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抽采钻井挤压变形破坏模型

上传人:z**** 文档编号:115118988 上传时间:2022-06-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地面抽采钻井挤压变形破坏模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地面抽采钻井挤压变形破坏模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地面抽采钻井挤压变形破坏模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地面抽采钻井挤压变形破坏模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面抽采钻井挤压变形破坏模型(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瓦斯抽采钻井挤压变形破坏分析肖存明 1,李嘉豪2(1.江西萍乡巨源煤矿, 江西萍乡 337021;2.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西萍乡 337055) 摘 要:作为一种有效解决回采工作面和采空区瓦斯超限难题的瓦斯治理方式,地面瓦斯抽采正在全国各 大矿区逐步推广。但受煤层回采的影响,当回采工作面推过地面钻井位置后钻井套管迅速发生破坏,无法 充分发挥其抽采采空区瓦斯的作用。这与地面抽采钻井套管受到的非均布挤压效应是密不可分的,因此, 建立了基于采场上覆岩层挤压变形效应的地面钻井挤压变形破坏模型,以为地面抽采钻井布孔位置的选择 和防护提供工程指导,同时,运用3DEC离散元数值模拟程序对模型进行了模

2、拟验证。结果证明,模型描 述的规律性是可靠的,具有较强的工程指导意义。关键词:瓦斯抽采;地面钻井;挤压变形Model on Surface borehole squeezing deformation fractureXIAO Cun-ming1 , LI Jia-hao2(1.Juyan coal mine Pingxiang 337000;2.Jiangxi Polytechnic College Pingxiang 337055 )Abstract: As a good method to father the high methane on the workface and in th

3、e goaf the surface borehole drawing coal strata methane is spreading. But the excavation effects the overlying rock strata greatly and when the excavation face pass through the surface borehole position the surface borehole fracture fast. This problem is seriously related to the unformed squeeze eff

4、ect. So a squeezing deformation fracture model based on the rock strata squeezing effect was set up. In the same time, a 3DEC simulation model was given to certificate the theory model. The result suggests the model was reliable and has goo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value.Key words: methane drawing;

5、surface borehole; squeeze effect地面钻井抽采采动影响煤层及采空区瓦斯是解决地下煤炭开采过程中高瓦斯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但 是采动影响下采场上覆岩层的剧烈调整给地面钻井套管的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当回采工作面推过地面 钻井位置后,钻井套管往往迅速发生破坏,严重影响了地面钻井的使用寿命。而国内外对此方面的研究还 不多,因此,本文将从岩层沉降的非均布挤压对地面钻井套管的破坏效应方面分析地面钻井套管的破坏模 式,以期为地面钻井工程提供工程技术指导1、2。1 挤压变形破坏模型的建立受地质构造影响,煤系岩层一般为层叠板状结构,在煤层倾向上,煤层倾向开采长度一般远远大于岩 层

6、的厚度,因而,在走向方向上任取一小段可以选用等效岩梁模型对岩层倾向方向的变形特性进行分析。 同样,在煤层走向上,从回采工作面到下沉盆地的边缘距离一般远远大于岩层的厚度,因而,在倾向方向 上任取一小段可以选用等效岩梁模型对岩层走向方向的变形特性进行分析,如图1 所示。因此,采场上覆 岩层的移动可以转变为采场倾向和采场走向的等效岩梁结构进行分析,如图2 所示。由于地表沉陷、岩层 移动是一个随着回采工作面推进而逐渐变化的动态过程,复合岩梁的荷载也是一个由相对均匀逐渐转变为 非均匀分布状态的过程3。图 1 上覆岩层移动的等效岩梁模型示意图Fig.1Sketch map on equivalent ro

7、ck beam of overlying strata图 2 等效岩梁模型Fig.2 Equivalent rock beam model2兀 w/、-K 4y = - o y (x - r ) er2r 3YY2Kwor3Yy(x - rY )e(x- r)2rY2半无限开采)有限开采)(1)由概率积分法和承受复杂非线性荷载的岩梁变形分析可知4、5,等效岩梁岩层挤压位移函数的方程为:其中, w 为等效岩梁所在位置的最大沉降位移,其与岩层性质、回采工艺等有关; r 岩梁所在平面 0Y的采动影响半径,取岩层上表面的埋深为基准埋深,x为目标点距离倾向方向采动影响边界的距离,l为 有效开采宽度。将(

8、1)式中的 x 坐标变换为 z 坐标,则可得走向方向岩梁挤压位移函数。由(1)式可知,岩层变形分布曲线关于岩梁中点呈对称分布状态,在由中点向梁固定端细4r附近Y 变形达到最大值。由(1)式,因岩层变形产生的地面钻井径向挤压位移为:u I dl( 2)rp其中,u为套管径向挤压位移;r为套管直径;为等效岩梁的变形函数。因此,地面钻井套管因岩层变形产生的挤压位移为1(3)为套管径向挤压和位移;u (x)、u (z)为煤层倾向和煤层走向岩层变形产生的地面钻井套管径 r0为采场上覆岩层(x,z)点处倾向方向岩梁发生挤压后相对初始1u u (x)2COS2 0 + u (z)22r rr其中, u rr

9、向挤压位移,由( 1)、( 2)式确定; CoS位置的倾角余弦值,C0S2 0 - ; w(x)可由参考文献4沉陷公式求导获得。1 + tg 201 + w 2( x)套管在外力作用下一方面会达到强度条件,发生屈服破坏;另一方面会达到刚度临界条件,发生变失稳破坏,无法满足工程的需要。而除少数小直径和厚壁的套管外,多数套管主要是变形失稳破坏。套管 受挤压荷载下的变形如图3 和图 4 所示。鉴于地下工程领域柔性防护的理念,套管的刚度的适当减小,可 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岩层的径向挤压变形,而当刚度太小时,套管变形过大,其无法满足抽采瓦斯的需要, 因此对于套管的刚度应该根据工程需要有严格的限制。因此,可

10、以假设套管在非均布荷载的作用下变形为一椭圆形,设c为椭圆内径短边的长度、r为变形前套管的内径,则临界刚度条件可以表示为5-7 pr c uP = r maxpp式中,rp为变形前套管的内径;c为变形后椭圆内径短边的长度,其值由套管所受的非均布荷载决定,此 处可用套管最大径向位移值表示为c = r - u ; u 为套管最大径向位移值;匚最大允许径向变形Pr maxr max率,G 二 min忆応。套管 工程戸(X)1原始截面;2交替平衡位置3继续变形后期压曲特性;图 3 套管在非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示意图图 4 套管受荷载前后的变形图Fig 3 Well in un-uniform loadFig

11、 4 Deformation sketch map of well befor and after load将(3)式代入(4)式即得地面钻井挤压变形破坏模型函数。由此可知,地面钻井套管径向挤压位移关于 等效岩梁的中点呈对称分布,岩梁中点处于局部极小值点,由岩梁中点向两端径向挤压位移逐渐增大,在 沉降曲线拐点偏向岩梁中点附近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降低,在岩梁端点处降低到零,分布规律如图5 所 示。同时,受岩梁结构的影响,岩梁中性面上部分为压缩变形,下部分为拉伸变形,套管同时承受岩梁不 同部位拉压作用的影响。图 5 充分采动时地面钻井套管挤压位移(变形)分布规律Fig 5 Horizontal d

12、istribution rule of surface borehole well extrusion deformation in full subsidence2 数值模拟分析为了获得地面抽采钻井变形破坏的直观规律,并对前述模型进行验证,通过3 DEC数值模拟软件构建 了地面抽采钻井变形破坏的三维模型,通过此模型对地面抽采钻井破坏模型进行验证分析。根据模拟需要,构建了厚表土层下的等厚覆岩结构,并根据工程地质经验估算了垮落带、裂隙带和 弯曲下沉带的发育高度,用来对地面钻井变形破坏的基本规律进行模拟分析。为了减小模型的尺度影响, 模型以360mX300mX400m的空间长方体为基础构建。数值模

13、拟3D模型如图6所示。图6 数值模拟三维模型图7 回采煤层分步开挖分布图 图 8地面钻井位置布置示意图Fig.6 Simulation 3D modelFig.7 coal strate digging step mapFig.8 Place of the surface borhole为了如实反映地面钻井变形破坏过程中岩层位移、应力及套管状态的变化规律,本模型选取 Mohr-Coulomb 模型作为覆岩和煤体的本构模型,各力学参数如表 1 所示。模型中所有节理材料采用面接 触的 Coulomb 滑动模型,各力学参数如表 2 所示。套管根据工程实践中的需要选取,本模型选取 热轧无缝钢管(GB

14、8163-87)作为瓦斯抽采套管,各力学参数如表3所示。表 1 各岩层的物理力学特性参数Table 1 Rock physical mechanics parameters项目体积模量K剪切模量G内摩擦角申内聚力c抗拉强度b密度p岩层、/GPa/GPa/MPa/MPa/kg/m3松散层0.50.315102000基岩层74402052500煤层31.5301531300煤层底板1585040102500表 2 各岩层界面的物理力学特性参数Table 2 Rock strata, joint, physical mechanics parameters项目 节理法向刚度K/MPan切向刚度K/M

15、Pas摩擦角申/内聚力c/MPa抗拉强度O /MPat,底板/煤层间水平节理300100300.10煤层/顶板间节理100502000基岩岩层间水平节理250603000基岩/松散层水平节理50202000基岩裂隙区垂直节理200603000钻井壁与岩体间界面250703000表 3 钻井套管的物理力学参数Table 3 Surface borehole well physical mechanics -parameters项目套管、弹性模量 E /GPa波松比抗拉强度O t /MPa密度p/kg/m3壁厚m内直径m热轧无缝钢管型1500.210057000.0080.3本数值模拟采用分步开挖

16、的方式,已有采空区采取一次性开挖方式来模拟已经存在的覆岩移动和地表 沉陷;沿煤层走向方向(z方向)采取每次开挖10m、共计11步的开挖方式来模拟回采工作面在11天内 的推进情况,顶板采用垮落法进行管理。回采煤层采空区及开挖分步的布置如图7所示。为了获得地面钻 井的变形沿采区倾向的空间分布情况,将钻孔布置在走向方向z=165m,倾向方向分别位于x=35m、65m、 95m、125m、155m、180m、205m、235m、265m、295m、325m 处的方案分别定为方案 1 11,进行对比 分析,钻孔布置分布如图8所示。对模型中地面钻井布置1-11方案分别进行数值模拟,并对y=140m、180

17、m两个平面上钻井受岩层挤压 的和位移值进行分析可得,在走向z=165m处的倾向线上,地面钻井位移分步规律如图9所示。356596 125 155 180 205 235 265 295 325y=140m,测点水平坐标/m356596 125 155 180 205 235 265 295 325y=180m,测点水平坐标/m图 9 地面钻井挤压位移沿倾向方向分布规律Fig.9 Surface borehole well compression displacement rule in the district dip direction 由上图可知,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推导获得的地面钻井变形在

18、倾向上的分布规律基本上是一致的:位 移分布呈中部极小,向两端逐渐增高,在回采工作面和开切眼附近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减小,由此可以 证明,理论模型及其获得空间分布规律是正确的。3结论(1) 地面钻井套管挤压位移可由采场上方覆岩走向和倾向方向位移求和获得。(2) 地面钻井的挤压变形破坏为钻井套管的刚性失稳破坏,可由内径变形比衡量。(3) 地面钻井套管径向挤压位移在采场倾向方向上关于中线呈对称分布,采场中线处于局部极小值点, 由中线向两端径向挤压位移逐渐增大,在沉降曲线拐点偏向采场中线附近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降低,在 采动影响边界附近降低到零。(4) 地面钻井布孔施工宜结合钻井套管变形的空间分布规律

19、和时间变化规律综合确定布孔位置。 参考文献:1 刘宝琛,廖国华.煤矿地表移动的基本规律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65.Liu Baochen, Liao Guohua. The Law on Surface Ground Movent in Coal MineM. Beijing: China Industry Press, 1965.2 胡千庭,梁运培,林府进. 采空区瓦斯地面钻井抽采技术试验研究. 中国煤层气,2006,3(2):3-6Hu Qianting, Liang Yunpei, Lin Fujin. Test of drawing technology on surface

20、borehole in coal mine goal J. China Coalbed Methane, 2006,3(2):3-6.3 刘玉洲,陆庭侃,于海勇. 地面钻井抽放采空区瓦斯及其稳定性分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增1 ):49824987Liu Yuzhou, LU Tingkan, YU Haiyong. Surface borholes for drawing of goaf gases and its stabilities analysis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2005,24

21、(supp.1):49824987.4 何国清,杨伦,凌赓娣,贾凤彩,洪镀.矿山开采沉陷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1.He Guoqing, Yang Lun, Ling Gengdi, ia Fengcai, Hong Du. The mining Depression TheoryM. Xuzhou: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Press, 1988. (in Chinese).5 孙海涛.采动影响下地面钻井的变形破坏机理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11-28Sun haitao. Study on the Def

22、ormation Fracture Mechanism of the Surface Borehole with the Excavation DisturbanceD. Chongqing: Chongqing University,2008.(in Chinese)6 D.N.Whittles, I.S.Lowndes, S.W.Kingman, C.Yates, S.Jobling. The stability of methane capture boreholesaround a long wall coal pan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23、Geology, 71 (2007) 313- 3287 金宏伟.岩层移动对瓦斯抽放钻孔破坏的机理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05.Jin Hongwei. Study of methane drainage borehole destruction induced by rock strata movementMaster thesisD. Xuzhou: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2005.(in Chinese)作者简介:肖存明(1967.12),男,江西萍乡人,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现任江西萍乡矿业集团巨源煤业公司总 工程师;李嘉豪,男,湖南邵阳人,硕士研究生,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