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基础知识归纳

上传人:cel****460 文档编号:114926972 上传时间:2022-06-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7.9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基础知识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基础知识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基础知识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基础知识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基础知识归纳(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根底学问形象、语言、技巧、情感古诗词中常见的十种人物形象主要人物形象举例豪放潇洒、傲岸不羁的侠士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圣贤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士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明珠暗投、壮志难酬的书生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薄宦无奈、思乡心切的游子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行役天际、怀亲念友的旅人李白的赠汪伦矢志报国、大方用世的英雄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献身边塞、征战沙场的战士王翰的凉州词悲苦孤寂、美人迟暮的思妇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 洲相思无极、爱恨缠绵

2、的情人柳永的雨霖铃鉴赏诗歌人物形象“四步走找析联明第一步:找。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第二步:析。分析形象的根本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组织语言的格式一般为“思想性格特征人物身份。第三步:联。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描绘这一形象。第四步:明。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也就是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含的哲理。可用一句话概括总述,也可以放到步骤里合答。【答题模板】分析形象总括详细分析情感或:分析形象详细分析情感总括类别常见意象举例表达情感送别类杨柳、长亭、南浦、酒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柳永雨霖铃)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

3、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或表达恋恋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思乡类月亮、鸿雁、莼羹、鲈脍、双鲤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土。(李白静夜思)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晏几道蝶恋花)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愁苦类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鹃、斜阳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或表达忧愁、哀痛的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的气氛。抒怀类菊花、梅花、松柏、竹、冰雪、草木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杜甫云安九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4、(陆游咏梅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锤百炼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或托物抒发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爱情类红豆、莲、连理枝、比翼鸟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南朝乐府西洲曲)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斗争类长城、楼兰、柳营、请缨、羌笛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参军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或表达对斗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憧憬。闲适

5、类五柳、东篱、三径、菊花寒山转青翠,秋水日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陶渊明饮酒)或表达悠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憧憬。爱情类红豆、莲、连理枝、比翼鸟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南朝乐府西洲曲)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斗争类长城、楼兰、柳营、请缨、羌笛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6、(王昌龄参军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或表达对斗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憧憬。闲适类五柳、东篱、三径、菊花寒山转青翠,秋水日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陶渊明饮酒)或表达悠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憧憬。意境特点举例雄浑壮美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壮阔苍茫李白忆秦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苍凉悲壮杜甫旅夜书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闲适恬淡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清幽明净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丽清爽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东边

7、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萧疏凄寂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静谧美妙王维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高远深邃晏殊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际路淡雅幽远秦观浣溪沙“自由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清冷幽静王维过香积寺“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1. 炼动词动词往往能使画面生动,画龙点睛,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例如“云破月来花弄影,这句诗词少意多,一语三折。“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四景,中间又用“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仅仅七个字,从天上写到地下,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

8、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给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使安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2. 炼形容词形容词不仅能绘景摹形,化抽象为详细,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蒋捷的“流光简单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周邦彦的“风老莺雏,雨肥梅子。以上各句中的“绿“红“绿“老“肥,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奇妙,增加了诗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3. 炼叠音词叠音词用于增加语言的韵律感或起突出强调作用。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

9、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诗中用了“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六个叠音词,“迢迢写牵牛星之远,“皎皎写织女星之明,“纤纤写素手之细,“札札写机杼之声,“盈盈写银河之水,“脉脉写相视之态。这些叠音词既是对外在情景的细致描绘,又是作者内心真挚感情的奇妙抒发。修辞手法含义及作用例句及分析比方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韦庄菩萨蛮中的“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写尽了江南女子的漂亮及温顺。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

10、、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的作用。“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纳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将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宠爱之情夸张到极点。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替全体,详细代替抽象,特征代替本身。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词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密和花的凋零。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绘,有更突出、更显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以夸张手法

11、,表现了作者的愁思。对偶用构造一样、字数一样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上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上看,意义集中含蓄。杜甫诗咏怀古迹(其三)中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上句写昭君分开汉室,下句写死后身葬青冢不得归故土,对仗工整,写出了昭君一生的不幸遭受。比照比照就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互相比拟,使形象更显明,特点更显著,道理更深入,冲突更锐利。“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将此日发生兵变的危急境况同从前在长生殿共诉恩爱进展了比照。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

12、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以设问作结,以实写虚,一问一答,将一腔愁思化为详细可感的形象。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剧烈感情。苏轼定风波:“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运用反问句式,表达了词人豁达的胸怀、志向。列锦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奇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衬托气氛,创建意境,表达情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九组名词组合,只见一片萧疏景象。用典典故是文化积累深沉的表现,可防止一览无余的直白,使诗词意蕴丰富、简洁含蓄、庄重高雅,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诗

13、句更凝练。“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借用飞将军李广的典故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指责了当时主将的无能。比兴“比兴的“比就是指比方的修辞手法,“兴就是以其他事物为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事物。“桑之未落,其叶沃假设。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卫风氓)在这里,既有“比,也有“兴。诗人以桑叶来比方弃妇由青春焕发到芳华已逝的转变。由鸠食桑葚引出女子对负心男子的沉迷,充溢了沉痛和哀痛。表达方式特征及分类记叙记叙人物的经验或事情的发生、开展、改变过程。“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表达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

14、念的往事。及记叙有关的还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表达角度(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留意“移位即变换角度)。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务、环境所作的详细描绘和刻画。常见的描写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态是视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声是听觉角度;“味是触觉角度。立足点的改变,有移步换景、定点换景、换点定景等;角度的改变,有俯视、仰视,远景、近景等。正侧面描写。对描写对象进展正面的干脆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四周的事物,使对象更显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如:“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

15、描写了春天杨柳的娇美形态。又如:“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参军行)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写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写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惊慌状态突显出来。动静结合。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有动态的描写,也有静态的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作者以丹青妙笔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动人的画面:皎洁的月光静静地洒在苍青的松树上,落下斑驳的月影,澄澈的泉水在青白的石头上潺潺流过,发出悦耳的响声。这两句诗写景状物由高到低,动静结合,诗句所描写的景致很好地表达了作者对山中景

16、物流连忘返的心情。点面结合。诗人在写景状物时,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而是写了主体物四周的联络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饱满,更有特色。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拟小,但处在特别惹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到“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境况的苦寒及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突出了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行。可以称之为点面结合。指出一点,隐括全面。争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如“不是

17、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这两句点出了宠爱菊花的缘由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行的赞美。抒情表达作者剧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抒情分直抒胸臆(干脆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抒胸臆,是作者干脆对有关人物、事务等说明爱憎看法的一种抒情方式。如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斟酌,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作者感情如江河直下,直抒对亡妻的思念之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寓情于景和情景交融。(1)借景抒情是作者通过对某种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的抒情方式。如孟浩然岁暮归南山中的“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落第的失意,多病的苦痛,年华的消逝,种种哀情都借迷漫空寂之景

18、表达出来,含蓄委婉,余味无穷。(2)借物抒情就是作者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表达来抒发感情、表达志向和意愿的一种抒情方式。陆游卜算子咏梅以梅自喻,借梅花的凄惨遭受,喻指作者报国无门、屡受排斥及打击的不平心境。(3)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季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中包含着作者对春雨的宠爱之情。表现手法特征例句及分析衬托本是一种国画技法,用水墨或色调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如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

19、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三、四句形象显明地衬托出了汪伦对诗人真挚纯净的深沉感情。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须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如赵师秀约客中以“家家雨“到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中的“微雨“暮钟“漠漠“冥冥“浦树远含滋都是在渲染一种离别时伤感的气氛。联想由一事物联络到及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络起来塑造成一个典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绿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想象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的根底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建出新的

20、观念的思维过程。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衬托衬托分正衬及反衬两种。它可以使被陪衬事物性格更加突出,形象更加显明。考试常考的是反衬,如用乐景反衬哀情,用动反衬静,用虚反衬实等。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假设为工。(李纲望江南)抑扬把要贬抑否认的方面和要确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到达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如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首诗采纳先扬后抑的手法。诗歌的前两句写文帝求贤假设渴,招贤纳士,赞美贾生才华;

21、后两句笔锋一转,文帝“夜半虚前席,不问治国安民的策略,却问鬼神之事。笔含挖苦,感慨深沉。虚实结合虚及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为实,未知为虚等。如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阕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阕写虚,通过“行人设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以小见大以部分见全体、以有限见无限,通过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们的生活体验,到达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如杜牧泊秦

22、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人所处的晚唐时期正值国运衰微之际,这里是借陈后主因荒淫享乐终致亡国的历史挖苦晚唐那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吸取教训。借古讽今这在咏史、怀古诗中是最常见的,借对历史上人、事的评价来讽喻时事,表达情感,向当权者提出忠告。如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任前朝。东风不及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面对赤壁之战怀古,实那么预感到唐朝将亡,发出慨叹。诗中含一哲理:兴盛及衰亡,有着历史的必定,但是谁成谁败,何时成何时败,也有偶尔性。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根底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予作者的心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

23、志的一种艺术手法。如王冕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净的操守。构造技巧含义及作用例句及分析铺垫为主要人物的出场或主要事务的发生创建条件而着重描绘渲染的技法。铺垫是重要情节的基石,能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如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的开篇描绘出十五夜的明朗素洁的景象,为下文写秋思作铺垫。伏笔照应作者在描写、表达过程中,对后面要表现的内容,在前面适当的地方提示或示意一下,而后面应及前面照应。这种

24、构造特点可以使作品构造严谨,脉络清晰。如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此词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心在天山及“当年相应;“身老沧洲及“关河梦相应,目的在于构成比照,抒发了词人心酸遗恨的苍凉心情。卒章显志指作者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如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结尾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快乐颜说明自己的心志,亮出全诗的主旨,唱出了和权贵抗争的心声。以景结情指诗歌在争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完毕诗句,可以使读者在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

25、的艺术效果。如王昌龄参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最终一句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突然出现一幅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宏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还是立功边塞的雄心或对于现实的忧怨?重章叠句(唱)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一样的构造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现手法。如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味道,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味道,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写的是而今关切国事却

26、报国无门的“哀愁。上下片采纳了重章叠句的构造形式,在反复咏唱中,既使语言具有音乐美,又在内容上形成显明比照。从题材角度把握思想内容和观点看法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诗人因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等,对所见所闻有所感,借此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和人生感慨、漂泊愁苦等。内容借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叹,表达思亲怀乡之情。主题有潦倒失意,漂泊哀伤,思念亲人等。(1)借景抒情(或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2)乐景衬哀情(乐景写哀)。标记诗题中多含有“客舍“登高“望月“忆“寄“行“思等词语以及元宵、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名。常见意象:月亮、秋风、秋霜、杜鹃、猿啼、沙鸥、孤雁

27、、浮云、梧桐叶落、西楼、高楼、危楼、危栏等。情感天际漂泊羁旅愁。叙写客居他乡的困难,抒发漂泊无定的孤苦。望尽天际怀人愁。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或表达人生感慨,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明珠暗投,报国无门的孤独孤独、幽怨愤慨之情。(3)侧面落笔。诗人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是干脆抒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衬托诗人的苦恨离情。(4)因梦寄情,虚实结合。二咏史怀古诗历览古今通得失,观景知人论兴衰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以历史事务、历史人物、历史陈迹等为题材。借咏叹史实、描写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兴衰之感,以寄予哀思、借古讽今。内容

28、借怀古,叹今、叹个人命运的坎坷。(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2)比照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芜景象,及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显明的比照。标记标题中有“咏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古迹“古人名等。情感针对历史人物或事务,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缅怀前贤,表达仰慕或可惜;类比古人,寄予伤感或哀思。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3)化用典故,借典故寄予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4)衬托,诗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三山水田园诗山光水色养性灵,登山观海总溢情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山水田园诗是以描写漂亮清爽的自然风光、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诗歌。内容山水田园诗的根本内容是自然山川

29、及田园风物。(1)比方、拟人、夸张、比照等修辞手法的运用。(2)写景的表现手法有:白描及工笔;视察角度高、低、俯、仰的改变及远近上下的依次;光、影、色调的渲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标记山水田园诗分为山水诗及田园诗。山水诗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田园诗主要指以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的诗。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情感寄情山水,赞美山河,酷爱自然。借凄风苦雨,表达对自由的憧憬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憎恶黑暗,寄予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闲情逸致之情。对现实不满和明珠暗投的苦闷。(3)化用典故,借典故寄予自

30、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4)衬托,诗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虚实结合(眼前之景及想象之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及化静为动)。(3)常用的抒情方法:借景抒情,融情入景。乐景写哀情(反衬)。衬悲情。四送别怀人诗多情自古伤离别,一种分别多样情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古人经常因事不得不及家人、爱人或亲朋好友离别,送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吟诗赠别,表达恋恋不舍之情。内容送别诗涉及的范围极广,有君臣官场赠别,有市井挚友相别,有亲人情人送别。(1)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2)衬托:不干脆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表伤离之意来衬托人的伤离之痛。标记标题中往往有“

31、送“别“赠“酬。常见意象:“柳“酒“月“水四大意象。(“长亭“短亭“阳关“舟“灞桥等意象也在送别怀人诗中出现)情感依依惜别的不舍及伤感。离别后的思念及牵挂。对友人的抚慰及勉励。借送别友人说明自己的心态。抒发对人生的感慨。要留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集合体,它丰富困难却不杂乱无章。(3)以乐景衬哀情(也叫乐景写哀或反衬)。(4)想象(也叫虚拟或虚实结合)。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挚友的留恋和关切。四咏物言志诗绘尽天下万物态,寄寓世间感慨情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内容单纯咏物、托物言志(寓意)、托物喻理、托物讽世

32、。(1)从详细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及侧面衬托。标记从对象上来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展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蕴、精神进展吟咏。从题目上来看,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形式。情感寄寓作者的志向志向,或实现个人志向,或报效国家。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明珠暗投及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及志向破灭的哀愁。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2)从修辞手法看,主要是比方(比况)、象征、拟人和比照。(3)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爱情闺怨诗心有灵犀情无限,明月孤灯梦难圆题

33、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爱情闺怨诗主要描写男女仰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苦。内容表现诗人对妻子的真挚感情的作品,主要包括赠内诗和悼亡诗两类。以妇女角度写的闺怨诗,它包括宫怨诗、离妇诗、弃妇诗、别离相思诗。(1)比兴(托物起兴)。先从自然之物写起,然后用比方、象征等手法引出所要表达的事情或情感,物的描写起衬托感情、渲染气氛的作用。(2)反衬。寒月孤灯、冷衾泪枕、月落星稀、凄风苦雨、漏声雁影等凄凉之景往往衬托主人公的孤寂及幽怨,青青杨柳、斜燕双飞、春风浩荡等充溢活力朝气之景更能反衬闺中思妇的哀痛及幽怨。标记标题中多含“怨“怀“思“别“忆“望夫“妇叹“闺怨“幽恨或干脆用“无题等字眼。常见

34、意象:“眉锁“翠楼“碧纱“白发“秋风“夜雨“寒月“寒衣“残梦“泪如雨“春风杨柳“雁声月明“红妆对镜“喜鹊报枝“雨燕双飞“临笺泪长等。情感表现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深沉感情。孤苦幽寂的命运之悲。此类情感主要表达在宫怨诗中。思妇空闺、思念亲人、盼夫早归、渴望团聚的哀伤之情。情梦难圆的缺憾及怅惘之情。阴阳两隔的悼亡之痛。(3)先扬后抑。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本诗采纳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心情微妙改变的刻画,深入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心情,突出了“闺怨的主题。七边塞征战诗金戈铁马征战事,大漠秋风

35、大方情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边塞征战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内容边塞诗多表现参军出塞,保家卫国,民族交往,塞上风情;或抒报国壮志,或发反战呼声,或记现实战事。(2)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侧面衬托、动作肖像描写、细微环节描写等手法。(3)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景物衬托、虚实结合等手法。标记标题往往有“行“军“征人“塞“戍等及军旅有关的字眼。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边关、雨雪、风沙等)、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等)、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羌笛、琵琶、战马等)、乐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阳关三叠渭城曲等)、人物类(

36、戍卒、将帅、胡人、单于等)。情感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雄奇奇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凄苦哀怨的怨战心情,凄厉沉痛的反战思索。对和平安静的边疆生活、和谐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喜悦。(3)先扬后抑。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本诗采纳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心情微妙改变的刻画,深入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心情,突出了“闺怨的主题。【语言风格分类1】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清爽、明快、凝练、含蓄、华美、质朴、简洁、工丽、隽永、晦涩等类型。1、

37、清爽:主要指语言粗浅而有新意。2、明快:主要指干脆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的语言风格。3、凝练精练:主要指语言简洁而含意丰富。4、含蓄:有时也称蕴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经常不是干脆表达,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会。5、华美绚丽:主要指有华美的词藻,绚丽的文采,奇幻的情思。6、质朴平淡、自然:主要指选用准确的字眼干脆表达,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实深入、平易近人。7、简洁:特点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8、工丽:既讲究辞藻华美,又讲究对仗工整。9、隽永:语意深长,耐人咀嚼。10、晦涩:主要指语言晦涩、冷僻、难懂。【语言风格分

38、类2】1、豪迈雄奇:此种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概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颖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主动向上的思想感情。如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登高壮丽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2、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深沉蕴藉。沉郁的诗作者好像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3、大方悲壮: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昂扬,充溢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4、朴实自

39、然:其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美,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如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及还。5、婉约细腻:这种风格往往表达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很多愁。6、含蓄委婉: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干脆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绽开想象,思而得之。如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7、清爽明丽:这种风格往往用

40、清丽的语言来营造美丽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抖着的晶莹水珠。如周邦彦苏幕遮:“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8、幽默挖苦:在诗中多指诙谐、幽默或辛辣的笔调和兴趣。如章碣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语言风格分类3】1、常见作家语言风格:屈原雄浑悲壮、曹操豪放磅礴、陶渊明朴实自然、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通俗易懂、李白豪迈飘逸、王昌龄雄健昂扬、杜牧清健俊爽、李商隐清丽俊逸、王维恬淡美丽、温庭筠绮丽香艳、高适悲壮苍凉、李贺秀丽瑰秀、柳永缠绵悱恻、苏轼的豪放旷达、李清照婉约含蓄、辛弃疾的大方悲壮。2、不同类型的诗有不同的风格:宫廷诗缠绵宛转、田园诗恬淡宁谧、山水诗清爽美丽、边塞诗悲凉大方、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怀古诗幽深绵长、送别诗意蕴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