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子产品危害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bei****lei 文档编号:114790267 上传时间:2022-06-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关于电子产品危害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电子产品危害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电子产品危害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关于电子产品危害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电子产品危害的调查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关于电子产品危害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如今交通便利、网络发达、联系快捷,特别是电子产品几乎进人了我们每个的生活。但与此同时,过度使用、依赖电子产品(尤其是智能手机)也会给我们带来各种危害,应当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对此,我们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并提出建议,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在分享现代科技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不要过度使用、依赖电子产品。以期能倡导一种积极、健康的学习、生活方式。二、调查方法:1、开展实地考察,分别对芜湖市新火车站候车室、芜湖市16路公交车、农业银行利民路分行大厅、芜湖市新华书店、芜湖市若干家餐馆进行走访、考察,了解人们在候车、坐

2、车、等待(办理相关业务)、就餐时使用电子产品的情况。2、通过查阅有关的报刊、杂志及上网查阅有关的新闻报道,收集相关的资料,了解人们使用电子产品的情况。3、设计调查问卷,了解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地域的人使用电子产品的情况。 三、调查过程及结果: (一)、实地考察过程及相关调查分析:芜湖市火车站候车人员使用电子产品(手机、平板电脑等)情况统计表:使用人数 单位(人) 10075502505530510类别其他(休息、交谈)电脑平板电脑手机人数 单位(人)以上统计图表可以看出,使用手机者比例最高,其次为平板电脑,而候车者休息、交谈的只占30%,因此,人们在业余使用电子产品的比例越来越高。 100

3、80 55类别604020030105818岁1839岁4059岁60岁以上以上统计图表可以看出,18-39岁使用手机者比例最高,其次为8-18岁,因此,中青年在业余使用电子产品的比例最高,未成年人的比例也将越来越高。 (二)、查阅有关的报刊、杂志及上网查阅有关的新闻报道并进行统计分析:1、据联盟中国网统计资料,其2015年6月2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59%的中国车主存在着开车过程中看微信,31%的人玩自拍,36%的车主开车过程中有刷微博的危险行为。数据中反映的现象,在亚太地区最常见。车主开车时看微信59% 车主开车时玩微博36% 车主开车时玩自拍31%2、据查阅百度搜素,岳西热线刊登的“开车

4、玩手机”的图片如下:上图分析表明:、在车速60m/h下开车,仅仅低头看手机3秒,将导致盲开50米,而此时刹车距离至少需要20米,这样极易发生交通事故。而驾驶员在开车时看手机导致交通事故的新闻报道,网络、报刊均有据可查,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开车看微信的事故发生概率是正常开车的23倍,开车打电话的事故发生概率是正常开车的2.8倍。3、 据四海健康网报道,2013年3月,“中国首届颈椎内窥镜国际研讨会”在重庆举行,会议称,长期伏案使用电脑和长期利用手机上网的“电脑族”和“手机族”,颈椎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6至9倍。(三)、问卷调查:利用双休日,在芜湖市步行街开展问卷调查。共投放100份问卷,收96份

5、问卷,回收率为96%,有效问卷96%。调查问卷分别具体人数分布比例如下: 统计人员使用电子产品情况统计表1 (单位:人) 年龄时间60岁以上4059岁2039岁919岁9岁以下占业余时间的70%以上022540占业余时间50%左右031862占业余时间30%以下159183对以上问卷结果,我们进行统计分析表明:1、使用电子产品占用了人们的主要的业余时间,其占用比例超过业余时间的50%。2、业余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的主要人群为20-39岁的中青年。统计人员近视相关情况统计表2 单位(人) 视力时间近视不近视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较多 52 9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较少 11 24对以上问卷结果,我们进行统计分析表明:、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较多的,其患近视的人数也越多;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较少的,其患近视的人数也越少。、中青年的近视比例相对较高。 四、倡议: 1、我们应该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要因为这些电子产品(特别是智能手机)拉开了父母与孩子的距离,淡漠了人与人之间应有的感情和温暖。不要因为使用电子产品给我们身体带来疾病,提倡健康的生活习惯。2、请不要在走路时玩手机,开车时看微信、刷微博,接听电话,避免不该发生的交通事故。3、我们青少年不要趁父母不注意时,亲朋好友聚餐时玩电子产品(特别是智能手机),应当在父母的监督下适当的使用电子产品(如查一下资料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