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课标解读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15003886 上传时间:2022-06-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课标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课标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课标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课标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课标解读(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课标解读稿一、学习内容:人教课标实验教材十一册P77-79二、教学目标设置(一)教学目标设置的依据及相关解读依据一: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相关内容百分数是分数的一种,对其进一步的学习,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第二学段的内容标准中这样规定的:(课标P20-21)1.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2. 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参见例24)。3. 会运用数描述事物的某些特征,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参见例25)。4. 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自然

2、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5. 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一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6. 了解自然数、整数,奇数和偶数,质(素)数和合数。7.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意义,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参见例26);会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8. 能比较小数的大小和分数的大小。9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与分数的产生和意义对应的目标是:与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队应的目标是:7.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意义,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课

3、程标准中的目标显然是笼统的,我们要对其进行分解(即细化),分解时,先分解知识(即目标中的名词),再分解认知行为(即动词)。第一步:寻找关键词。通过分析,这里需要解读的关键词主要是:具体情境、理解。第二步:分解知识性关键词。关键词中的知识性关键词是“百分数”, “百分数”是一个数学概念,它包括“理解百分数意义;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与区别;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及百分数的应用等内容。这些内容的学习需要若干课时来完成,我们只先研究其中的“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这一节内容。 我们对“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再做进一步的分解,“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包括“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的读法、写法、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与

4、区别等。分解到这里,我们对百分数这个概念有了较为详尽的了解。第三步:分解行为动词。关键词中的行为动词有“理解”。它的同类词有:会、认识、等。第四步:形成剖析图。(根据前面的分解)百分数的读法百分数的写法描述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义和百分数的意义描述会写出总结概念分解动词分解分数的意义依据二:单元教学目标教师教学用书中呈现的单元教学目标如下:教学目标1. 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 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3.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4. 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

5、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5. 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从中寻找与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有关的内容标准,摘录如下:“知道分数是怎么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其分解方法同上,不同的是教师教学用书对分数的产生的要求是“知道”,对“分数的意义”的要求程度是“理解”,我们对此“知道、理解”进行分解如下:“知道”可以分解为“说出、指出等,与“认识”程度是一致的。“理解”可以分解为:解释、说明、阐明、比较、分类、归纳、概述、概括、判断、区别、提供、猜测、预测、估计、推断、检索、收集、整理等。课标中的内容目标是最低目标,是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达到的目标,教师教学用书是专

6、家对课标解读后编写的,其中个别内容的目标会略高于课标中的目标要求,这是正常的,因为不同的人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对课标会有不同的解读,我们进行课标分解主要是分解课程标准中的内容目标,教师用书中的目标可以作为我们确定教学目标的参考。依据三:教材中分数的产生和意义的内容分数的产生和意义安排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062页,是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的第一节教学内容。在小学数学里,认识分数是小学生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考虑到分数概念比较重要,又比较抽象,有必要通过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背景,来帮助学生形成分数概念,理解它的含义。因此教材在编排分数的意义内容之前先安排了分数的产生的教学内容。教材首先从历史的

7、角度,从现实生活中等分量的需要出发,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分数的现实来源。在引出分数概念之后,教材又通过分蛋糕、分月饼的实例,抽象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使学生初步感悟,有了分数,就能解决整数除法除不尽的矛盾。这实际上是从数学内部发展的角度,揭示了分数的来源。本节内容的教学将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是进一步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运算等的基础。通过以上分析,“分数的意义”是本节内容学习的重点。依据四: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基本是真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

8、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些,都是学习本节内容的重要基础。而“单位1的含义,分数的意义”等新出现的内容,对学生来讲,不容易理解,因此是本节学习的难点。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本节教学内容需两个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学习“分数的产生、单位1、分数的意义、分数的特征以及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第二课时学习“分数单位、分数的作用以及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等”。(二)教学目标陈述依据对“课程标准、单元目标、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的分析(老师们还要结合自己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我制定出分数的产生和意义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通过动手操作,体验分数的产生过程,通

9、过看书并交流资料查阅情况,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分数的产生。2、通过分组创造分数活动,能结合实例来说明单位“1”的含义。3、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一个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定一个分数,能用举例的方法用自己的话完整说出其含义。4、能用分数说出或写出生活中不能用整数表示的结果;能用画一画,涂一涂,摆一摆等方式表示出具体的分数。5、能举例说出三个以上在生活中见到过的分数,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三、评价设计教学目标确定后,用什么方式检查目标的达成情况,我们就要设计评价方案,主要包括评价的方法及目标的达成度,评价方法一般采用课中提问、观察及评价样题等。如:1.通过提问检测目标1、3、5,达标率100%

10、。2.通过活动、展示小组讨论结果来检测目标2,达标率90%。3.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4,达标率80%。附:评价样题设计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 ) ( ) ( )2、说说下面各分数表示的意义。(1)请发过言的同学站起来,发过言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2)找一个未发言的同学站起来,问:你占小组人数的几分之几?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占全校人数的几分之几?同样是一个人,为什么表示的分数在变化?(3)现在发过言的人数占全班的几分之几?为什么变化了?四、教学过程预设 本环节是结合小学数学学科推荐的“问题探究”教学研究模式,并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流程预设的。分数的产生和

11、意义是一节概念课,“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对概念课教学提出了五个环节:概念课:分为五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感知概念。 二、探究感悟,理解概念。三、交流反馈,形成概念。 四、应用概念,解决问题。五、反思过程,总结提高。(一)创设情境,感知概念。1、测量教师让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度,量了几次后还剩下一段不够一个单位(如:不够1米)这时,要把这个计量单位分成若干等份,例如分成10等份,用这样的1份作单位来量,这一份是一个计量单位的七分之一(就是1米的十分之一,是1分米),如果仍有剩下一段不够一个(分米的)计量单位,还要把这个(分米的)计量单位再分10等份,用这样的1份作单位来量,这一份又是一个(分

12、米的)计量单位的十分之一,这些被等分后得到的计量单位最好都要用分数来表示。2、出示主题图,理解图意。(1)古人用一个单位长度测量石头的长度,结果得不到整数。(2)把一个西红杮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个人也得不得到整数。只能分到个;一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人分到块。一包饼干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人分到包。(3)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分数产生的资料。(4)教师归纳小结分数的产生。在实际生活中,这些事情经常遇到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另一种数分数。(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参与量一量这个具体的生活场景,以及看主题图、交流收集的资料等,初步感知分数的产生,实现目标

13、1)(二)探究感悟,理解概念。(1)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些什么?分数的读法,如读作五分之三。分数的写法,例如应先写分数线,再写5,再写3。分数各分部名称: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分子,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分母。(2)小组合作,产生分数。请大家小组合作,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尽可能多地创造出一些分数。材料:一张长方形纸,一米长的绳子,6块橡皮,8支铅笔师随机板书:一米长的绳子,一张长方形纸,8支铅笔。边活动边完成下表。把谁分怎样分分几份表示几份分数通过讨论研究,你能说说什么叫分数吗?(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展示学生结果,并选择性板书一些分数。(3)初步认识单位“1”。根据学生汇报:像把一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我们称它为把一

14、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板书:一个计量单位),那么,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把什么平均分?(物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板书:一个物体),那么把8支铅笔和6块橡皮平均分,又可以称之为把什么平均分呢?(一堆物体)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板书:一个整体)我们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称为单位“1”,(板书:单位“1”)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谁能说说什么是单位“1”? (实现教学目标2)(三)交流反馈,形成概念。(1)同桌两人交流:刚才我们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1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那么,怎样的数叫分数呢?全班汇报。(2)我们刚才都是把一个物体、一

15、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平均分的,那究竟怎样的数是分数呢?请大家打开课本在书上找一找。生找到后齐读分数的意义。(3)归纳理解单位“1”。(通过学生的交流。)还可以把什么看单位“1”?学生自由交谈,教师小结: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许多物体组成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4)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思考并回答:(教师出示6支铅笔),把6支铅笔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多少?(每人3支,生:每个同学可以分得这些铅笔的二分之一。)怎样表述才更清楚?能不能把你们的想法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小组交流)。你能再给大家提出一个问题吗?学生之间互动,体会数量与分数之间的关系。(5)归纳分数的概念。(实现教学目标3)(四)应用概念,解决问题。1、完成练十一第13题。(实现教学目标4)2、评价样题:(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 ( ) ( )(2)说说下面各分数表示的意义。请发过言的同学站起来,发过言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找一个未发言的同学站起来,问:你占小组人数的几分之几?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占全校人数的几分之几?同样是一个人,为什么表示的分数在变化?现在发过言的人数占全班的几分之几?为什么变化了?(3)和同学们说一说在生活中见到过的分数。(实现教学目标5)(五)反思过程,总结提高。1、本节课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说说你们的收获。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