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胀中医诊疗方案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14818823 上传时间:2022-06-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5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肺胀中医诊疗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肺胀中医诊疗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肺胀中医诊疗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肺胀中医诊疗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肺胀中医诊疗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肺胀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年制定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一版)肺胀病(ZYYXH/T4492008)和2010年全国中医内科肺系病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通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进行诊断。(1)喘息、胸闷、气短或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动则气短、呼吸困难,早期仅于活动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气短。(2)常有吸烟、反复的加重病史。(3)或伴有消瘦、纳差、心烦等。(4)肺功能检查,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FEVi/FVCA2,三尖瓣区可闻收缩期杂音。4)腹部

2、:肝界下移,右心功能不全时肝颈反流征阳性,出现腹水移动性浊音阳性。5)其他:长期低氧病例可见杵状指/趾,高碳酸血症或右心衰竭病例可出现双下肢可凹性水肿。(3)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尤其是通气功能检查对COPD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分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是评价气流受限的一项敏感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常用于COPD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评估,其变异性小,易于操作。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提示为不能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2)肺总量(TLC)、功能残气量(FRC)、残气量(RV)增高和肺活量(VC

3、)减低,提示肺过度充气。由于TLC增加不及RV增加程度明显,故RV/TLC增高。3)氧化碳弥散量(DLco)及DLco与肺泡通气量(VA)比值(DLco/VA)下降,表明肺弥散功能受损,提示肺泡间隔的破坏及肺毛细血管床的丧失。4)支气管舒张试验:以吸入短效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改善率12%且FEV1绝对值增加超过200ml,作为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的判断标准。其临床意义在于:有助于COPD与支气管哮喘的鉴别,或提示二者可能同时存在;不能可靠预测患者对支气管舒张剂或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及疾病的进展;受药物治疗等因素影响,敏感性和可重复性较差。(4)胸部X线影像学检查1)X线胸片检查:发病早期胸片可

4、无异常,以后出现肺纹理增多、紊乱等非特异性改变;发生肺气肿时可见相关表现:肺容积增大,胸廓前后径增长,肋骨走向变平,肺野透亮度增高,横膈位置低平,心脏悬垂狭长,外周肺野纹理纤细稀少等;并发肺动脉高压和肺原性心脏病时,除右心增大的X线征象外,还可有肺动脉圆锥膨隆,肺门血管影扩大,右下肺动脉增宽和出现残根征等。胸部X线检查对确定是否存在肺部并发症及与其他疾病(如气胸、肺大疱、肺炎、肺结核、肺间质纤维化等)鉴别有重要意义。2)胸部CT检查:高分辨CT(HRCT)对辨别小叶中心型或全小叶型肺气肿及确定肺大疱的大小和数量,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COPD的表型分析,对判断肺大疱切除或外科减容手术的

5、指征有重要价值,对COPD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有较大帮助。(5)血气分析检查可据以诊断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酸碱平衡失调、呼吸衰竭及其类型。(6)其他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可增高。合并细菌感染时白细胞可升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加。痰涂片及痰培养可帮助诊断细菌、真菌、病毒及其他非典型病原微生物感染;血液病原微生物核酸及抗体检查、血培养可有阳性发现;病原培养阳性行药物敏感试验有助于合理选择抗感染药物。可行其他有助于病理生理判断和合并症诊断的相关检查。COPD的诊断可根据吸烟等发病危险因素、临床症状、体征及肺功能检查等综合分析确定。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是COPD诊断的必备条件。吸

6、入支气管舒张药后FEVi/FVC70%可确定为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少数患者并无咳嗽、咳痰、明显气促等症状,仅在肺功能检查时发现FEVi/FVC7%。显效:急性加重次数减少、临床症状积分改善50%WXV70。有效:急性加重次数减少、临床症状积分改善30%WXV50。无效:急性加重次数减少、临床症状积分改善V30。四、难点分析1、肺胀症本身为本病之证,危重病人,喘憋气短病重,且多合并心衰、脑病,不思饮食或不能自行进食水,中药更无法食入,故中药疗效无法观察。2、肺胀轻证,多为COPD急定期患者,病人无需入院,但更适合口服中药,多为门诊病人,医从性差,流动性大,无法很好观察中药疗效。五、解决措施1、对危重病人,在争取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必要时可下鼻饲,以便中药的食入,或待病情好转一些后,食入中药。2、建立病人随诊机制,建立电子门诊病历,病人诊疗联网,以便观察病程及疗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