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A复习提纲(精简版)

上传人:wuy****ng 文档编号:114839122 上传时间:2022-06-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育学A复习提纲(精简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育学A复习提纲(精简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育学A复习提纲(精简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教育学A复习提纲(精简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A复习提纲(精简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育学A复习资料(加真题选择题) 绪 论一、名词解释1、教育学: p3.研究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2、教育情境:是由外界、景物、事件和人物关系等因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教育境地P6二、简答题:1、情境教育学的主要构成纬度:是由情境线索、理论线索和技术操作线索三个纬度构成。2、教育情境的介入对教育学研究产生的影响:(1)深化理论学习(2)典型示范引导(3)逼真模拟练习(4)知识转化技能(5)理论联系实际3、情境化的教育学对课堂教学产生的影响:(1)加强了教材的教学法功能(2)帮助任课教师克服缺少中学教育经验的局限(3)引起课堂教学结构和课型的变化(4)引导教学内容的更新第一章

2、教育的属性一、名词解释(一)教育: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系统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二)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p26(三)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二、简答题(一)教育要素的关系:1、教师是教育影响和学生间的中介;2、教育影响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桥梁;3、学生是教师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二)古代教育的特点:教育有了自身的独立活动领域;教育内容丰富充实起来

3、;教育有了阶级性、等级性、狭隘性;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与对立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三)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基本特征1、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2、鲜明的提出培养人的政治方向;3、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四)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遗传(物质前提)、环境(外部客观条件)、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动力)(五)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规律1、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六)教育同物质生产的关系:1、社会物质生产对教育的作用:(1)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

4、基础性条件;(2)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对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2、教育对社会物质生产的作用:(1)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和生产中所必须的各种人员“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加速现代社会物质生产技术更新的有利因素。(七)教育同社会政治的关系:1、政治对教育的作用:(1)政治通过一定的组织手段对教育实现控制;(2)政治通过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实现对教育的影响;(3)政治对教育作用的第三个手段是法律;(4)政治还可以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施加影响2、教育对政治的作用:(1)通过教育,宣传一定的政治观点、理论、方针、路线、造成舆论;(2)组织学生直接参加社会政治活

5、动;(3)通过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阶级或阶层的选拔;(4)通过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八)教育同社会文化的关系:1、社会文化对教育的作用:(1)文化的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2)促进了学校与社会联系;(3)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们的身心各方面发展;2、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作用:(1)教育是文化延续和更新必不可少的手段;(2)对文化的普及;(3)具有交流、整合不同类型文化的作用;(九)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1、片面追求升学率;2、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3、升学教育造成学生分化第二章 教师一、简答题(一)教师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1、理解学生2、与学生和谐相处3、积极的自我意识

6、4、教育的期待两方面内容(二)教师的知识结构1、通晓所教的学科和专业;2、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文化知识3、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三)教师的能力结构:1、预见能力2、传导能力3、控制能力(四)教师的角色:1、教师的教员角色2、教师的领导者角色3、教师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角色4、教师的心理医生的角色5、教师的青少年朋友的角色6、教师的父母角色7、教师的榜样角色8、教师作为“被攻击对象”的角色9、教师的研究者角色10、学校管理者角色(五)中国教师行为角色中的文化传统:1、道德追求大于社会索取;2、社会本位高于个人本位;3、自我修养先于对他人教育(六)教师劳动的特点:1、特殊的复杂性;2、强烈的

7、示范性;3、独特的创造性;4、显著的长期性;5、空间的广泛性和时间的连续性;6、劳动量的隐含性;7、教师劳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8、劳动的协作性第三章 学生和师生关系一、简答题(一)学生的本质属性1、学生是人: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1)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2)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3)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3、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4、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1)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2)在教师指导下学习;(3)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二)初中学生气质差异与教育:1、教师应当认识到每一个学生的气质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有可能掌握知识技能,形成健康人格,成为有价

8、值的社会成员2、教师对不同气质类型占主导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3、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职业指导4、教师应正确认识自己气质的优点和缺点,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三)性格差异与教育:1、性格有好坏之分2、不良性格是可以矫正的3、良好性格可以自我塑造(四)青少年发展中的特殊问题:1、身心失衡带来的困扰;2、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3、同辈群体与父母价值观的冲突;4、自我探索中的迷惑;5、父母过高期望引起的压力(五)师生关系表现:1、工作关系2、人际关系3、组织关系4、心理关系5、非正式关系(六)民主型师生关系的构建:1、师生相互态度方面: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和蔼、公正,尊重学生,发

9、扬教学民主;学生尊敬教师,接受指导,主动自觉进行学习;2、师生感情关系方面:情绪热烈、和谐,课堂气氛活跃;3、师生在课堂合作状态方面:师生之间呈现积极的双向的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4、效果方面:教学效果良好。第四章 教育环境学校、家庭和社会第一部分:学校教育环境一、名词解释(一)校风:一个学校社会气氛,也是校内大多数人的一种习惯势力(二)花盆效应:是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态环境,在空间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在条件上有明显的人为性,是一种封闭或半封闭的教育生态系统。二、简答题(一)家庭教育的功能:1、家庭在教导基本生活技能方面起重要作用;2、家庭在教导社会规范,形成道德情

10、操方面起重要作用;3、家庭在指导生活目标、形成个人理想和志趣方面起重要作用;4、家庭群体在培养社会角色过程中也具独特作用;5、家庭在形成个人性格特征、个人对社会适应的动力特征等方面,也有着它不可替代的影响。(二)家庭教育的特点:1、家庭教育影响具有先主性;2、家庭对受教育者的控制方式具有多维性;3、家庭群体中交往接触的密切性;4、家庭群体中教育和生活的统一性;5、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了解和影响的深刻性;(三)良好家庭教育的条件:1、父母的表率作用;2、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3、父母的文化修养;4、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四)社区教育的功能:1、服务功能;2、教育功能;3、宣传功能;4、经济功能;5、

11、协调功能;(五)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协调一致、互相配合的重要性:1、有利于实现整个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2、有利于保证整个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3、有利于实现各种教育间的互补作用,从而加强整体教育的有效性第五章 课程一、名词解释(一)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二)课程要素: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们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选择的构成课程所必需的经验要素(三)必修课: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四)选修课:为了适应学生兴趣爱好和劳动就业的需要而开设的、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修习的课程(五)学科课程:称分科课程

12、,它是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学生的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的安排她们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年限。(六)活动课程: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一种课程形式。(七)显性课程: 也称“正式课程”、“公开课程”、官方课程。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八)隐性课程:又称“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的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九)教学计划: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和

13、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十)教学大纲: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十一)教学设计:是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二、简答题(一)课程现代化的基本特点:1、重视课程内容的理论化和综合化2、强调知识的系统化和结构化3、重视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4、重视个别差异5、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实施综合技术教育6、重视课程的文化内涵,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加强对国际化的了解与交流。p235(二)我国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1、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2、课程设计和

14、编制结构变化;3、课程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综合化;4、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三)教材编写的原则:1、在内容上要做到科学性、思想性、效用性的统一2、在教材的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性与教法要求的统一3、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第六章 课堂教学一、名词解释:(一)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二)课堂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循序渐进以掌握教材为主的教育活动。(三)教学策略: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指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四)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组合起

15、来进行活动的结构。二、简答题(一)教育过程的要素1、引起学生注意(首要因素)2、提出教学目标3、唤起已有教学经验4、提供教学内容5、指导学生学习6、注意学习表现7、适时给予反馈8、评定学习结果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二)教学过程的功能1、传授知识;2形成技能;3培养智能;4发展个性(三)教学过程的规律:1、教学认识过程简约性的规律2、教与学相互依存的规律3、教学与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规律4、教学要素的整体性规律(四)教学原则有那些: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2、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4、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的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

16、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5、循序渐进原则(不陵节而施)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知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的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6、巩固性原则(温故而知新)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得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7、启发性原则(苏格拉底 产婆术)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波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

17、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五)教学方法的分类: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四种方式,能够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系统的知识2、以直接知觉为主的方法:演示法、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练习法、实验实习法4、以陶冶为主的方法:情境教学法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有计划的使学生处于一种类似真实的活动情境之中,利用其中的教育因素综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一种方法。5、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主的方法:发现法发现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

18、性的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 的方法。(六)教学方法选择的衡量标准1、是否符合学生的特点,教师的特点和大纲的规定,是否采用了现代化设备2、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维持学生的注意与兴趣3、分析教师用什么方法解决妨碍、干扰教与学的智力问题和情趣问题。4、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给学生带来了满足感5、维持课堂纪律是实施教学方法的重要前提(七)发展型教学策略:1、教学目标应具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2、多样综合的教学模式3、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4、承认差异,因材施教5、研究学科特点,把握教学规律融合教学经验形成教学风格(八)课堂管理的原则:1、了解学生需要2、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3、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促

19、进最佳学习4、建立教师常规(九)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1、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2、学生的定期期望3、班集体的特点(十)班级上课的特点和功能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以课为单位进行教学比较科学;便于系统的传授各科知识;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第七章 教会学生学习一、简答题(一)学习的分类1、知识的学习2、技能和熟练的学习3、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4、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二)知识学习的过程:1、选择阶段2、领会阶段3、保持阶段4、应用阶段(三)技能学习的过程:1、定向阶段2、分解阶段3、定位阶段4、熟练阶段(四)学习活动方式组织的基本要求1、反映学习活动的整体性:(

20、1)保证学习活动的完整性和系统性;(2)使学习活动既有多样性,又有综合性;(3)一般心理活动与学科心理活动的统一;(4)学习活动的程序性与连续性的统一;2、学习活动总量的合理确定和分配:(1)保证不同年龄的学生必需的休息和娱乐时间;(2)合理分配主干活动与辅助活动的时间;(3)合理设计各文化基础学科的作业量;(4)合理安排劳动量与体育运动量。3、劳逸安排的节奏性;(五)学习方法指导的基本要求1、学习方法指导要有整体观;2、把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与研究学生结合起来;3、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4、学习方法指导,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六)学习方法指导的方式:(1)系统传授式(2)专题讨论

21、式(3)学科渗透式(4)学习诊断式(5)经验交流式第八章 教会学生做人一、名词解释(一)素质教育:是指教育者以符合规律的教育措施,对新一代素质按照现代化需要 开发、完善、提高和再创造的过程(二)道德认识(也叫道德观念,它是指对道德行为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概念、原则、信念与观点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点去分析道德情境,对人、对事做出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三)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随道德认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也就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对一种道德义务的爱慕或憎恨、喜好或厌恶的内心体验)(四)道德意志(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五)道德行为(

22、道德行为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的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从知开始,沿着知、情、意、行的内在顺序进行,但这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 二、简答题(一)人格教育的方法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2、确立人格教育的导向3明确道德基本规范的内容。(二)德育原则:1、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2、疏导原则;3、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4、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在集体中教育原则;7、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三)德育方法1、说服教育:最常见的一种方法2、榜样和示范:身教重于言传3、锻炼:练习、制度、委托任务、组织活动4、修养:学习、座右铭、立志、自我批评、慎独5、陶冶:人格感化和环境、艺术陶冶6、评价:奖励、惩罚和操行评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