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解读

上传人:wuli****0220 文档编号:115149275 上传时间:2022-07-01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4.7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资源描述: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解读(4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解读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解读2009主要内容主要内容l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 l医院隔离的管理要求医院隔离的管理要求l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l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 l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技术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技术l适用于种类各级医院适用于种类各级医院主要目的主要目的l应用最新、最科学的隔离预防方法,预防医院感应用最新、最科学的隔离预防方法,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暴发流行,切断医院感染链,终止空染的发生和暴发流行,切断医院感染链,终止空气、飞沫、接触气、飞沫、接触“三个三个”主要传播环节,防止病主要传播环节,防止病原微生物在患者与患

2、者之间、医务人员与患者之原微生物在患者与患者之间、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和媒介物中传播。间和媒介物中传播。 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l感染连: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感染连: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l空气传播:空气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m)通过空)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 如麻疹、水痘、肺结核、如麻疹、水痘、肺结核、SARSSARS等等l飞沫传播:飞沫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m),在),在空气中短距离空气中短距离(1m内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眼结膜等

3、导致的传播。 如百日咳、白喉、流感、病毒如百日咳、白喉、流感、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l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致的传播。 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等 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l隔离: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隔离: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l标准预防: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标准预防: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

4、期可能的暴露选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的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汗液)、非完整的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的原则。广州“艾滋惊魂”事件再敲职防警钟 _年_月_日,“120”急救车送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院抢救。 6小时抢救中,

5、病人鲜血喷到急诊科医生的身上、脸上和眼睛里;一名医生为病人清理缝合伤口时,手指被扎破;麻醉科医生带着受伤的手指进行麻醉;手术中医生的大衣、口罩都被病人喷出的鲜血染湿了。术前紧急,院方没有对病人的血液进行检查,而三天后的检查结果: 病人HIV抗体反应呈强阳性!经CDC复查证实,是HIV携带者,9名医护人员不能排除感染艾滋病的可能。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l隔离原则隔离原则l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医院应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医院应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它途径的传播),结合本院的实际情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它途径

6、的传播),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况,制定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l一种疾病可能有多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一种疾病可能有多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取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l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黄色为空气传播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l传染病患者或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传染病患者或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l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病原体感染的

7、患者可安置于一室。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l建筑布局符合相应的规定。建筑布局符合相应的规定。 H7N9的隔离措施的隔离措施l标准预防飞沫隔离接触隔离标准预防飞沫隔离接触隔离l接触隔离接触隔离:患者的隔离患者的隔离 l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l 应减少转运,如需要转运时,应采取有效措应减少转运,如需要转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的污染。医务人员的防护医务人员的防护 l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离开隔

8、离病室前,接触等物质时,应戴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污染物品后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手或手消毒。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 l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应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求悬挂,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接触甲类传染病应按要求穿脱防护服,离开病接触甲类传染病应按要求穿脱防护服,离开病室前,脱

9、去防护服,防护服按医疗废物管理要室前,脱去防护服,防护服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求进行处置。 H7N9的隔离措施的隔离措施l飞沫隔离:飞沫隔离:患者的隔离患者的隔离l遵循隔离原则要求对患者进行隔离与预防。遵循隔离原则要求对患者进行隔离与预防。l应减少转运,当需要转运时,医务人员应注意应减少转运,当需要转运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防护。l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并定期更换。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并定期更换。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l患者之间、患者与探视者之间相隔距离在患者之间、患者与探视者之间相隔距离在1m以以上,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上,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

10、l加强通风,或进行空气的消毒。加强通风,或进行空气的消毒。医务人员的防护医务人员的防护l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理使用后物品。l与患者近距离(与患者近距离(1米以内)接触,应戴帽子、医米以内)接触,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

11、质时应戴手套。防护用品使用的具体要求应遵循有应戴手套。防护用品使用的具体要求应遵循有关规定。关规定。医务人员防护用品使用原则医务人员防护用品使用原则l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l在有效期内使用。在有效期内使用。l(生产日期、名称、使用说明、使用范(生产日期、名称、使用说明、使用范围等)围等) 常用防护用品常用防护用品 l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l常用防护用品包括:口罩(包括外科口罩和医用防常用防护用品包括:口罩(包括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手套、隔离衣、防护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手套

12、、隔离衣、防护服、鞋套等。服、鞋套等。l应按照应按照医疗机构隔离技术规范医疗机构隔离技术规范要求,正确使用要求,正确使用防护用品。防护用品。口罩口罩l常用口罩分类:常用口罩分类:纱布口罩、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纱布口罩、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罩(N N9595口罩)。口罩)。口罩口罩 l应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应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l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手术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操作时应戴

13、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护口罩。l纱布口罩应保持清洁,每天更换、清洁与消毒,遇纱布口罩应保持清洁,每天更换、清洁与消毒,遇污染时及时更换。污染时及时更换。l应正确佩戴口罩,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见附录应正确佩戴口罩,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见附录A。口罩口罩l外科口罩的佩戴方法:外科口罩的佩戴方法: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口罩下方带系于颈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口罩下方带系于颈后后, ,上方带系于头顶中部。上方带系于头顶中部。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

14、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形状塑造鼻夹。调整系带的松紧度。调整系带的松紧度。正确佩戴方法正确佩戴方法摘口罩顺序摘口罩顺序口罩口罩l常用口罩的特点常用口罩的特点: :纱布口罩:纱布口罩:可阻止一部分病毒侵袭,但与人面部密可阻止一部分病毒侵袭,但与人面部密合性差,防病毒效率低。合性差,防病毒效率低。外科口罩外科口罩:分层,外层阻水、中层阻隔空气中:分层,外层阻水、中层阻隔空气中5m5m颗粒,内层吸湿。颗粒,内层吸湿。N N9595口罩:口罩:N N9595是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认证。是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认证。N N指指

15、非油性颗粒物,非油性颗粒物,9595指在标准规定检测条件下过滤率指在标准规定检测条件下过滤率达到达到95%95%,有较好密合性。,有较好密合性。口罩口罩l注意事项:注意事项:不应一只手捏鼻夹。不应一只手捏鼻夹。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口罩潮湿后、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口罩潮湿后、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更换。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进入工作区域之前,应进行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进入工作区域之前,应进行密合性检查。检查方法:将双手完全盖住防护口罩,密合性检查。检查方法:将双手完全盖住防护口罩,快速的呼气,若鼻夹附近有漏气应调整鼻夹,若漏快速的呼气,若鼻夹

16、附近有漏气应调整鼻夹,若漏气位于四周,应调整到不漏气为止。气位于四周,应调整到不漏气为止。护目镜与防护面罩护目镜与防护面罩 l 下列情况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下列情况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分泌物等喷溅时。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时,应使

17、用全面型防护面罩。l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无松懈。每次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无松懈。每次使用后应清洁与消毒。使用后应清洁与消毒。l护目镜、防护面罩的戴脱方法见附录护目镜、防护面罩的戴脱方法见附录B。防护用品防护用品PPE眼罩、面罩眼罩、面罩l护目镜,安全的玻璃来防护眼睛。护目镜,安全的玻璃来防护眼睛。l面罩需要保护整个面部皮肤。面罩需要保护整个面部皮肤。防护面罩防护面罩一次性面罩一次性面罩 洗眼器洗眼器护目镜与防护面罩护目镜与防护面罩l作用:作用:可有效防止病人的血液、体液等物质溅入医可有效防止病人的血液、体液等物质溅入医务人员眼睛、面部皮肤及粘膜。务人员眼睛、面部皮肤及粘

18、膜。l选择要求:选择要求:应符合(应符合(DB11/188-2003DB11/188-2003)医用防护医用防护镜技术要求镜技术要求中的标准,防护眼罩及防护面罩应有中的标准,防护眼罩及防护面罩应有弹性佩戴装置。弹性佩戴装置。护目镜与防护面罩护目镜与防护面罩l注意事项:注意事项: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无松懈。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无松懈。每次使用后应清洁与消毒。每次使用后应清洁与消毒。手套手套l手套的作用手套的作用预防医务人员手上的病原微生物传给患者。预防医务人员手上的病原微生物传给患者。预防患者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医务人员。预防患者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医务人员。预防医务人员手上的病

19、原微生物污染环境。预防医务人员手上的病原微生物污染环境。手套手套l手套的选择要求手套的选择要求应符合应符合GB10213-1995GB10213-1995一次性使用橡胶检查手套一次性使用橡胶检查手套或符合或符合GB7543-1996GB7543-1996橡胶医用手套橡胶医用手套的标准。的标准。l手套的分类手套的分类清洁手套清洁手套无菌手套无菌手套手套手套l注意事项注意事项诊疗护理不同的患者之间应更换手套。诊疗护理不同的患者之间应更换手套。操作完成后脱去手套,应按规定程序与方法洗手,操作完成后脱去手套,应按规定程序与方法洗手,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时进行手

20、消毒。操作时发现手套破损时,应及时更换。操作时发现手套破损时,应及时更换。戴无菌手套时,应防止手套污染。戴无菌手套时,应防止手套污染。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隔离衣与防护服隔离衣与防护服 l应根据诊疗工作的需要,选用隔离衣或防护服。防护应根据诊疗工作的需要,选用隔离衣或防护服。防护服应符合服应符合GB19082的规定。隔离衣应后开口,能遮盖的规定。隔离衣应后开口,能遮盖住全部衣服和外露的皮肤。住全部衣服和外露的皮肤。l下列情况应穿隔离衣。下列情况应穿隔离衣。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患者、多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时。

21、药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时。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如大面积烧伤患者、骨髓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如大面积烧伤患者、骨髓移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时。移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时。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隔离衣与防护服隔离衣与防护服l下列情况穿防护服下列情况穿防护服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染病患者时。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可能受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l应

22、正确穿脱隔离衣和防护服,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应正确穿脱隔离衣和防护服,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见附录见附录D。隔离衣与防护服隔离衣与防护服l选用原则:选用原则:应根据诊疗工作的需要,选用隔离衣或应根据诊疗工作的需要,选用隔离衣或防护服。防护服。l要求:要求:防护服应符合防护服应符合GB 19082 GB 19082 20032003医用一次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性防护服技术要求的规定,防护服应具有良好的的规定,防护服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抗静电性、过滤效率和无皮肤剌激性,穿防水性、抗静电性、过滤效率和无皮肤剌激性,穿脱方便,结合部严密,袖口、脚踝口应为弹性收口。脱方便,结合部严密,袖口、脚踝口应为弹性

23、收口。隔离衣应后开口,能遮盖住全部衣服和外露的皮肤。隔离衣应后开口,能遮盖住全部衣服和外露的皮肤。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隔离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隔离 l患者的隔离患者的隔离将患者安置在有效通风的隔离病房或区域内,必要将患者安置在有效通风的隔离病房或区域内,必要时置于负压病房。时置于负压病房。严格限制探视者,如需探视,应正确穿个人防护用严格限制探视者,如需探视,应正确穿个人防护用品,并遵守手卫生规范要求。品,并遵守手卫生规范要求。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离开隔离病房或区域时,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离开隔离病房或区域时,应带外科口罩。带外科口罩。应减少转运,当需要转运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应减少转运

24、,当需要转运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隔离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隔离l医务人员防护医务人员防护l医务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掌握正确的防护医务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掌握正确的防护技术,方可进入隔离病区工作。技术,方可进入隔离病区工作。l 应严格按防护规定着装。不同区域应穿不同应严格按防护规定着装。不同区域应穿不同服装,且服装颜色应有区别或有明显标志。服装,且服装颜色应有区别或有明显标志。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隔离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隔离l医务人员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医务人员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 洗手洗手戴帽子戴帽子戴医用防

25、戴医用防护口罩护口罩穿工作衣裤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后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或防护服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护目戴护目镜镜/防护面屏防护面屏戴手套戴手套穿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进入污染区。为患者进行吸痰、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操作,可为患者进行吸痰、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操作,可能被患者的分泌物及体内物质喷溅的诊疗护理工作能被患者的分泌物及体内物质喷溅的诊疗护理工作前,应戴防护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前,应戴防护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隔离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隔离

26、l医务人员脱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医务人员脱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摘手套、消毒双手消毒双手摘护目镜摘护目镜/防护面屏防护面屏脱防护服脱防护服脱鞋套脱鞋套洗手和洗手和/或手消毒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毒。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洗手和/或手消毒或手消毒脱脱工作服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摘帽子洗手和洗手和/或手消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毒后,进入清洁区。离开清洁区

27、:离开清洁区:沐浴、更衣沐浴、更衣离开清洁区。离开清洁区。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隔离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隔离l穿脱防护用品的注意事项穿脱防护用品的注意事项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能持续应用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能持续应用6h8h,遇污染或,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潮湿,应及时更换。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防护服可连续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防护服可连续应用。应用。接触疑似患者,防护服应每个患者之间进行更换。接触疑似患者,防护服应每个患者之间进行更换。防护服被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防护服被血液、体

28、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应进行面部密合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应进行面部密合性试验。性试验。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隔离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隔离l隔离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每日监测体温两次,体温隔离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每日监测体温两次,体温超过超过37.5及时就诊。及时就诊。l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区域划分的流程,按程序做好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区域划分的流程,按程序做好个人防护,方可进入病区,下班前应沐浴、更衣后,个人防护,方可进入病区,下班前应沐浴、更衣后,方可离开隔离区。方可离开隔离区。l空气与物体表面的消毒应遵循空气与物体表面的消毒应遵循消毒技术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呼吸卫生呼吸卫生/咳嗽礼仪咳嗽礼仪l_年年USA隔离预防指南隔离预防指南新增加内容:新增加内容:呼吸卫生呼吸卫生/咳嗽礼仪。咳嗽礼仪。l鼓励所有的病人、探视者以及医务人员在任何鼓励所有的病人、探视者以及医务人员在任何时候都遵循呼吸卫生时候都遵循呼吸卫生/咳嗽礼仪,以遏制呼吸咳嗽礼仪,以遏制呼吸道分泌物的播散。道分泌物的播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