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线性时变系统的能控性及能观性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14831759 上传时间:2022-06-30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9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4.4线性时变系统的能控性及能观性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4.4线性时变系统的能控性及能观性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4.4线性时变系统的能控性及能观性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4.4线性时变系统的能控性及能观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4线性时变系统的能控性及能观性(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性( )( ) ( )( ) ( )x tA t x tB t u t 10TTC0100( ,)( , ) ( )( )( , )dttWtttBBt 定理定理4.4.14.4.1 线性时变系统线性时变系统在定义时间区间在定义时间区间 t t0 0, ,t t1 1 内,状态完全能控的充内,状态完全能控的充要条件是要条件是Gram矩阵矩阵非奇异非奇异。式中。式中 为时变系统状态转移矩阵。为时变系统状态转移矩阵。 0( ,)t t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性推论(秩判据)推论(秩判据):假设矩阵:假设矩阵A(t)和和B(t)都都是是n-1-1次连续可微的,在时

2、间区间次连续可微的,在时间区间 t t0 0, ,t t1 1 上,若有上,若有011rank( )( )( )nMtMtMtn则系统是状态完全能控的,其中分块矩阵则系统是状态完全能控的,其中分块矩阵0( )( )MtB t 1d( )( )( )( )dkkkMtA t MtMtt , (, ,)1 21kn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性例例4.4.1.(1)4.4.1.(1) 1122233100001001xtxxtxuxtx 00( )( )11MtB t 10021d( )( )( )( )dM tA t MtMtttt 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性2221144202d( )

3、( )( )( )11d22ttMtA t M tM tttttttt 012( )( )( )MtM tMt秩为秩为3,所以系统是完全能控,所以系统是完全能控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性推论(秩判据)推论(秩判据):假设矩阵:假设矩阵A(t)和和B(t)在时间区间在时间区间Td上是上是n-1-1次连续可微的次连续可微的, ,若对初始时刻若对初始时刻t t0 0Td , ,存存在有限时刻在有限时刻t t1 1Td,t1 1t0 0, ,使得使得011111rank( )( )( )nMtMtMtn则系统在时刻则系统在时刻t0是状态完全能控的是状态完全能控的,其中分块矩阵其中分块矩阵0( )

4、( )MtB t 1d( )( )( )( )dkkkMtA t MtMtt , (, ,)1 21kn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性例例 4.1.1.(2) 4.1.1.(2) 试判断线性时变连续系统试判断线性时变连续系统 11222331000201001xtxxtxuxttx 0,3dT 00.5t 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性10022211221( )( )( )( )23( )( )( )( )42()21dM tA t MtMttdttttdMtA t M tM ttdtttt 解:首先计算解:首先计算00( )( )11MtB t 进而,可以找到进而,可以找到 ,使有,使

5、有110,3t 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性 10111211( )( )( )0131221213trank MtM tMtrank 据秩判据可知,系统在时刻据秩判据可知,系统在时刻 完全能控完全能控. .00.5t 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性4.4.2 4.4.2 线性时变系统能观性的判据线性时变系统能观性的判据定理定理4.4.24.4.2 线性时变系统线性时变系统( )( ) ( ) x tA t x t( )( ) ( )y tC t x t定义在时间区间定义在时间区间 t t0 0, ,t t1 1 内,状态完全能观测的充内,状态完全能观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分必要条件是Gra

6、m矩阵矩阵TTOd100100( ,)( ,)( ) ( ) ( ,)ttWttt CCt 为非奇异为非奇异。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性推论推论( (秩判据)秩判据):如果矩阵:如果矩阵A(t)和和C(t)满足满足n-1 1次次连续可微的条件在时间区间连续可微的条件在时间区间 t t0 0, ,t t1 1 内,又有内,又有rank011( )( )( )nNtNtnNt 则系统是状态完全能观测的。其中分块矩阵则系统是状态完全能观测的。其中分块矩阵0( )( )N tC t dd1( )( ) ( )( )kkkNtNt A tNtt , 0 1 21(, , ,)kn 第四章 线性系统

7、的能控性与能观性例例4.4.2 4.4.2 1122233100001001xtxxtxuxtx 123101xyxx101)(0tN2100d( )( ) ( )( )1dN tN t A tN tttt24211d( )( ) ( )( )122dN tN t A tN tttttt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性 tttttttNtNtN2211101)()()(422210其秩等于其秩等于3,所以系统是状态完全能观的。,所以系统是状态完全能观的。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性推论(秩判据)推论(秩判据):对连续时间线性时变连续系统,:对连续时间线性时变连续系统,若若A( (t) )、

8、C( (t) )阵均是阵均是n-1-1阶连续可导的函数矩阵,阶连续可导的函数矩阵,则系统在时刻则系统在时刻t0 0状态完全能观的状态完全能观的充分条件充分条件为存在为存在一个有限时刻一个有限时刻 使使 110,dtT tt 011111( )( )( )nNtN tranknNt 0( )( )N tC t dd1( )( ) ( )( )kkkNtNt A tNtt 0 1 21(, , ,)kn 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性例例 4.4.2.4.4.2.(2 2)已知线性时变连续系统为)已知线性时变连续系统为 , 32123210002001xxxttttxxx2, 5 . 0,2,

9、00fdttT321111xxxy分析系统在分析系统在 时的能观性时的能观性 5 . 00t解解 首先计算首先计算 0N ( )111t 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性 21002112222N ( )N ( )A( )N ( )21N ( )N ( )A( )N ( )1432()(21)dttttttttdtdttttdttttttt 于是于是 rankrank10111211N ( )111N ( )2563N ( )52441tttnt 可见系统在时刻可见系统在时刻 状态完全能观测。状态完全能观测。 5 . 00t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性4.5 4.5 能控性与能观性的对偶关

10、系能控性与能观性的对偶关系4.5.1 4.5.1 能控性与能观性的对偶关系能控性与能观性的对偶关系对对偶偶系系统统 BuAxxCxy TTzA zC vTwB z12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性对偶系统结构图对偶系统结构图 由图可见,互为对偶的两系统输入端与输出端互换,由图可见,互为对偶的两系统输入端与输出端互换,信号传递方向相反,信号引出点和综合点互换,对应矩信号传递方向相反,信号引出点和综合点互换,对应矩阵转置。阵转置。 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性4.5.2 4.5.2 对偶原理对偶原理 系统系统 和和 是互为对是互为对偶的两个系统,则偶的两个系统,则 的能控性等价于的能控性等价

11、于 的能观测性;的能观测性; 的能观测的能观测性等价于性等价于 的能控性。的能控性。或者说,或者说,若若 是状态完全能控的是状态完全能控的(完全能观测的完全能观测的),则则 是状态完全能观测的是状态完全能观测的(完全能控的完全能控的)。 ),(1111CBA),(2222CBA),(1111CBA),(1111CBA),(2222CBA),(2222CBA),(1111CBA),(2222CBA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性系统系统 状态完全能控的充要条件和系统状态完全能控的充要条件和系统 状态完全能观的充要条件相同;状态完全能观的充要条件相同;121系统系统 状态完全能观的充要条件与系统状

12、态完全能观的充要条件与系统 完全能观的充要条件相同。完全能观的充要条件相同。 2(对偶原理)(对偶原理) 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性 对偶原理在现代控制理论的研究中具有对偶原理在现代控制理论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重要意义, ,其使得系统的状态观测及估计等其使得系统的状态观测及估计等问题和系统的控制问题互相转化、借鉴问题和系统的控制问题互相转化、借鉴, ,例例如如, ,最优估计问题就可借鉴最优控制问题的最优估计问题就可借鉴最优控制问题的结论而获得解决。结论而获得解决。 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性4.5.3 4.5.3 两个系统的传递函数矩阵的关系两个系统的传递函数矩阵的关系 11( )()GsC sIAB TTTTTT112( )()()GsBsIACBsIAC T121( )()( )GsC sIABG s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