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氰酸中毒PPT精选文档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14780292 上传时间:2022-06-29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9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氢氰酸中毒PPT精选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氢氰酸中毒PPT精选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氢氰酸中毒PPT精选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氢氰酸中毒PPT精选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氢氰酸中毒PPT精选文档(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氢氰酸中毒氢氰酸中毒(Hydrocyanic Acid Poisoning) 氢氰酸中毒是由于动物采食富含氰甙配糖体的的青饲料,经胃内酶和盐酸的作用水解,产生游离的氢氰酸,发生以呼吸困难、震颤、惊厥等组织性缺氧为特征的中毒病。 2 病因病因 主要由于采食或误食富含氰甙或可产生氰甙的饲料所致。 1.木薯:木薯的品种、部位和生长期不同,其中氰甙的含量也有差异, 10月以后,木薯皮中氰甙含量逐渐增多。饲喂不当时易引起中毒。 2.高粱及玉米的新鲜幼苗均含有氰甙,特别是再生苗含氰甙更高。 3 病因病因(2) n3.亚麻子含有氰甙,榨油后的残渣(亚麻子饼)可做为饲料;土法榨油中亚麻子经过蒸煮,氰甙含量少

2、,而机榨亚麻子饼内氰甙含量较高。n4.豆类:海南刀豆、狗爪豆等都含有氰甙,直接饲喂可引起中毒。n5.蔷薇科植物:桃、李、梅、杏、枇杷、樱桃的叶和种子中含有氰甙,当喂饲过量时,均可引起中毒。马、牛内服桃仁、李仁、杏仁等中药过量可发生中毒。n6牧草如苏丹草,约翰逊草和白三叶草等均含氢甙。4 发病机理发病机理 氰甙本身是无毒的。当含有氰甙的植物在动物采食咀嚼时,有水分及适宜的温度条件,经植物的脂解酶作用,产生氢氰酸。进入机体的氰离子能抑制细胞内许多酶的活性,如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接触酶、脱羟酶、琥珀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等,其中最显著的是细胞色素氧化酶。氰离子能迅速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三价

3、铁结合,并阻碍其被细胞色素还原为还原型细胞色素酶(Fe2+)。结果失去了传递电子、激活分子氧的作用。抑制了组织内的生物氧化过程,阻止组织对氧的吸收作用,导致机体缺氧症。由于组织细胞不能从血液中摄取氧,致使动脉血液和静脉血液的颜色都呈鲜红色,则引起组织内呼吸障碍。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特别敏感,而且氢氰酸在类脂质内溶解度较大,所以中枢神经系统首先受害,尤以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为甚,临床上表现为先兴奋,后抑制,并表现出严重的呼吸麻痹现象。5 症状症状 家 畜 采 食 含 有 氰 甙 的 饲 料 后 约1520min,表现腹痛不安,呼吸加快,可视黏膜鲜红,流出白色泡沫状唾液;首先兴奋,很快转为抑制

4、,呼出气有苦杏仁味,随之全身极度衰弱无力,行走不稳,很快倒地,体温下降,后肢麻痹,肌肉痉挛,瞳孔散大,反射减少或消失,心动徐缓,呼吸浅表,最后昏迷而死亡。6 病理变化病理变化 n 体腔有浆液性渗出液。胃肠道黏膜和浆膜有出血。实质器官变性。肺水肿,气管和支气管内有大量泡沫状、不易凝固的红色液体。胃内溶物有苦杏仁味 7诊断诊断 饲料中毒时,动物吃得多者死亡也快。根据病史及发病原因,可初步判断为本病。根据血液呈鲜红色可与亚硝酸盐中毒区别。毒物分析可做出最后确诊。8 治疗治疗 1.特效疗法。发病后立即用亚硝酸钠,牛、马2g,猪、羊0.10.2g,配成5%的溶液,静脉注射。随后再注射5%10%硫代硫酸钠溶液,马、牛100200ml,猪、羊2060ml,或亚硝酸钠3g,硫代硫酸钠15g,蒸馏水200ml,混合,牛一次静脉注射;猪、羊则为1g及2.5g,溶于50ml蒸馏水,静脉注射。 亚硝酸离子具有氧化作用,能使体内的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与氰离子结合,形成氰化高铁血红蛋白,然后逐渐解离而放出游离CN-,此时易注射硫代硫酸钠,硫基再与氰化高铁血红蛋白的氰离子结合成氰化物,变为无毒的硫氰酸盐随尿排出体外,达到解毒目的。 2.根据病情可进行对症疗法。9 预防预防 含氰甙的饲料,最好放于流水中浸渍24h,或漂洗后加工利用。此外,不要在含有氰甙植物的地区放牧家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