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工程质量技术措施范本

上传人:百**** 文档编号:114635933 上传时间:2022-06-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5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重点工程质量技术措施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重点工程质量技术措施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重点工程质量技术措施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重点工程质量技术措施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工程质量技术措施范本(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建铁路岫岩至庄河线DT1标段重点工程质量技术措施编制: 审批: 中铁二十二局新建岫庄铁路指挥部二八年三月二十日目 录一、 总则 2二、 技术管理主要工作内容2三、 技术岗位设置及其职责2四、 施工组织设计 3五、 技术交底5六、 作业指导书6七、 试验作业6八、 测量工作8九、 施工过程控制 .10十、 施工日志 .10十一、技术文件资料 .11十二、变更设计 .12十三、技术总结 .12十四、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新设备的使用 13十五、技术创新和技术性论文 13十六、工程技术人员须熟悉的相关法规文件 14一、总 则工程技术管理,是对工程项目中各技术活动和技术作业的各种因素、资源进行科学

2、、合理、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的总称,是项目管理规章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目标的有力保障措施。通过充分调动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源,认真贯彻、执行设计文件、合同文本及各种技术规范、规程、标准和相应的法律、法规,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规范技术管理中的各项工作及其具体环节,达到以技术管理工作保证实现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同时亦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施工技术管理秩序,为高效优质地完成工程施工任务,达到满足业主要求而提供有利、有力、科学的保障和措施。技术管理的方针:科学、严谨、创新、精益求精。二、技术管理主要工作内容项目技术管理主要工作内容有:2.1 贯彻、

3、执行国家强制性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2.2 审查设计文件和进行施工现场勘察。2.3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组织和保证项目技术工作人员有效实施和执行。2.4 编写分项施工技术方案、作业指导书,并进行技术交底。2.5 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积极地指导、检查、评比、验收。2.6 认真填写施工日志和质量检查、检验记录和其他质量记录。2.7 负责竣工资料的编制和移交,负责已完成工程的验收和工程保修期间技术服务工作。2.8 配合合同管理、物资设备、安全、试验等部门,积极完成自己在协作过程应分担的工作任务。2.9 配合公司做好岗位技术培训计划的落实,并在项目内部积极组织技术学习。三、 技术岗位设置及其职责3.1

4、技术岗位设置设置项目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如需)、工程技术质量管理部门、工地试验室。3.2 技术岗位职责3.2.1 审查设计文件和进行施工现场勘察。3.2.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写分项施工技术方案、作业指导书,并进行技术交底。3.2.3 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积极地指导、检查、评比、验收。3.2.4 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质量问题进行积极、及时、科学、有效的分析、论证、总结和解决。3.2.5 认真填写施工日志和质量检查、检验记录和其他质量记录。3.2.6 负责竣工资料的编制和移交,负责已完成工程的验收和工程保修期间技术服务工作。3.2.7 做好内部技术人员的岗前岗位培训和学习。四、 施工组织设

5、计施工组织设计分为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本管理办法主要针对的是项目工程在实施过程中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拟建施工项目进行施工准备和正常施工的技术经济文件,是对拟建工程在人力和物力、时间和空间、技术和组织等方面所做的全面合理的安排,是指导项目施工全过程的技术性文件,目的是使施工过程能充分做到施工生产的连续性、均衡性和协调性,并实现施工生产活动的最佳经济效果。施工组织设计是由项目总工组织各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编制、编写,具体要求是:4.1 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任务4.1.1 根据业主对施工项目的各项要求,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有效的施工技术方案;4.1.2 确定合

6、理、可行的施工进度,拟定有效的技术组织措施;4.1.3采用最佳的劳动组织,计算确定施工中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等需要量;4.1.4合理进行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以确保全面高效的完成施工项目。4.2 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4.2.1 是各项施工准备的依据;4.2.2 可体现基本建设计划和设计要求,可进一步验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4.2.3 由于它制定了拟建工程所确定的施工方案,施工进度和资源需要量及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等,是指导开展紧凑、有秩序施工活动的技术依据;4.2.4 直接为物资供应、机具搭配、技术和劳务人员的合理组织提供依据;4.2.5 提高工程施工过程的预见性,减少盲目性;4.2.6是项目

7、统筹安排施工生产要素的投入与施工产品产出过程的关键和依据。4.3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内容4.3.1 基本内容4.3.1.1 编制依据4.3.1.2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主要有工程名称、地点、规模、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质量安全监督单位、施工总包、主要分包、施工条件(水、电、道路、场地材料等情况)和周边环境、主要工程的内容和数量,以及主要技术标准和气候、水文和地质状况。各专业工程设计概况、分析工程施工中的关键问题。4.3.1.3 施工准备工作施工准备工作主要分为技术准备和生产准备。技术准备包括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试验工作计划、员工岗前培训、技术交底准

8、备、其他文件的准备。生产准备包括现场道路、水、电来源及接入方案,场地平整布置及周围建筑物(构造物)及地下管线的调查情况,机械设备的来源,各种临时设施的布置,劳动力的来源及有关证件的办理,选定分包单位并签订施工合同等。4.3.1.4 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就是以图表形式列出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图,详细阐述项目各职能部门及主要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和主要工作内容,以达到分工明细、责任明确、工作目标清晰、协作配合默契的目的。4.3.1.5 施工部署主要确定切实可行的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文明施工、环保目标,制定工程总体施工方案(施工区段成阶段划分、施工流程,大型机械设备及精密测量装置的配备,拟投入的各工种劳动力的

9、数量、计划分包项目名称及具体进场与出场时间和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4.3.1.6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与管理结合工程实际,本着少占耕地、方便使用的原则,有针对性的对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加以说明,画出各阶段现场平面布置图,并阐述施工现场平面管理措施。4.3.1.7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合同工期要求,编制出施工总进度计划、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及阶段进度计划,并阐述具体的保障各级进度计划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经济措施及相应的奖罚条例。4.3.1.8 资源需求计划用表格形式列出主要资源需求计划,如:劳动力需求计划、主要材料和编制计划、机械设备、大型工具、器具需求计划、生产工艺设备需求计划、施工设施需求计

10、划。4.3.1.9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4.3.1.10 安全生产保障措施4.3.1.11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保证措施4.3.1.12雨期、冬季、台风、暑假、高温、夜间高原地区等施工保证措施。4.3.2 施工方法4.3.2.1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当公司有施工工艺标准时,分部分项施工方法可引用施工工艺标准中相应内容,对施工工艺中没有的内容,应详细编写,重点突出。 当公司无施工工艺标准时,分部分项施工方法应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及项目自身条件,有针对性地编写。4.3.2.2工程重点、难点、关键的施工方法及措施项目应结合项目技术能力和工程的实际情况,先列出重点、难点、关键部位工

11、序,然后详细介绍施工方法及保证措施。4.3.3 附加内容4.3.3.1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名称、须详细阐述其推广程序、应用部位、施工方法、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使用成果的总结签定。必要时对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预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推广之用完成后,要对其理论及时事后总结,对其成果进行组织鉴定。4.3.3.2 成本控制措施控制成本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具体措施包括:优选材料、设备质量和价格、优化工期成本,减少赶工费,跟踪监控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差额;分析产生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全面履行合同;减少业主索赔机会;加大施工索赔力度;健全

12、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组织机构,落实控制者责任。4.3.3.3 施工风险防范列举并评估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细述防范对策和管理措施。4.3.3.4 总承包管理和协调概述分包项目名称和内容,总包与分包单位的主要协调配合措施,总包对各分包单位的主要管理措施及质量、安全、进度、文明施工、环保的要求。4.3.3.5 工程创优计划及保证措施明确创优目标及过程线路图(目标分解表),细述所采取的技术、组织及经济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成并报监理、业主审批后报公司工程技术部备案。五、 技术交底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开工前,工程施工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应对承担施工的负责人或分包人全体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交底资料应

13、办理签字手续并归档。工程技术交底是在工程施工之前,向专业工程师或现场施工负责人明确施工内容、方法、标准的技术作业资料。5.1 分类施工技术交底分两个作业层次一个是由项目经理主持,项目总工程师负责向项目上的专业工程师和其他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另一个就是由专业技术人员向施工作业人员进行的技术交底。5.2 技术交底内容技术交底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5.2.1 交底的项目名称、计划开工和完工日期5.2.2 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特点、质量要求、标准及质量检验的程序5.2.3 施工技术方案和控制要点5.2.4 施工工艺操作流程5.2.5 施工需要的材料数量及规格5.2.6 施工需要的设备配置及

14、作业要求5.2.7 施工需要的各类人员的配置5.2.8 安全要求 六、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是根据设计文件、施工图纸、项目技术标准、相关规范规程、专业技术人员的施工经验以及成熟实用的施工工艺所编写的,主要阐明施工过程中或施工活动的具体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工艺要求和施工方法。以用于规范工程技术人员的活动行为和明确工序质量标准,对指导施工和确保工程质量具有重大意义。作业指导书的编写是由指挥部各部室完成,首先由项目总工程师或部室负责人根据本项目或部室的实际情况对编写作业指导书工序或工种进行分类、整理,然后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编写。编写的内容应有:6.1 编写依据6.2 作业对象和适用范围6.3 人员、

15、机械、材料的配备6.4 作业程序6.5 作业方法6.6 作业控制要求和措施6.7 质量检验标准和质量记录要求6.8 安全注意事项七、试验作业工程试验作业是切实保障工程质量的一道关键环节和重要工作。7.1 原材料的试验和检验7.1.1项目部必须严格控制工程进场材料的质量、型号、规格。项目采购部门应填写材料试验检验通知单交项目试验室,由试验室主任指派试验人员配合材料采购人员到货源处取样,进行性能试验,(检验合格的材料方可与供应方签订供应合同)。7.1.2 试验室对进场的主要原材料按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的批量和项目进行检测试验。7.1.3 没有出厂合格证或试验单的材料和型号与图纸要求不相符的材料,一律不

16、得在工程上使用。7.1.4 进场的材料要做到材质证明随材料走,材质证明要与代表的材料相符,做好材料的标识、标志、储存和保护。7.2 构(配)件进场质量检验7.2.1 对于构件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安装前应检验出厂合格证,内容包括:构件型号、规格数量、出厂强度、出厂日期。检验后加盖检验合格章,安装后,在合格证纸上注明使用部位。7.2.2 对有缺陷的构件处理:如果认为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使用,一定要在合格证上注明鉴定处理意见和使用部位。7.3试验管理制度7.3.1项目部建立工地试验室,配备足够的具有相应工程试验资格的试验人员,并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和工程内容的不同,在各工区设立实验点(站)7.3.2试验室在

17、项目总工程师领导下开展试验检验工作,业务上受公司中心试验室的指导,同时还要受业主、质量监督站和监理工程师的监督和检查。7.3.3 试验室应建立以下各项规章制度7.3.3.1 试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7.3.3.2 试验文件、技术规范、试验规程管理制度7.3.3.3 试验检测记录、报告的填写与检查制度7.3.3.4 试验室安全制度7.3.3.5 试验质量保证制度7.3.3.6 试验委托制度7.3.3.7 标养室管理制度7.3.3.8 试验台帐制度7.3.3.9 检测事故分析报告制度7.3.4 施工过程中的试验、检验7.3.4.1 试验室在工序施工之前,应完成工序质量控制所必须的各项基础试验,并提出控

18、制参数和数据。7.3.4.2 根据进度计划安排,试验人员在工序进行前做好各种配合比的设计与验证工作。7.3.4.3 没有设立试验站(点)的工区,业务上受项目试验室的绝对领导,项目试验室对试验站(点)的工作按要求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7.3.4.4 在施工过程中,试验室应按合同、规范或业主的要求,分清与试验室试验检验的项目,并按相应的试验规程进行试验检验工作。7.3.4.5 试验室对压实度检测、混凝土试件制作、测定混凝土稠度、测定沥青混合料湿度等频率较高的检测项目,试验站(点)试验人员按规定的取样地点、时间进行检测试验,试验管理人员进行20%频率的抽检。7.3.4.6 每道工序完工后,项目试验室

19、按检验标准要求进行检验和试验,填写检验试验结果的记录、报告、台帐。7.3.4.7 工序检验和试验结果不符要求时,应将信息及时传递相关部门,并采取处理措施。按规定重新检验,直至合格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7.3.4.8 在交工验收前,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试验室人员参加,依据合同和技术规范的规定,按要求对工程进行全面检验。7.3.5 试验、检测记录管理7.3.5.1试验、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要实事求是,字迹清楚,数据可靠,结论明确;同时应有试验、计算、复核、负责人签字及试验日期,并加盖试验专用公章。7.3.5.2 工程试验检测记录应使用签字笔填写,内容应填写完整,没有填写的地方应划“”。7.3.5.3

20、原始记录是试验检测结果的如实记载,不允许随意更改,不许删减;如须更改,作废数据应划两条水平线,并将正确数据填在上方,同时加盖更改人印章或签字。7.3.5.4 试验资料应专人负责整理记录管理工作,规定文件资料借阅、查找制度;对外发出的报告及上报的资料应建立总登记记录和总台帐。7.3.5.5 试验室所有的质量记录,根据合同规定要求向业主提供足够份数,其余的质量记录由试验室装订成册上交公司档案室存档。7.3.5.6 完工后,试验室应将所有的试验记录、报告以及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评定结果等资料,按交工验收要求整理成册,以准备交工验收。八、测量工作8.1 测量工作必须严格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以

21、保证测量工作质量,防止错误,提高测量工作效率。同时必须做到:8.1.1 在测量工作的各个程序中实行双检制,其中:8.1.1.1 测量队应该对有关设计文件和监理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由2人组独立进行,核对的结果应作记录并进行签认,成果须经项目技术部门主管复核签认,总工程师审核后方可使用。8.1.1.2 测量外业工作必须有多余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测条件。控制测量、定位测量和重要的放样测量必须坚持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或不同仪器)或换人进行复核测量。利用已知点(包括平面控制点、方向点、高程点)进行引测、加点和施工放样,在施工放样前必须坚持“先检测后利用”的原则。8.1.1.3 测量后,测量成果必须采用两

22、组独立平行计算进行相互校核,测量队长、测量组长对各自的测量成果进行复核签认。8.1.2 各工点、工序范围内的测量工作,测量组应自检复核和签认;对分工衔接上的测量工作,测量队或测量组要进行互检复核和签认。8.1.3项目测量队组织对控制网点和测量组设置的施工用桩及重大工程的放样进行复核测量,经项目技术主管部门现场进行检查签认,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合格后,报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批认可。8.2 项目部总工和技术部门负责人要对测量队、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进行检查,并完善检查记录;测量队对测量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进行检查,并完善检查记录。8.3 测量记录与资料必须分类整理、妥善保管,作为竣工文件的组成部分归档。具

23、体包括:8.3.1 项目交接桩资料,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有关测量控制网点,放样数据变更文件。8.3.2 项目及各工点、各工序测量原始记录,观测方案布置图、放样数据计算书。8.3.3 测量内业计算书,测量成果数据图表。8.3.4 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文件。8.4 控制测量、每项单位工程施工测量必须分别使用单项测量记录本。测量记录统一使用水平仪簿和经纬仪簿及全站仪簿。一切原始观测值和记录项目在现场记录清楚,不得涂改,不得凭记忆补记、补绘。记录中不准连环更改,不合格时应重测。手簿必须填列页次,注明观测者、观测日期、起始时间、终止时间、气象条件、使用的仪器和觇标类型及编号,并详细记载观测时的特殊情况。凡划去的

24、观测记录,应注明原因,予以保存,不得撕毁。8.5 内业计算前应复查外业资料,核对起算数据;计算书要书面整洁,计算清楚,格式统一;计算者、复核者要签认;采用计算机应用程序计算时,应使用正版软件。8.6 测量队、组应设专人管理原始记录和资料,建立台帐,及时收集,按控制测量、单位工程分项整理立卷;因人事变动所涉及的测量记录和资料,应由测量队、组长主持办理交接手续;工点工程竣工测量完成后,测量组应将全部测量记录资料整理上交测量队,经测量队检查合格后,经理部方可验收工程;项目工程完工,线路贯通竣工测量完成之后,测量队应将项目全部测量记录和资料档案,分类整理装订成册,上交项目经理部技术部门,经验收合格后,

25、双方办理交接手续;项目部按交工验收的要求将测量记录资料编入竣工文件。8.7 测量仪器工具的使用和保管8.7.1工程施工常用测量仪器主要有:水准仪、经纬仪、光电测距仪、全站仪(包括觇标、水准尺等附属工具)。测量工具主要指量矩尺、温度计、气压计。测量队、组对所配置的仪器工具具有使用权和负有保管责任。8.7.2 测量仪器工具的使用,应当符合下列要求:8.7.2.1 测量人员在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前,必须认真阅读仪器说明书,熟悉各部分性能、操作方法和日常保养知识,了解各种仪器使用时必须具备的外部环境条件。仪器精度与性能应符合合同条件及规范要求,仪器的配置与使用范围应经项目总工程师签认确定。8.7.2.2

26、 新购仪器、工具,在使用前应到国家法定计量技术检定机构检定。当测量仪器、工具出现下列情况均视为不合格:(1)已经损坏。(2)过载或误操作。(3)显示不正常。(4)功能出现了可疑。(5)超出了规定的周检确认时间间隔。(6)仪表封缄的完整性已被破坏。出现了上述不合格项的测量仪器、工具,必须停止使用,隔离存放,并做明显标记。只有排除不合格原因,再次检定确认合格,并经项目技术部门主管验证签认后,方可使用。8.7.3 测量仪器使用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达到其要求的环境条件,条件不具备时,不得架立、使用仪器。仪器架立后司仪人员应专心守护,不得擅自离开。8.7.4 测量仪器转站,严禁将带支架的仪器横扛肩上;经

27、纬仪、光电测距仪和全站仪转站必须装箱搬运,行走困难地段所有仪器必须装箱护行搬运;测量收工必须按说明书规定擦拭仪器装箱;携带仪器乘车必须将仪器箱放在座位上,或专人怀抱,不得无人监管任其受振。8.7.5 项目部的测量队应建立仪器总台帐、仪器使用及检定台帐测量组也应建立相应的分帐;仪器档案由项目技术部门保存原件,测量队、组长保存复印件,复印件随仪器装箱;仪器使用者负责使用期间的仪器保管,应防止受潮和丢失;测量仪器应做到专人使用、专人保管;不得私自外借他人使用。8.7.6 测量仪器工具的移交和检定 要求对测量仪器其进行年检和标定,并且年检和标定工作必须在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当仪器在项目上时,由项目上

28、负责;当仪器在公司时,由公司工程管理部负责。在项目完工后,项目应将使用的仪器随同台账一同移交公司工程管理部保管。九、施工过程控制作为施工企业施工的技术人员,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正在作业的工序根据设计文件、规范、项目要求、标准进行检查、检验和指导,以进行动态控制。运用的方法主要有:测量、试验、观察、分析、总结、指导、提高。所以作为施工企业技术人员要作好施工过程的动态控制,须做到以下工作:9.1 掌握施工图纸、项目技术标准、规范要求。9.2 认真核对试验、检验、测量数据,仔细分析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9.3 坚持做好施工现场的技术指导、安全生产、质量控制工作。9.4 对关键、重点、难点工序

29、或控制点,制定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和施工方法,并保证其有效的实施和执行。9.5 做好自检、互检、专检的“三检”工作,及时发现问题,随即处理,或立即将信息反馈,及时处理。9.6保证技术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及时反馈、及时处理。9.7在工序开工前切实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并指导施工人员掌握领会作业指导书的作业方法和控制措施。十、施工日志工程施工日志是项目工程技术施工人员根据施工现场所必须填写的原始性记录,是工程施工现场过程控制的第一手资料。项目工程自项目总工程师至下属各级技术工作人员从一进入施工现场到工程完工交工验收,根据自己的工作内容、任务或项目总工程师另行要求,各自填写施工日志。待工程交工验收后,除业主

30、竣工资料中要求部分的施工日志外,其余施工日志均应全部收回,随同工程技术资料交回公司工程技术部门,以备后查。根据要求工程施工日志的填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0.1 技术工作人员工作内容;10.2 工程施工作业内容;10.3 天气状况、日期、时间;10.4 项目工作要求、监理工作指令;10.5 工程变更设计及处理情况;10.6 现场作业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试验检测人员、测量人员的数量及姓名;10.7 施工机具的搭配及运转情况;10.8 施工过程的检查、指导情况及工程质量检测、检验、试验情况;10.9 不合格项的处理程序及采取的措施;10.10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生产状况的描述;10.11其他事宜

31、。上述施工日志的填写内容,可根据各技术工作人员的工作性质、岗位、职别、内容的不同进行调整和完善。但工程完工后,必须将各施工日志收回进行整理,随同其他技术资料一同移交公司工程技术档案室。同时工程施工日志在填写过程中须注意: (1)不得缺日、隔日或无故不填写。 (2)不得缺页、撕页或肆意涂改,坚决杜绝事后补做记录。 (3)填写内容要整洁、完善、齐全,不得漏项。 项目总工程师或技术部门领导定期对下属工作人员的施工日志进行检查和纠正。 及时收回并交由专职资料管理人员进行归档整理。十一、技术文件资料与施工企业、施工项目有关的技术文件资料主要有: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合同文本、有关协议纪要、现场调查、设计核

32、对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分项工程开工报告及施工技术方案、变更设计、施工记录、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施工日志、工程检查检验报告、试验报告、试验检验记录、测量记录、各种施工规范和规程标准、与工程技术有关的照片录音录像照片、与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分包单位来往的技术性文件、监理工作指令和指示、建设监理单位审批或下发的各项与技术要求有关的文件或通知、竣工资料、验收报告、保修单等。对于上述技术文件资料的管理,必须遵从如下要求和规定:11.1 对技术文件资料须按公司质量体系文件控制程序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且必须有专人负责。11.2 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分包单位往来的各种与技术相关的文件必须受收、发文登记记录控制

33、,要求收件单位、收件人、发件单位、发件人填写和签字,并注明日期。11.3 技术文件资料必须按规定进行管理和保存,在工程完工后,如须随同竣工资料一同移交建设单位的,项目上必须留存复印件。11.4 随同移交建设单位的竣工资料必须有完整的一套竣工资料同时移交公司工程技术部门留存、管理。11.5 竣工资料之外的其他技术性文件资料,在工程完工后亦不得销毁、丢弃,应随同竣工资料一同移交公司工程技术档案室留存归档。11.6 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规程、标准的配备必须满足施工项目要求,满足项目实际实用,同时也必须是现行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十二、变更设计由于项目工程具有很强的不可预见性和施工控制的动态性,所以变更设计

34、是完善原施工图纸、补充原设计缺陷、纠正原设计错误、保证工程设计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同时,变更设计又涉及到项目的施工质量、进度及费用,故项目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和规范管理,亦须做到以下几方面的事宜:12.1 严格审查施工图纸,认真调查施工现场,并仔细核对有无不吻合的地方。12.2 根据客观实际情况,材料、机具使用和工艺应用有无与设计要求不符的地方。12.3 对于与设计施工图纸不符的地方应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和建设单位,并要保存记录。12.4 在项目开工之前必须对图纸进行会审,重点审查图纸设计标高、尺寸、数量、完整情况,以及与施工现场的地质、地貌、地形是否吻合。12.5 与变更设计有关的记

35、录、图纸、表格、数据、纪要等技术性文件资料应做为重点保管,以便做为费用索赔的重要依据。12.6 变更设计必须征得监理工程师、业主、设计代表同意后方可实施,同时必须有书面通知,若是口头通知的,应保存好施工日志记录,但应日后及时请监理、设计、业主予以确认。12.7 对于须变更的设计,须拿出可靠的数据、有利的证据、科学的实验报告。十三、技术总结 工程技术总结是在工程完工后,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项目总工程师和项目质量负责人负责编制和撰写的,主要是总结工程施工经验、推广先进的施工工艺、培养优秀的技术人员、广泛地进行技术信息交流。技术总结要求每项目至少写一篇,且须包括以下内容13.1工程概况13.2 技术

36、质量管理体系组建情况13.3 技术管理情况13.4 质量控制情况13.5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情况13.6 施工技术方案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情况13.7 技术交底书的执行情况13.8 项目工程存在影响技术质量的环境和因素13.9 工程中有无特殊的项目技术质量标准和要求13.10 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和方法13.11 对特殊处理项目的主要采取的措施和方法13.12 本项目中所使用的新施工工艺、方法13.13 项目认为可推荐、推广或互相借鉴的先进工艺和方法13.14 竣工资料整理情况13.15 对公司技术质量管理方面的建议13.16 其他事宜十四、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新设备的使用14.1项目提倡技术创新

37、,促进新工艺、新材料、新办法、新设备(简称“四新”)的使用。14.2 技术创新要有有效的、科学的、可循的论据证明;14.3 对“四新”的使用始终以经济指标为首要考核、评价指标,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经济成本过高、过大的都不能使用。十五、技术创新和技术性论文15.1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指工程技术人员在技术领域内充分利用自己或组织与集体的智慧和才能,发明出有利于工程技术发展和更新、或能够降低工程经济成本、或最大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工艺或技术方法。为了达到自主创新、自我发展、持续前进,更好地激励广大技术人员创新建业的目的,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15.1.1项目组织积极鼓励、引导工程技术人员

38、进行技术创新。15.1.2 为有发展潜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有利的组织保障,营造有利的工作环境。15.1.3 加强技术人员创新队伍的基础建设,努力提高技术人员的思想、文化、技术技能素质。15.1.4 加强日常技术人员的考核、激励,增强项目的技术创新活力。15.1.5 建立有效的协调、组织、沟通机制,形成工程实施合力资源。15.2 技术性论文 为使用、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先进的施工方法,提高项目乃至公司的总体技术水平,以及及时发现、培养和使用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骨干,提高公司的总体竞争力,项目部积极提倡、要求工程技术人员撰写工程技术论文。内容主要针对该项目所采用的新工艺、新方法、

39、新材料和新设备,具有一定的理论或技术创新内容,具体范围包括: 15.2.1 工程技术、施工工艺、方法,或15.2.2 质量管理、质量检测、检验,或15.2.3 工程试验、检测、测量,或15.2.4 试验、测量仪器维修、标定、鉴定和使用,或15.2.5 机械制造、维修、保养,或15.2.6 合同管理、成本控制、索赔,或15.2.7 工程技术人员认为有创新价值、须共同交流的其他技术信息。十六、工程技术人员须熟悉的相关法规文件工程技术人员在工作期间必须熟悉以下法规文件: 1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16.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16.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16.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40、 16.5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16.6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16.7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16.8 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 16.9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16.10 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 16.11 铁路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 16.12 铁路工程质量监督规定 16.13铁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 16.14 铁路建设监督管理办法 16.15铁路工程行业标准管理办法 16.16 铁路工程质量管理办法 16.17 铁路工程施工招标资格预审办法 16.18 铁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16.19国家或部门规定的其他适用于铁路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相关文件资料。精品资料网(http:/)成立于2004年,专注于企业管理培训。提供60万企业管理资料下载,详情查看:http:/map.htm提供5万集管理视频课程下载,详情查看:http:/zz/提供2万GB高清管理视频课程硬盘拷贝,详情查看:http:/shop/2万GB高清管理视频课程目录下载:http:/12000GB.rar高清课程可提供免费体验,如有需要请于我们联系。咨询电话:020-39603888值班手机:13726708999网站网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