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4.14难忘九一八课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15075529 上传时间:2022-06-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八年级历史上册4.14难忘九一八课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4.14难忘九一八课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4.14难忘九一八课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4.14难忘九一八课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册4.14难忘九一八课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4.14 难忘九一八一、选择题 1.某中学九年级(1)班开展有关“西安事变”的主题探究活动,下面是小明同学整理的资料,其中错误的是( )A 时间:1936年12月12日B 发起人:张学良、杨虎城C 目的:要求汪精卫停止内战,联共抗日D 结果: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2.2016年1月,电视剧少帅在央视热播。该剧的重要剧情是少帅张学良与杨虎城策划了什么历史事件,结束了十年内战,促成国共合作,一致抗日( )A 东北易帜B 西安事变C 九一八事变D 七七事变3.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事件是( )A 九一八事变爆发B 华北事变出现C 七七事变爆发D 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4.在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

2、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 九一八事变B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 七七事变D 中共“七大”的召开5.国共二度合作,初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之后( )A 九一八事变B 西安事变C 南京大屠杀D 七七事变6.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发动的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产生的历史作用是( )推动了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有利于北伐战争胜利进军促进了团结抗战局面的形成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A B C D 7.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国共两党开始致力于( )A 打倒列强,推翻军阀B 停止内战,团结抗日C 避免内战,和平建国D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8.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

3、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 柳条湖事件B 平型关大捷C 百团大战D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9.推动了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再度合作,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全民族抗战的关键的历史事件是( )A 九一八事变B 西安事变C 七七事变D 重庆谈判10.中国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是指( )A 蒋介石、汪精卫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B 三大红军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C 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爆发D 中共派代表团去西安调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11.西安事变获得和平解决最有利于( )A 中国国民党B “兵谏”部队C 中国共产党D 中华民族12.近代史上,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与北洋军阀残余

4、势力、国民党内部右派军事集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历次战争,称为十年内战。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人民,反抗蒋介石反动统治的革命战争,所以又称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国十年内战基本结束的事件是( )A 南昌起义B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 九一八事变D 七七事变13.历史上有两次国共合作,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事件是( )A 九一八事变B 七七事变C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D 南京大屠杀14.历史经验表明:国共两党和则两利,分则两伤。小明同学准备通过历史影片了解,国共两党“和则两利”的史实,你准备推荐下列哪一部影片给他( )A 南昌起义B 长征C 西安事变D 大决战15.

5、西安事变之所以和平解决,主要是因为( )A 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B 张学良、杨虎城的和平意愿C 中共方面作出的巨大的努力D 蒋介石先生作出了重大让步16.下图中的标语“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愿望得到初步实现的标志性事件是( )A 一二九运动爆发B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C 卢沟桥事变爆发D 台儿庄战役胜利17.俗话说“相逢一笑泯恩仇”,国共两党在历史上曾有过两次合作,但其中第二次合作是外力迫使的,这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 九一八事变以后B 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C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D 卢沟桥事变后不久,蒋介石被迫接受联共抗日主张18.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个

6、半殖民地半封建弱国战胜一个帝国主义强国的光辉典范,全民族团结抗战是胜利的保障。为了团结抗战,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中共中央派周恩来参加了谈判,他此行取得了什么成果( )A 联合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B 谴责张学良、杨虎城,释放了蒋介石C 孤立蒋介石,联合张学良、杨虎城抗日D 联蒋抗日,西安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19.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到西安调停。针对蒋介石的拒不让步,周对蒋说:“只要蒋先生能够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蒋先生的话,就连我们红军也可以听蒋先生的指挥。”由此可知,西安事变能够和平解决的主要原因是( )A 张学良、杨虎城的和平意愿B 国民

7、党内部一致同意联共抗日的主张C 中国共产党做出巨大的努力D 蒋介石做出了主动让步20.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A 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B 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C 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二、非选择题 21.国共合作: 2009年4月26日,在两岸关系发展史上是一个具有丰碑意义的大日子,因为从这一天开始两岸全面实现直接“三通”,即直接通邮、直接通航、直接通商。材料一:改组同盟会为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材料二:西

8、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材料三:(1)材料一的事件意味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任务是什么?(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进行了第二次合作,这次合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3)国共之间如果有第三次合作,那么你认为这次合作最重大的主题应该是什么?22.请认真阅读下列两份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材料一: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沈阳城!民间小调材料二:(1)材料一描述的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史称什么事件?几十万军队奉谁的命令让出沈阳城?此人对日军进攻采取什么政策?(2)由于实

9、行这一政策,导致了1936年12月12日(材料二)什么事件的发生?事件的组织者是谁?发动这一事件目的是什么?(3)中国共产党派谁为全权代表前往参加谈判,解决材料二反映的事件?这一事件在我党积极努力下最后得到怎样的解决?(4)这一事件的解决有什么意义?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西安事变的基本史实,目的: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故选C。2.【答案】B【解析】因为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策划了西安事变,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3.【答案】D【解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既标志着十年内战的

10、基本结束,又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4.【答案】B【解析】因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既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又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为两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共赴国难,联合抗日奠定了基础。所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扭转时局的关键。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5.【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B项符合题意,故选B。6.【答案】C【解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为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所以答案选C。7.【答案】B【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36年

11、,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伟大的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党中央派出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最终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选B。8.【答案】D【解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9.【答案】B【解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这也是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故选B。10.【答案】D【解析】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中共派代表团去西安调停,西安事

12、变最终得到和平解决。此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D符合题意,故选D项。11.【答案】D【解析】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是中华民族处于危急关头,是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为了“逼蒋抗日”而发动的一次兵变。它的和平解决,有利于抗日,有利于中华民族,故选D。12.【答案】B【解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故选B。13.【答案】C【解析】分析题目和选项可知,A、B两项是日本侵略中国发动的事变,激化了民族矛盾,D项是日本侵华的罪行,C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蒋介石答应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国共两党十年对峙局面基本结束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本题选C。14.【答

13、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两党之间的关系,其中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故选C。在A、B、D内容中双方是对峙的,排除。15.【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日本的不断侵略使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决定了当时人们要担负起的社会主要任务是抗日,中共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A项符合题意,故选A。16.【答案】B【解析】1936年为了推动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国共产党在5月5日红军回师陕北后,发表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通电。1936年12月发生的西安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使国共两党结束了对峙的局面,第二次合作的局面初步形成。所以答案选

14、B。17.【答案】C【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18.【答案】D【解析】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参加谈判,促成事件和平解决,迫使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答案】C【解析】从题干提供的信息来看,是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做出巨大让步和努力,才促成了国共的第二次合作。20.【答案】B【解析】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所说

15、的“统一”指的是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故选B。21.【答案】(1)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中国。(2)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抵御日本的侵略。(3)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解析】(1)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也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结合所学,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促进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消灭北洋军阀的统治。(2)结合所学可知,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是中日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张、杨发动了西安事变,中共从全民族人民根本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国共第二次

16、合作初步形成。故其任务是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抵御日本的侵略。(3)回顾历史,分裂是不能持久的,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每个炎黄子孙都要以维护国家统一为自己的责任,故如果国共两党有第三次合作,其最重大的主题应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22.【答案】(1)1931年;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不抵抗政策。(2)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3)周恩来;和平解决。(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解析】(1)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沈阳城。随后,日军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人民进入局部抗战时期。(2)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为了逼蒋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3)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为全权代表前往西安参加谈判。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4)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