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培训20141203

上传人:cel****460 文档编号:114521409 上传时间:2022-06-28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5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传染病培训20141203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传染病培训20141203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传染病培训20141203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资源描述:

《传染病培训2014120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培训20141203(3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传染病防治知识专题培训传染病防治知识专题培训预防保健科预防保健科 闫孝平闫孝平2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 技术指南技术指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工作要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工作要求3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医疗机构职责医疗机构职责: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传染病诊断、报告和登记制度;负责对本单位相关医务人员进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传染病诊断、报告和登记制度;负责对本单位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信息报告培训;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传染病疫情的调查。传染病信息报告培训;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传染

2、病疫情的调查。4属地管理原则属地管理原则 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监测病例遵循属地管理的原则。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监测病例遵循属地管理的原则。 责任报告单位与报告人责任报告单位与报告人 履行传染病报告职责的机构为责任报告单位,主要是履行传染病报告职责的机构为责任报告单位,主要是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机构、卫生检疫机构;、卫生检疫机构;责任报告单位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人员为责任报告人,主要是执行职务的人员为责任报告人,主要是执行职务的执行职务的医务医务人人员、检疫人员、疾病控制人员、员、检疫人员、疾病控制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

3、医生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5依法报告的传染病病种依法报告的传染病病种 法定传染病(法定传染病(39种,甲类种,甲类2种,乙类种,乙类26种,乙类种,乙类11种)种) 卫生部规定的不明原因肺炎卫生部规定的不明原因肺炎 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染病。 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方性传染病。 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6 甲类传染病甲类传染病(2 2种)种) 鼠疫、霍乱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2626种)种) 丙

4、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1111种)种)7 国卫疾控发【国卫疾控发【20132013】2828号号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调整部分法定传染病病种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调整部分法定传染病病种管理工作的通知:将人感染将人感染H7N9H7N9禽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禽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将甲型将甲型H1N1H1N1流感从乙类调整为丙类,并纳入现有流行性感冒进行管理。流感从乙类调整为丙类,并纳入现有流行性感冒进行管理。8 乙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2626种)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

5、、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H1N1流感。流感。 人感染人感染H7N9H7N9禽流感禽流感9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肺炭疽、染染性非典型肺炎、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肺炭疽、染染性

6、非典型肺炎、 脊髓灰质炎,共脊髓灰质炎,共 4 种。种。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国卫疾控发【国卫疾控发【20132013】2828号号 解除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的传解除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的传 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3 310丙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甲型流行性感冒(甲型H1N1H1N1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性

7、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染性腹泻病 国卫疾控发【国卫疾控发【20132013】2828号号将甲型将甲型H1N1H1N1流感从乙类调整为丙类流感从乙类调整为丙类11 其他传染病其他传染病 传染病报告卡中其他法定管理以与重点监测传染病包括传染病报告卡中其他法定管理以与重点监测传染病包括: :尖锐湿疣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生殖器疱疹、水痘水痘、肝肝吸虫病吸虫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姜虫病姜虫病、森林脑炎森林脑炎、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胸膜炎、人感染猪链球菌人感染猪链球菌、人粒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细胞无形体病、不明原因肺

8、炎不明原因肺炎、不明原因不明原因、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其他其他,以上以上1414种疾病请种疾病请填入传染病报告卡其他法定管理以与重点监测传染病栏填入传染病报告卡其他法定管理以与重点监测传染病栏12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求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求 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报告卡统一格式,用统一格式,用A4A4纸印刷,使用钢笔和圆珠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填纸印刷,使用钢笔和圆珠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填报人签名。报人签名。 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也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

9、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也应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应填写传染病报告卡。13病例分类与分型病例分类与分型 传染病报告病例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病原携带者、和阳性检测结传染病报告病例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病原携带者、和阳性检测结果五类。其中,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包括霍乱、脊髓灰质炎、艾滋病以与卫生部规定的其他果五类。其中,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包括霍乱、脊髓灰质炎、艾滋病以与卫生部规定的其他传染病;阳性检测结果仅限采供血机构填写。传染病;阳性检测结果仅限采供血机构填写。14病例分类与分型病例分类与分型 炭疽、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肺结核分型报告;

10、炭疽、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肺结核分型报告; 炭疽分为肺炭疽、皮肤炭疽、和未分型三类;炭疽分为肺炭疽、皮肤炭疽、和未分型三类; 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乙型、丙型、戊型和未分型五类;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乙型、丙型、戊型和未分型五类; 梅毒分为一期、二期、三期、胎传、隐形五类;梅毒分为一期、二期、三期、胎传、隐形五类; 疟疾分为间日疟、恶性疟、和未分型三类疟疾分为间日疟、恶性疟、和未分型三类; 15病例分类与分型病例分类与分型 肺结核分为涂阳、仅培阳、菌阴和未痰检四类;肺结核分为涂阳、仅培阳、菌阴和未痰检四类; 乙型肝炎、血吸虫病应分为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血吸虫病应分为急性和慢性。报告程序与方式

11、报告程序与方式 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传染病报告卡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传染病报告卡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16报告时限报告时限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脊髓灰质炎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 2小时内将传染病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17报告时限报告时限 对其

12、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18患者同时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传染病时应分别报卡。患者同时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传染病时应分别报卡。新生儿不填写出生日期,大于等于新生儿不填写出生日期,大于等于1个月、不满一周岁的,按月龄填写,年龄单位选择个月、不满一周岁的,按月龄填写,年龄单位选择“月月”;不;不满一个月的只填写日龄,年龄单位选择满一个月的只填写日龄,年龄单位选择“日日”;大于等于;大于等

13、于1周岁的,年龄单位选择周岁的,年龄单位选择岁岁。工作单位:填写患者发病时所在工作单位的名称(含农民工);学生(托幼儿童)详填发病时所在工作单位:填写患者发病时所在工作单位的名称(含农民工);学生(托幼儿童)详填发病时所在学校(托幼机构)与班级名称;无学校(托幼机构)与班级名称;无“工作单位工作单位”时填写时填写“无无”。19病人属于:用于标识患者常住地址(居住时间病人属于:用于标识患者常住地址(居住时间6个月个月)与报告单位的相对位置,在相应的类别前)与报告单位的相对位置,在相应的类别前划划“”。现住地址:指病例发时病实际居住的地址可以是家庭地址,也可以寄是号宿地址或宾馆、旅店。应现住地址:

14、指病例发时病实际居住的地址可以是家庭地址,也可以寄是号宿地址或宾馆、旅店。应详细填写到门牌。详细填写到门牌。职业:在相应的职业名前划职业:在相应的职业名前划“”。选择职业的目的是为了在卡片汇总时发现传染病可能的高发职。选择职业的目的是为了在卡片汇总时发现传染病可能的高发职业,以便管理。业,以便管理。20若病人职业同时符合卡中一种以上职业时,选择原则是:若病人职业同时符合卡中一种以上职业时,选择原则是:选择主要职业;选择主要职业;选择与该病发生和选择与该病发生和传播关系较密切的职业。如食品厂工人,熟食店售货员都应填写餐饮食品业而不填工人或商业服传播关系较密切的职业。如食品厂工人,熟食店售货员都应

15、填写餐饮食品业而不填工人或商业服务。务。未列入本卡的职业须填写在未列入本卡的职业须填写在“其他其他”项中,如警察、飞行员、军人等。有些特殊人群如劳教人员项中,如警察、飞行员、军人等。有些特殊人群如劳教人员、和尚、道士、乞丐等虽不属职业,也可填在、和尚、道士、乞丐等虽不属职业,也可填在“其他其他”项中。个体经营者应根据其经营活动的行项中。个体经营者应根据其经营活动的行业,选择相应的职业。业,选择相应的职业。21病例分类:在相应的类别前划病例分类:在相应的类别前划“”。乙肝、血吸虫病例根据所做出的急性或慢性诊断进行相应的。乙肝、血吸虫病例根据所做出的急性或慢性诊断进行相应的填写;对急性或慢性诊断不

16、明确的,可不填写,按未分类录入。填写;对急性或慢性诊断不明确的,可不填写,按未分类录入。发病日期:填写病人在本次就诊疾病开始出现症状的日期。不明确时添就诊日期。病原携带者填写发病日期:填写病人在本次就诊疾病开始出现症状的日期。不明确时添就诊日期。病原携带者填写初次检出日期或就诊日期初次检出日期或就诊日期。22诊断日期:初次报告时,填写初诊的日期。订正报告时,如由疑似病例订正为确诊病例、一种传染诊断日期:初次报告时,填写初诊的日期。订正报告时,如由疑似病例订正为确诊病例、一种传染病订正为另一种传染病、传染病的一个病种订正为另一个病种(如肺结核由病订正为另一种传染病、传染病的一个病种订正为另一个病

17、种(如肺结核由“未痰检未痰检”订正为订正为“菌菌阳阳”时),填写确诊的日期;同一病种由临床诊断订正为实验室诊断,仍填写初诊日期。诊断日期时),填写确诊的日期;同一病种由临床诊断订正为实验室诊断,仍填写初诊日期。诊断日期不得早于发病日期。不得早于发病日期。23填卡日期:填报本卡的日期。填卡日期:填报本卡的日期。备注:填写以上各项内容不能涵盖且需特别注明的信息,如说明传染途径、传染病病例(含疑似备注:填写以上各项内容不能涵盖且需特别注明的信息,如说明传染途径、传染病病例(含疑似病例与病原携带者)订正为其他疾病的病名。病例与病原携带者)订正为其他疾病的病名。24一、一、门诊日志登记项目不全,疾病诊断

18、不填,门诊日志登记项目不全,疾病诊断不填, 个别中医科室为了躲避院方或上级单位专家检个别中医科室为了躲避院方或上级单位专家检 查传染病漏报,甚至连门诊日志也不使用查传染病漏报,甚至连门诊日志也不使用.二、报告卡二、报告卡门诊、住院不进行标注门诊、住院不进行标注.三、三、报卡类别报卡类别不填不填.四、四、实足年实足年龄这一栏填写方法不正确,龄这一栏填写方法不正确, 实足年龄大实足年龄大 于于1周岁时,年龄单位选择周岁时,年龄单位选择“月月”.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5五、五、病例分类不填【病例分类不填【急性慢性(乙型肝炎、急性慢性(乙型肝炎、 血吸虫病血吸虫病)】)】.六、六、

19、职业是农民工的患者不填写工作单位,职职业是农民工的患者不填写工作单位,职 业是业是学生(幼托儿童)学生(幼托儿童)的患者的患者填所在的学填所在的学 校(幼托机构)与校(幼托机构)与 班级名称班级名称的位置不对,的位置不对, 应填在工作单位一栏,不应填在患者职业应填在工作单位一栏,不应填在患者职业 这一行这一行;无;无“工作单位工作单位”的不的不填写填写“无无”.26七、七、填卡日期和诊断日期不一致,常见于填卡填卡日期和诊断日期不一致,常见于填卡 日期迟于诊断日期,极个别填卡日期日期迟于诊断日期,极个别填卡日期 等于等于 发病日期发病日期.八、八、户籍是非孝义市本市区,但现住址在孝义户籍是非孝义

20、市本市区,但现住址在孝义 市的患者,病例属于这一栏应当选择本县市的患者,病例属于这一栏应当选择本县 区,而不选择区,而不选择“非本市其他县区非本市其他县区”、“本省其本省其 他地市他地市”、“外省外省”.27282930一一、对前来就诊的病人逐一登记在门诊日志上对前来就诊的病人逐一登记在门诊日志上, ,不得漏登不得漏登, ,登记日志数与挂号数或处方数符合登记日志数与挂号数或处方数符合, ,符合率要符合率要求达求达95%95%以上以上. .二二、登记项目齐全登记项目齐全, ,至少包括就诊日期至少包括就诊日期, ,患者姓名患者姓名, ,性别性别, ,年龄年龄, ,职业职业, ,发病日期发病日期,

21、,家庭住址家庭住址, ,病名病名( (诊断诊断),),初初诊或复诊等九个基本项目诊或复诊等九个基本项目. .30工作要求工作要求31三三、填写内容规范填写内容规范, ,准确准确, ,字迹清晰字迹清晰. .不能有缺项不能有缺项, ,填写大地址填写大地址, ,症状代替病名等现象症状代替病名等现象. .四、四、对于发热病人对于发热病人, ,要在门诊日志上标明要在门诊日志上标明体温和相关流行病学史体温和相关流行病学史,对于,对于1414岁以下的儿童岁以下的儿童, ,要填写家长姓名要填写家长姓名, ,对诊断对诊断( (疑似疑似) )为传染病的患者要详细填写家庭住址与联系方式为传染病的患者要详细填写家庭住

22、址与联系方式. .3132 五五、首诊医生在诊治过程中发现确诊传染病患者首诊医生在诊治过程中发现确诊传染病患者, ,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 ,疑似传染病患者疑似传染病患者, ,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卡卡片填写要求做到完整片填写要求做到完整, ,准确准确, ,与时上报预防与时上报预防保健保健科科, ,不得漏报不得漏报, ,迟报和瞒报迟报和瞒报. . 六六、门诊日志上已上报的传染病应有门诊日志上已上报的传染病应有 疫情已报疫情已报 标记标记. .3233七七、门诊日志按年度、科室装订保存门诊日志按年度、科室装订保存. .每册门每册门 诊日志的封面应注明时间、科室、责任人

23、、就诊登记人数与各种传染病的报告情况诊日志的封面应注明时间、科室、责任人、就诊登记人数与各种传染病的报告情况. .八、八、筛查中发现的无任何症状与体征,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包括术前、孕产妇梅毒血清检筛查中发现的无任何症状与体征,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包括术前、孕产妇梅毒血清检测阳性者)不作为病例网络报告,病程中要有阳性结果记录和建议患者赴上级有性病诊疗资质的医疗机测阳性者)不作为病例网络报告,病程中要有阳性结果记录和建议患者赴上级有性病诊疗资质的医疗机构进一步确诊的记录构进一步确诊的记录. .3334 九、九、肺结核分为涂(肺结核分为涂(+)、培阳、菌()、培阳、菌(-)、未

24、痰检四类;)、未痰检四类;【(根据诊断标准病例分类:未痰检应属(根据诊断标准病例分类:未痰检应属于疑似病例,菌(于疑似病例,菌(-)属于临床诊断病例,涂()属于临床诊断病例,涂(+)与培阳属于实验室诊断病例)与培阳属于实验室诊断病例】.十、十、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要在卡片编号前注明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要在卡片编号前注明“门诊门诊”或或“住院住院”.”.35十一、十一、住院病人要下临时医嘱住院病人要下临时医嘱“报疫情报疫情”三个字三个字. .十二、十二、病人同时患病两种或两种以上传染病时应分别报卡病人同时患病两种或两种以上传染病时应分别报卡.十三、十三、在做乙肝五项检查时,发现表面抗原(在做乙肝

25、五项检查时,发现表面抗原(+ +)、大三阳、小三阳患者一律要求上报;三抗体或)、大三阳、小三阳患者一律要求上报;三抗体或其中两抗体阳性者检验科不必登记,临床科室不必上报其中两抗体阳性者检验科不必登记,临床科室不必上报. .36 十四、十四、所有复诊传染病病人(包括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大三阳、小三阳、陈旧性肺结核病人),临床科室所有复诊传染病病人(包括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大三阳、小三阳、陈旧性肺结核病人),临床科室都应登记、填卡(报卡类别不填,要在备注栏注明复诊二字,诊断日期填写初次诊断日期)上报预防保都应登记、填卡(报卡类别不填,要在备注栏注明复诊二字,诊断日期填写初次诊断日期)上报预防保健科,预

26、防保健科登记后不进行网报健科,预防保健科登记后不进行网报. 十五、十五、乙肝、血吸虫病、丙肝病例分类应填乙肝、血吸虫病、丙肝病例分类应填 写急、慢性。写急、慢性。 37 十六、十六、筛查中发现的无任何症状与体征,单纯筛查中发现的无任何症状与体征,单纯RPR(+)RPR(+)、HIV(+)HIV(+)者请将阳性结果填写在报告卡的备者请将阳性结果填写在报告卡的备注栏里注栏里. . 十七、十七、艾滋病艾滋病/HIV/HIV感染病例仅能上报实验室诊断病例。感染病例仅能上报实验室诊断病例。 HIV HIV初筛结果初筛结果“阳性阳性”不可诊断为:不可诊断为:HIVHIV感感染;需经确认检测结果染;需经确认检测结果“阳性阳性”后方可后方可诊断为诊断为“HIV“HIV感染感染”,方可进行网络直报。报告除了普通传,方可进行网络直报。报告除了普通传染病报告卡必须填写的项目外还需完善以下项目:身份证号、联系电话、现住址、接触史、最可染病报告卡必须填写的项目外还需完善以下项目:身份证号、联系电话、现住址、接触史、最可能的感染途径。能的感染途径。 3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