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C曲线课件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115159322 上传时间:2022-07-01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5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工程材料—C曲线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工程材料—C曲线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工程材料—C曲线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资源描述:

《工程材料—C曲线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材料—C曲线课件(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工程材料C曲线习题A1线的物理意义是什么?C曲线是描述什么组织发生转变的图形?奥氏体在600,500 和300 保温过程中分别会发生什么转变,转变过程各是怎样的?什么是马氏体转变?马氏体的性能怎样?钢的淬透性是指什么?钢的淬透性是指什么?钢在油中淬火会发生什么钢在油中淬火会发生什么组织转变?工程材料C曲线3.1.23.1.2 热处理原理温度温度时间时间加热加热保温保温冷却冷却A1 A3 Acm工程材料C曲线钢加热时的转变工程材料C曲线C -曲线C-曲线是对碳钢加热得到奥氏体后,在冷却过程中组织转变进行分析的工具。工程材料C曲线钢的热处理工艺有两种冷却方式:(1)等温冷却转变:就是使加热到奥氏体

2、的钢,先以较快的冷却速度冷到A1线以下一定的温度,然后进行保温,使奥氏体在等温下发生组织转变。(2)连续冷却转变:是指在冷却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温度连续下降。在实际生产中大多数的冷却过程是连续冷却。工程材料C曲线一一.钢在热处理时的冷却方式钢在热处理时的冷却方式 热热加加保温保温时间温度临界温度临界温度连续冷却连续冷却等温冷却等温冷却工程材料C曲线工程材料C曲线共析钢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图3-6 共析钢等温冷却转变曲线0400600700200B下B上TSPMM+A残A过冷A1500300Ms (240 )Mf (-55)110102103104105106T (s)高温转变中温转变低温转

3、变工程材料C曲线a.高温转变共析钢奥氏体过冷到A1550之间,等温转变的产物属于珠光体型组织。奥氏体转变成珠光体的过程也是一个铁素体与渗碳体交替生核长大的过程。如图3-7所示。工程材料C曲线珠光体的形成首先在奥氏体的晶界上产生渗碳体晶核,渗碳体的含碳量高于奥氏体,所以要将周围奥氏体中的碳原子吸收过来,与此同时,使附近的奥氏体含碳量降低, 为铁素体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使这部分奥氏体转变为铁素体。由于铁素体的溶碳能力很低,在其长大过程中必须将过剩的碳转移到相邻的奥氏体中,从而使相邻奥氏体区域中的含碳量升高,又为产生新的渗碳体创造了条件。如此反复进行,奥氏体最终完全转变为铁素体和渗碳体层片相间的珠

4、光体组织。 工程材料C曲线图3-7 珠光体转变过程示意图P(Fe3C+F)AFFe3CFe3C工程材料C曲线珠光体的形成过程中需要碳原子的移动。温度高时碳原子移动距离大,所形成的珠光体片层较宽,温度较低时碳原子移动困难,所形成的珠光体片层较密。在727650之间转变得到的组织为珠光体; 工程材料C曲线珠光体的形成过程中需要碳原子的移动。温度高时碳原子移动距离大,所形成的珠光体片层较宽,温度较低时碳原子移动困难,所形成的珠光体片层较密。在727650之间转变得到的组织为珠光体; 工程材料C曲线工程材料C曲线在650600之间转变而得到的组织为索氏体,又叫细珠光体;在600550之间转变而得到的为

5、屈氏体,又叫极细珠光体。电镜形貌工程材料C曲线这三种珠光体类组织只有层片间距大小之分,并无本质区别。 工程材料C曲线b.中温转变共析钢奥氏体过冷到550240之间等温转变的产物属于贝氏体型的组织。在这一温区上部转变形成上贝氏体;在这一温区下部转变得到下贝氏体。下贝氏体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塑性和韧性也较好,而上贝氏体基本上无实用价值。 工程材料C曲线工程材料C曲线c.低温转变奥氏体在240以下碳原子移动极为困难。奥氏体只发生同素异构转变,由面心立方的-铁,转变为体心立方的铁。原奥氏体中所有的碳原子都保留在体心立方晶格内,形成过饱和的铁。这种碳在铁中的过饱和固溶体叫马氏体。工程材料C曲线残余奥氏体

6、共析钢奥氏体过冷到240(Ms)时,开始转变为马氏体,随着温度下降,马氏体逐渐增加,过冷奥氏体不断减少,直至-50(Mf)时,过冷奥氏体才全部转变为马氏体。所以,Ms与Mf之间的组织为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 工程材料C曲线由于含碳量不同,马氏体有两种形态。含碳量较高的马氏体组织呈针叶状,叫针叶马氏体。含碳量较低的马氏体组织为板条状,叫板条马氏体。工程材料C曲线工程材料C曲线组织含碳量%机 械 性 能HRCb(Mpa)akJ/cm2(%)低碳0.240451500602030高碳1.26065500524工程材料C曲线工程材料C曲线(2)连续冷却图3-9共析钢连续冷却转变曲线02004006008

7、00A1Msabcde秒)T 工程材料C曲线a.为随炉冷却,冷却曲线与珠光体转变开始线相交时,奥氏体开始向珠光体转变;冷却曲线与转变终了线相交后转变完成。由于转变是珠光体区进行的,所以得到珠光体组织。b.为在空气中冷却,由于冷速较快,转变在索氏体区进行,所以转变产物为索氏体。 工程材料C曲线c.为油冷,冷却曲线只与珠光体转变开始线相交(在屈氏体转变区),未与转变终了线相交。所以只有一部分奥氏体发生了转变,转变产物为屈氏体;而另一部分奥氏体则在冷却到Ms线后转变为马氏体。最后得到的是马氏体和屈氏体的混合组织。即为油中冷却的产物。d.为水冷,由于冷速快,冷却曲线未与珠光体转变开始线相交,待冷到马氏

8、体转变开始线以下时,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 工程材料C曲线连续冷却曲线与等温C曲线的比较连续冷却曲线位于等温C曲线右下方,P转变温度更低,时间更长;共析钢及过共析钢的连续冷却曲线中无B型转变,而多了一条P转变终止线;亚共析钢在连续冷却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过冷A会部分转变为B。工程材料C曲线由于CCT曲线测定比较困难,许多钢至今仍无,实际热处理中常参照C曲线来定性估计连续冷却转变过程。工程材料C曲线二二) 共析碳钢共析碳钢 TTT 曲线与曲线与CCT曲线的比较曲线的比较稳定的奥氏体区稳定的奥氏体区时间(s)3001021031041010800-100100200500600700温度()0400A

9、1MsMfCCT曲线曲线TTT曲线曲线工程材料C曲线时间时间温温度度TAAMsMfAMAPAB时间时间温温度度TAAMsMfAMAPABAFAFe3C亚共析钢过共析钢亚、过共析钢的TTT曲线工程材料C曲线2. 钢的淬透性钢的淬透性(1)淬透性的概念淬透性的概念钢的淬透性是指钢在淬火时能获得淬硬层深度的能力,它是钢材本身固有的属性。淬火时,工件截面上各处冷却速度是不同的。其表面冷却速度最大,大于该钢的马氏体临界冷却速度,淬火后获得马氏体组织。愈到中心冷却速度愈小。在距表面某一深处的冷却速度开始小于该钢的马氏体临界冷却速度,则淬火后将有非马氏体组织出现,这时工件末被淬透。 工程材料C曲线工程材料C

10、曲线(2)淬透性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淬透性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淬透性好的钢,其力学性能沿截面是基本相同的;而淬透性差的钢,其力学性能沿截面是不同的,愈靠近心部的力学性能愈低,特别是韧性值更为明显。工程材料C曲线(3)淬透性的测定与表示方法淬透性的测定与表示方法淬透性的测定方法很多,按GB22563规定,结构钢末端淬透性试验(端淬试验)法是最常用的方法。用来测量淬透层的厚度。临界直径是一种直观衡量淬透性的方法。临界直径是钢在某种淬火冷却介质中冷却后,心都能得到半马氏体组织(50%)的最大直径,用Do表示。 工程材料C曲线顶端淬火法工程材料C曲线临界淬透直径油淬油淬水淬水淬工程材料C曲线牌号Domm牌号D

11、omm淬水淬油淬水淬油451316.559.535CrMo3642202860111761260Si2Mn55623246T101015850CrVA5562324065Mn2530172538CrMoAl1008020Cr121961220CrMoTi2235152440Cr3038192830CrMnSi4050324035SiMn4046253440MnB50552840工程材料C曲线钢的淬透性的应用钢的淬透性是机械设计中选材时应予考虑的重要因钢的淬透性是机械设计中选材时应予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素之一。大截面零件、承受动载的重要零件、承受拉力和大截面零件、承受动载的重要零件、承受拉力和压力的许多重要零件(螺栓、拉杆、锻模、锤杆压力的许多重要零件(螺栓、拉杆、锻模、锤杆等),要求表面和心部力学性能一致,应选择淬等),要求表面和心部力学性能一致,应选择淬透性高的材料;透性高的材料;心部力学性能对使用寿命无明显影响的零件(承心部力学性能对使用寿命无明显影响的零件(承受弯曲或扭转的轴类),可选用淬透性低的钢,受弯曲或扭转的轴类),可选用淬透性低的钢,获得获得1/21/4淬硬层深度即可;淬硬层深度即可;焊接件、承受强力冲击和复杂应力的冷镦凸模等,焊接件、承受强力冲击和复杂应力的冷镦凸模等,不能或不宜选择淬透性大的材料。不能或不宜选择淬透性大的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