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上传人:z**** 文档编号:114455241 上传时间:2022-06-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佘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佘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佘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佘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佘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佘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起重吊装”十不吊”1、超载或被吊物重量不清不吊;2 、 指 挥 信 号 不 明 确 不 吊 ;3、捆绑、吊挂不牢或不平衡,可能引起滑动时不吊;4 、 被 吊 物 上 有 人 或 浮 置 物 时 不 吊 ;5、结构或零部件有影响安全工作的缺陷或损伤时不吊 ;6 、 遇 有 拉 力 不 清 的 埋 置 物 件 时 不 吊 ;7、 工作 场地昏暗 , 无法看清场地、 被吊物和指挥信 号时不吊 ;8 、 被 吊 物棱 角处 与捆绑 钢绳 间未加 衬垫 时不吊 ;9 、 歪 拉 斜 吊 重 物 时 不 吊 ;10、 容器内装

2、的物品过满时不吊。高空作业安全注意事项1、高处作业前,应系好安全带,穿好防滑软底鞋,扎紧袖口,衣着灵便;凡 从事2m以上高处作业人员,须定期进行体检,凡不适合高处作业者,均不 得从事高处作业。2、高处作业前, 应检查作业点行走和站立处的脚手板、 临空处的栏杆 或安全网,上、下梯子,确认符合安全规定后,方可进行作业。3、作业过程中, 如遇需搭设脚手板时, 应搭设好后再作业。如工作需要 临时拆除已搭好的脚手板或安全网, 完工后应及时恢复。4、高处作业所用的料具, 应用绳索捆扎牢靠, 小型料具应装在工具袋内 吊运,并摆放在牢靠处,以防坠落伤人,严禁抛掷。5、安放移动式的梯子,梯子与地面宜成60一70

3、度,梯子底部应设防滑装 置。使用移动式的人字梯中间应设有防止张开的装置。6、搭设悬挂的梯子, 其悬挂点和捆扎应牢固可靠, 使用时应有人定期检 查,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7、如必须站在移动梯子上操作时,应离梯子顶端不少于lm,禁止站在梯 子最高一层上作业, 站立位置距离基准面应在 2m 以下。8、禁止在万能杆件构架上攀登 , 严禁利用吊机、 提升爬斗等吊送人 员。9、严禁在尚未固定牢靠的脚手架和不稳定的结构上行走和作业以及在 平联杆件和构架的平面杆件上行走, 特殊情况下必须经过时, 应以骑马式 的方式向前通行。10、安全带应挂在作业人员上方的牢靠处, 流动作业时随摘随挂。11、施工区域的风力达到六

4、级( 包括六级) 以上时, 应停止高处和起重作 业。12、在易断裂的工作面作业时, 应先搭好脚手板, 站在脚手板上作业, 严 禁直接踩在作业面上操作。钢筋工安全操作规程l、必须遵守钢筋机械安全操作规程。2、应根据不同作业项目 , 按规定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 如工作 服、 安全帽、 手套、 护目镜、 口罩等。3、检查使用的工具, 机械设备是否完好, 作业场所的环境是否整洁, 对焊机四周的防火设备是否完善, 电气设备的安装是否符合要求, 夜间作 业点是否有足够的照明等, 双层作业中, 检查下层作业的安全防护设施, 确认均符合要求, 完好可靠后, 方可进行作业。4、多人抬运长钢筋时, 负荷应均匀

5、, 起落、 转、 停和走行要一致, 以防扭腰砸脚。上下传递钢筋, 不得站在同一垂直线上。5、用吊机吊送钢筋时, 选用的吊具应符合吊重量的安全规定 , 栓挂 吊具捆绑钢筋应牢靠 , 位置应正确, 并有信号员指挥, 必要时还要栓溜 绳。吊送钢筋时, 基坑或模板内的人员应散开或离开, 以免钢筋滑落或摆 动伤人。6、吊送钢筋时,扒杆摆动的范围内严禁站人,以防钢筋滑落伤人。7、绑扎墩( 台)钢筋时,应先检查脚手架或平台栏杆等安全设施是否 完善牢靠。如有缺陷应处理好后方可作业, 在钢筋密集处作业时, 钢筋绑 扎与电焊尽量不要同时作业, 确需同时作业时, 应有防护措施, 以防电弧 光击伤眼睛或焊渣烧伤。8、

6、绑扎新型结构时,应熟悉绑扎方案和工艺,以及安全操作规定, 如 果不明确时,可要求重新交底, 不得盲目操作。9、起吊或绑扎钢筋靠近架空高压电线路时 , 应有隔离防护设施, 以 防钢筋接触电线而触电伤人。10、钢筋为易导电材料, 因此, 雷雨天气应停止露天作业, 以防电击 伤人。11、在高处进行钢筋绑扎作业时, 应搭好作业平台或拴好安全带, 安 全带应挂在作业人员上方牢靠处。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12、不得在绑扎好的钢筋或模板拉杆、 支撑上行走和攀登, 以防坠 落伤人。13、起吊预制钢筋骨架时, 钢筋骨架本身应形成稳定结构, 必要时需 加临时斜撑、 支撑。吊具

7、栓的方向、 位置应正确。拴挂牢靠并栓挂溜 绳。起吊时, 其下方禁止站人。必须待骨架降落到距地面( 或底模) 1m 以 下方准靠近,在骨架就位支撑好后, 方可摘钩, 以防钢筋骨架倾倒伤人。14、拉直钢筋,卡头要卡牢,地锚要结实牢固,拉筋沿线2m区域内禁 止行人。15、展开盘圆钢筋要一头卡牢, 防止回弹。人工断料, 工具必须牢固, 打锤要站成斜角,注意扔锤区域内的人和物体。切断短于30cm的短钢筋, 应用钳子夹牢, 禁止用手把扶, 并在外侧设置防护箱笼罩。16、绑扎基础钢筋时, 应按设计规定摆放钢筋支架或马凳架起上部 钢筋,不得任意减少支架或马凳。17、冷拉卷扬机前应设置防护挡板, 没有挡板时,

8、应将卷扬机与冷拉 方向成 90, 并采用封闭式导向滑轮, 操作时要站在防护挡板后, 冷拉场 地不准站人和通行。18、冷拉钢筋要上好夹具, 人员离开后再发开车信号。发现滑动或 其它问题时, 要先行停车, 放松钢筋后, 才能重新进行操作。电工安全操作规程1、 所有绝缘、 检验工具, 应妥善保管, 严禁她用, 并应定期检查、 校验。2、现场施工用高低压设备及线路, 应按施工设计及有关电气安全技 术规程安装和架设。3、线路上禁止带负荷接电或断电,并禁止带电操作。4、有人触电, 立即切断电源 , 进行急救;电气着火, 应立即将有关电 源切断后, 使用泡沫灭火器或干砂灭火。5、安装高压开关, 自动空气开关

9、等有返回弹簧的开关设备时 , 应将 开关置于断开位置。6、多台配电箱( 盘) 并列安装时, 手指不得放在两盘的接合处, 也不 得触摸连接螺孔。7、电杆用小车搬运应捆绑卡牢。人抬时 , 动作一致, 电杆不得离地8、人工立杆, 所用叉木应坚固完好, 操作时, 互相配合, 用力均衡。 机械立杆, 两侧应设溜绳。立杆时, 坑内不得有人, 基础夯实后, 方可拆出 叉木或拖拉绳。9、登杆前, 杆根应夯实牢固。旧木杆杆根单侧腐朽深度超过杆根直 径八分之一以上时, 应经加固后方能登杆。10、登杆操作脚扣应与杆径相适应。使用脚踏板, 钩子应向上。安 全带应栓于安全可靠处, 扣环扣牢, 不准拴于瓷瓶或横担上。工具

10、 , 材料 应用绳索传递,禁止上、 下抛扔。11、杆上紧线应侧向操作, 并将夹紧螺栓拧紧, 紧有角度的导线, 应 在外侧作业。调整拉线时, 杆上不得有人。12、紧线用的铁丝或钢丝绳, 应能承受全部拉力, 与导线的连接, 必 须牢固。紧线时, 导线下方不得有人 , 单方向紧线时, 反方向应设置临时 拉线。13、电缆盘上的电缆端头 , 应绑扎牢固, 放线架、 千斤顶应设置平 稳, 线盘应缓慢转动, 防止脱杆或倾倒。电缆敷设到拐弯处, 应站在外侧 操作, 木盘上钉子应拨掉或打弯。雷雨时停止架线操作。14、进行耐压试验装置的金属外壳须接地, 被试设备或电缆两端, 如 不在同一地点, 另一端应有人看守或

11、加锁。对仪表、 接线等检查无误, 人 员撤离后, 方可升压。15、电气设备或材料 , 作非冲击性试验 , 升压或降压 , 均应缓慢进 行。因故暂停或试压结束 , 应先切断电源, 安全放电, 并将升压设备高压 侧短路接地。16、电力传动装置系统及高低压各型开关调试时, 应将有关的开关 手柄取下或锁上, 悬挂标示牌, 防止误合闸。17、用摇表测定绝缘电阻 , 应防止有人触及正在测定中的线路或设 备。测定容性或感性材料、 设备后, 必须放电。雷雨时禁止测定线路绝 缘。18、电流互感器禁止开路 , 电压互感器禁止短路和以升压方式运 行。19、电气材料或设备需放电时, 应穿戴绝缘防护用品, 用绝缘棒安全 放电。20、现场变配电高压设备, 不论带电与否, 单人值班不准超过遮栏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