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四110kV智能变电站模块化施工图设计技术导则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15022534 上传时间:2022-06-30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35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之四110kV智能变电站模块化施工图设计技术导则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之四110kV智能变电站模块化施工图设计技术导则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之四110kV智能变电站模块化施工图设计技术导则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资源描述:

《之四110kV智能变电站模块化施工图设计技术导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之四110kV智能变电站模块化施工图设计技术导则(4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 会议材料之四国家电网公司110kV智能变电站模块化建设施工图设计技术导则(修改稿1)2016年3月3日目录第7章 110kV智能变电站施工图设计技术导则17.1概述17.2 电气部分17.2.1电气主接线图17.2.2电气总平面17.2.3配电装置27.2.4设备安装57.2.5交流站用电系统97.2.6防雷接地107.2.7照明137.2.8电缆敷设与防火167.3 二次系统217.3.1 二次设备室(舱)与屏(柜)布置217.3.3 二次网络设计247.3.4 二次设备的选择与配置257.3.5 一体化电源297.3.6 时钟同步系统317.3.7 辅助系统317.3.8 二次设备

2、接地和抗干扰337.4 土建部分347.4.1 设计基本技术条件347.4.2 站区征地图347.4.3 总平面与竖向布置357.4.4 站外道路377.4.5 装配式建筑物建筑387.4.6 装配式建筑物结构417.4.7 装配式构筑物417.4.8 给排水437.4.9 暖通437.4.10 消防4344 / 46第7章110kV智能变电站施工图设计技术导则7.1概述110kV智能变电站模块化建设施工图技术原则依据电力行业相关设计规定,总结了110kV变电站智能变电站模块化建设施工图设计经验,同时结合国网公司通用设计、通用设备、标准施工工艺与两型一化相关要求进行编制。110kV智能变电站模

3、块化建设施工图通用设计16个典型方案均遵循设计技术导则编制完成,当实际工程与典型方案有差异时应根据导则原则合理调整。7.2 电气部分7.2.1电气主接线图电气主接线根据初步设计所确定的接线形式开展施工图设计。(1)110kV 最终规模2线2变采用桥接线或线变组接线;2线3变时采用扩大桥接线;3线3变时采用线变组、扩大桥或桥+线变组接线;4回出线以上时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或环入环出接线。(2)35kV 出线6回与以上时采用单母分段接线。(3)10kV 接线含2台主变时宜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3台主变出线回路数在36回以下时采用单母线三分段接线,36回与以上时采用单母线三分段、四分段接线;当每台主变带

4、16回与以上出线时,每台主变采用双分支接线。(4)主变中性点接地方式。110kV主变经隔离开关接地,依据出线线路总长度与出线线路性质确定35、10kV系统采用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或小电阻接地方式。7.2.2电气总平面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应满足总体规划要求,并应遵循通用设计与“两型三新一化”变电站设计要求,使站工艺布置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交通便利,配电装置引线流畅,与其其他相关专业配合协调。 出线方向应适应各电压等级线路走廊要求,尽量减少线路交叉和迂回。站电缆沟、管布置在满足安全与使用要求下,应力求最短线路、最少转弯,可适当集中布置,减少交叉。高压电缆与低压电缆分沟敷设。低压电缆沟宽度应采用800mm

5、800mm规格,高压电缆沟宽度应采用1000mm1000mm、1200mm1000mm等规格。站户外电缆(埋管)在满足工艺要求下应减少埋深。不设置电缆支沟,采用直埋或穿管方式敷设。7.2.3配电装置110kV配电装置主要考虑采用户外AIS配电装置、户外GIS配电装置、户GIS配电装置等。10kV与35kV配电装置均采用户交流金属封闭开关柜。主变压器分为户外、户两种布置形式。7.2.3.1户外配电装置(1)总体要求户外配电装置的布置,导体、电气设备、架构的选择,应满足在当地环境条件下正常运行、安装检修、短路和过电压时的安全要求,并满足规划容量要求。户外高压配电装置各回路相序排列宜一致,按面对出线

6、,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的顺序,相序为A, B, C。110kV户外敞开式配电装置采用断路器单列式布置和双列式布置两种形式。(2)主母线设计户外敞开式配电装置母线采用软母线。软母线的设置应考虑在不同天气条件、运行工况下母线周围的电气距离校验。(3)跨线设计(核实)110kV各跨导线以上人状况为最大荷载条件。跨线耐绝缘子串仅限于根部可以三相同时上人,三相上人总重(人与工具)不超过1000N/相;跨线中部有引下线处仅可以单相上人,单相上人总重(人与工具)不超过1500N/相。主变进线挡不考虑三相同时上人。各跨导线在安装紧线时应采用上滑轮牵引方案,牵引线与地面的夹角不大于45,并严格控制放线速

7、度,以满足构架的荷载条件。安装紧线时梁上上人荷载不应超过2000N。主变架构的设计仅考虑110kV主变进线档导线的荷载,不考虑主变上节油箱的起吊重量,主变检修需起吊上节油箱时,必须采用吊车进行。110kV配电装置母线弧垂按 m设计,出线弧垂按 m设计。(4)出线构架设计当屋外配电装置采用架空出线时,其出线构架应满足线路力要求与进线档允许偏角要求。如果出线零档线采用同塔双回路,则终端塔宜设在两出线间隔的垂直平分线上。各级电压配电装置出线挂环常规控制水平力为110kV导线5kN/相、地线3kN/根。实际工程中出线梁要求受力受线路情况影响较大,应根据线路资料进行复核。(5)专业配合要求屋外配电装置设

8、计过程中需要向土建以下资料:1) 平面布置资料:其中包括构、支架的定位,道路围墙等的布置等。2) 设备支架资料:需包含设备支架制作详图、设备荷重、埋管要求等。3)构架资料:构架资料需包括构架受力、导线挂线角度要求、爬梯设置要求等。构架受力计算应按单相上人、三相上人、最大风速、最低温度、最高温度等不同工况下的计算结果分别给出。爬梯设置需满足安全距离要求和检修需要,爬梯应设置护笼保障人员安全。7.2.3.2户GIS配电装置(1)总体要求与GIS配电装置连接并需单独检修的电气设备、母线和出线,均应配置接地开关。一般情况下,出线回路的线路侧接地开关和母线接地开关应采用具有关合动稳定电流能力的快速接地开

9、关。GIS配电装置宜采用多点接地方式,当选用分相设备时,应设置外壳三相短接线,并在短接线上引出接地线通过接地母线接地。GIS配电装置每间隔应分为若干个隔室,隔室的分隔应满足正常运行,检修和扩建的要求。GIS配电装置室不设行车,采用吊钩结合地锚方式配合调试、安装。(2)布置原则GIS配电装置布置的设计,应考虑其安装、检修、起吊、运行、巡视以与气体回收装置所需的空间和通道。起吊设备容量应能满足起吊最大检修单元要求。配电装置采用单列布置,避免双列布置,以满足室GIS运输与安装的空间要求;同一间隔GIS配电装置的布置应避免跨土建结构缝。GIS配电装置室应清洁、防尘,GIS配电装置室地面宜采用耐磨、防滑

10、、高硬度地面,并应满足GIS配电装置设备对基础不均匀沉降的要求。对于全电缆进出线的GIS配电装置,应留有满足现场耐压试验电气距离的空间;(3)专业配合要求屋GIS组合电器土建资料应包括GIS的基础埋件、各埋件点的荷重;屋GIS最大吊装单元尺寸,设备运输通道设置要求,接地件位置与做法等。7.2.3.3 1035kV户交流金属封闭开关柜户开关柜室各种通道的最小宽度(净距),不宜小于表7.2.3-4所列数值:表7.2.3-4配电装置室各种通道的最小宽度(净距) mm布置方式通道分类维护通道操作通道固定式移开式设备单列布置时8001500单车长+1200设备双列布置时10002000双车长+900此外

11、,当连续布置开关柜较长时,在不同母线段之间应设置维护通道。7.2.3.4主变压器与站用变压器的布置(1)户外油浸变压器油量为2500kg与以上的屋外油浸变压器之间的最小间距应符合表7.2.3-5的规定。表7.2.3-5 屋外油浸变压器之间的最小间距 m电压等级最小间距66kV6110kV8(2)户油浸变压器布置在户的油浸式变压器采用散热器与本体分离布置方式。户油浸变压器外廓与变压器室四壁的净距不应小于表7.2.3-6所列数值:表7.2.3-6屋油浸变压器外廓与变压器室四壁的最小净距 mm变压器容量1000kVA与以下1250kVA与以上变压器与后壁侧壁之间600800变压器与门之间800100

12、0(3)干式站用变压器站用变宜与开关柜并柜布置,或布置于单独小室,设置于室的无外壳干式变压器,其外廓与四周墙壁的净距不应小于600mm。干式变压器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000mm,并应满足巡视维修的要求。7.2.4设备安装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安装应根据标准工艺库的要求,设计工艺标准化与安装效果感观度相结合,结合工程总体实际安装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适宜的设备安装工艺。典型设备安装主要分为变压器安装、组合电器安装、AIS设备安装、电容器电抗器安装、母线安装、开关柜安装等。7.2.4.1 总体原则1)设备安装时,应满足安装地点的自然环境条并克服不利的自然因素。2)电气布置设计应考虑土建施工误差,确保

13、电气安全距离的要求留有适当裕度。3)充油电气设备的布置,应满足带电观察油位、油温时安全、方便的要求,并应便于抽取油样。4)当主接地网采用铜制接地材料时,除主变中性点外其余电气设备通过一点与主接地网相连接;当主接地网采用钢制接地材料时,电气设备通过两点与主接地网相连接。(落实哪些设备采用采用2点接地)7.2.4.2 变压器安装(1)户主变压器安装户油浸变压器应安装在单独的变压器间,并应设置灭火设施,其外廓与变压器室四周墙壁的最小净距应满足表7.2.3-6要求。(2)户外主变压器安装户外单台电气设备的油量在1000kg以上时,应设置贮油或挡油设施。贮油设施应铺设卵石层。防火间距不能满足最小净距要求

14、时,应设置防火墙。防火墙的高度应高于变压器油枕,其长度应大于变压器贮油池。贮油和挡油设备应大于设备外廓每边各1000mm。(3) 主变压器各侧连接线的选择主变压器高中压侧引线一般采用软导线连接;低压侧一般采用硬母线连接,与主变连接时应设置伸缩金具,金具的选择应与变压器套管的接线端子和硬母线相配合。(4) 接地变压器铁心、夹件的接地引下线应与油箱绝缘,从装在油箱上的套管引出后一并在油箱下部与油箱连接接地,接地处应有明显的接地符号或“接地”字样。主变中性点直接接地时,应采用两根接地引下线引至主地网的不同方向,接地引线与设备本体采用镀锌螺栓搭接。(5) 主变压器基础的固定方案当主变基础采用条形基础时

15、,土建基础梁的表面预埋钢板,变压器底座宜采用点焊方式固定在基础的预埋钢板上。(6) 走线槽的设置主变本体上的端子箱、机构箱引出的电缆应采用不锈钢槽盒保护,槽盒大小应与箱底开孔尺寸一致,高度为箱底至基础,与端子箱、机构箱的连接采用螺栓。当主变压器户外布置时,端子箱、机构箱引出的电缆采用热镀锌钢管保护,以方便穿越卵石层至电缆沟。(7) 站用变压器安装1)油浸式站用变压器的油枕上的油位计朝向应便于观察;2)站用变压器高、低压套管引出线采用硬母线连接时统一加装热缩套;3)户外布置的变压器低压侧母线穿墙若采用环氧树脂绝缘板封堵则需在其上方设置雨篷,以防漏水并损坏绝缘;7.2.4.3 组合电器安装GIS底

16、座建议采用焊接固定在水平预埋钢板的基础上,也可采用地脚螺栓或化学锚栓方式固定。对于GIS出线套管支架,其高度应能保证套管最低部位距离地面不小于2500mm。在GIS配电装置间隔,应设置一条贯穿所有GIS间隔的接地母线或环形接地母线。将GIS配电装置的接地线引至接地母线,由接地母线再与接地网连接;接地点的接触面和接地连线的截面积应能安全地通过故障接地电流;接地引线与设备本体采用螺栓搭接。智能控制柜的基础宜采用螺栓固定于基础槽钢上,不宜采用点焊。箱柜底座与主接地网连接牢靠,可开启门应采用软铜绞线可靠接地。7.2.4.4 AIS设备的安装(1)断路器安装断路器设置移动式操作平台,不设置固定式操作平台

17、;(2)电流、电压互感器的安装互感器本体与接地网两处可靠接地,电容式套管末屏、PT的N端、二次备用线圈一端可靠接地;采用高位布置时,安装在支架上,用螺栓与支架固定;每个支架应有两个接地点,接地点高度与其它设备接地点一致: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安装在中性点非直接按地系统中,可在电压互感器上装设消谐器,亦可在开口三角端子上接入电阻。(3)避雷器安装采用高位布置时,安装在支架上,用螺栓与支架固定;每个支架应有一个接地点,接地点高度与其它设备接地点一致;避雷器两接线端子应对地绝缘,其绝缘水平应与电网额定电压的级别一致。在线监测仪安装高度可按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压力释放口方向合理;(4)隔离开关与接地开关的安装

18、隔离开关与接地开关的设备支架采用地脚螺栓固定,地脚螺栓一次浇注在土建基础上。每个支架应分别设有上下两组接地件,下接地件应设置两个。(5)穿墙套管安装穿墙套管垂直安装时,法兰应向上,水平安装时,法兰应在外;1500A与以上的穿墙套管直接固定在钢板上时,套管周围不应形成闭合回路;600A与以上母线穿墙套管端部的金属夹板(紧固件除外)应采用非磁性材料。7.2.4.5 电容器安装(1)电容器外壳应与固定电位连接牢固可靠(螺栓压接);(2)网门应装设行程开关,并需装设电磁锁或机械编码锁。对于活动式网门上的电缆应采用多股软铜线电缆。(3)围栏应铺设碎石(设备基础以外),围栏基础作出挡油坎,围栏应采用非金属

19、合成材料;(4)空芯串联电抗器之间与其与周围钢构件之间净距要等于或大于制造厂要求的数值。钢构件不应构成闭合回路。7.2.4.6 母线安装(1) 软导线安装在空气中含盐量较大的沿海地区或周围气体对铝有明显腐蚀的场所,宜选用防腐型铝绞线或铜绞线。(2) 硬导体安装1)硬导体除满足工作电流、机械强度和电晕等要求外,导体形状还应满足:电流分布均匀;机械强度高;散热良好;有利于提高电晕起始电压;安装检修简单,连接方便。2)硬导体和电器连接处,应装设伸缩接头或采取防震措施。7.2.4.7 开关柜的安装(1)在配电装置室应预埋基础槽钢,基础槽钢与变电站地网可靠连接。(2)开关柜的底部框架应放置在基础槽钢上,

20、可用地脚螺钉将其与基础槽钢相连或用电焊与基础槽钢焊牢。(3)接地母线须为扁铜排,所有需要接地的设备和回路须接于此排。7.2.5交流站用电系统全站配置两台站用变压器,每台站用变压器容量按全站计算负荷选择;当全站只有一台主变压器时,其中一台站用变压器的电源宜从站外引接。站用电低压系统应采用三相四线制,系统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额定电压380220V。站用电低压母线采用单母线接线,两回380V进线配置失压自投装置。站用电负荷由站用配电屏直配供电。负荷计算采用换算系数法,站用变压器容量按下式计算:SK1P1P2P3 式中,S站用变压器容量(kVA);K1站用动力负荷换算系数,一般取K10.85;P1站

21、用动力负荷之和(kW);P2站用电热负荷之和(kW);P3站用照明负荷之和(kW)。)负荷类型与计算系统详见下表:表7.2.5-1 主要站用电负荷特性表序号名 称负荷类别运行方式计算系数1充电装置不经常、连续0.852浮充电装置经常、连续0.854变压器有载调压装置经常、断续15有载调压装置的带电滤油装置经常、连续16断路器、隔离开关操作电源经常、断续17断路器、隔离开关、端子箱加热经常、连续18通风机经常、连续0.859事故通风机不经常、连续0.8510空调机、电热锅炉经常、连续112远动装置经常、连续0.8513微机监控系统经常、连续0.8514微机保护、检测装置电源经常、连续0.8515

22、空压机经常、短时0.8516深井水泵或给水泵经常、短时0.8517生活水泵经常、短时0.8518雨水泵不经常、短时0.8519消防水泵、变压器水喷雾装置不经常、短时不记入负荷计算20配电装置检修电源不经常、短时0.8521电气检修间(行车、电动门等) 不经常、短时0.85油浸变压器应安装在单独的小间,变压器的高、低压套管侧或者变压器靠维护门的一侧宜加设网状遮栏。变压器油枕宜布置在维护入口侧。检修电源的供电半径不宜大于50m。主变压器附近电源箱的回路与容量宜满足滤注油的需要。7.2.6防雷接地7.2.6.1 站防雷变电站防雷计算应根据GB/T 50064-2014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

23、配合设计规要求执行。变电站采用构架避雷针与独立避雷针联合构成全站配电装置和建筑物防直击雷保护。独立避雷针(含悬挂独立避雷线的架构)的接地电阻在土壤电阻率不大于500m的地区不应大于10。独立避雷针(线)宜设独立的接地装置。在非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其接地电阻不宜超过10。当有困难时,该接地装置可与主接地网连接,但避雷针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至35kV与以下设备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之间,沿接地体的长度不得小于15m。独立避雷针不应设在人经常通行的地方,避雷针与其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出入口等的距离不宜小于3m,否则应采取均压措施,或铺设砾石或沥青地面,也可铺设混凝土地面。独立避雷针与配电装置带电部分、变

24、电站电气设备接地部分、架构接地部分之间的空气中距离,应符合下式的要求:Sa0.2Ri+0.1h;式中Sa为空气中距离,Ri为避雷针的冲击接地电阻,h为避雷针校验点的高度。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与发电厂或变电站接地网间的地中距离,应符合下式的要求:Se0.3Ri;Sa为地中距离。Sa为地中距离。避雷线与配电装置带电部分、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设备接地部分以与架构接地部分间的空气中距离,应符合以下要求:对一端绝缘另一端接地的避雷线:Sa0.2Ri+0.1(h+l);式中,h为避雷线支柱的高度,l为避雷线上校验的雷击点与接地支柱的距离;对两端接地的避雷线:Sa0.2Ri+0.1(h+l);式中为避雷线分流

25、系数,l为避雷线上校验的雷击点与最近支柱间的距离。避雷线的接地装置与发电厂或变电站接地网间的地中距离,应符合以下要求:对一端绝缘另一端接地的避雷线,应按Se0.3Ri校验。对两端接地的避雷线应按下式校验:Se0.3Ri;除上述要求外,对避雷针和避雷线,Sa不宜小于5m,Se不宜小于3m。装有避雷针和避雷线的架构上的照明灯电源线,均必须采用直接埋入地下的带金属外皮的电缆或穿入金属管的导线。电缆外皮或金属管埋地长度在10m以上,才允许与35kV与以下配电装置的接地网与低压配电装置相连接。当采用全户布置,所有电气设备均布置在户,只需在建筑顶部设置的避雷带对全站进行防直击雷保护。该避雷带的网络为8m1

26、0m,每隔1020m设引下线接地。上述接地引下线应与主接地网连接,并在连接处加装集中接地装置。其地下连接点至变压器与其他设备接地线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之间,沿接地体的长度不得小于15m。上述接地引下线应与主接地网连接,并在连接处加装集中接地装置。峡谷地区的发电厂和变电站宜用避雷线保护。已在相邻高建筑物保护围的建筑物或设备,可不装设直击雷保护装置。屋顶上的设备金属外壳、电缆金属外皮和建筑物金属构件均应接地。7.2.6.2 站接地有效接地和低电阻接地系统中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装置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一般情况下应符合R,其中R为考虑到季节变化的最大接地电阻,I为计算用的流经接地装置的入地短路电流。当接

27、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符合上述要求时,可通过技术比较增大接地电阻,但不得大于5。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中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装置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应符合R,但不应大于4。人工接地网的外缘应闭合,外缘各角应做成圆弧形,圆弧的半径不宜小于均压带间距的一半。接地网应敷设水平均压带。接地网的寺庙尝试不宜小于0.6m。接地网均压带可采用等间距或不等间距布置,两根均压带之间间距不宜大于10m。35kV与以上变电站接地网边缘经常有人出入的走道处,应铺设砾石、沥青路面或在地下装设两条与接地网相连的均压带。变电站的接地装置应与线路的避雷线相连,且有便于分开的连接点。变电站电气装置中以下部位应采用专门敷设

28、的接地线接地。a) 110kV与以上钢筋混凝土构件支座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b) 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c) 直接接地的变压器中性点;d) 变压器、高压并联电抗器中性点所接消弧线圈、接地电抗器、电阻器或变压器等的接地端子;e) GIS的接地端子;f) 避雷器,避雷针、线等的接地端。接地装置的电位可按Ug=IR计算,其中I为计算用短路电流,R为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接地网外的地表面最大跨步电位差为:Usmax=KsmaxUg;其中Ksmax为最大跨步电位差系数。最大接触电位差为:Utmax=KtmaxUg;其中Ktmax为最大接触电位差系数。当人工接地网局部地带的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超过规定值,

29、可采取局部增设水平均压带或垂直接地极、铺设砾石地面或沥青地面的措施。在有效接地系统与低电阻接地系统中,变电站电气装置中电气设备接地线的截面应按接地短路电流进行热稳定校验。钢接地线的短时温度不应超过400,铜接地线不应超为450。校验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中电气设备接地线的热稳定时,敷设在地上的接地线长时间温度不应大于150,敷设在地下的接地线长时间温度不应大于100。根据热稳定条件,未考虑腐蚀时,接地线的最小截面应符合下式要求SgSg接地线的最小截面,Ig流过接地线的短路电流稳定值,te短路的等效持续时间,Cg接地线材料的热稳定系数,根据材料的种类、性能与最高允许温度和短路前接地

30、线的初始温度确定。7.2.7照明7.2.7.1照明种类变电站的照明种类可分为:正常照明、应急照明。应急照明包括备用照明和疏散照明。户外配电装置考虑设置正常照明,不设应急照明。场区道路照明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主控通信楼、户配电装置和其他房间除设置正常照明外,根据需要设置应急照明。变电站装设应急照明的场所见下表。变电站宜装设应急照明的工作场所可参照下表工作场所备用照明疏散照明主控制室屋配电装置蓄电池室主要通道、主要出入口主要楼梯间作为无人值班变电站应尽量简化备用照明配置。7.2.7.2计算项目与其深度要求计算项目包括照度计算、照明配电计算、照明导体选择计算,根据照度计算结果布置灯具,统计计算回路工作

31、电流,选择各回路开关、保护设备参数、规格,选择电缆、导线截面。7.2.7.3 照明标准值按照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定(DLT5390-2014),屋外的照明标准见下表。屋外照明标准值名称参考平面与其高度照度标准值lxUGRRa备注屋外成套配电装置(GIS)地面10屋外配电装置变压器瓦斯继电器、油位指示器、隔离开关断口部分、断路器的排气指示器作业面15变压器和断路器的引出线、电缆头、避雷器、隔离开关和断路器的操作机构、断路器的操作箱作业面10主干道地面5次干道地面3屋照明标准值房间名称参考平面与其高度照度标准值lxUGRRa备注主控室0.75m水平面3001980继电器室0.75m水平

32、面3002280高、低压厂用配电装置室地面200606kV110kV屋配电装置、电容器室地面10060变压器室地面10060蓄电池室地面10060电缆隧道地面1560工具库地面10060楼梯间地面30607.2.7.4供电系统正常照明主干线路采用三相四线制(TN-C-S系统)。大量采用气体放电灯具配电回路采用等截面电缆。动力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动力回路应与照明回路分开,动力回路每回路设漏电保护装置。当馈电回路与站智能辅助控制系统联动时,应示意其联动控制回路。7.2.7.5 照明和动力设备选择屋外光源:宜采用高压钠灯,也可采用金属卤化物灯。屋光源:高度较低的房间,宜采用细管径直管荧光灯、紧凑型荧

33、光灯和小功率金属卤化物灯;高度较高的工业厂房,宜按照生产使用要求,采用金属卤化物灯或高压钠灯,亦可采用大功率细管径荧光灯。蓄电池室采用防爆灯具,隧道照明采用24V电压灯具,卫生间采用防潮灯具。推荐的各房间和场地采用灯具见下表:场所名称光源选择安装位置与高度备注主变压器室、GIS室、电容器室、接地变室、站用变室金属卤化物灯(250400W)墙壁5米不低于设备主体高度壁灯(节能灯,1530W)墙壁2.5米开关柜室、二次设备室直管荧光灯(2540W)吊杆2.7米壁灯(节能灯,1530W)墙壁2.5米蓄电池室防爆灯(1530W)墙壁2.5米卫生间防潮灯具(节能灯,1530W)吸顶楼梯间壁灯(节能灯,1

34、530W)墙壁2.5米声控灯(节能灯,15W)踏步2.5米应急灯踏步2.5米走廊壁灯(节能灯,1530W)墙壁2.5米应急灯墙壁2.5米电缆隧道24V电压灯具吸顶附属房间直管荧光灯(2540W)吊杆2.7米屋外配电装置金属卤化物灯(250400W)支架1.5米场区道路草坪灯(节能灯, 30W)地面0.3米7.2.7.6 照明开关、插座的选择和安装1) 照明开关宜安装在便于操作的出入口,或经常有人工作的地方。2) 照明开关的安装高度为1.3米,插座安装高度0.5米。3) 开关和插座的选择原则a) 不同电压等级的插座,其插孔形状应有所区别。b) 二次设备间和附属房间等,宜选用两级加三极联体插座。插

35、座额定电压应为250V,电流不小于10A。c) 卫生间应选用防水防尘型。d) 开关上下级应有配合系数,不小于1.62.0倍。4) 插座的布置原则a) 插座布置不宜太分散,应成组装设在需要的地方。b) 控制室和一般室插座,宜布置在靠近窗口和门口附近的墙上,每间不少于两只,宜采用暗装。c) 蓄电池室不应装设插座。7.2.7.7 布置和安装工艺屋外灯具采用集中布置、分散布置、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布置方式,推荐采用分散布置。考虑到维护方便,不推荐在构架和避雷针高处安装;当采用构架上安装时,要保证安全距离和安全检修条件。低处布置的投光灯,宜具有水平旋转和垂直旋转的支架。室灯具布置,可采用均匀布置和选择性布

36、置两种方式。灯具、插座布置和安装工艺应符合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库(2011版)中建筑电气部分的相关要求,并应在图纸中注明需采用的标准工艺。7.2.8电缆敷设与防火7.2.8.1电缆选型交流系统中电力电缆导体的相间额定电压,不得低于使用回路的工作线电压。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低电阻接地的系统,接地保护动作不超过1min切除故障时,不应低于100的使用回路工作相电压。除上述供电系统外,其他系统不宜低于133的使用回路工作相电压;在单相接地故障可能持续8h以上,或发电机回路等安全性要求较高时,宜采用173的使用回路工作相电压。低压电缆宜选用聚氯乙烯或交联聚乙烯型挤塑绝缘类型,高压电缆宜选用交联

37、聚乙烯绝缘类型。15以下低温环境,应按低温条件和绝缘类型要求,选用交联聚乙烯、聚乙烯绝缘、耐寒橡皮绝缘电缆。低温环境不宜选用聚氯乙烯绝缘电缆。在人员密集的公共设施,以与有低毒阻燃性防火要求的场所,可选用交联聚乙烯或乙丙橡皮等不含卤素的绝缘电缆。防火有低毒性要求时,不宜选用聚氯乙烯电缆。电力电缆导体截面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规定:1) 最大工作电流作用下的电缆导体温度,不得超过电缆使用寿命的允许值。持续工作回路的电缆导体工作温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2) 最大短路电流和短路时间作用下的电缆导体温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3) 最大工作电流作用下连接回路的电压降,不得超过该回路允许值。4) 10kV与以下电

38、力电缆截面除应符合上述13款的要求外,尚宜按电缆的初始投资与使用寿命期间的运行费用综合经济的原则选择。5) 多芯电力电缆导体最小截面,不宜小于2.5mm2。6) 对非熔断器保护回路,应按满足短路热稳定条件确定电缆导体允许最小截面。表7.2.8-1常用电力电缆导体的最高允许温度电缆最高允许温度()绝缘类别型式特征电压(kV)持续工作短路暂态聚氯乙烯普通670160交联聚乙烯普通50090250自容式充油普通牛皮纸500801607.2.8.2电/光缆敷设通道电缆转弯半径,阻燃型号、控缆的布置方式(如光缆放在最上层等)防火隔板。(1)两个间隔共用一条电缆通道;(2) 当采用GIS配电装置时,沿汇控

39、柜平行布置一条电缆通道;(3)二次设备室位于建筑一层,无电缆层时可采用电缆沟作为屏柜电缆进出通道;若二次设备室位于建筑二层与以上,采用架空活动地板层作为电缆通道,电缆或光缆数量较多时,还可视情况选择带电缆小支架的活动地板托架,以便于电缆规划路由和绑扎。7.2.8.3敷设方式(1)光缆敷设可视条件采用槽盒、桥架或支架敷设方式,宜采用槽盒或桥架敷设方式并辅以穿管敷设方式过渡。(2)根据电缆和光缆敷设的特点,工程中应在核算敷设断面电缆、光缆数量的基础上,按实际需求设计电缆通道截面积。 (3) 在电缆(光缆)敷设时需考虑其转弯半径的要求。对于常用于地上变电站的聚氯乙烯绝缘电缆来说(包括单芯与多芯),裸

40、铅包护套的电缆其转弯半径应为其外径的15倍,加铠装的电缆其转弯半径应为其外径的20倍;对于常用于地下变电站的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缆来说:多芯且加铠装的电缆其转弯半径应为其外径的15倍,多芯不加铠装的电缆其转弯半径应为其外径的20倍,单芯的电缆其转弯半径应为其外径的25倍;光缆转弯半径应大于其自身直径的20倍。(4)在满足电缆(光缆)敷设容量要求的前提下,永久性建筑之间主通道宜采用小型清水混凝土电缆沟。(5)在满足电缆(光缆)敷设容量要求的前提下,配电装置场地主通道宜采用地面金属桥架,金属桥架需根据工程环境条件满足防火和耐腐蚀等要求。(6)在满足电缆(光缆)敷设容量要求的前提下,GIS室电缆沟通道

41、宜采用光缆槽盒,光缆槽盒需根据工程环境条件满足防火和耐腐蚀等要求。(7)光缆在垂直敷设时,应特别注意光缆的承重问题,一般每两层要将光缆固定一次;光缆穿墙或穿楼层时,要加带护口的保护用塑料管,并且要用阻燃的填充物将管子填埋;在站也可以预先敷设定量的塑料管道,待以后要敷设光缆时再用牵引或真空法布放电缆。(8)同一通道电缆数量较多时,若在同一侧的多层支架上敷设,应符合以下规定:1)应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弱电的控制和信号电缆、通讯电缆“由上而下”的顺序排列。当水平通道中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或为满足引入柜盘的电缆符合允许弯曲半径要求时,宜按“由下而上”的顺序排列;2)支架层数受通道

42、空间限制时,35kV与以下的相邻电压等级的高压电力电缆可排列于同一层支架上;1kV与以下电缆电缆也可与强电控制和信号电缆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3)同一重要回路的工作与备用电缆实行耐火分隔时,应配置在不同层的支架上。(9)同一层支架上电缆排列的配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控制和信号电缆可紧靠或多层重叠;2)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同一回路可采取品子型(三叶型)配置外,对重要的同一回路多根电力电缆,不宜重叠;3)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缆情况外,电力电缆相互间宜有1倍电缆外径的空隙。(10)电缆直埋敷设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规定:1)同一通路少于6根的35kV与以下电力电缆,在站通往远距离辅助设施等不易经

43、常性开挖的地段,宜采用直埋;2)站地下管网较多的地段,可能有熔化金属、高温液体溢出的场所,不宜采用直埋;3)在化学腐蚀或杂散电流腐蚀的土壤围,不得采用直埋。(11)抑制电气干扰强度的弱电回路控制和信号电缆,敷设时可采取以下措施:1)与电力电缆并行敷设时相互间距,在可能围宜远离;对电压高、电流大的电力电缆间距宜更远;2)敷设于配电装置的控制和信号电缆,与耦合电容器或电容式电压互感、避雷器或避雷针接地处的距离,宜在可能围远离;3)沿控制和信号电缆可平行敷设屏蔽线,也可将电缆敷设于钢制管或盒中。(12)电缆若敷设在保护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1)电缆保护管壁应光滑无毛刺,其选择,应满足使用条件所需的机械

44、强度和耐久性,且应符合以下规定:、需采用穿管抑制对控制电缆的电气干扰时,应采用钢管。、交流单芯电缆以单根穿管时,不得采用未分隔磁路的钢管;2)部分和全部露出在空气中的电缆保护管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规定:、防火或机械性要求高的场所,宜采用钢质管,并应采取涂漆或镀锌包塑等适合环境耐久要求的防腐处理。、满足工程条件自熄性要求时,可采用阻燃型塑料管。部分埋入混凝土中等有耐冲击的使用场所,塑料管应具备相应承压能力,且宜采用可挠性的塑料管;3)地中埋设的保护管,应满足埋深下的抗压和耐环境腐蚀性的要求;管枕配置跨距,宜按管路底部未均匀夯实时满足抗弯矩条件确定;在通过不均匀沉降的回填土地段或地震活动频发地区,管

45、路纵向连接应采用可挠式管接头。同一通道的电缆数量较多时,宜采用排管;4)保护管管径与穿过电缆数量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规定:、每管宜只穿1根电缆。除发电厂、变电站等重要性场所外,对一台电动机所有回路或同一设备的低压电动机所有回路,可在每管合穿不多于3根电力电缆或多根控制电缆。、管的径,不宜小于电缆外径或多根电缆包络外径的1.5倍。排管的管孔径,不宜小于75mm;5)单根保护管使用时,宜符合以下规定:、每根电缆保护管的弯头不宜超过3个,直角弯不宜超过2个。、地下埋管距地面深度不宜小于0.5m;与铁路交叉处距路基不宜小于1.0m;距排水沟底不宜小于0.3m。、并列管相互间宜留有不小于20mm的空隙;6

46、)使用排管时,应符合以下规定:、管孔数宜按发展预留适当备用。、导体工作温度相差大的电缆,宜分别配置于适当间距的不同排管组。、管路顶部土壤覆盖厚度不宜小于0.5m。、管路应置于经整平夯实土层且有足以保持连续平直的垫块上,纵向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2。、管路纵向连接处的弯曲度,应符合牵引电缆时不致损伤的要求。、管孔端口应采取防止损伤电缆的处理措施。7.2.8.4电缆孔、洞的封堵(1) 盘柜类封堵1)低压柜柜底用耐火隔板、无机堵料与有机堵料组合封堵,封堵厚度与楼板相同。(2) 电缆穿侧墙类封堵1)建筑物侧墙一次电缆留孔用耐火隔板、防火包或者无机堵料、有机堵料组合封堵,封堵厚度与墙相同。2)电缆桥架贯穿

47、墙孔封堵用耐火隔板、无机堵料、有机堵料组合封堵,封堵厚度与墙相同。3)电缆桥架贯穿接外墙孔封堵用耐火隔板、无机堵料、有机堵料组合封堵,封堵厚度与墙相同。(3) 电缆穿管类封堵1)电缆穿管孔洞用有机堵料封堵。封堵厚度50mm。(4)端子箱类封堵1)端子箱用有机堵料封堵,封堵厚度120mm。(5) 电缆竖井封堵1)电缆竖井用角钢,耐火隔板、防火包、有机堵料组合封堵,封堵厚度与楼板相同。(6) 电缆穿楼板孔洞封堵1)楼板预留孔洞用角钢,耐火隔板、扎花钢板与防火包组合封堵,封堵厚度与楼板厚度相同。2)一次电缆穿楼板孔洞用耐火隔板、防火包、无机堵料与有机堵料组合封堵,封堵厚度与楼板相同;当孔洞较大时用角

48、钢加固。3)二次电缆穿楼板孔洞用耐火隔板、无机堵料与有机堵料组合封堵,封堵厚度与楼 板相同。(7) 电缆沟封堵1)电缆沟用耐火隔板、有机堵料与防火包组合封堵,封堵厚度为240mm。电缆桥架贯穿接墙孔封堵用耐火隔板、无机堵料、有机堵料组合封堵,封堵厚度与墙相同。7.2.8.4.8各设备房间电缆入口,进入设备的孔洞以与电缆沟的接口处,穿过各层楼板的竖井口均需封堵,其封堵厚度应100mm。7.2.8.4.9消防封堵只起防火作用,不考虑承重。所采用的防火材料设备无腐蚀作用7.3 二次系统7.3.1 二次设备室(舱)与屏(柜)布置7.3.1.1 二次设备室(舱)的布置(1)二次设备室应符合 GB/T 2

49、887计算机场地通用规、GB/T9361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的规定,应尽可能避开强电磁场、强振动源和强噪声源的干扰,还应考虑防尘、防潮、防噪声,并符合防火标准。二次设备室宜采用电缆沟。二次设备舱应采用防静电地板。(2)二次设备室(舱)的布置要有利于防火和有利于紧急事故时人员的安全疏散,其净空高度应满足屏柜的安装要求。型预制舱应分别在长边两段设置2个舱门,型预制舱与型预制舱应在长边一段设置1个舱门,开门尺寸为2350mm900mm(高宽),满足设备搬运要求。(3)二次设备柜采用集中布置时,备用柜数宜按终期规模的 10%15%考虑;采用预制式二次组合设备时,备用柜数宜按23面考虑。(4)二次设备室的

50、屏间距离和通道宽度,要考虑运行维护与控制、保护装置调试方便。二次设备室屏间距离和通道宽度要求详见表7.3-1。表7.3-1 二次设备室的屏间距离和通道宽度距离名称采用尺寸(mm)一般最小屏正面至屏正面18001400屏正面至屏背面15001200屏背面至屏背面1000800注4屏正面至墙15001200屏背面至墙1200800边屏至墙1200800主要通道160020001400注:1.复杂保护或继电器凸出屏面时,不宜采用最小尺寸。2.直流屏、事故照明屏等动力屏的背面间距不宜小于1000mm。3.屏背面至屏背面之间的距离,当屏背面地坪上设有电缆沟盖板时,可适当放大。4.当二次设备室二次设备采用

51、前接线、前显示式装置时,屏柜可采用靠墙布置或背靠背布置,屏正面开门,屏后面不开门。当采用背靠背布置时,屏柜背部之间距离不小于200mm。(5)预制舱二次设备应采用前接线、前显示式装置,屏柜采用双列靠墙布置,屏正面开门,屏后面不开门。两列屏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200mm。(6)型预制舱宜布置2425面屏柜。II型预制舱宜布置1819面屏柜。I型预制舱宜布置11面屏柜。舱设置12面集中接口柜,宜结合进线口位置布置在长边侧屏柜两端。(7)预制舱的远期屏柜宜在本期安装好空屏柜,并预留好相关布线。永久性备用的屏位宜布置在靠近舱门的位置,并敷设盖板。7.3.1.2 二次屏(柜)的选择与安装(1)室(舱)屏

52、(柜)的选择1)屏(柜)的尺寸。二次设备室(舱)柜体尺寸应统一。间隔层二次设备、通信设备与直流设备等二次设备靠墙布置采用前接线前显示设备时,屏柜宜采用2260mm800mm600mm(高宽深,高度中包含60mm眉头);设备不靠墙布置采用后接线设备时,屏柜宜采用2260mm600mm600mm (高宽深,高度中包含60mm眉头)。站控层服务器柜可采用2260mm600mm900mm (高宽深,高度中包含60mm眉头)屏柜。2)屏(柜)的结构。设备不靠墙布置采用后接线设备时,屏(柜)前后开门;设备靠墙布置采用前接线前显示设备时,屏(柜)前开门。屏(柜)应采用垂直自立、柜门嵌式的柜式结构,前门宜为玻

53、璃门(不包括通信设备屏柜),正视屏(柜)体转轴在右边,门把手在左边。预制舱的屏柜可采用与预制舱一体化制造的机架式结构。3)屏(柜)的颜色。全站二次系统设备屏(柜)体颜色应统一。4)前开门屏(柜)的布置。a)站所有前接线前显示式装置的安装固定点与装置前面板(液晶面板)位置应统一,保证整体美观且便于装置安装、拆除与现场布线。b)装置布置于在柜体右侧(面对屏柜,下同),装置前面板采用右轴旋转或向上打开方式,竖走线槽布置在在柜体左侧,横走线槽置于装置下部。c)装置安装固定点与装置前面板距离宜为130mm,安装固定点至装置后部距离应不大于350mm,装置前面板宽度宜为447mm,装置前面板与柜门面距离宜

54、为85mm。d)竖向线槽宽度不应小于100mm,并满足光纤弯曲半径的要求。竖向线槽深度应考虑柜走线的数量,以满足柜体所有走线要求。走线槽等均采用金属专用盖板(材质与柜体面板材质一致)封装,并方便拆装。e)端子排统一设置在柜体下部,并采用横端子排布置方式。(2)预制式智能控制柜的选择1)柜的结构。柜结构为柜前后开门、垂直自立、柜门嵌式的柜式结构,正视柜体转轴在右边,门把手在左边。2)柜的颜色。全站预制式智能控制柜柜体颜色应统一。3)柜的要求。a)宜采用双层不锈钢结构,层密闭,夹层通风;当采用户外布置时,柜体的防护等级至少应达到IP55。b)宜具有散热和加热除湿装置,在温湿度传感器达到预设条件时启

55、动。c)应根据具体外部环境的条件选择适宜的柜体。预制式智能控制柜部的环境应能够满足保护、测控、智能终端、合并单元等二次元件的长年正常工作温度、电磁干扰、防水防尘条件,不影响其运行寿命。(3)屏柜的安装采用前开门屏(柜)时,宜在屏(柜)底部中间开孔,开孔尺寸为300mm200mm;采用前后开门屏(柜)时,宜在屏(柜)底部两侧开孔,开孔尺寸为300mm150mm。7.3.2 二次回路设计7.3.2.1 二次回路的基本要求(1)变电站的强电控制系统电源额定电压可选用110V 或220V。(2)断路器的控制回路应满足以下要求:应有电源监视,并宜监视跳、合闸绕组回路的完整性;有防止断路器“跳跃”的电气闭

56、锁装置;应使用断路器机构的防跳回路。(3)断路器控制电源消失与控制回路断线应发出报警信号。(4)保护双套配置的设备,相应的断路器可配置两组跳闸线圈。(5)在计算机监控系统控制的110kV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的状态量信号应同时接入开、闭两个状态信号。(6)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的动作等信号应通过站控层网络直接接入站控层主机,装置告警、故障信号应通过硬接点接入计算机监控系统。(7)测量回路的电流回路额定电流可选1A 或5A;电压回路宜为100V。7.3.2.2 二次“虚回路”的基本要求(1)根据保护原理与自动化方案,应绘制SV信息流图与GOOSE信息流图,表达设备间逻辑关系。SV信息流图反映设备

57、间电流电压数据流的连接, GOOSE信息流图反映设备控制原理和信号传输要求等容。(2)以SV/GOOSE信息流图为基础,根据IED制造厂商提供的具体设备虚端子图与原理接线图,绘制SV/GOOSE信息配置信息与光缆回路。(3)SV/GOOSE信息流图应包含信息传输回路图。信息传输回路图表示SV和GOOSE信息的实际传输路径,包括中间环节交换机。同时信息流中应包括保护原理和控制、信号、闭锁等信息。(4)SV/GOOSE信息逻辑配置应包含模拟量开入、开关量开入、开关量开出的分类,将智能设备之间的虚端子通过直观的形式连接起来。信息逻辑配置应包含信息容、起点设备名称、起点设备虚端子号、起点设备数据属性、

58、终点设备名称、终点设备虚端子号、终点设备数据属性。7.3.3 二次网络设计7.3.3.1 站控层网络(1)可传输MMS报文和GOOSE报文。(2)站控层网络宜采用单星型以太网络,站控层交换机可按二次设备室(舱) 或按电压等级配置交换机,并相互级联。(3)站控层/间隔层MMS信息应在站控层网络传输。站控层/间隔层MMS信息应具备间隔层设备支持的全部功能,其容应包含四遥信息与故障录波报告信息,四遥信息主要包含保护、测控、故障录波装置的模拟量、设备参数、定值区号与定值、自检信息、保护动作事件与参数、设备告警、软压板遥控、断路器/刀闸遥控、远方复归、同期控制等。(4)站控层/间隔层GOOSE信息可在站

59、控层网络传输。主要用于间隔层设备间通信,其容可包含站域保护后备保护跳闸信息、过负荷联切、低频低压减负荷、35(10)kV多合一装置GOOSE信息、测控联闭锁信息等。7.3.3.2 过程层网络(1) 110kV间隔层设备与过程层设备之间宜采用点对点方式传输GOOSE、SV报文。当全站配置有故障录波、母差保护或备自投装置时,110kV过程层可设置单星形以太网络,GOOSE报文与SV报文共网传输。过程层宜集中设置过程层交换机。(2)35(10)kV不宜单独设置过程层网络,当110kV过程层设置单星形以太网络时,主变压器35(10)kV过程层设备宜接入110kV过程层网络。GOOSE报文通过站控层网络

60、传输。(3)过程层SV信息主要用于过程层设备与间隔层设备间通信,其容应包含合并单元与保护、测控、故障录波、PMU、电能表等装置间传输的电流、电压采样值信息。(4)过程层GOOSE信息主要用于过程层设备与间隔层设备间通信,其容应包含合并单元、智能终端与保护、测控、故障录波等装置间传输的一次设备本体位置/告警信息、合并单元/智能终端自检信息、保护跳闸/重合闸信息、测控遥控合闸/分闸信息以与保护失灵启动和保护联闭锁信息等。7.3.4 二次设备的选择与配置7.3.4.1 控制保护设备控制开关的选择应符合该二次回路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分断电流、操作频繁率、电寿命和控制接线等的要求。二次回路的保护设备用于切除二次回路的短路故障,并作为回路检修、调试时断开交、直流电源之用。二次电源回路宜采用自动开关。对具有双套配置的快速主保护和断路器具有双跳闸线圈的安装单位,其控制回路和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回路应分设独立的自动开关,并由不同的直流母线段分别向双套主保护供电。控制回路、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屏电源消失时应有报警信号。凡两个与以上安装单位公用的保护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