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医院双向转诊工作实施方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14591426 上传时间:2022-06-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民医院双向转诊工作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民医院双向转诊工作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民医院双向转诊工作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人民医院双向转诊工作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医院双向转诊工作实施方案(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XXXXXXXXX人民医院文件X医字201510号 XXXXXX医院关于印发分级诊疗实施方案的通 知各科室:为认真贯彻落实XX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全省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暂行规定的通知,根据根据河口县卫生局XX县纵向联合办医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运用医疗、医保、医药手段引导患者形成合理就医格局,切实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院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工作实施方案,望认真贯彻执行。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因病施治;统筹共享,合理配置利用医疗资源,构建科学有序的就医秩序,有

2、效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坚持“合理就诊、基层首诊、自主选择、畅通转诊、稳步推进”的原则,保证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提升医疗服务,统筹医疗卫生体系发展,合理利用卫生资源,为公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促进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二、工作目标建立本院与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合理、服务规范、分级诊疗、双向转诊、运转有效的医疗服务管理机制,引导一般常见病、慢性病、康复等患者下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时将危重患者转送上级医院救治,确保人民群众健康与生命安危。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进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格局。力争实行基层首诊率55%以上,县域内就诊率90

3、%以上;到2016年底,形成较为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体系。三、工作措施(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成立医院分级诊疗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分级诊疗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监管与考核。组 长:副组长:成 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由XX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日常工作。(二)完善制度,加强控管。1、建立健全首诊制度、首接制度、双向转诊制度、分级诊疗制度和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将分级医疗工作实施情况与具体任务科室绩效考核挂钩。2、完善双向转诊流程:规范本院转诊程序,明确转出、转入标准。建立有效、严密、实用、畅通的上下转诊渠道,为病人提供整体性、连续性的医疗服务,

4、对下级医疗机构转入我院的病人开通绿色通道,方便转入患者及时获得诊疗服务;同时协助和指导转出的病人选择合适的三级医院,并提供相关诊疗资料,方便转入医院获得可靠信息,减少重复检查。3、把分级诊疗工作列入医疗质量、安全与服务考核的指标体系,同步进行监管、考核与持续改进的分析评价,与科室和个人的绩效考核挂钩。四、保障得力,规范运作1、紧密联系辖区内的基层医疗机构,对联系的医疗机构定期与其召开联席会议,对分级医疗、双向转诊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沟通、解决,定期将双向转诊情况向河口县卫计局报告。2、对转入上级医院的病人实行追踪随访,病情允许情况下再转回我院治疗。3、对上级医院转入的病人,制定专门的服务流程,精心

5、制定诊疗方案,列入重点服务对象进行管理,并随时向转出医院通报诊疗情况,向转入患者及家属征求意见和建议,共同维护好医疗安全和做好医疗服务工作,使分级诊疗工作形成长效机制。4、门诊部、急诊科、住院部各病区对转入、转出的患者都要按医院的规定认真做好登记,每月向医务科完整、准确地报送统计数据,医务科做出评价分析和阶段性工作总结报告。附件1:XXXXXX双向转诊流程附件2:XXXXXX双向转诊登记单子附件3:XXXXXX与乡镇卫生院双向转诊协议 XXXXXXY医院 2015年X月X日附件1XXXXXX医院双向转诊流程上转流程1.患者来院首诊。2.依据疾病诊疗目录,本院能够接诊开展诊疗服务的患者,首诊医师

6、按接诊常规开展诊疗工作;超出服务能力和诊疗目录范围、符合转诊条件的患者,首诊医师立即填写双向转诊上转单,医保或新农合管理部门备案,患者持上转单至上级医院就诊。3.城镇医保患者转上级定点医疗机构的,由本院医合办通过联网方式上报*县*进行电子备案,参保患者凭社会保障卡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下转流程患者在本院住院治疗后,病情稳定,符合下转条件的,主诊医师填写双向转诊下转单,医保或新农合管理部门备案,患者持下转单至下级医院继续治疗。XXX纵向联合办医双向转诊流程图接诊符合双向转诊指征的患者 征求患方意见乡镇卫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首诊医生报告单位业务负责人填写双向转诊上转单向患者交待双向转诊注意事项

7、患者持双向转诊单到定点支援医院就诊支援医院双向转诊专职机构患者需住院患者需门诊诊治安排医生接诊患者进行门诊诊治可以转回社区安排转诊患者住院治疗患者病情稳定符合转回基层指征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案,完成门诊转诊可以转回社区住院医生填写出院小结,提出治疗意见及建议上交门诊医生填写双向转诊下转单,提出治疗意见及建议上交 实线表示上转过程;虚线表示下转过程附件:2 XXXXXX纵向联合办医双向转诊上转单(存根) 转诊科室: 患者住院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 址电 话健康档案号类别(医疗保险、公费医疗、新农合、自费、其他)初步诊断上转医院经诊医生上转时间 年 月 日 时 XXXXXX(签章)转诊医师 年 月

8、 日 XXXXXX纵向联合办医双向转诊上转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 址电 话初步诊断上转医院经诊医生上转时间 年 月 日 时 病情摘要与初步检查处理情况:XXXXXX 科室电话 医师 (签名)XXXXXX纵向联合办医双向转诊下转单(存根) 转诊科室: 患者住院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 址电话健康档案号类别(医疗保险、公费医疗、新农合、自费、其他)出院诊断转回单位经治医生下转时间 年 月 日 时 河口县人民医院(章) 医师: 年 月 日 XXXXXX纵向联合办医双向转诊下转单转诊科室: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 址电话出院诊断下转单位 经治医生下转时间 年 月 日 时 处理情况摘要:康复治疗计划:XXXXX

9、X(签章)转诊科室电话: 医师(转诊医师) 附件3 XXXXXX与乡镇卫生院双向转诊协议书 为进一步提高乡镇、农场及社区患者的治疗管理水平,体现分级诊治的原则,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按照双向转诊有关规定,经甲乙双方协商决定,建立双向转诊协作关系。为了规范各自行为,现签定协议如下:甲方:XXXXXX乙方:一、甲方(XXXXXX)责任:L、制定具体双向转诊制度及实施方案,指定专人负责双向转诊工作,设立专线电话,实行24小时连续服务,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明确服务流程,确保服务质量;2、对各卫生院、社区转来的病人要认真进行登记,并及时安排专人将患者送至病区或门诊,对转入病人提供预约门诊检查、组织会诊

10、及协调处理住院事宜等服务;3、对转来的患者实行优先就诊、检查、交费、取药,优先安排住院手术;4.、提供及时的会诊或急会诊,协助卫生院、社区处理疑难病症。免费开展健康教育、保健咨询,义务对社区医生进行培训。采取长期进修或短期培训的方式,免费为培训业务骨干;5将本院简况、科室特色、专家特长、大型设备拥有情况及优惠政策编辑印成册,发至卫生院、社区医生手中,方便社区医生转诊。积极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帮助解决技术难题,有些检验项目,患者前往医院又有困难的,乙方可按要求留取标本,送往甲方进行检验。6对康复期、诊断明确且病情稳定的慢性病等符合下转条件的患者应及时转回卫生院及社区,下转病人时,填写

11、XXXXXX双向转诊下转单,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患者治疗评估和诊断、预后、辅助检查,转回社区后续的治疗、康复方案及责任医生、联系方式等材料,提供后续治疗和康复的业务指导以及必要的跟踪服务;二、乙方(乡镇、农场卫生院及社区)责任:1、卫生院、社区医生应熟悉转诊医院的基本情况、科室特长、常用检查项目及价格。协助或指导病人选择合适的治疗和检查项目,及时将符合转诊条件的患者转往上级医院,避免患者盲目选择和减少医疗开支;2、乙方上转病人时填写双向转诊上转单,简要注明初步诊断、患者的病史及诊治情况、转诊原因等情况,由经治医师签字并加盖公章;3、危急重症患者上转时,乙方派专人护送并向接诊医生说明病人病情,

12、同时提供相关的检查、治疗资料;4、遇有传染病、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将各类传染病人转至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并按规定上报疫情;5、遇有符合上转条件的患者,在征得患者同意的基础上,有义务将患者转诊至甲方,不得索取任何费用;6、对上级医院转回下级医院进行后续治疗和康复的患者,做好相关衔接工作。要逐步扩大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率,并实行动态管理和信息化管理。三、未尽事宜随时通过双方协商解决。四、本协议有效期: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五、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主管县卫生局一份。甲 方:XXXXXX 乙 方:负 责 人: 负 责 人:签字日期: 签字日期: XXXXXX医院办公室 2015年X月X日印发 打印:XX 校对:XX(共印XX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