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PPT课件

上传人:hao****021 文档编号:114572208 上传时间:2022-06-29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98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环境保护》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环境保护》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环境保护》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资源描述:

《《环境保护》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PPT课件(4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讲:21世纪人类的达摩克利斯悬剑严重的环境问题n全球变暖全球变暖n臭氧层破坏臭氧层破坏n酸雨肆虐酸雨肆虐n水体污染水体污染n荒漠化扩展荒漠化扩展n物种灭绝和物种消失物种灭绝和物种消失1.1.全全 球球 变变 暖暖 全球变暖的危害和冰川加速融化,从而使海平全球变暖将会导致海水热膨胀面上升。全球约91%的冰在南极,由于气温的升高,每年约有40亿t冰山融化;厄尔尼诺是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出现大范围异常偏暖,且持续6个月以上的一种气候、海洋现象;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厄尔尼诺、拉尼娜等重大气象灾害,与全球变暖直接相关;海平面的上升,将使沿海城市与低地国家遭受灭顶之灾。2.2.臭氧层破坏臭氧层破坏

2、臭氧层现状19751985年英国科学家Farmen在南极Halley Bay观测结论1975年以来,每年10月前后,南极上空臭氧浓度减少大于30%,引起世界震惊;20世纪90年代,南极上空臭氧层浓度95%被消耗,形成空洞,其面积达20003000万km2 ;2001年南极臭氧空洞2500 万km2;目前中纬度地区臭氧层浓度下降约30%; 3.3.酸酸 雨雨 肆肆 虐虐3.1 酸 雨 的 成 因燃煤、燃油产生的SO2、NOX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经太阳光、紫外线以及大气中Fe、Mn离子的光化学催化,形成一定量H2SO3 与HNO2,当其溶于大气水蒸气中进一步氧化后,形成H2SO4 与HNO3并随

3、雨、雪、雾的形式降落大地。对于 的降水,统称其为“酸雨”。世界三大酸雨区北欧酸雨区、北美酸雨区和中国西南酸雨区;中国年耗煤约15亿t,年排放SO2近2500万t,是世界上排放SO2最多的国家;酸雨区面积达270万km2,亦是世界上酸雨覆盖面积最大的国家;3.2 酸 雨 的 危 害 世界上一度称酸雨为“空中杀手”,是因其危害植物、残杀鱼类、腐蚀金属并直接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受酸雨影响,若河流、湖泊,则水中浮游生物大量死亡,因切断了鱼类食物链,可造成鱼、虾死亡,乃至绝迹;当土壤过度酸化后,Ca、Mg离子流失;且使Al呈游离态,具有强毒性,危害植物毛根,杀死有益于植物生长的微生物群;直接腐蚀雨酸植

4、物叶面、金属结构、混凝土建筑及城市雕塑;4.4.水水 体体 污污 染染4.1 地 球 水 环 境地球表面70%以上被水覆盖,其中海水约占97.3%,淡水仅有约2.7%;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约77.2%分布于两极冰盖及陆地冰川,约22.4%分布于地下,而江、河、湖泊淡水,仅占全球淡水总量的0.4%左右。全球总水量约14亿km3,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量仅有9000km3左右;中国水资源总量28万亿m3,居世界第6位;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300m3,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属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4.2 水 体 污 染 源生活污水含有大量有机物、悬浮物及N、P等营养物质。其中COD约300-5

5、00mg/l、BOD5约150-300mg/l;(医院污水含有大量致病菌群);工业废水成分复杂,或含有高浓度有机物(如造纸、食品工业废水)、或含重金属离子(如Cr、Cd、Hg等)、或含有毒有害物质(如CN、As、F及苯、酚、醇、醛、酮等)、或含放射性物质、或含油类及酸碱等;农业排水含有N、P、K等营养物质及多种农药成分;事故污染如油泄漏、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等;4.3 中国水污染现状中国废污水年排放总量约620亿t,其中工业废水占66%、生活污水占34%;中国约700条大中河流,共约10万km河段的一半以上受到污染,有10%的河段遭受严重污染;中国三河污染严重(淮河、海河、辽河)、三湖严重富营养化

6、(太湖、巢湖、滇池)、一海赤潮泛滥(渤海);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均遭受不同程度污染;中国90%城市的水域受到污染,约有3亿城市居民面临水体污染的世界环境问题;据推算,中国因水体污染年经济损失高达400多亿元;5.5.荒荒 漠漠 化化 扩扩 展展5.1 荒漠的成因荒漠化(Desertification)是干旱地区植被破坏、土地退化、生态恶化的过程与现象,其最终的演替结局是形成沙漠、戈壁;从宏观上看,由于亿万年来天体动力作用及全球气候变化,造就了地球的荒漠;从区域或局部看,千百年来人类活动是引起荒漠化扩展的主要原因,这包括了滥垦、滥采、滥牧、滥伐等;5.2 全球及中国的荒漠化全球荒漠化面积达3

7、600万km2,并且还以每年6-10万km2的面积扩展;全球4大沙漠撒哈拉大沙漠、阿拉伯大沙漠、维多利亚大沙漠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地方是非洲的苏丹萨赫勒地区;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160万km2,约为国土面积的1/6,每年还以2000km2面积加速扩展;中国的4大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库尔班通古沙漠、巴旦吉林沙漠及腾格里沙漠;5.3 宁夏的荒漠化宁夏3面被沙漠包围,西有腾格里沙漠、北有巴旦吉林沙漠、东有毛乌素沙地;宁夏荒漠化土地约16500km2,约为全区面积的32%;宁夏局部荒漠化环境有所改善,中卫沙坡头治沙工程曾荣获UNEP “全球500佳”金奖;但总体上仍未能遏止荒漠化扩

8、展;5.4 人类遏制荒漠化的努力荒漠化的危害吞噬良田牧场,威胁人类生存;淹没千古文明,影响社会进步;恶化生态环境,危及生物多样性;扩大沙尘源,促生沙尘暴;中国每年因荒漠化危害直接与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美元;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布21世纪议程,专章论述制止荒漠化蔓延,建议全世界每年至少投入120亿美元用于防治荒漠化;1994年176国签署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2001年在日内瓦召开防治荒漠化会议,研究如何落实公约;1994年中国国务院发布中国21世纪议程,专章论述荒漠化防治;2001年中国人大发布防沙治沙法,使中国荒漠化防治工作进入法制化轨道;6.6.物种灭绝和消失物种灭绝和消失

9、6.1 物种灭绝和消失的原因森林锐减、湿地退化、荒漠扩展等,严重破坏了生物的生存环境;地球生态环境的逐年加速恶化,是物种灭绝和消失的根本原因;环境污染直接伤害生物,其“三致”作用可导致物种变异和灭绝;人类的滥捕、滥猎、滥采、滥挖,也是导致濒危物种减少直至消失的重要原因;重大的天象变化及自然灾害,也会导致物种灭绝和消失;6.2 全球物种状况生物系指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地球38亿年进化以来,物种总数达500万种左右;现代全球有记录和命名的物种约170万种,其中6%在寒带、59%在温带、35%在热带;目前全球每天约有

10、50个物种灭绝或消失,每年灭绝和消失的物种高达12万种;每灭绝一个物种,由于食物链的相关作用,往往会有1030个物种消失;20世纪已有约20%物种灭绝或消失,预计至2050年将有25%以上的物种灭绝或消失;6.3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关系到人类的粮食、健康及其他需求;关系到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关系到生态、遗传、社会、经济、科学、文化、教育及美学等多方面的有形和无形价值;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1980年中国加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1992年中国等180个国家签署了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拉姆萨公约(湿地和水禽栖息地公约);1994年中国发布中国生

11、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2000年中国签署了国际生物安全协定书;同年发布了中国国家生物安全框架;2002年“生物多样性大国联盟”成立,中国等12国共同签署了坎昆宣言;在北京召开了“亚太生物安全研讨会”,有45国代表参加;中国优先保护物种哺乳动物74种、鸟类287种、爬行类12种、两栖类3种、鱼类28种、昆虫38种、海洋无脊椎类16种、植物151种、驯化动物19种;第二讲: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n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形成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形成n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内涵n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n能源的可持续利用能源的可持续利用n中国古代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中国

12、古代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1.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形成在全球环境形势日趋严峻的促动下,由挪威总统布伦特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向联合国提交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提出全世界都应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992年人类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缔约国,共同签署了环境与发展宣言,认同只有在全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方能应对全球环境危机。中国政府1994年发布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宣称中国政府只有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才能实现国家长期、稳定发展;2.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内涵2.1 可持续发

13、展的定义可持续发展定义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需求的发展,称其为可持续发展。人类要通过发展来满足和提高当代人的生活质量,但发展应有限度,应有代际平等概念;发展应是持续的,现代的发展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2.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在生产中把生产成本同造成的环境后果统一考虑,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综合考虑;在生产目标上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单纯高速增长为目标,而谋求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平衡综合发展。在哲学上既不推崇“人定胜天”,也不苟同“唯自然主义”,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在社会学上将环境意识视为高层次文明,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

14、的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自然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物种基础,短缺或失去资源,人类将难以生存,更不可能持续发展。目前随着社会发展,人口增长和工业进步,加速了对自然资源掠夺式开采,已使许多自然资源退化、枯竭,尤其是能源资源已面临危机; 自然资源分类与特征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特征l稀缺性l区域性l多用性l整体性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合理分配不同时期的资源使用量;推演与遵循社会发展阶段最优资源耗竭量模式;逐步实现可再生资源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4. 能源的可持续利用4.1 能 源 的 分 类燃料性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沼气、氢气等;过程性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地热能、(核能

15、)等;地外能源、地内能源、运动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一次能源、二次能源;清洁能源、非清洁能源;4.2 能 源 危 机 据联合国环境署(UNEP)预测,若以20世纪末世界能源消耗水平推算全球石油储量仅可支持46年;全球煤炭可开采205年;全球天然气可开采67年;这些矿物燃料在全球的分布很不均衡,因此,区域性的能源危机会降临的更早!宁夏太西煤仅可开采约50年!4.3 能源可持续利用战略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发展清洁能源技术;推广节能技术;中国能源可持续利用行动制定国家、地方的能源、环境和经济综合规划;实现年节能效率2.2%;促进煤炭开采加工方式向环境无害化方向转变;提高可再

16、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l发展水电容量8000万KW;l太阳能利用达到200300万t标煤/a;l风力发电达到20万KW;l地热利用达80万t标煤/a;l提高生物质能利用率;5.5.中国古代的可持续中国古代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发展思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中国人的先哲中国人的先哲老子,在老子,在道德经道德经中讲:中讲:“天得一以清,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天得一以清,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所谓所谓“一一”,就是,就是“道道”,就是,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亦即现代语言所表达的亦即现代语言所表达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存”!荀子的荀子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思想

17、“若上得天时,下若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则万物得宜,事变得应;得地利,中得人和,则万物得宜,事变得应;若上失天时,下失地利,中失人和,则万物失若上失天时,下失地利,中失人和,则万物失宜,事变失应,天地敖然,若烧若焦宜,事变失应,天地敖然,若烧若焦”;汉代董仲书云:汉代董仲书云:“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之,地养之,人成之”;让地球充满生机!只有一个地球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一起爱护她让我们一起爱护她谢谢 谢谢 !烟尘、粉尘污染烟尘、粉尘污染烟雾中的城市烟雾中的城市小小 炼炼 油油CO2排放与全球变暖荒 漠 化沙沙 进进 人人 退退森森 林林 砍砍

18、伐伐消失的文明消失的文明高昌古城高昌古城发菜终结者发菜终结者沙进人退沙进人退宁夏的荒漠化拉森冰架瓦解过程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称,南极洲东海岸一块有万年、面积为3250平方公里、重达7200亿吨的拉森陆缘冰B冰架,从1月31日开始分裂,经过35天的时间,已经完全瓦解, 分裂成数千个冰山。博帕尔毒气泄漏惨案1984年年12月月3日凌晨,印度博帕尔市日凌晨,印度博帕尔市的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分分厂厂,发生,发生异氰酸异氰酸甲酯甲酯(MIC)泄漏事故泄漏事故,近,近40吨剧毒气体化作浓雾四处弥漫,迅速笼罩了吨剧毒气体化作浓雾四处弥漫,迅速笼罩了25平平方英里的市区,方英里的市区,数百人在睡梦中就被悄然夺走了性命数百人在睡梦中就被悄然夺走了性命。至至1984年底,该地区有年底,该地区有2万多人死亡,万多人死亡,20万人受到波及,有万人受到波及,有5万人永久失明或万人永久失明或终生残疾,余生将苦日无尽终生残疾,余生将苦日无尽 。水 体 污 染云南滇池爆发蓝藻云南滇池爆发蓝藻生灵涂炭生灵涂炭南极乔治王岛南极乔治王岛-苔藓苔藓西双版纳西双版纳-独树成林独树成林老老 虎虎生 物 多 样 性-1生 物 多 样 性-2玉髯菌玉髯菌老虎须老虎须珊瑚形蘑菇珊瑚形蘑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