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115155097 上传时间:2022-07-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6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改革开放30年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制造业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自主创新并举的发展中,必然面对新的历史机遇、面对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中国如何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如何应对当前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一、沿海地区制造业出现的新问题近期,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山东半岛的韩国部分制造企业倒闭,有一部分企业已经迁移或准备迁移,还有部分企业处于开工不足的维持状态。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要求,下一步中国将对贸易、投资等方面的政策做出新的调整。既然是调整,肯定是要付出

2、代价的,代价可能会很高。于是,有些外资中小企业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企业管理者做出了一些不符合企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的举动,有些人甚至放弃企业,一走了之。二、过去30年,制造业必须汲取的经验教训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我们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可以总结和借鉴。例如,中国应吸取汽车企业出现的合资锁定效应”,避免在与外资企业合资过程中,学习国外先进管理和技术时,丧失自主研发、自主品牌、自主营销的能力,同时切忌完全倚仗低价优势,忽视技术优势。一方面,外资企业利用产业转移的方法,在中国加工生产组装,取得低成本优势,另一方面,通过关键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取得高技术产品优势,取得很大竞争优势。这些教训是非常值得总

3、结和吸取的。三、中国装备制造业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面临的困难未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是知识型服务业和新技术制造业,其动力就是越来越激烈的全球竞争的压力。因此,在未来的5年里,预计将出现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热潮,重点将转向知识型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如金融、信息、全球供应链管理等中高端服务;航空航天、能源、医药、生物工程等高端制造领域的全球配置,这也是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一个机遇。外资进入中国的情形也将发生明显变化。现在来看,外资开始从成本驱动变化为市场驱动,未来5年,以内销为主的市场驱动型跨国投资将成为主流趋势。跨国公司有研发、技术优势,在中国市场上,还享受对外资的优惠政策扶持。因此,外资公司比中国

4、企业有更明显的竞争优势,这对正在成长和发展中的中国企业来说,压力很大。四、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形势下,中国如何应对?在制造行业,中国的优势是有需求。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国内需求浪潮,鼓励国内优势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在开放竞争中加快成长。首先,中国需要在发展战略上做出调整,例如,珠三角地区,以前强调发展外向型经济,现在变为强调开放型经济。依靠市场和开放两轮驱动,真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次,开放竞争,搭建一个公平非歧视性的政策平台。目前,中国装备制造业是一个人强我弱的情形。一些外资企业享受的是超国民待遇,这种状况需要调整,为内外资企业搭建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开放的竞争很重要,竞争越惨烈,

5、会迫使外资必须把技术拿到中国来。第三,必须承认,中国绝大多数企业研发能力弱。有数据显示,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3%以上没有研发投入。虽然研发是昂贵的活动,但中国企业为了增加生存的机会,也必须参加这种高投入、高风险的项目。第四,在融投资领域,中国要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开放的方式,使多元化的资本市场得到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进入国际市场进行融投资,跨越融投资难的障碍。第五,中国还要为企业提升竞争力创造开放和宽松的体制软环境。政府应提供一个低税费、少管制、多鼓励、能者上的制度软环境,促进高技术含量的国际产业转移,鼓励国内企业在加强国际合作的同时,积极开展自主创新。五、我国与日韩制造业发展路径的对比

6、中国与日本、韩国等国家相比,承接产业转移的情况是不一样的。首先,日、韩没有从计划到市场的经济体制转型阶段,而中国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日、韩不需要大规模的招商引资,中国需要,不仅仅是需要国外的资金和外汇,而且需要引入外来竞争压力,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不仅仅是需要国外先进技术、人才和管理,而且需要引入全球先进的知识和进步的观念。另一方面,日韩企业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是按照市场规律走,是民企为主体;而中国是市场换技术,其主体是国企,创新的动力是不一样的。从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投入相比,中国存在很大的差距。日、韩每引进一个单位技术,在此上面投入10倍资金,最大限度地达到引进、消化和吸收,它们的效果要比我们的好,我们在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因此,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与日、韩相比,中国在承接国际装备制造业转移方面更艰苦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