上扬,管理层希望股市降温时,便重申信贷资金不准流入股市,对违规把信贷资金投入股市的银行机构进行处罚;反之,当股市处在低迷之时,对违规资金的处罚案例就明显减少,重申严禁的宣传力度就明显下降。这种方式人为色彩浓重,措施采取的时机和力度往

35、往难以把握,因此,实施的效果也不尽人意。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资本市场将逐步成为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传导渠道,银行信贷资金必须与股市之间建立一种有效的、正常的联系,同时更重要的是建立有效的监控系统,防止过量信贷资金进入股市,并防范可能由此产生的金融风险。为此,先应进一步完善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对质押率、平中国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仓线等予以弹性控制;其次,对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持有的证券资产数量实行比例限制对其交易和投资收益加大征税力度等;第三,在适当的时候,打通信贷资金合规进入股票市场的渠道,最后,要完善市场体系建设,为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作用创造必要条件。4.3加强金融监管,提高监管的协作水平鼓励和

36、引导信贷资金通过合法途径进入股市,沟通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联系,这是我国金融体制发展完善,实现与国际接轨,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我国股市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由于我国一直实行的是分业经营条件下的分业监管体制,金融创新以及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联系的加强有可能导致金融监管真空的出现。因此,在疏导和加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联系的同时,还必须加强金融监管部门彼此的协调与合作,加强监管力度,才有可能从根本上防范金融风险。4.4“宏观市值管理”:政策制定的新理念研究发现我国股市的调控政策除了股票印花税、专业法律法规等专门针对股市出台的政策,其余的几乎都是用于调控宏观经济的走向。政府在宏观经济预

37、期过热或通货膨胀初步显现的时候出台收紧流动性的政策,反之在市场需求不足,通货紧缩预期明显的时候出台放松银根的宽松性政策。无论哪种政策在制定时都很少考虑到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的传导。在股票市场逐渐发展不断成熟的过程中,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实体经济影响着虚拟经济,虚拟经济又反过来对实体经济产生正的或负的反馈,形成一个作用一反馈一再作用一再反馈的循环机制。因此,建立一个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联动管理的长效机制则是目前股票市场建设的当务之急。“宏观市值管理”是一个很好的多元化目标管理模板,它通过对资本市场供求的调节影响总市值,从而确保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最佳匹配。从数量上讲,就是要使虚拟经济

38、的总市值与实体经济的GDP之比即经济的证券化率保持在一个合理水平,使股市能够体现价值发现的功能,从而达到利用证券化率等指标来联动管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目的。5.结 论对于货币政策如何影响股市的问题,人们研究己久。本文在综述国外该领域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市场进行了检验。研究的重点是存款准备金率变化对上证综指的影响,并得出以下结论:1) 各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变化都可以对股价造成重要影响,但存在较长的滞后期。其中M1的变化与股市关系最为密切。2) 存款准备金率的突然变化会对股市产生重大影响,其影响力度依赖于市场对该事件的预期。一般来说,被市场预期到的准备金率下调事件存在着强烈的宣告前效应

39、,宣告后效应并不明显。3) 在货币政策能够影响股市的前提下,货币当局应该将股市纳入制定货币政策的考虑范围,并适度干预资本市场,确立正确的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加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并同时提高金融监管的协作水平。但是,总的来说,本文的研究还并不是非常全面与深刻,还存在很多局限性与不足之处。希望自己能在今后的研究和学习中突破,对中国的货币政策和股票市场进行更加全面、合理、深入的研究。参考文献1 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市场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42452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1263 Tobin, J. A Genera

40、l Equilibrium Approach to Monetary Theory.Journal of Money, JCredit and Banking,1969,1:15194 Fama EF,Stock return , expected returns , and real activityJounal of FinanceJ, 1990:108911085 Clark PK,A Subordinated stochastic Process model with finite variance for speculative pricesJEconometrica,1973:13

41、51556 陆蓉. 股票市场的货币政策效应的度量J,统计研究,2003,8:5459.7 中国人民银行课题组.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完善J,金融研究,2002, 4:112 8 杨新松,龙革生. 分业经营下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之间的联结分析 J. 财经论丛, 2006,2:6668.9 李国魂,刘腾等.拯救中国股市:风险验证与战略抉择J,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8 (12),12813410 李志林.解读中国股市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12),4、16917311 何成颖等著.中国股市的投资逻辑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212 肖才林.我国货币政策与股票价格波

42、动J.特区经济,2006,(5),1213 徐涛.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2312614 田银华.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6,(1),3615 高艳、徐筱雯.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抉择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5,55 5716 靳昌松、李凡.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相关性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5,464817 李幛喆.中国股市发展报告2007年J,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252618 李幛喆.中国股市发展报告2008年J,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333519 李幛喆,中国股市发展报告2009年J,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31321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