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书

上传人:wuy****ng 文档编号:114846179 上传时间:2022-06-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书(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书一、设计资料1楼层平面 板的搁置长度: 次梁搁置长度: 主梁搁置长度:2建筑位于非地震区3结构安全级别为级 结构重要性系数4结构环境类别为一类 结构系数5建筑材料等级: 混凝土:梁、板 钢 筋:板中钢筋、梁中钢筋、构造钢筋级 梁中受力筋:级 6荷载:钢筋混凝土重力密度: 水泥砂浆: 混合砂浆抹底20mm厚: 露面活荷载: 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 二、结构平面布置及构件截面尺寸初估1柱网平面布置(图1)主梁横向布置,次梁纵向布置;主梁跨内设置两根次梁,具体布置如图。2各构件截面尺寸初估在一般的建筑物中,板的跨度常布置为,该楼盖板的跨度取。板的厚度常为,按照刚度要求 ,因

2、此板的厚度取为。主梁跨度为,次梁跨度取为。由于,所以按单向板来设计。多跨连续次梁截面高度,多跨连续主梁截面高度,截面宽度都为高度的,因此,次梁截面尺寸估设计为:;主梁截面尺寸估设计为:。 图1 柱网平面布置图三、板的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板是以边墙和次梁为铰支座的多跨连续板,取单位宽度为的板带进行计算,并且按照设计要求取板厚,如图3中所示。板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的连续单向板计算。1荷载计算 水泥砂浆地面: 钢筋混凝土板: 混合砂浆抹底: 荷载标准值: 荷载设计值:永久荷载控制:活荷载控制:可见,可变荷载控制最不利。取1m板宽全部荷载设计值为: 2跨度计算边跨:中跨:该板的边跨

3、和中跨不相等,但是跨度差,相差不超过,且各跨截面尺寸及荷载相同时,可近似按5跨等跨连续梁计算。图3 板的计算简图 3内力计算承受均布荷载的等跨连续板: 连续板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弯矩计算见表1。表1连续板的弯矩值计算截面位置边跨跨中离端第二支座中间跨中中间支座计算弯矩值 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及配筋计算 环境类别为一类环境,板厚,砼等级为,级钢筋,。板配筋计算过程及折算数据见下表2板的配筋计算。表2板的配筋计算截面边跨跨中支座B中间跨中中间支座在平面上位置-弯矩设计值 实际配筋(359)(359)(281)(281)配筋率注:当单向连续梁的周边与钢筋混凝土梁整体连接时,可考虑内拱的有利作用,除边跨和

4、离端部第二支座外,中间各跨的跨中和跨中支座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可减少。肋型结构中的连续板可不进行受剪承载力计算,也即板的剪力由混凝土承受,不设置腹筋。5板的平面配筋图 板配筋图详见附图。四、 次梁的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次梁是以边墙和主梁为铰支座的多跨连续梁。按照经验设计要求,取次梁高,宽。次梁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的连续梁来计算。1荷载计算由板传来恒载:次梁自重: 次梁粉刷: 恒载设计值: 恒载标准值:取荷载设计值: 跨度计算 边跨:取小值 中跨: 次梁的边跨和中跨不相等,跨度差(5850-5700)/570010%,则可以按等跨连续梁进行内力计算。图5 次梁的计算简图 3内力

5、计算对于承受均布荷载的等跨连续梁考虑塑性变形内力分布的方法计算弯矩和剪力 计算结果如下表3、4:表3 次梁弯矩值计算表截面位置边跨跨中离端第二支中间跨中中间支座弯矩计算值85-8555.48-63.4表4 次梁剪力计算表计算截面端支座B支座左B支座右C支座剪力计算值71.8295.8985.6585.65注:计算跨中弯矩和支座弯矩剪力时应取本跨的跨度值,计算支座弯矩时应取相邻两跨的较大跨度值。4 正截面计算及配筋计算次梁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其翼缘计算宽度: ,取。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次梁高度,;翼缘厚度。型截面类型判定:所求弯矩计算值均大于,则各跨跨中截面都属于第

6、一类型截面。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按单排筋考虑,跨中截面按T型截面计算,其中梁高,翼缘厚度。除离端第二支座纵向钢筋按两排布置外,其余截面均按一排纵筋考虑,。纵向钢筋采用,箍筋采用,混凝土采用,次梁正截面及斜截面计算分别见下表5、表6。表5 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截面位置边跨跨中离端第二支座中间跨跨中中间支座弯矩设计值85-8555.48-63.40.01650.1650.01080.123或200020020002000.0170.1810.0110.132523556338406实际配筋3C16 3C163C122C16+C12配筋面积603603339515实际配筋率0.339%计算结果表

7、明,均小于,满足要求。5.斜截面计算 截面腹板高度: ,则该次梁为厚腹梁。截面尺寸验算故截面尺寸满足要求故需配置箍筋采用双肢箍筋,计算支座B左侧截面。由,可得到箍筋间距=348mm调幅后受剪承载力应加强,梁局部范围内将计算的箍筋面积增加20%,或间距s减小20%。调整后箍筋间距s=278mm,取s=250mm验算最小配箍率取s=150mm 6次梁配筋图详见附图 五、主梁的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1荷载计算由次梁传来的恒载:主梁自重(含粉刷):恒载标准值: 活荷载标准值:2跨度计算主梁在墙体上的支撑长度为,柱截面尺寸为计算弯矩时: 边跨: 边跨取中跨:跨度差不超过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图6

8、 主梁计算简图3内力计算主梁按弹性理论分析方法计算。主梁端部支承在墩墙上,搁置长度为,按照设计取主梁高,宽,中间支承在柱上,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的墩墙,柱为主梁的铰支座,主梁按连续梁计算。弯矩计算:承受集中荷载的等跨连续梁: 主梁弯矩计算见表7表7 主梁弯矩计算项次荷载简图边跨中间支座中间跨-不利组合+282.7-192.17-+-192.17156.9+246.16-307.5137.64剪力计算:承受集中荷载的等跨连续梁剪力计算公式: 主梁剪力计算如表8表8 主梁剪力计算项次荷载简图端支座中间支座不利组合+142-206.5965.32+33.36-97.28174.52+123.11-

9、225.3198.2将以上最不利内力组合下的弯矩图和剪力图分别叠画在同一坐标图上,即可得到主梁的弯矩图的包络图及剪力的包络图(见图6)。剪力包络图图7 主梁内力图4正截面计算及配筋计算主梁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截面尺寸为:边跨:中间跨:判断截面类型取边跨:,均大于计算弯矩值。则边跨中截面属于第一类型截面。同理,中间跨亦然。取,支座处设计弯矩为=-262.4KN主梁正截面计算见表9.表9 主梁正截面强度计算截面边跨中中间支座中间跨中中间跨中282.7-262.4157.30-60.90.0370.230.0210.0530.9810.8610.9890.9731416.71498.3780307.7选用钢筋4C224C22 3C22 2C22实际配筋面积152015201140760配筋率1.0%1.3%0.65%0.42%经验算主梁斜截面计算:截面尺寸验算故需配置箍筋采用双肢箍筋,计算支座B左侧截面。验算最小配箍率5. 主梁附加箍筋计算采用双肢C8箍筋次梁传递的集中力设计值由可知 m=6次梁两侧,附加箍筋每边三道6 主梁配筋图详见附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