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3)(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wkd****90 文档编号:115163929 上传时间:2022-07-01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9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地理: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3)(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地理: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3)(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地理: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3)(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地理: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3)(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3)(新人教版必修1)(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四节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一、地球的内部圈层一、地球的内部圈层地震波地震波传播速度快慢传播速度快慢 可通过介质可通过介质共同点共同点纵波纵波横波横波划分内部圈层的依据是什么划分内部圈层的依据是什么?地震波、地震波、 不连续面不连续面不连续面不连续面深度(千米)深度(千米) 地震波波速变化地震波波速变化莫霍面莫霍面古登堡面古登堡面地震波: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叫作地震波。地震波: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叫作地震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 P波)。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波)。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振动

2、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 S波)。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波)。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地震时总是纵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地震时总是纵波先到达地表。这样,发生较大的地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波先到达地表。这样,发生较大的地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纵波给我们一个警告,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纵波给我们一个警告,告诉我们造成建筑物破坏的横

3、波马上要到了。告诉我们造成建筑物破坏的横波马上要到了。 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的内部圈层借助于地震波的研究来研究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借助于地震波的研究来研究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A A地幔地幔地核地核B B莫霍界面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古登堡界面 横波横波纵波纵波地壳地壳15 深深 度度 千千 米米400040003000300020002000500050006000600010001000速度(千米速度(千米/ /秒)秒)912630FE岩石圈岩石圈17千米千米2900千米千米(一)地壳(一)地壳上层:上层: 硅铝层(较轻)一般只分布在大陆部分硅

4、铝层(较轻)一般只分布在大陆部分, ,高山、高原高山、高原区厚度大区厚度大, ,平原地区厚度小平原地区厚度小; ;在大洋地壳中很薄在大洋地壳中很薄, ,甚至缺失甚至缺失 下层:下层:硅镁层(较重)普遍存在硅镁层(较重)普遍存在( (连续分布连续分布) )大陆地壳大陆地壳:双层:双层硅铝层、硅镁层,平均硅铝层、硅镁层,平均33km33km大洋地壳:大洋地壳:单层单层硅镁层,平均硅镁层,平均6km6km地地壳壳结结构构大陆地壳大陆地壳:双层双层大洋地壳:大洋地壳:单层单层莫霍界面莫霍界面上层:上层: 硅铝层硅铝层下层:下层:硅镁层硅镁层地幔地幔地地壳壳地壳的结构:地壳的结构:1、分层:、分层:上层

5、叫上层叫,下层叫,下层叫;两者相比,;两者相比,上层中上层中比重大些,密度较比重大些,密度较,下层,下层中中 比重大些,密度较比重大些,密度较 。2、结构特征:、结构特征:厚度不均厚度不均硅铝层不连续分布硅铝层不连续分布地壳的厚度地壳的厚度组成地壳的元素组成地壳的元素大陆地壳大陆地壳:双层双层大洋地壳:大洋地壳:单层单层莫霍界面莫霍界面上层:上层: 硅铝层硅铝层下层:下层:硅镁层硅镁层地幔地幔地地壳壳 规律规律地表大范地表大范围海拔越高围海拔越高, ,地壳越地壳越厚厚; ;海拔越低海拔越低, ,地壳越地壳越薄薄. .全球平均全球平均1717千米千米(二)地壳、地幔和地核(二)地壳、地幔和地核纵

6、横波纵横波分层分层 厚度(千米)厚度(千米) 状态状态 组成组成 温度压温度压力密度力密度 地地壳壳P、S波波的波速突的波速突然增大。然增大。(莫霍面)(莫霍面) P、S波波的波速突的波速突然减小,然减小,S波甚至波甚至消失。消失。(古登堡(古登堡面)面)大陆部分平均大陆部分平均33 大洋部分平均大洋部分平均6整个地壳平均整个地壳平均17 固态固态 地地幔幔上地上地幔幔 上地幔顶部上地幔顶部 固态固态 上地幔上部上地幔上部软流层软流层 上地幔下部上地幔下部固态固态 下下 地地幔幔 下地幔下地幔 固态固态 地地核核外核外核 内核内核 1000 1000 2900 2900 5000 5000 液

7、态液态固态固态铁镁的硅铁镁的硅酸盐类物酸盐类物质,由上质,由上而下铁镁而下铁镁含量逐渐含量逐渐增加。增加。 以铁镍为以铁镍为主,并含主,并含少量较轻少量较轻元素。元素。 逐逐渐渐增增大大 岩石岩石近液态近液态岩浆源地岩浆源地地球磁场地球磁场产生地产生地 读读“地壳与地幔地壳与地幔 结构示图结构示图”回答下列问题:回答下列问题:(l)A是是层,层, B是是层,层, C是是层,层,D是是 层。层。ED十十C是是 层,层,FE十十DC是是 层。层。(2)地壳结构由图中字母地壳结构由图中字母 表示表示的圈层组成的圈层组成,A+B+C合称合称 。 (3)地壳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地壳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和。和。

8、 (4)被认为岩浆发源地的圈层是被认为岩浆发源地的圈层是 层,层,在图中用字母在图中用字母 表示。表示。 (5 )C层的主要物质成分是层的主要物质成分是 ,G层的物质成分以层的物质成分以为主。为主。 (6)莫霍界面是字母)莫霍界面是字母 表示的表示的两层之间的界面,两层之间的界面,古登堡古登堡 面是面是 字母表示字母表示的两层之间的界面的两层之间的界面。硅铝层硅铝层硅镁层硅镁层上地幔顶部上地幔顶部软流软流上地幔上地幔地幔地幔AB岩石圈岩石圈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地壳厚度不均地壳厚度不均软流层软流层D铁、镁的硅铁、镁的硅酸盐类酸盐类铁镍铁镍BCFG岩石圈岩石圈20003000千米千

9、米干洁空气干洁空气水汽水汽杂质杂质氮氮 78%氧氧 21%其它气体其它气体低层大气是由哪些组成的?分别有什低层大气是由哪些组成的?分别有什么作用?么作用?1、将下面几种成分的代号填入表中,与、将下面几种成分的代号填入表中,与其作用进行正确的搭配:其作用进行正确的搭配: A、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B、水汽、水汽 C、臭氧、臭氧D、氮、氮 E、氧、氧 F、尘埃、尘埃构成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构成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水汽凝结时,可作凝结核水汽凝结时,可作凝结核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吸收长波辐射,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吸收长波辐射,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形成的过程土壤形成的过程 成土主导因素成土主导因素: :生物生物裸露岩石裸露岩石成土母质成土母质原始土壤原始土壤成熟土壤成熟土壤耕作土壤耕作土壤风化作用风化作用微生物微生物低等植物低等植物草本植物草本植物木本植物木本植物耕作培育耕作培育生土生土 熟土熟土 肥土肥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