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化常用标记物

上传人:bei****lei 文档编号:114808921 上传时间:2022-06-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免疫组化常用标记物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免疫组化常用标记物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免疫组化常用标记物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免疫组化常用标记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组化常用标记物(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免疫组化常用标记物免疫组化常用标记物一、常用标志物1. CD15(LeuM1)-(阳性部位:细胞膜)。是一种由半乳糖、岩藻糖和N-乙酰葡萄糖组成的碳水化合物抗原,又称半抗原,是粒/单核细胞相关抗原。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成熟粒细胞、激活的淋巴细胞(主要是T淋巴细胞)、R-S细胞、大多数腺癌等。2.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CD66e)-(阳性部位:细胞膜/浆)。癌胚抗原是表达于胎儿上皮细胞的一种糖蛋白,分子量为180kDa。存于某些恶性肿瘤组织尤其是内胚层来源发肿瘤中,大多数胃肠道(包括胰腺)和肺腺癌均有表达,少量成人上皮细胞和良性肿瘤亦可表达。CEA主

2、要用于标记上皮性肿瘤,尤其是腺上皮来源的腺癌。3.嗜铬素A(chromogranin A,CgA)-(阳性部位:细胞浆)。嗜铬素是位于神经分泌颗粒内的酸性糖蛋白家族,是一组可溶性酸性蛋白,分子量为76120 kDa,分布广泛。含量最丰富的是嗜铬素A,另两个是嗜铬素B和嗜铬素C。几乎所有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均可检测到嗜铬素。嗜铬素A不仅存在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分泌颗粒中,也广泛分布于所有含有颗粒的内分泌细胞和神经内分泌细胞来源的肿瘤细胞。此抗体可以识别嗜铬素A抗原羧基末端的片段,而不与氨基末端的片段反应,主要用于标记神经内分泌细胞及其来源的肿瘤。对小细胞癌进行抗原修复可提高检测的敏感性。4.细胞角蛋

3、白(cytokeratin pan,广谱CK)- AE1/ AE3(阳性部位:细胞浆)。此抗体可以识别绝大部分酸性细胞角蛋白(型/低分子量)和碱性细胞角蛋白(型/高分子量)。用于标记上皮及上皮来源的肿瘤,特别是对鉴别和判断转移性肿瘤是否为上皮源性具有一定的意义。5.细胞角蛋白5/6(cytokeratin 5/6,CK5/6)-(阳性部位:细胞浆)。在正常组织中,鳞状上皮和导管上皮的基底细胞以及部分的鳞状上皮生发层细胞、肌上皮细胞和间皮细胞阳性,腺上皮细胞阴性。因此,可用于鳞癌和腺癌、间皮瘤和腺癌的鉴别诊断。支气管上皮基底细胞、间皮;鳞癌、大细胞癌、移行细胞癌、间皮瘤阳性。大多数腺癌为阴性。6

4、.细胞角蛋白7(cytokeratin 7,CK7)-(阳性部位:细胞浆)。CK7是分子量为54 kDa的一种碱性细胞角蛋白,存在于大多数正常组织的腺上皮和移行上皮细胞中,一般非上皮来源的细胞无表达。在卵巢、乳腺和肺的腺癌呈阳性反应,而胃肠道的腺癌阴性。7.细胞角蛋白20(cytokeratin 20,CK20)-(阳性部位:细胞浆)。CK20(46kDa)存在于正常的胃肠道上皮、移行上皮、Merkel细胞及其来源的肿瘤,而乳腺癌、肺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不表达。CK7positive CK7 negative CK20 positive uninformative colorectum CK20

5、 negative lunguninformative8.细胞角蛋白(高分子量)(cytokeratin,HMW)-(阳性部位:细胞浆)。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抗体(34E12)可以识别68kDa、58kDa、56.5kDa和50kDa的细胞角蛋白。9.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EMA)(MUC1)-(阳性部位:细胞浆)。上皮膜抗原是一种高分子量(400 kDa)跨膜糖蛋白,广泛分布于各种上皮细胞及其来源的肿瘤。癌细胞过表达MUC1与肿瘤侵袭有关,有意义的免疫反应性为膜阳性,如为纯粹的胞浆着色则为假阳性。此抗体可以用于标记上皮及上皮源性肿瘤,EMA阳性表达

6、的肿瘤包括大多数的癌、间皮瘤、滑膜肉瘤和上皮样肉瘤等,淋巴瘤、黑色素瘤和软组织肿瘤阴性表达。10.HBME1-(阳性部位:细胞膜)。该抗体与间皮细胞表面的抗原反应,染色方式呈现一种特殊的“厚膜”方式,在鉴别间皮瘤与腺癌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间皮瘤为厚膜型,腺癌为薄膜型或胞浆着色。11.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阳性部位:细胞浆)。突触素是分子量为38kDa的糖蛋白,主要存在于神经元突触前囊泡膜,是神经性和上皮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特异性标志之一,用于标记神经内分泌肿瘤。12.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阳性部位

7、:细胞核)。TTF-1表达于甲状腺腺上皮和肺的上皮细胞中。大多数肺的小细胞癌、腺癌、少部分大细胞癌、大多数非典型神经内分泌肿瘤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TF-1阳性,而肺鳞癌及绝大多数典型类癌TTF-1阴性。13.波形蛋白(Vimentin,Vim)-(阳性部位:细胞浆)。波形蛋白分子量为57 kD,是原始的中间丝,分布极广,所有间(充)质细胞均有表达,此抗体的免疫原为猪的晶体,但可与人、大鼠和鸡的波形蛋白反应。波形蛋白是正常间叶细胞及其来源的肿瘤的特异性标志,在许多上皮细胞及其肿瘤中可与细胞角蛋白共表达。诊断用途:是一个有用的“对照标记”,即:如果波形蛋白未能较易地在非肿瘤性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和其

8、他间叶成分中检测到,则总的说来组织的免疫反应性未能得到适当的保存。在间皮瘤与腺癌的鉴别诊断中,波形蛋白在间皮瘤的上皮细胞中更常见与细胞角蛋白共表达。14.Cam 5.2-分子量45 kD和52 kD的人角蛋白抗原决定簇。与正常分泌上皮而不是复层鳞状上皮反应。15.MNF-116-该抗体识别许多细胞角蛋白共同的抗原决定簇,是上皮性肿瘤的一线标记。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正常组织有复层鳞状上皮和单纯腺上皮、平滑肌、淋巴结树突状细胞、浆细胞等;肿瘤主要有鳞癌、小细胞癌、肉瘤样癌/梭形细胞癌、腺癌、间皮瘤(纤维状细胞)、滑膜肉瘤、血管肿瘤、平滑肌肿瘤和浆细胞瘤等。16.Desmin-结蛋白分子量为53 kD

9、的中间丝(骨骼蛋白),有三种单克隆抗体(D33, DER-11和DEB-5),与其他中间丝无交叉反应。在平滑肌和横纹肌可检测到结蛋白,在肌纤维母细胞中亦有少量结蛋白。在平滑肌组织中结蛋白含量要多于血管平滑肌。诊断用途:识别平滑肌和横纹肌肿瘤。17. MOC-31-为识别上皮细胞中一种功能未知的38 kDa糖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大多数腺癌为阳性,而间皮瘤通常为阴性。18.表面活性蛋白(Surfactant proteins,SP)。肺表面活性物质含有许多蛋白,包括10 kD的Clara细胞蛋白和表面活性蛋白A、B、C、D。作为细支气管肺泡癌的标志。19.1-AT-细支气管肺泡癌Clara细胞型呈阳

10、性表达。二、恶性上皮性肿瘤1、鳞癌-发生于支气管上皮,有角化和/或细胞间桥的恶性上皮性肿瘤。有四个亚型:乳头状;透明细胞型;小细胞型;基底细胞样绝大多数表达高分子角蛋白(34E12),CK5/6和CEA,许多鳞癌表达低分子角蛋白(35H11),较少表达TTF-1或CK7。2、小细胞癌-由圆形、椭圆形或梭形小细胞组成的恶性上皮性肿瘤。胞质很少,边界不清;核内可见细颗粒状染色质,核仁不明显或缺如;细胞核变形很明显;常有大量坏死和许多核分裂。绝大多数小细胞癌CD56、Cg、SY阳性,神经内分泌标志表达率90%;小细胞癌常见TTF-1和CK阳性。鉴别诊断: 淋巴瘤-小细胞癌显示为神经内分泌标志、TTF

11、-1和CK阳性,LCA阴性。 PNET-小细胞癌与PNET均可表达MIC-2(CD99),但小细胞癌TTF-1和CK阳性,而PNET则为阴性。 Merkel细胞瘤-本瘤CK20阳性,CK7、TTF-1阴性可与小细胞癌鉴别。3、腺癌-具有腺样分化和产生黏液的恶性上皮性肿瘤。呈腺泡样、乳头状、细支气管肺泡细胞样或实性伴有黏液的生长方式,可混合存在。有下列亚型:腺癌,混合亚型; 腺泡样腺癌; 乳头状腺癌; 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 包括非粘液型、粘液型、混合性非粘液性与粘液性或中间型。非粘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又包括型肺泡细胞型和Clara细胞型,前者SP、TTF-1等阳性,后者Clara蛋白及1-AT阳性,

12、有助于与其它腺癌鉴别诊断。 实性腺癌伴有粘液产生胎儿型腺癌 黏液性(“胶样”)腺癌 黏液性囊腺癌 印戒细胞腺癌 透明细胞腺癌 腺癌的免疫组化特征与其亚型和分化程度有关,典型的上皮性标志为:AE1/AE3,CAM5.2,EMA和CEA。CK7阳性高于CK20,TTF-1阳性率较高,尤其是在分化好的腺癌(在TTF-1阳性病例中,甲状腺球蛋白阴性有助于排除甲状腺癌)。表面活性蛋白(Surfactant apoprotein,SP)较TTF-1为低,但要注意的是转移性肿瘤细胞也可能吸附一些SP。在黏液性肿瘤中,尤其是黏液型BAC可能有例外,即TTF-1阴性,而CK7和CK20往往阳性。鉴别诊断: 转移

13、性腺癌-有原发灶病史,在肺内常为多个病灶。如为单个病灶,则鉴别较为困难。肺腺癌有组织学亚型的异质性,尤其是存在BAC成分时可明确诊断;60%表达表面活性蛋白(SP-A,pro-SP-B,pro-SP-C),70%表达TTF-1;CK7(+)/CK20(),仅黏液性BAC为TTF-1()/ CK20(+)。转移性腺癌多为均质性,TTF-1阴性(除外甲状腺癌:黏液染色阴性,甲状腺球蛋白阳性)。肾细胞癌:AE1/AE3、CK7弱阳性,Vim强阳性。结肠腺癌:CK7()/CK20(+),CDX-2阳性。乳腺癌:ER(+)。卵巢癌:雌二醇受体、CA125、Vim、钙粘蛋白、抑制素(+);CEA()。前列

14、腺癌:PSA(+)。 上皮型恶性间皮瘤-根据临床、巨检、镜检、免疫组化和电镜特点进行鉴别。免疫组化方面主要包括腺癌特异标志TTF-1、普通标志CEA、CD15或MOC31;间皮瘤标志calretinin(钙视网膜蛋白)和CK5/6。 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发生于肺周边部的局灶性病变,通常5mm,表现为衬覆肺泡或呼吸性细支气管的不典型细胞呈轻中度局限性增生,无间质炎症和纤维化。不典型腺瘤样增生表达SPA,CEA,MMPs,E-钙粘蛋白,-catenin,CD44v6和TTF-1。一般认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是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的癌前病变,TP53阳性是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的早期标志之一。非粘液型细支气管

15、肺泡细胞癌-一般大于5mm,明显的细胞分层,细胞密集,柱状细胞排列拥挤,微乳头丛生;细胞核重叠,染色质较粗,可见核仁。4、大细胞癌-未分化的非小细胞肺癌,缺乏小细胞癌、腺样或鳞状分化的细胞和结构特征。大细胞癌的分化表型并无特征性,大多表现为腺分化,也可为鳞分化。有少数大细胞癌具有腺、鳞、神经内分泌三相分化表型。免疫组化:AE1/AE3几乎全部阳性,EMA70%阳性,35&538;H11近70%阳性。部分病例亦可表达CEA、CK7、及Vim。其亚型有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常表达神经内分泌标志CgA、Syn和NCAM(CD56),50%可表达TTF-1。 基底细胞癌-TTF-1阴性,神经内分泌标志一

16、般为阴性,约10%的病例可表达一个神经内分泌标志。 淋巴上皮瘤样癌透明细胞癌 大细胞癌伴横纹肌样表型5、腺鳞癌-同时具有鳞癌和腺癌成分,各自不少于肿瘤的10%。表达的CK分子量范围很广,AE1/AE3、CAM5.2、KL1和CK7阳性,但通常CK20阴性。腺鳞癌可表达EMA,TTF-1阳性多见于腺癌部分。6、肉瘤样癌-是一组分化差的NSCLC,伴有肉瘤成分或肉瘤样(梭形和/或巨细胞)分化。目前已认知五个亚型。 多形性癌 梭形细胞癌 巨细胞癌 癌肉瘤 肺母细胞瘤多形性、梭形和/或巨细胞癌-常同时表达CK、Vim、CEA和平滑肌标志,巨细胞癌可有TTF-1阳性。癌肉瘤-上皮成分CK阳性,软骨肉瘤见

17、S-100阳性,横纹肌肉瘤为肌源性标记阳性。 肺母细胞瘤-胎儿型腺癌成分可表达上皮性标志(CK、EMA、CEA)和神经内分泌标志(CgA等)。肿瘤细胞可表达特殊的激素,如:降血钙素(calcitonin),胃泌素释放肽(gastrin-releasing peptide),蛙皮素(bombesin),亮氨酸(leucine)和甲硫脑啡肽(methionine enkephalin),生长抑素(somatostatin) 和5-羟色胺(serotonin)。表达AFP极罕见。上皮细胞尤其是桑葚体可表达clara细胞抗原和SP。间质细胞为Vim、MSA、Desmin、myoglobin或S-100

18、阳性。7、类癌-以神经内分泌分化方式(器官样、小梁状、岛状、栅栏状、缎带样、花环样排列等)为特点。肿瘤细胞具有较一致的形态学特征,如:中度嗜伊红的胞质、细胞核内细颗粒状染色质等。典型类癌 非典型类癌大多数类癌CK阳性,CD99阳性率也较高。神经内分泌标志,如:Cg、SY、Leu7(CD57)和N-CAM(CD56)通常为强阳性,尤其是典型类癌,但在不典型类癌时则可能为灶性。TTF-1在类癌有表达,文献报道差异较大。Ki-67在不典型类癌的阳性率高于典型类癌,与预后有关。支持细胞S-100阳性。 鉴别诊断: 副神经节瘤-CK阴性,支持细胞S-100阳性,神经内分泌标记阳性。 类癌-CK阳性,支持

19、细胞S-100阳性。 血管球瘤-SMA阳性,神经内分泌标志阴性。8、唾液腺型癌例:上皮肌上皮癌-由肌上皮细胞(梭形细胞、透明细胞或浆细胞样形态的细胞)和含量不等的导管形成上皮所组成的肿瘤。导管内层嗜伊红细胞:CK7,EMA,MNF116阳性。导管外层透明细胞以及实性成分:Vim,SMA,S-100阳性。三、良性上皮性肿瘤 例: 腺瘤1、肺泡状腺瘤衬覆型肺泡上皮,表达CK(广谱)、CEA、SP和TTF-1。间质细胞呈灶性SMA、Act阳性;TTF-1、des、proSPB、proSPC和CC10阴性。2、状腺瘤含有型肺泡细胞和Clara细胞,故CK(广谱)、Clara细胞蛋白、TTF-1和表面活

20、性蛋白阳性,也可表达CEA。NE标志阴性。3、唾液腺型腺瘤(粘液腺腺瘤、多形性腺瘤、其他)4、粘液性囊腺瘤四、淋巴增生性肿瘤1、MALT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由具有形态学异质性的小B细胞组成的结外淋巴瘤,类似单核细胞和/或小淋巴细胞的肿瘤细胞在肺内弥漫浸润,散在有免疫母细胞和中心母细胞样细胞。在一些病例中可见浆细胞.分化。典型病变为肿瘤细胞浸润支气管黏膜上皮,形成淋巴上皮病变。有时肿瘤间质内有淀粉样变。肿瘤细胞为单克隆B细胞,CD20、CD79a和bcl-2阳性。大多数病例表达重链,少数为或。CK可使淋巴上皮病变着色;肿瘤内可有少量反应性T细胞。 鉴别诊断: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

21、炎。MALT淋巴瘤呈浸润性生长,使肺泡间隔增宽、机构破坏,淋巴上皮病变更常见。B细胞Ig轻链限制,Ig重链基因重排(PCR检测)。2、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大肿瘤性B细胞增生,细胞核相当于或大于巨噬细胞核,或比正常淋巴细胞大两倍。肿瘤细胞表达B细胞表型(CD20、CD79a),伴反应性T细胞。在冰冻组织切片中可检测到Ig轻链表达。五、间叶性肿瘤1、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是一种低-中级别血管性肿瘤,由上皮样内皮细胞构成的短条索和巢分布于黏液透明基质中。肿瘤具有突出的上皮样特征,明显的胞浆内空泡,在肺泡内和血管内生长以及中心透明坏死。CD31,CD34,Ulexeuropaeus(荆豆),F8RA,Fl

22、i-1(DNA结合转录因子ETS家族的成员之一),SMA阳性;CK();EMA,CEA阴性。 、 血管肉瘤高级别的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瘤细胞表达CD31、CD34、F8、Fli1、FKBP12(与神经钙蛋白相互作用的胞液FK506结合蛋白),Vim强阳性、CK灶性阳性。 、 胸膜肺母细胞瘤-肿瘤细胞Vim阳性;横纹肌母细胞样细胞MSA和desmin阳性。 、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广义“炎性假瘤”一种,由多种成分混合而成,如胶原、炎症细胞以及形态温和、显示肌纤维母细胞分化的梭形细胞。同义词有:炎性假瘤、浆细胞肉芽肿、纤维组织细胞瘤和纤维黄色瘤等。梭形细胞Vim、SMA阳性。Myogenin、my

23、oglobin、CD117(c-kit)和S-100阴性。约1/3病例呈局灶性CK阳性(可能是由于肺泡陷入)。值得注意的是40%病例表达ALK1和p80。P53阳性很罕见,有报道称可能与肿瘤复发和恶变有关。 、 淋巴血管平滑肌瘤病-一种类似于平滑肌细胞的不成熟短梭形细胞广泛浸润于间质而形成的病变,常伴有囊性变。表现为平滑肌分化和表达,SMA、desmin和Vim阳性。然而,与正常平滑肌细胞不同的是,LAM可表达HMB45。一些病例存在ER和PR。 、 滑膜肉瘤(单向型、双向型)-原发于肺的间叶性梭形细胞肿瘤,可有程度不等的上皮分化区域(组织学类似软组织的同名肿瘤)。Vim、CK和/或EMA阳性

24、(梭形细胞很少阳性),CK7和19阳性可与其他梭形细胞肉瘤鉴别。瘤细胞可表达bcl-2和CD99,1/3病例S-100阳性。CEA、CK20、TTF-1、CD34和desmin阴性。、 肺动脉肉瘤发生于大的肺动脉的肉瘤,有两型:管腔内型呈息肉样向管腔内生长,通常显示为纤维母细胞或肌纤维母细胞分化。瘤细胞Vim弥漫强阳性,osteopontin(骨桥蛋白)、desmin和内皮细胞标志(F8、CD31和CD34)阳性。管壁型在管壁内浸润生长,组织学类似软组织平滑肌肉瘤。 、 肺静脉肉瘤-发生于肺静脉的肉瘤,表现为平滑肌肉瘤特点,Vim、desmin和actin阳性。40%病例有异常的keratin

25、反应性。六、混杂性肿瘤1、硬化性血管瘤-发生在肺部的良性上皮肿瘤,组织学上有显著的共同表现:呈实性、乳头状、硬化和肺泡内出血4种形式。增生的肺泡型细胞呈立方形,被覆在乳头结构的表面。间质的上皮样细胞为圆形,形态较一致。瘤组织内可见胆固醇裂隙、慢性炎症、黄色瘤细胞、含铁血黄素、钙化、分层状的卷轴样螺纹、坏死和成熟脂肪组织。免疫组化,如下表: 免疫标记 表面细胞 多角形/圆形细胞AE1/AE3 +- MNF116 + - CAM5.2 + + CK7 + + CK20 - - EMA + + CK5/6 - - Calretinin - - ChgA- - Syn - - Leu7 - - SP-

26、A + - pro-SP-B + - Clara细胞蛋白+- TTF-1 + + Vim+ S-100 - - CEA- F8 - -雌二醇受体- +孕酮受体- +鉴别诊断: 类癌:CgA、Syn弥漫性强阳性,TTF-1阴性。2、透明细胞瘤-亦称“糖瘤”,可能来源于血管外周的上皮样细胞。肿瘤细胞胞浆透明或嗜酸性,内含丰富的糖原。无肌膜的薄壁窦状血管具有特性。HMB-45,HMB50阳性;SY,CD57,CD34,NSE,S-100局灶性阳性。Keratin阴性。临床常用免疫组化指标的意义临床病理工作中,我们常用到“肿瘤细胞免疫组化耐药预后标记”,但是许多单位只写阳性结果,不写临床意义,其结果对

27、临床帮助不大,因为许多医生不懂得这些结果的意义,因此建议大家在出此类报告时,把“肿瘤细胞免疫组化耐药预后标记”的意义打印在报告中,以增加病理报告的使用价值。1、恶性肿瘤免疫组化耐药预后标记,全套4项:P-gP,GST,TOPO,Ki-67。2、乳癌免疫组化耐药预后标记,全套7项:P-gp,GST,TOPO,Ki-67,ER,PR,C-erbB-2。3、意义:标记物-作用-阳性部位-临床意义多药耐药基因蛋白(P-Gp)-药泵作用-胞膜/胞浆-阳性率越高,对下列药物耐药性越强:阿霉素、柔红霉素、表阿霉素、米托蒽醌、长春花碱、长春新碱、紫彬醇、泰素帝。谷光甘肽S转移酶(GST)-解毒作用-胞浆-阳性

28、率越高,对下列药物耐药性越强:阿霉素、顺铂、氮芥、环磷酰胺、瘤可宁。拓扑异构酶(TOPO)-靶点作用-胞核-阳性率越高,对下列药物越有效:蒽环类抗生素和鬼臼毒素类,如VP16、替尼泊苷、玫瑰树碱、新霉素、柔红霉素、表阿霉素、阿霉素、VM26。阳性率高者对VP16尤其有效。雌激素受体(ER)-性激素作用-胞核-阳性率越高,肿瘤对内分泌治疗越有效,预后越好。孕激素受体(PR) -性激素作用-胞核-阳性率越高,肿瘤对内分泌治疗越有效,预后越好。C-erbB-2-癌基因产物-胞浆-阳性率越高,肿瘤恶性程度越高。ER、PE阳性而C-erbB-2也阳性者,用三苯氧胺治疗效果不好。Ki-67-细胞增殖标志-

29、胞核-阳性率越高,肿瘤增殖越快,恶性程度越高。Ki-67为细胞增值的一种标记,在细胞周期G1、S、G2、M期均有表达,G0期缺如,其和许多肿瘤分化程度、浸润、转移、预后密切相关。PCNA(增埴细胞核抗原)。CEA多数腺癌表达CEARb (retinoblastoma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是肿瘤抑制基因,调节细胞周期。P53在免疫组化中均为突变型,阳性率越高,预后约差。野生型半衰期很短Nm23是转移抑制基因,其阳性表达和肿瘤转移呈负相关。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胃癌、大肠癌、肝癌、喉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检测。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表明,nm23蛋白高表达患者淋巴结转移率相对较低,存活期相对

30、较长。E-Ca,E钙粘附蛋白,介导细胞间粘连作用的跨膜糖蛋白,其功能丧失引起细胞之间连接的破坏,主要用于肿瘤侵袭和转移方面的研究。PS2(雌激素调节蛋白),其表达和ER表达有关,可作为内分泌治疗和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CK18,低分子量角蛋白,主要标记各种单层上皮包括腺上皮,而复层鳞状上皮常阴性,主要用于腺癌诊断。CK19,分布于单层上皮和间皮,常用于腺癌诊断,肝细胞不表达,而胆管为阳性反应Hep par 1,肝细胞抗原,正常肝细胞和高分化肝细胞癌阳性,低分化肝细胞癌多弱阳性或阴性。CK20,用于胃肠道腺癌、卵巢黏液性肿瘤、皮肤Merkel细胞癌诊断。鳞癌、乳腺癌、肺癌、子宫内膜和卵巢非黏液性肿

31、瘤常阴性。CK7卵巢、肺和乳腺上皮常阳性,结肠、前列腺、胃肠道上皮阴性。Villin绒毛蛋白,正常组织中,villin通常只表达于有刷状缘的细胞上,如胃肠道上皮细胞、胰腺和胆管上皮细胞以及肾实质的上皮细胞中(特别是近曲小管)。Villin在胃肠道癌、胰腺癌、胆囊癌和胆管癌组织中有很高的表达率,具有明显腺样结构的肿瘤上没有villin表达,则这个肿瘤为胃肠道、胰腺、胆囊或胆管来源的可能性极低。乳腺癌也经常成为女性患者未知原发部位转移癌要鉴别排除的一种疾病。因为在转移癌组织上观察到明显的villin免疫组化阳性染色,则这个肿瘤就极不可能为乳腺来源。其他villin免疫组化染色通常为阴性表达的肿瘤还

32、有:如卵巢浆液性癌、尿道移行细胞癌和前列腺癌。间皮瘤也经常为villin阴性表达,因此在一些情况下Villin还可以作为鉴别间皮瘤和腺癌使用抗体的一种。但是也有一些非胃肠道来源的肿瘤可表达villin,如子宫内膜样腺癌、卵巢粘液性癌、肾细胞癌和小部分肺癌。也有一些专家报道Villin在部分宫颈内膜腺癌病例中表达。肝癌的诊断Villin免疫组化染色可以显示出毛细胆管结构,因此它也可能在表达部分肝癌的管状结构上很有用。多克隆CEA是用于此目的的第一种试剂,而且CD10 (CALLA)在表达肝癌的该结构上也非常有用。多克隆CEA、villin和CD10 (CALLA)在肝癌病例上的表达,相互之间并没

33、有任何的冲突,因此如果怀疑肝癌的可能性,建议将这三种抗体共同使用以协助疑难病例的诊断。Villin在神经内分泌肿瘤上的应用Villin在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研究上也很有帮助。众所周知,类癌和胰腺的胰岛细胞肿瘤具有相相似的形态学特征,仅在形态学上区分这两种肿瘤几乎是不可能的。Villin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有用,因为据文献报道在85%的胃肠道类癌病例中有villin的表达,但在胰岛细胞肿瘤上未见阳性表达报道。Villin在类癌上的表达通常为胞膜阳性。另外,有一些证据表明villin在胃和下消化道的小细胞癌上的表达率比在其他部位的小细胞癌上要高。如:肺、食道、膀胱或前列腺等。据文献报道,大约有40%的肺类

34、癌病例villin阳性,在其他一些神经内分泌肿瘤上,如甲状腺髓样癌和少数的美克尔细胞瘤上也有villin的表达。MRP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影响化疗敏感性,和预后相关。MDR多药耐药基因TS胸苷合成酶,是5-FU重要作用靶点,如果其高表达,阳性反映+以上,提示肿瘤细胞对5FU耐药。Syn突触素 神经组织标志S-100神经组织标志,存在于神经组织,垂体、颈动脉体,肾上腺髓质、唾液腺、少数间叶组织,常用于神经鞘瘤、恶黑、脂肪肉瘤、软骨肿瘤诊断。NSE主要用于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Chr,嗜铬素,肾上腺髓质含量很高,鉴别肾上腺髓质和皮质,用于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CKH高分子角蛋白,主要标记鳞状细胞肿瘤C

35、KL低分之角蛋白,主要标记单层上皮、腺上皮EMA上皮膜抗原,糖蛋白,广泛分布各种上皮及其肿瘤Vim波形蛋白,间叶组织标志P504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检测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100。AMACR的优点在于它是癌症特异性,只存在于癌症组织。Rubin称,AMACR亦可用作其他癌症的诊断标志物。对各种癌症细胞进行检查后发现,结肠直肠癌、卵巢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淋巴瘤和黑素瘤都过度表达AMACR,以结肠直肠癌和前列腺癌表达最高。CD117胃肠间质瘤CD10作为共同急性淋巴母细胞型白血病抗原,主要表达于未成熟淋巴细胞,在Burkitt淋巴癌,慢性髓性白血病等造血系统疾病的诊断中具有应用

36、价值。近几年来发现该抗原在造血系统外的某些肿瘤中有表达,如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恶性黑色素瘤等。抗体在对肾细胞癌进行诊断和鉴别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CD15是一种细胞粘附分子,因其对霍奇金淋巴瘤(HD)中的R-S细胞具有良好的标记作用,被认为是HD的重要标志物。除HD的鉴别诊断外,对胃癌、结直肠癌、甲状腺 癌、乳腺癌等肿瘤CD15的表 达研究发现,CD15表达随癌细胞分化程度下降、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增高而明显增高。认为CDl5的表达是判断肿瘤的发展、预测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良好 指标。免疫电镜观察显示,CD15抗原主要分布于大肠癌细胞浆的界膜、内质网、高尔基体及近细胞核膜处,CD15可能是通过对所结

37、合的铺基构型改变影响和 参与肿瘤的形成和转移过程。SMA平滑肌肌动蛋白,标记平滑肌CD56为神经细胞黏附分子,主要分布于大多数神经外胚层来源细胞,常用于星型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也是NK细胞瘤的重要标志,也标记小细胞肺癌Des,结蛋白,广泛分布于平滑肌、心肌、骨骼肌细胞和肌上皮细胞,高分化高表达、低分化低表达。MSA肌特异性肌动蛋白,广泛分布于几乎所有肌型细胞中CD68存在于骨髓和各神经组织的巨噬细胞 用于粒细胞白血病、各种单核细胞来源肿瘤、包括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诊断(首选)。CD34表达于早期淋巴造血干细胞、祖细胞、内皮细胞、胚胎纤维母细胞和某些神经组织细胞,多用于标记血

38、管内皮细胞,血管源性肿瘤的诊断,GIST 80-90%.CD31也标记血管内皮。CD44是一种分布广泛的跨膜糖蛋白分子,分CD44s和CD44v两大类。CD44s主要作为透明质酸受体,结合透明质酸后影响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而CD44v则主要表达于转移的肿瘤细胞。李道明等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了42例食管鳞癌CD44v45的表达,结果发现,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为7619(1621),而非转移组的阳性率为4286(912),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癌巢周边的癌细胞、肌间浸润的癌细胞、有核分裂的癌细胞和癌栓中的癌细胞及浸润脉管壁的癌细胞均呈强阳性表达。张成武等检测了20例正常胃粘膜上皮、43例异型增

39、生和85例胃癌组织CD44v6的表达,结果正常胃粘膜无表达,而异型增生和胃癌 组织阳性率分别为302和741,其表达强度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生长方式、静脉和淋巴管侵袭及远处 转移密切相关。以上结果均表明,CD44v的高表达构成了肿瘤细胞的侵袭性与易转移性。NESTIN,神经干细胞中极为丰富Ost成骨素,为骨化细胞分泌。AAT抗胰蛋白酶 纤维组织细胞来源肿瘤ACT抗糜蛋白酶GFA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神经组织标志,多用于星形胶质瘤诊断Tg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癌TG阳性。CT降钙素 甲状腺髓样癌阳性。PH甲状旁腺素 甲状旁腺肿瘤阳性N-myc表达增强的小细胞肺癌和神经母细胞瘤对化疗缺乏反

40、应并进展快速;bcl-2:耐药机理为抗凋亡作用,高表达者对多数抗癌药物/放射治疗耐受。肿瘤相关抗原72 (TGA72)多种恶性上皮性肿瘤表达TGA72,尤其是乳腺癌、卵巢癌和结肠癌。正常上皮细胞、肉瘤、淋巴造血系统肿瘤通常TGA72阴性。TGA72抗体用于乳腺癌的研究较多,其高表达通常与肿瘤体积大、淋巴结转移瘤细胞分化差及高增殖活性有关。肿瘤相关抗原(GA733)编码上皮糖蛋白40,是一种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对上皮细胞的生长与分化起着重要作用。多种肿瘤可有GA733表达,尤其是乳腺癌、结肠癌及肺癌等。Kubuschok等采用GA733对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切除淋巴结中隐匿性微转移灶进

41、行检测,发现隐匿灶的检出是判断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肠癌GA733表达形式与肿瘤预后有关,细胞膜及细胞浆的表达预后较基膜侧的表达为差。TTF-1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表达于甲状腺腺上皮和肺的上皮细胞中。在肺肿瘤研究中发现,大多数肺的小细胞癌、原发性和转移性肺腺癌、少部分大细胞未分化肺癌、大多数非典型神经内分泌肿瘤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TF-1阳性,而肺鳞癌及绝大多数典型类癌TTF-1阴性。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TTF-1亦阳性,而TTF在其它组织表达阴性。据此认为TTF-1可用来鉴别肺腺癌与鳞癌,并有助于与肺转移性腺癌的鉴别。TTF-1在甲状腺及其肿瘤中的表达TTF-1主要表达在甲状腺滤

42、泡细胞中和甲状旁腺的主细胞中,TTF-1为甲状腺分化和甲状腺球蛋白分泌调节的基础物质,可促进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碘/钠的转运,TTF-1与血清TSH的活性有关,活性的TSH-R可增强TTF-1的表达。TTF-1在良恶性甲状腺组织中表达不同,正常甲状腺和良性腺瘤表达多,甲状腺乳头状癌与滤泡癌中表达少,未分化癌中不表达,TTF-1在恶性甲状腺病变中的表达强度随年龄增加而增强,而且病变存瘤期长,复发机率高。TTF-1在肺癌中的表达75%的肺非小细胞癌(NSCLCs)阳性表达,腺癌(ACs)明显高于鳞癌(SCC),90%以上的原发性小细胞肺癌(SCLC)表达阳性,TTF-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s)阳性表达强度与病人的预后成呈负相关,可作为一项独立的预后指标,肺的典型性类癌(TCS)均为阴性,表明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可能有一个不同于TCS的共同起源的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