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支柱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115195001 上传时间:2022-07-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9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论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支柱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支柱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支柱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论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支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支柱(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论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支柱亚当斯密理论考号:130811290010姓名:戴银明内容提要:管理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管理经济学为经营决策提供了一种系统而又有逻辑的分析方法。这些经营决策关注于既影响日常决策,也影响长期计划决策的经济力,是微观经济学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是沟通经济学理论与企业管理决策的桥梁,它为企业决策和管理提供分析工具和方法,其理论主要是围绕需求、生产、成本等几个因素提出的。关键词:管理,经济学,理论,支柱管理经济学的主要理论1. 需求理论需求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本身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即

2、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1。2. 生产理论生产理论主要涉及的内容是生产组织形式的选择和生产要素的组合。3. 成本理论成本理论涉及的内容是各个不同成本的性质,成本函数,包括规模经济的选择和最佳产量的选择。一、需求理论以下是马斯洛五个需求理论的社会经济学价值:1. 生理需要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衣食住行)最重要的需要,必须首先得到满足。人们生理上的欲望和要求。包括对食品、睡眠、性等方面的欲望和要求。这是人的最基本、最起码的需求。2. 安全需要包括要求社会环境安全、生命财产得到保护,摆脱失业的威胁、生活有保障,病有所医等。3. 社交需要在管理心理学中,社交

3、需要也叫归属与相爱的需要。当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基本满足以后,社交需要就成为人们的强烈动机。希望和人保持友谊,希望得到信任和友爱,渴望有所归属,成为群体的一员,这就是人的归属感。4. 受人尊重的需要与前三种相比,这已经属于较高层次了。包括自尊、自重和被别人尊重的需要,具体表现为希望获得实力、成就、独立和自己,渴望,希望得到他人的常识和高度评价。5. 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当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并表现出来时,人们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这是最高层次的需求。作为管理经济学中需求就是:1. 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欲望。需求的价格的弹性是指价格变动1%所引起需求量变化

4、的比率,即需求变动率除以价格变动率。生活必须品是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商品,公共财政支付的产品是需求价格弹性为0的商品,均质化产品是需求价格弹性很大的商品。弹性大的产品适合薄利多销。影响需求弹性大小主要有三个因素:A. 消费者的需求强度,需求强度越大,需求就越缺乏弹性,如食盐。生活必需品弹性小,奢侈品弹性大。B. 替代品的多少,替代品多,需求弹性大,如冷饮。食盐的替代品几乎没有,所以它的弹性小于面粉。有替代商品的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大。C. 价格占家庭收入多少,价格占收入比重大的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大。当消费者信贷进入住房、汽车等耐用品的购买时,利率也就成了影响需求的第五大因素,特别是长期消费信贷,利率与消

5、费信贷的可获得性就成了重要因素。另外耐用品需求的影响因素有耐用品的已有存量,因为耐用品有折旧与更新的特点,存量越大,折旧越快,需求量就越大。影响耐用品的折旧与更新的因素有政府的消费政策与企业激起消费者购买欲望的能力。2. 需求是可以创造与开发的。用消费者均衡解释需求定理时,我获悉了两种均衡方式。其一是供需均衡,另一个则是现在所说的消费者均衡。前者要求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后者则要求消费者对两种物品的最后一单位美元的边际效用相等。而在之前初次接触到这种概念的时候,很是茫然。对于“最后一单位美元的边际效用”感到匪夷所思,因为它和平时所见到的文字完全不一样。下面是对消费者均衡解释需求定理的分析。这话题

6、中涉及到两个概念:消费者均衡、需求定理。消费者均衡是指在以下两个条件均满足的形态;第一,消费者花完了自己所有收入;第二,消费者在两种物品的最后一个单位的单位美元的边际效用相等,即有等式MU1/P仁MU2/P2成立。需求定理时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一个物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对它的需求就减少了。然后,建立这两个感念之间的联系。需求定理的条件是:其他条件不变,一个物品的价格上升。如果用消费者均衡来说明,则可以这样理解:甲的价格上升,而乙的价格不变。假设一开始两者都处于均衡状态的,即有MU1/P仁MU2/P2现在,由于甲的价格上升了,而乙的价格没有变化。那么,之前的等式就不再相等了。因为无论价格

7、如何变化,一个人在偏好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对每件物品的效用是不会变化的。甲的价格的上升了,导致了MU1/P1MU2/P2。现在,问题出现了。接下去,就该分析如何让两者再次相等了。为了增大MU1/P1,就必须增加MU1由边际效用递减的原理知道,唯一的方法就是减少对甲物品的购买。多余的钱,就可以购买乙了。同时,随着乙的数量增加,MU2也在不断的减少。这时,出现了MU2减少的动态。最终,将会随着MU17P1和MU27P2的相等而结束。结果就是:甲的需求量减少了,这和需求定理的结果是一致的。二、生产理论I. 生产函数1. 生产函数的几个概念(1) 生产和生产要素生产是指人类从事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和过程

8、,包括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和人自身的生育。亦称社会生产。狭义生产仅指创造物质财富的活动和过程。生产要素,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是维系国民经济运行及市场主体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四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技术、信息也作为相对独立的要素投入生产。生产要素在经济学中占据重要位置。(2) 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每个时期各种投入要素的使用量,与利用这些投入所能生产某种商品的最大数量之间的关系。生产函数表明了厂商所受到的技术约束。通常以L表示劳动投入量,以K表示资本投入数量,N表示土地投入量,

9、E表示企业家才能,则生产函数写为:Q=f(L,K,N,E)。其中N是固定的,E难以估算,所以一般的简化为,Q=f(L、K)。(3) 长期和短期长期,指时间长到可以使厂商调整生产规模来达到调整产量的目的。在长期中,一切生产要素都可以变动的,不仅劳动投入量、原材料使用量可变,而且资本、设备量也可变。涉及“长期”一般标注“L”,短期则标注“S”。短期,指时间短到厂商来不及调整生产规模来达到调整产量的目的,而只能在原有厂房、机器、设备条件下来调整产量。在短期中,只有一部分要素如劳动投入量及原材料数量是可变的,而另一些生产要素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如机器、厂房、设备、高级管理人才等。“短期”,“长期”的区

10、分是相对的。在有些生产部门中,如在钢铁工业、机器制造业等部门中,所需资本设备数量多,技术要求高,变动生产规模不容易,则几年也许算是“短期”,反之,有些行业如普通服务业,食品加工业,所需资本设备数量少,技术要求低,变动生产规模比较容易,也许几个月算是“长期”。短期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在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若其他生产要素不变,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在达到某一点之后,总产量的增加会递减,即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这就是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亦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要发生作用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前提条件: 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比例是可变的,即技术系数是可变的。 技术水平

11、保持不变。 所增加的生产要素具有同样的效率。(4)生产要素的效应以上分析没有考虑生产要素价格变动对要素组合的影响。实际上,在生产要素可以相互替代的情况下,当其中某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时,厂商会更多地使用这种生产要素,以替代别的生产要素。这种效应叫做生产要素的替代效应。同时,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在收益不变的前提下,总成本的下降,会导致厂商增加产量,从而导致对这些生产要素使用量的增加。这种效应叫做生产要素的产量效应。1. 三、成本理论成本的概念成本属于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2. 即成本是构成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品生产中生产要素耗费的货币表现;成本具有补偿的性质3. 它是为了保证企业再生产而

12、应从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的价值;成本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牺牲它作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付出资源的价成本的构成值牺牲,可以是多种资源的价值牺牲,也可以是某些方面的资源价值牺牲;甚至从更广的含义看,成本是为达到一种目的而放弃另一种目的所牺牲的经济价值,在经营决策中所用的机会成本就有这种含义。西方成本经济学中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具有很高的地位,他认为每个国家或每个地区都有对自己有利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如果各国各地区都按照各自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生产,然后将产品相互交换,互通有无,将会使各国、各地区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但是,绝对利益理论的运用有一个前提条

13、件一双方可以自由的交易他们的产品如果没有自由贸易,没有商品的自由流通,就不可能获得地狱分工带来的益处2。绝对成本论-理论核心(一)斯密理论的中心是经济自由主义亚当斯密认为,人是经济的动物,是“经济人”,即人首先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人类经济活动的动力是人类的利己心,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他认为,每人都去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可以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国家应该尽量少过问经济,对经济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应该听任自由经营、自由贸易,只要不违背社会利益,就可以为所欲为。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如果牵涉到别人利益,就应予以补偿,这叫做“等价交换”,认为这种等价交换可以使双发利益都不受损失。因此,等价交换成为

14、资本主义经营原则。斯密这种理论的核心是要求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依靠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来对供求关系进行自发调节,维持均衡,控制社会利益,从而使社会获得进步和稳定。(二)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亚当斯密认为,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所花费的成本绝对地低于他国,就称为“绝对优势”。如果这种绝对优势是该国所固有的“自然优势”或已有的“获得优势”,它就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发展某种产品的生产,并且出口这种产品,以换回他国在生产上占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这样做对贸易双方都更加有利。斯密的这种国际贸易理论被称作“绝对优势说”,也称“绝对成本论”,又称“地狱分工论”。斯密这里所说的优势包括自然优势和获得优势。所谓自然

15、优势,是指一国先天所具有的气候、土壤、矿产和其他相对固定的状态的优势,是指一国后天所获得的优势,比如发展某种产品生产的特殊技术和设备以及长期累积起来的大量生产资金。1.分工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斯密认为,人类有一种天然的倾向,就是交换。交换是出于利己心并为达到利己的目的而进行的活动。交换的倾向形成分工,分工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以制针为例,说明工场手工业中实际分工协作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他说,由一个人制针,所有的18道制针工序都由他自己来完成,每天最多只能生产20枚。如果实行分工生产,由10个人分别去完成各种工序,平均每人每天能产4800枚。这种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

16、高,显然是分工的结果。分工之所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斯密认为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劳动者的技巧因分工而日进;二是分工免除了从一个工序转到另一个工序所损耗的时间;三是分工促进了专业化机械设备的发明和使用3。2. 国内的分工原则也适用国家之间斯密认为,适用于一国内部不同职业之间及不同工序之间的分工原则,也同样适用于国家之间。他认为,国际分工是各种分工形式中的最高阶段。国家之间进行分工能够提高各国的劳动生产率,使产品成本降低,劳动和资本得到正确的分配和运用,通过自由贸易用较小的花费换回较多产品,这样就增加了国民财富。斯密主张,如果外国的产品比自己国内生产的要便宜,那么最好是从国外进口而不要自己生产这种

17、产品。他举例说,苏格兰这个国家气候寒冷,不适宜种葡萄,因而应从国外进口葡萄酒,但如果采用建造温室等方法,苏格兰也能自己种植葡萄并酿造出葡萄酒,只是其成本要比从国外购买贵3倍。斯密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苏格兰政府限制进口葡萄酒,并鼓励在本国种植葡萄酒和酿造葡萄酒,显然是一种愚蠢的行为。斯密主张,各国都应积极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用本国的优势产品去交换别国的优势产品,这对贸易双方都有利。斯密这里所说的优势指的是绝对优势。斯密认为,商品的价格是由劳动价值决定的,各国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是不同的,因而商品价值所决定的商品价格也有所不同。某些商品的价格国内比国外便宜,就可以出口卖高价,换回外国比本国便宜

18、的商品。这样,通过国际贸易,双方都可以获得更多和更便宜的商品,既节约了本国的劳动力,又增加了使用价值。同时,贸易的开展使两国的资本和劳动力都从生产率低的行业转移到发达兴旺的出口行业中来,这一方面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生产社会效率,另一方面又形成了合理的国际分工格局,其结果是,商品产量增加了,消费水平也提高了。就比如早期在英国和法国进行国际分工之前,各自具有不同产品上的绝对优势。分工之前,英国生产每吨生铁需要50个劳动日,比法国少50个劳动日,而每生产每吨小麦需要100个劳动日,比法国多50个劳动日。按斯密的理论,英国在生产铁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应该分工生产铁而放弃小麦的生产;相反,法国在生

19、产小麦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应该分工生产小麦而放弃生铁的生产。英国和法国进行国际分工后,产品总产量增加。而分工后,英法两国投入的劳动总量未变,仍然是300天,但两种产品的产量却增加了。在分工之前,两国共生产2吨生铁和2吨小麦,分工后增加了1吨,成3吨生铁和3吨小麦。这就是分工所带来的利益。英法进行产品交换,对双方都有利。在分工生产的前提下,英法两国进行产品的等价交换,即英国用1吨生铁交换法国1吨小麦。这种交换是公平的,因为分工生产后的1吨生铁和1吨小麦都是花费50天的劳动,价值相等。这种交换对两国都有利,因为此前在英国国内1吨生铁只能交换0.5吨小麦,在法国国内1吨小麦只能交换0.5吨生铁。英法两

20、国进行产品交易后,英国得2吨生铁和1吨小麦,比分工前多得1吨生铁。法国得2吨小麦和1吨生铁,比分工前多得1吨小麦。可见,在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后,英法两国的产品产量和消费水平都提高了。结论以上在了解了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支柱和其在现实中的运用实例,让我感到管理经济学能够使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在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和社会体制下,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到巨大作用。注释:方博亮,武常岐,孟昭莉,管理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第47页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版,第68页黄亚钧,微观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版,第102页吴德庆,经济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版,第32页参考文献:【1】方博亮武常岐孟昭莉管理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文熙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3】黄亚钧微观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吴德庆经济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