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汉字文化圈汉字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现状述评

上传人:李*** 文档编号:114404292 上传时间:2022-06-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非汉字文化圈汉字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现状述评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非汉字文化圈汉字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现状述评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非汉字文化圈汉字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现状述评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非汉字文化圈汉字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现状述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汉字文化圈汉字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现状述评(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非汉字文化圈汉字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现状述评【摘 要】非汉字文化圈的汉字课程与教学研究获得了很多研究成果。本文从整体分析p 、阶段性研究、教学方法和书写偏误四个方面梳理了研究状况,讨论了目前研究的缺乏,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假设干建议。【关键词】:p 】:】对外汉字课程与教学;非汉字文化圈;述评【基金工程】本文系江苏省创新工程“面向非汉字文化圈的中高级汉字教学研究”编号:ZY3203715的阶段性成果。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29-0007-02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增强,很多学者开场关注对外汉字课程与教学的研究。面对汉字难教难学和学生汉语根底差距甚远的

2、现实,为进步非汉字文化圈汉字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将搜集到的相关文献作分类综述,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一、非汉字文化圈汉字课程与教学的整体分析p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很多学者就非汉字文化圈的汉字课程与教学开展研究,并逐渐形成独立的研究方向。如卞觉非建议将汉字教学对象分为汉字文化圈和非汉字文化圈两类,并提出现代汉字应“教什么”和“怎么教”。这对非汉字文化圈的汉字教学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徐子亮从学生学习汉字的特点和难点出发,指出“无汉字背景的学生多习惯于拼音文字,听说比读写容易,书写和识记汉字较为困难”的现状。另外,费锦昌、田惠刚、潘先军等学者也从汉字本身的性质和特点等方面探究其难学之原因,系统阐述汉字

3、教学的重难点,总结出对外汉字教学课程与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等,都强调应理解非汉字文化圈学生学习汉字的特殊性,力求做到“因人制宜”与“因字制宜”相结合。从目前对外汉字教学经历总结来看,大多学者都注重非汉字文化圈学生学习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但整体系统的分析p 较多,详细的有针对性的阶段性研究较少。二、非汉字文化圈汉字课程与教学的阶段性研究在汉字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的根底上,不少学者提出了非汉字文化圈汉字课程与教学应分阶段施行的观点。如王汉卫提出汉字课程与教学可分为初、中、高级三个阶段,并明确各段的教学内容。进而,尤浩杰根据非汉字文化圈学生学习汉字的特殊性,并通过实验提出分阶段学习汉字的可行性

4、假设。目前,学者的研究重心大多集中在初级阶段,对中高级阶段的研究相对较少。1.非汉字文化圈初级阶段的汉字课程与教学研究这方面的教学理论研究较为充实,大多学者都从初级阶段汉字教学难点出发,强调该阶段汉字教学的重要性,并进一步讨论其教学原那么、内容等。1初级阶段汉字教学原那么的研究。不少学者围绕“先语后文”“语文并进”“拼音汉字穿插出现”“听说与读写分别设课”等初级阶段的汉字教学原那么发表见地。目前,陈俊羽、周凤玲等大多学者遵循刘询和崔永华的建议,即初级阶段的汉字教学中,语和文应先分后合,根据汉字自身的认知规律独立教学,实行“多项分流、交际领先”的原那么。但陈琳等通过纸笔测试发现,在语文并进和分进

5、两种教学形式下,非汉字文化圈初级阶段学生都产生了正字法意识。2初级阶段汉字教学内容的研究。在汉语程度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指导下,学者们尝试商榷有关初级阶段的汉字教学内容。郝晓梅提倡以现代汉语中常用的2500个字为教学内容,冯凌宇提出以大纲中6001000个甲级字为教学内容,张江丽、朱志平那么认为汉字等级大纲依附词汇大纲,并不适用于所有学生,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甲级和乙级字都很困难,需重订汉字大纲。至今,学者们并未就初级阶段汉字教学的内容达成统一的标准。另外,有不少学术论文讨论了非汉字文化圈初级阶段的汉字课程与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非汉字文化圈中高级阶段的汉字课程与教学研究大多学者对中高级阶

6、段汉字课程与教学研究浅尝辄止,仅少数学者仍在坚持。李大遂较早涉入非汉字文化圈中高级段汉字教学的研究。他首先对中高级留学生的识字量进展了抽样测试;随后,基于中高级汉字教学的现状,提出了“突出系统性、扩大识字量”的要求;接着,提倡创立中高级段汉字教学课的新形式;最后,阐述了该学段面临的“如何处理汉字知识和不确定的教学范围”的困境。李大遂的研究成果对中高级段的汉字教学有着前瞻性的指导作用。综上所述,学者对于非汉字文化圈初级阶段的汉字课程与教学研究得较全面透彻,而针对中高级段的研究成果那么相对较少。三、非汉字文化圈汉字教学方法的研究为解决“汉字难教难学”的现状,“如何教”成为汉字教学研究的热点。不少学

7、者各抒己见,使汉字教学方法在探究和理论中不断充实革新。1.详细的汉字教学方法研究学者们根据多年的对外汉字教学经历,针对非汉字文化圈学生学习汉字的难点,总结提出各自的教学方法,为汉字有效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如王学作的析字教学法和汉字图表教学法;张旺熹的汉字部件构造教学;张学涛的根本字带字法;李开的六书说;张永亮的汉字联想法;陈曦的字族理论;田茂松“从笔画开场、讲解偏旁、分析p 构造等七种详细方法”;朱志平的汉字构形说;刘社会的汉字教学十八法;安雄的理性识字法;郝恩美的字符学说等。但这些详细汉字教学法是否普遍适用和实在有效,需求得广阔师生的反应与评价。2.对外汉字教学设想的研究不少学者结合理论提

8、出了对外汉字教学的设想。如李芳杰针对根底阶段提出“字词直通,字词同步”的教学设想;陈仁凤、陈阿宝提出“严格根底训练、充分利用部件、逐级向词、句过渡”三点教学设想;周健提出“字形系联、字音系联、字义系联、综合运用”教学设想;李蕊针对初级阶段提出“先笔画、笔顺教学,后部件、构造教学”的分步教学设想;山娅兰提出构建一个以生活场景为背景,以语义场为纲的汉字教学方法。也有学者通过实验,就教学方法开展评价,如江新以非汉字文化圈初级学生为实验对象,结果显示“认写分流、多认少写”的教学方法效果好。总之,现有的非汉字文化圈汉字教学方法研究,多以整体或初级阶段的汉字教学为主,对中高级阶段的教学方法少有涉及,有待进

9、一步深化。四、非汉字文化圈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的分析p 研究学习者在进展汉字书写时出现的偏误,表现了学习效果与教学目的间的差异。于是,不少学者对学生出现的汉字书写偏误类型进展分析p 与总结,为老师有的放矢地进展汉字教学提供参考。如叶步青以字词为例,总结学生使用汉语时出现的“同音替代、偏旁省带、形近相混”等7种中介语类型;肖奚强归纳了汉字书写的“部件的改换、部件的增损和部件的变形与变位”三种偏误类型;江新、刘燕梅和戴媛媛分别以初级、高级段学生为研究对象,分类总结了相应阶段出现的汉字书写错误类型。还有学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历,尝试探究学习者书写偏误的原因及汉字教学的现存问题。比方,杜同惠提出“学生不

10、同的认知、习惯及学习态度”是造成汉字书写偏误的原因。施正宇以非汉字文化圈学生的书写错误为材料,提出如今汉字教学中“无视笔画教学、无视书写技能的标准训练等”问题。总之,非汉字文化圈汉字书写的偏误分析p ,为汉字教学理论提供了帮助,不过,不同教学阶段的汉字书写偏误研究还有待深化细化。纵观非汉字文化圈汉字课程与教学的研究现状,成果颇丰。为促进非汉字文化圈汉字课程与教学的平衡开展,笔者认为,还需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统一标准分段学习内容和评价指标、重视中高级汉字教学的研究、提升学习者的汉字认读才能、探究创新有效的汉字教学方法等。【参考文献】:p 】:1 卞觉非.汉字教学:教什么?怎么教?J.语言文字应

11、用,1999,1:72-77.2 徐子亮.汉字背景与汉语认知J.汉语学习,203,6:63-67.3 刘询.对外汉语教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4 陈琳,叶仕骞,吴门吉.语文分进和并进两种教学形式下非汉字圈初级汉语学习者的正字法意识J.语言文字应用,20,2:19-25.5 张江丽,朱志平,林丕莪.关于汉字等级大纲假设干问题的考虑J.海外华文教育,2022,4:12-17.6 李大遂.突出系统性,扩大识字量关于中高级汉字课的考虑和理论J.语言文字应用, 204,3:112-119.7 李芳杰.字词直通 字词同步关于根底汉语阶段字词问题的考虑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8,1:2

12、5-35.8 陈仁凤,陈阿宝.一千高频度汉字的解析及教学设想J.语言文字应用,1998,1:49-53.9 周健.研究学习策略,改良汉字教学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4,1:1-9.10 李蕊.论初级阶段的汉字教学形式分阶段的汉字教学设想一J.海外华文教育, 2022,3:41-46.11 山娅兰.以语义场为纲的对外汉字教学方法研究J.前沿,20,17:118-119.12 江新.“认写分流、多认少写”汉字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7,2:91-97.13 叶步青.汉语书面词语的中介形式J.世界汉语教学,1997,1:89-94.14 肖希强.外国学生汉字偏误分析p J.世界汉语教学,202,2.15 杜同惠.留学生汉字书写过失规律试析J.世界汉语教学,1993,1:69-72.16 施正宇.外国留学生字形书写偏误分析p J.汉语学习,20,2:38-41.编辑:郝 婵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